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ppt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轮复习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目录C O N T E N T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条件(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人类最早在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出现了原始农业;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2)社会分工的发展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脑力劳动者的出现,一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3)城市的出现: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一、人类文明的产生2.标志(1)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
2、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部落战争中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奴隶(奴隶制是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2)国家的出现,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3)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典型例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之一C古
3、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多元特点(1)最初的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出现了最初的文明。(2)特点社会形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相互关系: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表现文明出现政治统治文化成就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左右,文明出现,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