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养老护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中国养老护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国养老护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3中国养老护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 市场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也逐步积聚。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这一市场空间并没有有效催生养老护工扩围,反而成为了养老机构发展的难题之一。目前养老护工行业存在的几个问题为:1. 养老护工行业需求大,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供不应求,养老机构遭遇“护工荒”;2. 护理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多为农村来的外来打工者、下岗职工等,基本无护理资格认证;3. 护理人员工资低,不被理解,老人对护工要求较高,大学生、年轻群体等不愿涉足此行业;4. 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单一,难以满足护理行业的巨大需求。
2、v 养老机构遭遇“护工荒”(2013-09-04新浪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曾做过调查,由于没有外部支持与监督,很多民营养老机构降成本的策略之一便是减少人力投入,造成服务于养老机构的人员长期处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超负荷运转的状况下,从而影响了整个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以及养老机构的发展。来自民政部的报告则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潜在需求为1000万人左右,但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几万人。尽管各地政府都在有计划地推进养老护工行业发展,但进展的速度与广度相对于需求端的汹涌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市场还需要更为庞大数量的护工支撑。v “郑焕明现象”背后2011年5月,一段郑州畅乐园老年
3、公寓护工残忍虐待老人的引发了网民极大愤怒。经调查,“冷血护工”郑焕明经常在凌晨三四点,将所照顾的老人拖起来,用各种方法折腾虐待,若老人稍有反抗就会施以暴力。 “郑焕明现象”引发社会愤怒的同时,也使社会视角投向了这一缺口巨大的新兴养老护工行业。“养老护工短缺一直是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有时甚至好几个月都招不到一个人,如果实在缺人手,只能降低对人员的要求。”北京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据相关媒体调查,在北京百余家养老院中,护工与老人(包括自理和不能自理)比例普遍在1:7以上,有的甚至还高。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几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也发现,这些服务中心多是较少的护工护理着几十位老人,比例一度达到1:1
4、0;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管理规范要求规定,养老院内需要一级护理(生活依赖他人护理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以上的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应达到4:1,健康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为7:1。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1:3比例较合适。一般而言,养老机构希望引进医学院校的专业护士及护工,但因工作累、脏也使专业人士纷纷流向了医院。“今后是否有出路,有出息也是很多院校学生的考虑。赚的钱少,干的活累,给人端屎端尿,说出去难听”。另外,就是收入问题。以经济发展领先的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养老机构护工一共有1.2万人,工资为2000元/月,包括最低工资标准的1280元,以及各类加班、津贴、奖励
5、等补助;专职照料老人的住家保姆,按照护理级别不同,收入一般也仅在20004000元,难以企及钟点工收入水平。除了工资待遇低外,护理人员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原因之一。因疾病等原因,很多老人脾气古怪,稍有不顺便会发脾气,很多护工在这一过程受了很多委屈,却又没有相应的保障护工合作权益的法规进行保障,使很多人不愿进入。工资低、活累、活脏使养老护工人员处于高速流动状态,经验、专业性难以聚集。养老机构在这一困境下一直困顿难行。业内人士也指出,正是上述问题存在,才致使养老护工短缺,使得一些专业知识欠缺的门外汉,甚至像郑焕明这样道德败坏的人鱼目混珠进入养老护工队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弱了护工队伍的整
6、体素质,使“虐老”事件频发,也影响了养老护理行业的整体发展。v 仍是杯水车薪 养老护工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背景和训练不足等现状,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诸多养老机构呼吁行业甚至国家推动养老护工行业发展。 实际上,我国2002年就出台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明确规定了护工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专业技能,却并没有启动这一市场。对此,专家建议,民政部和门要为养老服务培训和储备专业化水平的护理人员队伍,在中专、职业学校增设老人护理专业,培养中、高、低档的护理人才。大力开发本地医护学校人才资源,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
7、人才。在美国,护工称为CAN(Certified Nursing Assistant),不属于护士序列,无需到当地护士局注册,只需要小学4年级的阅读水平和150个学时的培训。护工每天工作7.5小时,有1小时休息时间,其中包括30分钟的午餐时间和2次15分钟的休息时间,工资为9.512美元/小时。鉴于这一现状,有人口学专家表示,院方可以根据护工工作年限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给予一定的福利奖励,例如上涨工资、增加休息天数等。同时,该专家还建议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成立“护工行业协会”,帮助护工疏导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合法权益、提高护理技能,从而提升护工的整体素质。记者也了解到,青岛市从今年开始将
8、全面开展养老服务职业培训,所有的养老机构都要实行护理员持证上岗。至今年年底,实现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50%,2年内达到70%,3年内达到100%。北京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2011年北京培训养老护理员1100人次,超过往年护理量1倍以上,2013年则会完成1000人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按照北京市“”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万名老年人拥有护理员人数将从2010年的15个增长到50个。然而,政府的举动对于需求端而言,仍是杯水车薪,急需输血。v 广州养老行业诉苦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分享到. “现在的护工都成老人了还退不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担心养老院的老人都没
9、人来照顾了!”昨天,在广州市友好老人公寓举行的一个老人节活动上,几位养老行业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诉起苦来。1).养老院招工难友好老人公寓的业务副院长吴米兰告诉记者,老人公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护工缺乏,目前护工人员缺少20%左右。这里住了2000多位老人,护工500多人,平均算下来,一个护工就要照顾4个老人。到晚上人手紧张时,一个护工更是要照顾十几个老人,根本忙不过来。根据民政部的规定,养老院内需要一级护理(生活依赖他人护理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以上的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应达到4:1,健康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为7:1。友好老人公寓目前在做护工的人员,大部分都将面临退休。他介绍,现在的护工大多来自
10、外地,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最高的也就是初中学历。而那些护理院校的年轻毕业生几乎不愿从事一线的护理工作,即使选择老人院的年轻人,大多也都最终从事管理工作。2).老人对护工要求高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在“招工难”的情况下,老人们与家属对护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只有初中水平的护工们,已经不能满足整个行业的要求。吴米兰告诉记者:以前,护工只要给老人打扫房间,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就可以了,而现在护工人员不但要照顾老人,还要善于与老人沟通,满足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与老人谈话交心,善于分析老人的心理变化,举办各种文娱活动等等。护工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做一线护工已经4年了,能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老
11、人、家属不理解的时候真的想到放弃,不过咬牙还是挺过来了。3).护工工资低不被理解记者昨天采访了几位养老行业的负责人,他们认为,当前养老业护工紧缺主要是因为护工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得不到尊重,比如,很多老人、家属瞧不起护工,认为自己交钱了就认为护工应该满足老人的各种要求。当下广州市养老院护工平均每月的工资都只有2000多元。工资不高,工作又累又受气,结果谁都不愿来。v “揾个专业护工点解咁难”2013-06-07 09:14:00来源: (广州)家住梅花村的张先生最近颇为苦恼。母亲年迈体弱,而自己和妻子的工作又没有过多时间照顾她,上个月好不容易请来一名养老护工,却因为其照顾母亲动作“野蛮粗鲁”被
12、他辞退。如今,他跑了好几家家政中介都没有找到心仪的护工。“找一名专业点的护工咋就这么难呢?”张先生感叹。其实,烦恼的远不止张先生一人,连不少养老机构也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而愁。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不断壮大的老年人队伍和对更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需求之间的矛盾。养老护理行业一方面从业人员缺口大,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的素质更是让人担忧。记者在调查中得知,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几乎都是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年龄偏大,也没有接受过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仅凭企业内部岗前培训就上岗工作。在养老照料护理方面,广州可以说还处于保姆家庭型阶段,而不是专业护理型。下一步,广州将大规模推广
13、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到2015年,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v 入行几乎无门槛健康能吃苦即可张先生告诉记者,上个月,他以每月2600元包吃包住的价格,从家政中介请回一名43岁的养老护工照顾母亲。“刚上岗的一周,护工表现不错,也很勤快,但后来我就发现问题了。”张先生回忆,护工有时候给母亲洗澡、擦脸时动作粗鲁,母亲总会喊她轻一些;给母亲喂饭也缺乏耐心,母亲还没吃完就一口一口地送;用轮椅推母亲散步,时而自顾自逛小店,把老人家晾在一边张先生辞退这名护工后,决心找一名有资质的护工,但他走了不少家政中介,向中介打听“哪位阿姨有养老护理员证”时,
14、中介直摇头,“没听说这个东西,不需要吧?”为了验证张先生的说法,南方日报记者在共和村、梅花村、同福路等区域随机走访了6家家政中介,中介代表均表示,要找普通的养老护工多的是,但要有上岗证、护理员证的则没有。“做这行的都是不怕苦不怕脏的中老年妇女,谁有证啊?再说,有资格证的,谁愿意做这个啊。”中介兰姐直言。不仅居家养老护理情况如此,连养老护理机构也遭遇着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困境。“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巨大是不争的事实。”梅花村街共和颐老院的梁主管每个月都面临招不到人手、招不到也挽留不住有工作经验的、熟练护理员的苦恼。梁主管向记者“抱怨”,她所在的颐老院每一名护理员都要照顾六七名老人,天天超负荷工作。“连
15、护理员都招不到,更别提要招有资格证的护理员了。”梁主管说,他们对护理员的要求只有3个:50岁以下,能吃苦、身体好,至于性别、籍贯、学历、资格证等全无要求。由于没有资历的要求,大部分市内的颐老院自行设计短时的岗前实操培训,将日常护理常识教授给新人之后便匆匆上岗。“说真的,我挺担心,新人护工会照顾不上老人家,所以我也不敢掉以轻心,天天盯得很紧。”大塘街颐老园的邓医生坦言,由于工资低、工作辛苦,愿意从事养老护理的人不多,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招到人照顾老人,再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加大对其工作的监督力度。v 从业人员缺口大素质参差不齐近几年,养老护理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成为舆论
16、关注焦点之一。老龄化社会的趋势是养老护理受关注的主要原因。“跑步进入老龄社会”可视作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户籍老人已达1117万,约占总户籍人口的13%,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截至2010年,广东机构养老院中有7.4万老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仅7000人,按老人和养老护理员3:1的要求,仅广东机构养老院,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就达1.6万多人。广州的情况同样严峻。记者从市民政部门提供数据了解到,截至2012年,广州市共有养老机构160家,养老护理员4148人;居家养老护理机构107家,居家养老服务员954人,到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需求量达1.15万人;居家养老服
17、务员需求量达0.84万人,总需求量缺口将达到2万人。养老护理行业一方面从业人员缺口大,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的素质更是让人担忧。广州市人社局职建处处长王霜介绍,目前广州有资格证的养老护理员不过3000人,高级工更是只有19人。广州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副主任黎光治表示,目前广州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状况,即学历偏低,多数初中文化程度;收入偏低,月收入约在2000元;社会地位偏低,普遍观念认为从事养老护理不体面;“一高”指的是年龄高,广州在职养老护理员的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专业护理员欠缺、普通护理人员素质低,无疑会影响到养老护理的服务水平,这已经成为制约广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18、。”黎光治表示,推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让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可以说是当前推动养老护理工作职业化、规范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二、 相关政策措施(一)政策利好+前景广阔 基金四方面布局健康养老服务业 (2013-10-25 )进入10月份以来,受资金热捧的前期热点板块陷入调整状态,市场走势分歧加大。记者在采访中解到,在深化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结构性行情仍是主流,由实际需求和政策扶持双重利好推动的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已经吸引了不少公私募基金从多方面予以布局。1.政策利好+前景广阔对于健康养老服务行业来说,近期利好政策可谓持续不断。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健
19、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届时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根据上述文件,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多个支撑产业,明确了加快发展健康养老、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等八大任务。10月16日,中央财政将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纳入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下拨22.2 亿元扶持资金。另外,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央财政日前下拨2013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补助资金14.9 亿元,用于支持各地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预防
20、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在机构看来,这些政策是建国以来在医疗健康领域罕见的大动作,作为由政府强力主导推进的健康养老服务业,规划具体、后市发展脉络清晰,增长空间也更值得想象。与国家相关政策想呼应的是,部分省市也出台了专门的配套政策,例如甘肃省近日出台了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将在风景旅游区开展中医养生、中医保健、食疗药膳等服务,力争3年初步建成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业体系。山西省也通过了发展中医药条例,将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中药特有品种和晋药品牌,对中药老字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企业,给予重点保护和扶持。2.机构四方面予以布局进入四季度以来,创业
21、板指数高位震荡走低,结构性行情如何演绎引人关注。在采访中,大部分公私募基金认为,在改革预期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但在资金蹊跷板效应下,前期从成长股中撤退的资金,仍将会投向了受益改革主题的相关行业,其中受国家层面主导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在近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近期已经吸引了不少公私募基金予以强力布局。据了解,机构布局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目前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医疗器械领域,机构预计在政策扶持下,养老规模化园区将迅速兴起,与之配套的医疗监护设备和家用医疗设备需求巨大,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可以直接受益;其次是民营医院概念股,最近一段时间传出收购或者参股民营医院的相关概念股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中国 养老 护工 行业 市场调研 报告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