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培训专题(共8页).doc
《食品安全法培训专题(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法培训专题(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食品安全法培训专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食品安全事故的内涵。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明确: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涵及制定。是指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事先指导方案。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我们从事前、事后二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以期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事前的计划和指导,能够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有关部门可以有效组织、快速反应,
2、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因此,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要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一项已经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领域的工作制度,在我国以往的法律法规中已有所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都明确规定了重大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各地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食品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
3、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目前,国务院已经制定了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级四个级别,并对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监测预警报告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相应、后期处置及应急保障作了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其制定预案的依据:一是有
4、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要做好本地应急预案与上级预案的衔接工作,要符合实际,又要统一实施。另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因此,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是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方案的一分子,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事故。三、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任何指导方案和防范措施都不可能完全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只能使事故的处理更加科学有效。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发生
5、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上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第三十九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
6、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本条还规定了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和通报制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的治疗单位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上报。各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通过建立畅通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体系,有利于对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同时也为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
7、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提供了材料。通报制度的建立,构筑了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对于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毁灭有关证据的,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产停业,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四、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一旦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处在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其反应是否快速,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事故的涉及面和危害程度,因此事故发生单位有义务及时、主动有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一般来说,事故发生单位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停止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及原料的食用和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安全法 培训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