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测评技术探究(共14页).doc
《人员测评技术探究(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测评技术探究(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人员测评便捷方法探究陈 俊(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人才招聘方法和现状;对现有国内外人员测评技术和人客观性格标志(血型、颜色、出生时间等)测评方法进行剖析和对比分析,并根据笔者10多年调研和实践经验,提出一种人客观性格标志群联合快速测评方法,供企业在人员招聘和干部选拔中参考,并希望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予以关注和研究。关键词:人员测评;性格标志群;方法学研究中图法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ly method and sit
2、uation in recruitment of enterprise; Analyses and compare the estimation technology and estimation method about the external character(blood group, color,birth date etc). Based on ten years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the writer brings forward a rapid estimation method through one persons character sym
3、bol colony for enterprises reference. The writer also wish academic experts and enterprisers pay attention to this opinion and have deeply research.Keyword: personnel estimation, character symbol colony, methodology research一、前 言企业是拥有人才、资金、机器、设备、品牌、技术等各种资源的一种组织系统,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因为人力资源能支配和使用其他资源,并
4、使其发挥效用,从而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当今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全新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优势产品与服务比人力资源更容易被模仿和替代,一般只能在市场 收稿日期:2003-09-23作者简介:陈俊(1961 ),男,曾从教于福州大学10余年,后下海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现任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医药工程高级工程师,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经营与战略管理。上占据一定时期的优势。由于人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难以替代的持久性资源,在物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它就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获取竞
5、争优势的重要手段。1二、关于人才标准和选才方法的困惑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选人,也可以称作人才招聘。有关人才招聘看似简单,实质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们对人才标准看法不一,有的看重智商,有的看重情商,又有的看重学历学位等等。笔者则认同“适用即人才”的人才标准。时下,一些用人单位不约而同地打出招聘本科以上大学生的牌子,不仅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有硕士以上文凭,就连在公司前台负责接电话、搞接待的工作人员,也要招文科硕士。其理由:这是公司的“门面”,马虎不得。适用的人才除了要考虑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考虑其在企业群体和团队中的“融洽”
6、性。众所周知,在企业中,个人的才能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因此,选才的标准就必须考虑其与群体的关系,对于他或她的加入,该群体或团队是否能增添“聚合力”、增加“向心力”,并使群体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因此,对于将要招聘怎样的“人才”,他们都有哪些“特质”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诸如埋头苦干的个性、喜欢表现自我的个性、善于口头表达并独立做事的特点、能处理与上下左右的关系等等,是摆在人才招聘工作的首要问题。其次,该用什么方法来识别人,也就是如何能快速、低成本、精准的“识别”应聘人员,从中“识别”出与你原先“定位标准”相“吻合”的人员。由于存在以上两方面认识和技能上的差距,企业往往是根据招聘人的感觉来
7、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而不是系统地评估一个人是否具备能力成为企业的录用对象。根据一家人才公司与120家民营企业合作的经验,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招聘者往往被具有“辉煌经历”的简历或名牌名校高学位、洋文凭所“迷惑”;更多的则凭招聘者的经验、印象和直觉。一些招聘者在见面后30秒钟内就已做出取舍决定,而在面试的其余时间内只是收集证据来坚定自己的这个决定。尤其是在一些家族管理的企业中,常常出现老板随意拍板,老板娘随意改变,应聘者无所适从的事例。2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者们经常发现一些新招人员在工作中一再出现失误,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属招聘不当所致。由此带来的损失也是很大的。有关资料显示,聘用不当带来的
8、直接经济损失是其年薪的26倍,其中包括通过中介公司招聘的中介费用或登报广告等费用、花费在招聘、面试面谈的宝贵时间和人力等等,至于因为岗位长期空缺或人员不“适用”给企业工作链带来的隐性损失那就无法简单地估计了。近年来由于招聘不当导致企业人才流动率增加,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中小企业398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利税、销售收入、出口额分别占75%、40%、60%、60%,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却高达59%,远高于大型企业的人才流失率21%。3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温州地区,很多民营企业的人员年流动率竟达50%。2人才流失不仅给企业
9、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使企业的商业机密被竞争对手所掌握,从而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国外企业对人力测评相当重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科学合理的人员测评技术体系,成为发掘人才的有效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比如施乐公司曾对500名销售人员和经理进行测试,花费34万美元;AT&T公司1998年花了3亿美元咨询费,其中主要工作之一是人员测评,结果综合效益提高15%,避免了5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4由上可知,人力测评是关系企业兴衰存亡的大事。然而要做到快速、低成本、精准的“识别人”,亦即人员测评(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力测评技术是集心理学、概率统计学、管理学、预测学、
10、测量学、考试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等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跨学科体系。它是人员招聘乃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已成为现代企业领导者的两大着力点战略制定和用人中的重要工作瓶颈之一。三、人员测评技术回顾与分析人员测评目前已经形成了心理测验、面试和评价中心三大技术,5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人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职业兴趣测验。人格测验是用测验方法,对人的人格进行测量,测出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和人格品质,诸如动机、兴趣、爱好、情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等。人格测验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和投射法两大类。人格测验的量表很多,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
11、表(MMPI)、加州心理量表(CP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EPPS)、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等。6国内赵慧军等应用16PF建立三组职业人群成功者的标准人格轮廓图,将被试者的得分与标准人格轮廓图比较,可以预测其将来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国家原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为适应企业管理中对人员测评的要求,将CPI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测验现代管理者心理测验(MMP)。苏永华等参考国内有关研究,编制出了HR个性测验,可用于人事管理和人才选拔。能力倾向测验是指用来测量从事某种职业或活动的潜在能力的评估工具。7美国劳工就业保障局1944年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
12、B),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能力倾向测验。此后,1947年该局又编制出版了“差别能力倾向测验(DAT)”。5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使用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AT)也是通过工作分析并参考GATB和DAT确定的。有研究者针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选取与管理工作绩效相关的五种能力因素进行测查,开发出了“企业管理能力倾向测验(MAT)”。职业兴趣测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人们对不同的职业或不同的操作对象(如人为或事物或观念)的偏好,甄别人们究竟更倾向于和更适合的职业类型,使人各适其位,各尽其职,发挥特长,取得对工作最佳、对个人最满意的效果7。1927年Strong用标准实证法编制了职业兴趣调查表(SVI
13、B)。该量表问世后一直广泛应用,在职业兴趣测验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Kuder将职业分成10个领域,并相应编制了同质性量表(KPR)。1969年Roe和Close提出了职业选择的倒圆锥模式,基于这一理论,有人编制出了加利福尼亚偏好系统问卷、Hall职业取向问卷和职业兴趣问卷等。Holland认为“职业兴趣就是人格的体现”,因而其“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又被解释为职业兴趣理论,对职业兴趣测验量表的编制产生重大影响。Holland据此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PI)和自我导向搜寻表(SDS)两种职业兴趣量表。国内方俐洛等以此理论构想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分类体系的特点,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
14、国职业兴趣量表。刘少文等也以该理论为框架编制了职业兴趣测验量表,并建立了地区常模。1974年,Strong的SVIB和Campbell的BIS被合并修订为“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测验”(SCII)。该测验既包括了Strong的经验性量表,又包括了Campbell的同质性量表,还吸收了Holland理论的精华,因此,SCII成为当今国外最为流行的职业兴趣测验。面试技术是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常用并受到肯定的是结构化面试。所谓结构化面试,就是指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分值结构进行的面试形式。或者说,是对同类应聘者,用同样的语气和措词、按同样的顺序、问同样的问题,按同样的标准评分。且问题的结构就是招
15、聘岗位所需要的人员素质结构,有时还会预先分析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回答,并针对不同的答案划分评价标准,以帮助主试人进行评定。英国文官考试录用中面试分数占全部考分的1/6以上,后来又上升到1/3。该面试就应试者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情绪稳定性方面作出评判。日本14种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几乎每种都有面试形式。评价中心技术是美国心理学家Douglas Bray 于1956年首先研究和使用的,主要用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潜能测评选拔和培训活动。评价中心就是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就是情景模拟性。评价中心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公文筐作业、投射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
16、扮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演讲、事实判断、模拟面谈等。对于上述各种人员测评技术,国内外对其理论基础和数据解释的合理性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8。特别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用有限的时间、人力和资金长期对大量应聘人员进行上述耗时耗钱的测评,着实勉为其难。此外,笔者以为上述的人员测评技术尚存在以下诸种缺陷:1、由于该类测评方法实施周期长,费用高,并且对实施测评工作的人员要求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对中小规模企业来说就无法对所有应聘人员进行相关的测评,而必须预先进行“粗筛”,之后再将筛得的较少量应聘人员进行上述各类型的测评,如此一来,由于最先一道“粗筛”的“不科学性”就使得后面的测评效果
17、和价值大打折扣。2、上述各类人员测评技术无论是属标准化的纸笔测验,还是属于投射测验类,或是属于行为模拟与观察类及基于工作情境的综合类测评等,其本质都是通过对事前确定好的各种题目或假定情境中的角色等引导被测者回答和反应(包括语言和肢体语言);测评者(主试者)由此再作出相应的评价。因此存在着题目与答案本身的相关性问题(或信度、效度)以及被测评者主观上有意无意的回避真实反应等问题,特别是应聘者为了能被录用而会投其所好,尽量隐藏自己的缺陷,对那些负面性的问题采取正面性回答,造成测评失真。3、上述测评技术缺乏对被测评者与他人的“融洽性”方面进行真实有效的测评。在企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优质团
18、队,而每个人在团队中所处的角色都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在性格上相互之间应该是非常的“融洽”。而一个人与周围人群的“融洽”性又与其周边人群的性格特征等有关系,由于上述测评技术未涉及被测评者今后所在岗位的周边人群,因此,对他们之间的相融性(或称相缘性)就无法进行分析与评估,被测应聘者今后就可能“水土不服”而无法适应工作“小环境”,从而导致“人才流失”现象频频发生。四、选才便捷方法探究由于目前各种人员测评系统存在诸如上述各类问题,在实际中小民营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的人员招聘选才过程中,往往无法用上这些测评技术。这对我国加入WTO后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实力将造成
19、很大困难。另一个问题由此浮现出来,那就是能否用一种简单的测评方法,它不仅省时、省钱、省人力并且能通过了解被测者的客观性格标志(如年龄、血型等)而不是其主观反应(回答问题、表演等)就可快速了解企业管理者所关心的职业相关性特征。以下从48类人基本性格表(4种血型12种属相)中任意抽取两则基本性格描述,从中我们是否能感觉出两种独立的较完整的人的性格缩影:描述一:人的性格适中,热情,开朗,坦诚大度,乐于助人。可以说是乐天派,能够随和地与各种人交往,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顺境逆境都能重生存发展,且聪颖机灵,反应快,很有才气,肯学,好奇心强,什么事一学就会,一做就精。知识渊博,善于应酬,很能和别人打成一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员 测评 技术 探究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