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事务所工作流程经过.doc

收藏

编号:27093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30
8
金币
关 键 词:
会计事务所 工作 流程 经过 经由
资源描述:
#- 会计事务所工作内容及流程 会计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主要有: 1. 审查上市公司、证券公司、金融机构、三资企业、特大型企业等各类企业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 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 办理企业改组、合并、分立、整顿、解散、破产清算及经济鉴定、法律公证等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4. 代理申报工商注册登记、协助拟定经济合同、公司章程和其他业务文件。 5. 办理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单项资产评估业务,包括:房地产、机械设备、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的评估。 6. 工程概/预/结算编制、审核,招投标工程标底及报价的编制,以及建设工程造价鉴定等。 7. 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培训会计人员。 8. 提供管理、会计、税务、投资和其他咨询服务业务。 9.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经济业务。 审计工作流程: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一) 准备阶段 一签订业务和约书: 首先应该与客户进行初步洽商,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二编制审计计划: 之后编制审计计划,作出合理安排。 第一步:了解被被审计经营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7种方法了解:目的是编制审计计划,在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了解是为了确定是否接受委托 (1)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3)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 (4)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5)询问管理当局; (6)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7)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 了解以下6种情况 (1)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以及经营特点; (2)行业类型、行业受经济状况变动影响的程度、主要的产业政策和会计惯例; (3)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 (4)影响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法律、法规; (5)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6)提供给有关管理机关(如证监会)的报告的性质。 第二步: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 (1)计划阶段: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 (2)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 3)在审计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谨慎利用结果: (1)如果分析的项目越重要,注册会计师就越不能只依赖分析性复核来形成结论。 (2)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的一致性。 (3)对于准确性较低的项目,不应过多依赖分析程序。 (4)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高,注册会计师则不应过多依赖分析性复核,而应更多依赖详细测试,以控制审计风险总水平。 第三步: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 目的: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偏高影响审计效果,偏低影响审计效率 初评考虑因素: (1)以往审计经验 (2)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3)被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价结果 (5)会计报表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6)会计报表各项目余额及波动幅度 评价审计结果时: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相对增加,应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 (1)概念: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A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言B对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C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2)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在抽样审计条件下,为了作出抽样决策,不能不涉及重要性。二是保证审计质量。在抽样审计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有关。 (3)与过失关系:普通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重大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根本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或没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基本原则执行审计业务。 (4)如果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事项,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通常应予以发现,但因工作疏忽而未能将重大错报事项查出来就很可能在法律诉讼中被解释为重大过失。如果会计报表存在多项错报,每一处都不算重要,但综合起来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却很大,也就是说,会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严重失实。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具有普通过失,而非重大过失,因为常规审计程序发现每处较小错报事项的概率也很小。 (5)运用范围:1、在审计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此时重要性被看做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的限度,超过这个允许的限度就要实施审计程序查清楚这些错报或漏报。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终结阶段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此时重要性被看做是某一错报单独或连同汇总的错报,以及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超过这一限度就要求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表项目,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拒绝注册会计师的调整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第四步:考虑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注师无能为力,但可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从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以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为顺序: (1)高高对最低,低低对最高,中中对中 (2)高低对中,低高对中 (3)高中对较低,中高对较低 (4)中低对较高,低中对较高 经过有关实质性测试后,注册会计师仍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 的认定的有关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应当发表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不是否定意见) 第五步:对重要性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 主要证实法: (1)得知被审计单位内控不存在或无效 (2)执行了解内控和控制测试所花费成本,超过执行更大范围实质性测试所需成本。 (3)通常用来审计不常发生交易的和调整分录账户如:固定资产,应付债券、股本、累计折旧、预提费用、待摊费用 (4)初次审计时多采用 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 (1)内控设计合理执行有效 (2)了解内控和测试内控所需成本小于实质性测试的成本。 (3)通常审计大量日常交易账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存货、工资 (4)连续审计用多采用 (二)实施阶段 一内控制度测评: 进行现场工作,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进行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 了解内部控制执行的程序性质、时间、范围取决因素: (1)被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序 (2)被审单位数据处理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序 (3)审计重要性 (4)相关内控控制类型 (5)相关内控记录方式 (6)固定风险评估结果 了解内控内容: (1)控制环境:目的评价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对内控及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2)会计系统 (3)控制程序:强调特定单项控制程序与特定认定之间的直接关系:A交易授权B职责划分C凭证的记录与控制D资产的接触与记录使用E独立稽核 了解内控方法: (1)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查阅相关内控文件 (2)检查内控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3)观察其业务活动及内控运行情况 (4)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范围 不论固定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均应对重要账户或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小规模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注册会计师应主要或全部信赖实质性测试获取证据。 评价步骤: (1)确认某项认定可能发生潜在的错报或漏报 (2)那些程序可防止这些错报或漏报 (3)执行控制测试 (4)评价所获得证据 (5)评价该项评定控制风险 注意事项: (1)必须通过了解和测试内控获得证据作为评价依据 (2)充分运用专业判断 (3)内控三要素对合计报表认定的相互影响 确定检查风险及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 可接受检查风险三种情况下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 (1)可接受检查风险高: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审计为主,需要较小样本和较少证据 (2)可接受检查风险中: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及余额测试综合运用,在资产负债表日前、日、日后审计结合运用,需要适中样本和适量证据 (3)可接受检查风险低:余额测试为主,在资产负债表日、日后审计为主,需要较大样本和较多证据. 二获取审计证据: 在现场勘测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主要需要的材料有: 1、当年重大会计政策变动记录 2、合并报表 3、合并抵消分录 4、客户管理部门声明书 5、未审会计报表 6、基本概况表 7、经营环境及状况说明 8、内部控制制度汇编 9、客户提供法律文件和企业情况及会计报表附注资料的目录 10、会计科目的明细表 11、现金盘点表、银行对账单 12、存货盘点表 13、固定资产盘点表 14、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结构资料 15、营业执照 16、政府批文 17、公司成立合同、协议、章程 18、纳税鉴定文件 19、重要长期经济合同 20、验资报告(复印件) 21、评估报告书(复印件) 22、主要资产的所有权证明 23、内部审计审计报告 24、上一期审计报告 资料的收集结束后,要与委托方进一步沟通,深入了解项目。在这之后开始内部业务阶段。 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便于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对取得的审计证据和得出的审计结论进行有效复核和评价。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此外,审计工作底稿通常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如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 一般来说,每张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接受审计的单位或项目的具体名称。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客体。 2.审计项目名称,即审计事项,一般是指实施审计手续的对象的名称或某一财务报表项目名称。如XXX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会计账目,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内容, 3.会计期间或截止日,即审计内容所属会计期间或会计时点,目的在于明确审计范围。 4.审计过程记录,包括实施审计手续的记录,审计测试记录,审计人员的判断、评价、处理意见和建议,以及审计组讨论的记录和审计复核记录等。目的在于记载审计人员所实施审计手续的性质、范围及过程等内容。 5.审计事项结论,即经过审计,审计人员对该审计事项所作的结论或评价结果,目的在于记录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为支持审计报告和意见提供依据。 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即实施该项目审计并记录审计工作结果的审计人员姓名及编制该工作底稿的时间,目的在于明确工作职责,以便检查者、使用者了解谁可以对该工作底稿提供详细的解释。 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即负责检查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人员实施复核后的签名及实施复核的时间,目的在于明确复核责任,便于查询。 8.索引号及页次,即审计人员根据一定规则统一规定的各审计事项的编号和本页工作底稿属于该审计事项的第几页的页次,目的在于方便存取使用,便于日后参考。 9.标识,即审计符号,是审计人员用以表达各种审叶含义的书面符号,目的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方便阅读。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即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认为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记录的其他相关事项。 注会外出查帐,写审计底稿.方法是按照委托方提供的财务报表上进行审查,根据不同的审查项目有侧重地把审查过程写在工作底稿上. 不同的事务所有不同的工作底稿.如果是国内所会很注重凭证抽查,会追溯到原始凭证,也就是凭证的附件--发票、工资单等等,主要确认收入、费用、往来款、货币资金等等。一开始的任务会是抽查凭证,核对一下报表数据是否帐表一致,然后把结果客观地写在底稿上。此外还会有写询证函,盘点存货固定资产现金等等。手工操作的机会比较多,按情况需要,要把重要的原始文件复印备份,形成证据,也是工作底稿的一部分. 其余的有关工作还会有审查字报备,为了到注协里取个号。有分税审和年审,税审还分国税和地税。 (三)完成阶段 一.出具报告 1、汇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审计差异,根据错报的重要性确定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的事项,编制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及试算平衡表。 2、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就下列事项进行沟通,并签字确认:   (1)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审计报告的措辞;   (2)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及试算平衡表;   (3)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4)对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5)执行该项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获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账项调整、重分类调整、列报调整事项的书面确认;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同意调整,应要求其说明原因,根据未更正错报的重要性,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预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在就上述问题与治理层沟通时,提交书面沟通函,并获得治理层的确认。   3、编制正式的试算平衡表。   4、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评价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应重新考虑对全部或部分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并就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   5、将项目组成员间意见分歧的解决过程,记录于专业意见分歧解决表中。汇总重大事项,仿制重大事项概要。   6、评价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   (1)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确定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必要调整;   ①按财务报表项目确定可能的错报金额;   ②确定财务报表项目可能错报金额的汇总数(即可能错报总额)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程度;   (2)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   7、由项目负责经理复核工作底稿。  8、由项目负责合伙人复核工作底稿。   9、必要时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10、向适当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取经签署的管理层声明书,并确定其日期与审计报告的日期一致。   11、撰写审计总结。   12、完成审计工作情况核对表。   13、完成业务复核表。   14、正式签发审计报告。 在结果出来后与委托方进行结果的初步沟通,由委托方的反馈添加必要的补充资料。结合之前的成果进行完善,最后经过审核,签字,盖章等手续后,由专人签订送达。业务 内容基本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委托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石家庄审计事务所 新疆祥瑞万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东奥会计在线 中华会计网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会计事务所工作流程经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70936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