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路基施工方案(共19页).doc
《市政工程路基施工方案(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路基施工方案(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塘汉路拓宽改造一期工程施工路基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4月18日 目 录路基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2.3.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道路工程部分) DB29-74-2004)2.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2.5.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0-2003);2.6.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3.工期安排3.1.施工准备材料进场计划3天,2015年9月23日完成;3.2.路槽开挖计划3天,2015年9月26日完成;3.3.路槽处理计
2、划2天,2015年9月28日完成;3.4.铺设竹笆计划2天,2015年9月30日完成;3.5.回填山皮土计划3天,2015年10月3日完成;3.6.铺筑土工格栅计划2天,2015年10月5日完成;3.7.路基回填碎石计划3天,2015年10月8日完成;4.路基处理4.1.一般路基处理(1)旧路路基利用部分将旧路挖除至设计路床顶下40cm,然后施做40cm厚(每步20cm厚)的水泥石灰土(3%水泥+5%石灰)至路床顶;将旧路挖除至设计路床顶下40cm,路床压实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出现“弹软”时,则进行原槽6%戗灰,处理深度为40cm。(2)新建路基开槽整平压实后,铺设两层竹笆,再分层回填50cm厚
3、的山皮土作为承托层,其上铺筑通铺一层钢塑复合土工格栅,填筑30cm厚的级配碎石隔水垫层,土工格栅在碎石顶面反包裹2m锚固,碎石垫层顶面施做施做60cm厚(每步20cm厚)的水泥石灰土(3%水泥+5%石灰),然后在水泥石灰土顶面按序施做路面结构。局部弹软地基路段,先打坝抽水清淤晾晒后再进行路基处理,以保证地基承载力。路床顶回弹模量不得低于35Mpa。4.2.桥头路基处理为防止灌水河桥桥头与一般路段连接处产生不均匀沉降,灌水河桥南北两侧桥头路基处理采用轻质泡沫土进行桥头路基处理,换填深度为桥头搭板底面下2.0m,道路横向换填宽度为58.3m,道路纵向换填长度为10m,道路纵向一般路段路基进行开蹬搭
4、接,蹬高50cm,蹬宽50cm,泡沫轻质土顶面以下100cm处设置一层镀锌金属网。4.3. U型槽与一般路段连接处路基处理为防止U型槽与一般路段连接处产生不均匀沉降,在U型槽与一般路段连接处采用轻质泡沫土进行路基处理,换填深度为U型槽两端搭板底面下2.0m,道路横向换填范围为35.1m,道路纵向换填长度10m,道路纵向并与一般路段路基进行开蹬搭接,蹬高50cm,蹬宽50cm,泡沫轻质土顶面以下100cm处设置一层镀锌金属网。4.4. U型槽及箱体结构外侧与辅道连接处路基处理为防止地道结构外侧辅道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针对结构外侧影响路基区域采用泡沫轻质土进行换填处理。根据换填道路与结构的走向关系
5、,分为U型槽结构外侧换填处理及地道箱体结构外侧换填处理:(1)U型槽结构外侧换填处理对U型槽外侧围护桩进行削桩处理,削桩至路床顶面高程。横向换填宽度为为围护桩至至辅道车行道外边线以外1.5m处,换填宽度9.5m9.9m,纵向为K0+489.407K0+757.184、K0+898.728K1+233.269,泡沫轻质土换填顶面与辅道车行道内侧路面结构底面平齐,换填深度为1.5m,内侧换填至U型槽结构边墙,外侧换填至辅道车行道外边线以外1.5m处。泡沫轻质土顶面以下75cm处设置一层镀锌金属网。同时辅道路面结构1.5%向外横坡的影响,需对泡沫轻质土表层依据路面设计横向标高进行1.5%的削坡处理,
6、以此推出最外侧削坡15.75cm,即泡沫轻质土外侧平台高度为134.25cm。(2)地道箱体结构外侧换填处理本段为辅道掉头位置,先期对地道箱体外侧围护桩进行削桩处理,削桩至路床顶面高程。横向换填宽度为10.5m,纵向为箱体结构外侧围护桩至U型槽结构(与U型槽结构外侧泡沫轻质土换填处理相接),泡沫轻质土换填顶面与车行道路面结构底面平齐,换填深度为1.5m,内侧换填至结构边墙,外侧换填至结构边墙以外9m处。泡沫轻质土顶面以下75cm处设置一层镀锌金属网。5.材料要求5.1.路基填土1)路基填土应选用液限不大于50,塑性指数26的土质,下列土质不能做为路基填土:沼泽土、泥炭及淤泥;含有树根、树桩、易
7、腐朽物质或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土;氯盐含量大于3%的土;碳酸盐含量大于0.5%的土;硫酸盐含量大于1%的土。2)路基必须分层填筑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0cm,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5.2.钢塑复合土工格栅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应采用凸结点型式,以保证结点连接牢固,其性能要求为:纵向抗拉强度:80kN;横向抗拉强度:80kN;伸长率:3%;结点剥离力:500N。为尽量减少搭接工程数量,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幅宽不得小于4.0m,相邻格栅重叠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5.3.山皮土山皮土采用较纯净的中风化强度以上的混合开山石料,开山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0
8、cm,粒径大于10厘米小于30厘米的颗粒应超过石料总质量的70%,并应级配良好,不准采用同一粒径的石料。施工时大粒径碎石应填在下部,空隙较大时应扫入石渣或石屑填充,上部可填石渣或石屑。5.4.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垫层采用洁净的、不含植物残体、垃圾、泥土等杂质的石料,5.5.石灰石灰质量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规定的III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5.6.水泥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的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6.施工方法6.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路槽开挖软基处理铺土工格栅回填碎石铺土工布回填水泥石灰土6.2.测量放线根
9、据设计图纸及甲方提供的导线、水准点成果表,在下承层上放出道路中心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以便路基施工。根据道路中线施测出道路边线,结合道路结构断面布置图及道路结构厚度计算出道路宽度。6.3.路槽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地表清理分层开挖装车运输人工从上至下刷坡防护。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挖土方采用“纵向开挖法”,至上而下分层呈台阶式开挖,边开挖边防护,不得乱挖或超挖。所有挖方作业均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挖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的设施产生破坏,并保持挖方边坡的稳定。、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压实
10、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时必须注意对图纸未标明的地下管线和其他构造物的保护。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好现场。6.4.软基处理6.4.1.铺设竹笆铺筑一层竹笆片,荆笆片间用铁丝连接起来。完毕后铺设第二层竹笆。6.4.2.填筑山皮土、要求含土量不得大于5%,最大粒径不超过15cm,并应级配良好,不得采用同一粒径的石料。、施工采用与地基条件相适应的机械压实,接地压力不允许过大。、自卸车沿竹笆边缘卸山皮土,形成交通道,以便首先使竹笆被拉紧。以后卸料要在前面已经铺好的山皮土面上,不要
11、直接卸在竹笆上。卸料高度不得大于1m,以免造成局部承载力不足;卸料后立即散铺,避免局部下陷。、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端装载机散料。、在路基两侧建成交通道后,再填铺交通道间的山皮土,应该平行于路堤轴线,由两侧向中心对称进行,并且始终保持填料成U型。、在第一层填料(40cm厚山皮土)上,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允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不允许在填料上回行。车辆、机械大小及重量均应限制,使其成型的车辙不得大于78cm。、山皮土的压实,通过推土机或挖掘机运行排压至表面无明显轮迹。6.5.铺设土工格栅、施工准备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施工方法土
12、工格栅铺设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在受力方向联结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15cm。土工格栅铺设要求幅面之间纵向采取密贴排放,横向采用连接棒连接或搭接法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横向接缝错开不小于1m。铺设时使格栅与土层密贴,每隔一定距离用U型铁钉将格栅固定在土层上。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堤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清淤换填处土工格栅除外)。土工格栅包裹路基填筑碎石垫层,土工格栅反包不得少于2m。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填料,间隔时间不超过48小时。路基填筑碾压过程中,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使。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应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注
13、意事项:路基处理中采用聚丙烯材料的双向土工格栅,拉伸强度30KN,延伸率13%。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应牢固,在受力方向联结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迭合长度不应小于15cm。土工格栅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避免阳光长时间的暴晒,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填料应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轴线方向行驶。6.6.级配碎石施工、材料要求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或沙砾,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工艺流程施工放线摊铺碎石整型找平排压、施工方法、运输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距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间距严格
14、掌握,并且要求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以便施工。碎石在下承层上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只宜提前12d。、摊铺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用推土机将碎石均匀地摊铺到路槽内。、碾压采用推土机整平碎石垫层。当碎石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挖掘机进行排压,直到没有明显轮迹为止。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6.7.水泥石灰土施工、材料要求土采用塑性指数12-18的粘性土,其团粒不得大于15mm;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
15、4-2000)中规定的级或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42.5MPa),其性能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2007新标准)的规定。、施工方法:水泥石灰土施工的具体施工方案将在施工前根据现场试验数据进行编制。、将备好的素土用翻斗车倒运至拌料场,顺料场成纵堆堆放好,由试验人员检测土的含水率为24.6%,未达到暂定的最佳含水率要求13.8%,采用挖掘机翻晒的方法降低含水率,每翻晒一遍检测一次,当检测值比暂定最佳含水率大12%时停止翻晒,由试验人员检测此时状态下素土的堆积密度。将白灰消解后,用粗筛去除残渣和大颗粒,使白灰颗粒小于15mm,然后运至拌料场
16、,分堆放好后检测石灰的堆积密度。根据设计给出的石灰与干土质量的比值(5:92)和试验人员检测出料场石灰与素土的堆积密度,可以计算出当时状态下石灰与土的体积比。得出值后用挖掘机斗作为量具按照二者的体积比进行拌和。拌和遍数初步定为3遍,根据现场实际拌和情况再确定拌和的具体遍数,在拌料过程中使大粒径颗粒自然滑落,然后用推土机排压、碾碎,直到灰土拌均匀为止。、将拌好的混合料按照3030m,高3.5m堆放,总体积约3150m3,以10m为边长在山皮土槽内用石灰打方格,然后根据设计给出的水泥、石灰与干土的质量比3:5:92,可以计算出一个方格内所需水泥的重量。、在倒运灰土之前,在山皮土顶面上每隔2025m
17、,曲线段每510m放出水泥石灰土的中桩和边桩,边线洒白灰。根据推土机摊铺的经验值。在中桩和边桩上按照此松铺系数在填筑高度的位置绑上红布条。将拌和好的灰土运到道路路槽中,用推土机根据红布条标示高度进行摊铺找平(粗平),摊铺找平完成后将每个方格所需的水泥量人工摊铺均匀,然后用路拌机将水泥石灰土拌和12遍,然后用平地机找平(精平)。、由试验人员检测水泥石灰土的最佳含水率为13.8%,当混合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大12%时,进行碾压。碾压时用18T振动压路机先静压12遍后,然后挂振24遍,然后用三钢轮压路机静压24遍结束。碾压时应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需重叠1/3轮宽。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为1.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工程 路基 施工 方案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