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车间风险评估(共5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尿素车间风险评估(共5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素车间风险评估(共55页).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南永骏化工有限公司尿素车间2012年度风险评价报告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报告审批人:永骏化工风险评价工作组成员姓 名职务(职称)性 别联系方式签名主任男副主任男主任助理男安全员男工段长男工段长男工段长男技术员男班长男班长男班长男班长男维修班长男前 言通过2010年9月永骏化工开始试运行安全标准化至今,通过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运行,以及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的交流和沟通,职工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工作采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是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与企
2、业各项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过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颁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要求,以及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具体要求,结合我公司今年以来生产实际情况,现对尿素车间各类生产作业活动及主要设备设施、装置组织进行风险评价。本次风险评价的范围为尿素车间所有生产作业活动及主要设备设施。评价方法以工作危害分析和安全检查表分析两种方法为主。 本次风险评价评价的范围主要涵盖了尿素车间各项生产作业活动及相关设备设施。通过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我们意识到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为此车间成立了以张宏起任组长,各班班长为成员的车间风险评估领导小组,通过对车
3、间危害的识别,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以消减危害控制风险,减少事故的目的。 目 录1、生产工艺及装置运行概况 2、风险评价的目的 3、风险评价范围及评价单元划分 4、评价方法的选择 5、风险评价组织机构 6、风险评价程序 7、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8、风险评价结论 9、附件附件一(作业活动清单)附件二(主要设备设施清单)附件三(风险评价依据)附件四(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一、尿素车间生产工艺及装置运行概况尿素车间位于公司西南部,为2006年新建尿素生产成品车间,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意大利斯纳姆氨汽提工艺。其工艺流程是:合格的二氧化碳气经压缩机K-101加压至159kg/cm2送入合成塔。合格的氨先
4、由氨升压泵P-105加压至22kg/ cm2后经过高压氨泵P-101加压至219kg/ cm2通过喷射器L-101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氨和二氧化碳在188OC、156kg/ cm2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反应生成物溢流入汽提塔E-101,在E-101内经加热汽提分解;未反应物以气相状态,入E-104A/B,在这里和从高压碳铵液泵P-102来的碳铵液混合,吸收冷凝,冷凝后得到的钾铵液进入V-101后,再由喷射器L-101靠高压液氨的动力被带入合成塔再次参加反应,不凝的气体由P-207A送入中压系统。E-101底部出液在中压分解器E-102内被减压加热分解,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混合气由顶部出气管入
5、E-113、E-106、C-101;在E-113、E-106内被冷却。同时又和从中压碳铵液泵P-103送来的碳铵液混合吸收,再在C-101内鼓泡吸收,吸收后混合液入P-102,由P-102送入高压。E-102底部出液在低压分解器E-103内再次减压、加热分解,分解后的E-103顶部出气同解析塔C-102、水解器R-102顶部出气混合后经E-101、E-108冷却,又被低压碳铵液吸收入V-106尾气由PV-9403放空,低压分解器底部出液经真空预浓缩器E-113浓缩后入一、二段蒸发浓缩系统,尿液在这里被加热后,在绝压分别为0.35KG/cm2和0.03KG/cm2的两段蒸发浓缩系统中,水分被大量
6、蒸发,从而得到浓度较高的熔融尿素,高浓度的熔融尿素由尿素熔融泵P-108打上造粒塔,经喷头L-109A/B旋转造粒得到成品,蒸发抽真空得到的工艺冷凝液由P-114、P-115打入C-102、R-102被解析、水解。解析、水解出气入低压系统。安全生产实行主任负责制,车间设有兼职安全员一名,具体负责本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现有管理人员8名,员工58人。从近几年来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车间的尿素生产工艺、装置、设备、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缺陷逐步被消除,工艺、装置、设施得到了持续改进、完善,在总体上安全生产有较好的条件。二、风险评价的目的通过对全车间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制定风
7、险控制措施,达到以消减危险、有害因素,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事故损失的评价目的。三、风险评价范围及评价单元划分针对车间的尿素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价。车间生产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系统组成,各部分的生产特点、操作条件、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其大小等均不尽相同的具体情况,力求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区别对待。根据尿素车间所评价对象特点、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资料占有等情况,将评价范围划分为主控岗位、巡检岗位、蒸发岗位、分析岗位、压缩岗位泵岗位、空循岗位、机运岗位维修岗位,以覆盖全车间范围和各个有关方面。车间内检修、维修作业和车间内工程建设
8、、技改等方面风险分析由车间在作业项目进行前进行风险分析。四、评价方法的选择本报告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等方法。常用评价方法及风险确定准则见风险管理制度。五、风险评价组织机构一、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二、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三、办公室:设在车间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风险评价的日常工作。四、职责:1、负责全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2、负责制定风险评估的方法、程序及相关管理办法。3、定期组织对全车间各岗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4、对临时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六、风险评价程序本次安全评价的程序如
9、下图所示:成立风险评估组织机构确定风险评价范围收集、整理评价资料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地理位置概况自然条件其他相关资料有关安全技术资料确定评价采用的方法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其它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整理归纳安全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安全对策措施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同行业历史事故分析 1、自然危险、有害因素有可能造成煤化工建构筑物、设备、管道等倒塌、毁坏、淹没、破裂的自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地震、雷击、洪涝、高气温、严寒等。在这些自然危险有害因素造成上述灾害的同时,可能会使液氨、钾铵液、二氧化碳等多种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腐蚀、灼
10、伤、冻伤等二次事故,造成不同程度乃至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2、危险物质的种类与危险、有害特性2.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种类在尿素的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内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物质。其中数量较大、危险危害程度较高且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料中的二氧化碳、液氨,物料中的钾铵,以及使用的液化的氧气、乙炔、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铯-137放射性同位素等。2.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上述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危害性类别和火灾、尘毒特性及其主要分布情况,分别见表2.2-1、表2.2-2、表2.2-3和表2.2-4。表2.2-4中的“”表示存在。 表2.2-1 主要危
11、险有害物质一览表序号物质名称来源/存在区域输送方式备 注1.氨氨储罐管道原料2.二氧化碳 压缩岗位管道原料3.钾铵设备、管线管道中间物4.硫酸分析移取药品5.盐酸分析移取药品6.氢氧化钠分析移取药品7.氧气维修软管切割气8.乙炔维修软管切割气9.铯-137汽提塔铅封放射源10.尿素粉尘包装和机运岗位皮带副产物11.12.13.14.15.16.表2.2-2 主要火灾爆炸物质危险特性表序号名称危规号爆炸危险性引燃/自燃温度闪点火灾危险性分类在空气中爆炸极限(V/V)%类别组别上限下限1CO22氨23003IIAT1651/乙16.0253氧22001强氧化剂、助燃乙/表2.2-3 主要尘毒物质危
12、害特性表序号介质名称进入人体途径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有毒物质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g/m3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硫化氢吸入102氨吸入、皮肤接触20303二氧化碳吸入9000180004氢氧化钠食入、皮肤接触IV25盐酸吸入、皮肤接触III7.56硫酸吸入、皮肤接触7尿素粉尘吸入、皮肤接触有害粉尘8表2.2-4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表序号生产场所危险、危害类别中毒NH3中毒火灾爆炸高温灼伤低温冻伤粉尘危害电气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起重伤害噪音危害辐射危害化学腐蚀淹溺1主控岗位2巡检岗位3蒸发岗位4空循岗位5压缩岗位6机运岗位7分析岗位8泵房岗位9包装岗位10维修岗
13、位除上述主要危险化学品外,还存在一些数量较少或危险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的其它危险有害物质。如;含有微量氨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冷凝液;含有铬、锰等金属的材料,会对人体粘膜、皮肤有刺激作用工艺气体中的硫化物腐蚀钢质设备、管道而生成的硫化铁,具有很强的自燃性;机械、电气设备所用润滑油、,循环水使用的水质稳定剂,清洗使用的四氯化碳、煤油,分析化验使用的一些化学试剂等,其中不少也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危险有害物质。3、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事故危险分析3.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种类由物质性质、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因素决定,在尿素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危险危害程度较高。因此固有的危险有
14、害因素源数量较多,等级较高,分布面较广,密度较大。其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当属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电气伤害、坠落、淹溺、机械伤害、灼伤、冻伤,此外还有粉尘危害、腐蚀危害、噪声、振动、辐射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坍塌、物体打击、过程失控等其它不容忽视的危险有害因素。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由于危险有害物质不同,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各异,因此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主次、程度和分布等也不尽相同。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见表3-1。表3-1 主要危险有害分因素分布表序号危险有害因素生产作业场所1火灾办公室、主控岗位、巡检岗位、蒸发岗位、分析岗位、压缩岗位、维修班、机运岗位、泵岗位、循环水空压机
15、厂房、等有电气设备设施的场所。2容器爆炸二氧化碳压缩机缓冲罐、尿素合成塔、汽提塔、中压分解器、低压分解器、蒸发预浓缩器、液氨储罐、中压吸收塔、蒸汽冷凝液储槽、空气储罐、尿素水解器、碳铵液储槽、蒸汽冷凝液分离器等。3中毒和窒息二氧化碳压缩机厂房、高压系统、中压系统、低压系统、泵岗位、4触电作业现场的电机、变配电设备、照明灯具、电缆及变电所、配电室、仪表控制室、化验室、值班室及办公室等有电气设备设施的场所。5高处坠落在高于地面或操作平台2m以上的设备、塔器、平台、框架、房顶、罐顶、杆上等以及高处需搭设脚手架作业的场所等。6灼伤巡检岗位、蒸发岗位、分析岗位、压缩岗位、泵岗位、维修岗位存在内有高温物料
16、的设备,高压高温蒸汽。7机械伤害使用电动机械设备,存在有机械设备与电动机的传动联结等传动设备的转动部件位置。8物体打击在有高处作业的设备、塔器、平台、框架、房顶、罐顶、杆上、脚手架上,以及起重作业等场所的下方。9起重伤害使用行车、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进行吊装等工作的作业场所。10车辆伤害有车辆行驶的道路及停车场等相关场所。11淹溺尿素循环水、空压站水池。12噪声与振动二氧化碳压缩机、泵岗位。13高温高温设备及(蒸汽)管道附近或夏季长时间的室外作业。14低温泵岗位、氨储罐区等,以及冬季长时间的室外作业。15放射性损伤6枚铯-137放射性料位计。从该表可以看出,尽管每种危险有害因素在各个作业场所的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尿素 车间 风险 评估 5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