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2006-2010)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更显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生物工程的魅力就在于它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小产品可能产生大市场。国家和地方的规划中都把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少省市把生物工程技术列为支柱产业发展,生物工程也是国家和宁波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发展生物工程技术重要性的同时,必然要求教育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尽
2、可能地适度超前,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为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 “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国际视野”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订生物工程专业20062010年建设规划。一、专业现状(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1、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物工程实验技能、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工
3、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教学、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专业特色探索适合于教学型普通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了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专业技能的拓展体系三部分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重点学科生物工程专业现有浙江省B级重点学科一个(微生物重点学科),已经过一年的建设,进展情况良好。(三)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生物工程专业现有生物与环境基础实验室、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和校级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5000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500多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60台(套)。生物工程专业已在宁波海通食品集团股份
4、有限公司、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宁波科元胚胎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四)师资情况目前生物科学系有23名专任教师,其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5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9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8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总数的65.22%;45岁以下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57%;35岁以下教师5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另有专职实验教师4名,兼职教师6名。所有教师都能严以律己,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搞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从严执教。近几年来,生物科学
5、系教师获得多项各级荣誉与奖励,如杨性民研究员于2003年获“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钱国英教授、杨季芳研究员入选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钱国英教授被授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王国良教授、钱国英教授获“宁波市高校名师” 称号。20022004三年生物科学系累计有15人次被评为校级学科带头人,14人次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五)近五年教学、科研课题、论文及成果近五来公开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多数发表在核心刊物上。承担了国家、省、市级课题项目50多项,科研总经费达570多万元,已经完成并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有30多项,多数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2000年至今共获得省
6、、市各级各类科技奖励20多项次。授权和申请专利7项。(六)课程建设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的重点课程建设已通过学校的验收,其中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微生物学获得了校级优秀。在教学方式上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上教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校级网络课程建设已于2005年通过学校的验收。(七)教学文件与教学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规范、齐全,教学安排合理,执行情况良好;教学档案(教学日历、教案、教学研究纪录、试卷、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学生实习笔记簿)基本规范齐全。生物科学系教师能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并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实验室建
7、设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章制度和实验室管理规范。(八)存在问题 生物工程专业是在生物技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在教学软硬件条件较大程度地依托于生物技术专业,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实验条件与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生物工程专业属侧重工科、理工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坚持教学为本,质量优先的原则,努力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国际视野”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宁波面向浙江,为本地区构筑生物工程人才高地提供保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合理规划。在充分认识本专业师资、教学条件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8、立足现实基础和条件,接轨国际,狠抓特色,从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实现本学院各学科专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院办学整体实力和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三、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为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结合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能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综合培养的思路出发,创建选修课、设立专业模块,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掌握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酶工程
9、、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了解生物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较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一门外语。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为根本,结合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掌握主修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较为系统的相应辅修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根据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
10、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要求,突出人才应用性的特色,构建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部分组成。具体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核心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规定校公选课程选修课及跨专业学分数不得低于15学分。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设立3个以上模块课程,使学生在专业方向选择、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上更具有自主权。注重多途径、多层次、多规格培养人才,设立生物工程专业辅修、双专业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教学学分20%以上。五年内生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11、构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教学计划。四、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以地方人才需求为中心,以抓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提高和改革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为先导,以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积极推进本专业的建设,争创特色鲜明、人才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本专业计划年招生人数60120名。(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
12、设将本专业主干课程生化分离技术、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等建成校优秀课程。在使用现有教材教学基础上,制订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完善教材选用和编写的管理机制,确保选用教材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以及自编教材的创新性和特色性。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要求每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有益的教学改革,制作CAI课件,实行多媒体教学的专业课程比例不低于70%。(三)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年龄、职称结构,积极引进人才,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去国内外高校访问进修。推进“博士工程”和“教授工程”建设,加大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5年内,引进学科
13、带头人1名以上,博士3名,硕士5名,重点引进工程类专业教师;至2010年师资总量达40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大于40%,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大于80%,学科教授达5名以上,博士10名左右。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科研工作,是师资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科研项目的开展使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科研也有利于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学院将积极创造条件为争取国家基金、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奠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向国际著名刊物投稿,提高SCI、EI等的收录数。(四)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4、,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70%以上。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经过五年的建设使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并为硕士研究生教学提供基础实验平台。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到基地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建设10个以上能够长期开展教学活动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五)图书资料建设进一步增加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二级学院的专业藏书数量,至2010年图书达20万册以上。并大力发展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图书资料。五、专业建设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全民动员规划的顺利实现,需要学院党政领导的高
15、度重视和全体教师的积极支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建立正确的导向,为教职工的科研和学习深造开绿灯,创造条件。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科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及职称、学位等的提高是决定学院的发展及在校内、国内的地位,是决定教职工命运的大事。(二)资金投入和人才保障争取向各级部门每年融资50万用于学科的组建、教职工学历的提高。同时,学院也要利用各种渠道积累资金,加大投入。继续引进人才,调动已有人才的积极性,为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由学科出面,组织力量申报课题。力争学校每年50万元投入实验室面积的扩大、实验室改造、实验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开设综合性实验,改善实习基地等。(三)形成以教学考核为重要内容的评聘机制,建立与教学建设配套的管理条例及评价指标体系。(四)实行教学建设分级负责制成立教学领导小组,负责教学建设的落实、检查和评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级进行教学建设。所用经费部分由学院开支,部分由重点学科开支。此外,加强院级图书资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学院从创收及项目管理费中划出一定数目的资金建立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对教学效果好、勇于成功改革的校级优秀课程,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对科研课题层次高,数量多、经费大的课题组进行奖励,对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级奖励。建立出版基金,支持本学科教师出版有水平的专著、教材。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