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2.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对于集合, 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 “ 确定性、互异性、 无序性 ” 。如:集合, A、B、C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集合,若,则实数 a 的值构成的集合为)(答:,0,3. 注意下列性质:(1)集合,a2,,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2n;(2)若,;(3)德摩根定律:,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如: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的取值范围。(,的解集为M,若且 5,求实数,),5. 可以
2、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 或,“ 且和 “ 非若为真,当且仅当p、q 均为真若为真,当且仅当p、q 至少有一个为真若为真,当且仅当p 为假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例:函数的定义域是精选学习资料 - -
3、-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4 页(答:,)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如:函数f(x) 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义域是_。(答:,)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如: f 令,求,则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反解x;互换x、y;注明定义域)如:求函数的反函数(答:)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设的 定 义 域 为A , 值 域 为C , 则,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4、?(取值、作差、判正负)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则(外层)(如:求的单调区间2 2 (设,由则且,如图:22 2 当,1时,又,当, 2)时,又,2 ,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区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4 页A. 0 B. 1 (令则a3 或a3 由已知 f(x) 在1,上为增函数,则a 的最大值为3)a3 ,即16. 函数 f(x)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f(x)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总成立为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总成立为偶函数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注
5、意如下结论:(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2)若 f(x)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中有原点,则。xx 如:若为奇函数,则实数( f(x) 为奇函数,又,00 即,)又如: f(x) 为定义在,1)上的奇函数,当,1)时,求 f(x) 在,上的解析式。2 x x ,(令,则,24 24 x又 f(x) 为奇函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4 页2 x 又,x ,)17.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若存在实数T() ,在定义域内总有,则 f(x)
6、 为周期函数, T 是一个周期。 )如:若,则(答:f(x) 是周期函数,为 f(x) 的一个周期)又如:若 f(x) 图象有两条对称轴,即,则 f(x) 是周期函数,为一个周期如:18.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f(x) 与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f(x) 与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f(x) 与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f(x)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f(x)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f(x) 与的图象关于点 (a, 0)对称左移个单位将图象右移个单位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注意如下 “ 翻折 ” 变换:如:作出及的图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7、页,共 34 页y=log2x 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1)一次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双曲线。( 3)二次函数2 2 kx 推广为是中心 O (a ,b) 2 图象为抛物线2 ,顶点坐标为,对称轴开口方向:,向上,函数y2 2 ,向下,应 用 : “ 三 个 二 次 ” ( 二 次 函 数 、 二 次 方 程 、 二 次 不 等 式 ) 的 关 系 二 次 方 程,时,两根x1、x2 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2 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求闭区间 m,n上的最值。求区间定(动) ,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8、-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4 页如:二次方程0 的两根都大于一根大于k,一根小于(4)指数函数:,(5)对数函数,由图象记性质!(注意底数的限定! )ax(a>1) (6)“ 对勾函数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1 ap 20.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指数运算:,对数运算:,logaaa 对数恒等式:对数换底公式: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赋值法、结构变换法)如: (1), f(x) 满足, 证明 f(x) 为奇函数。(先令再令,, )(2),f(x) 满足,证明 f(x) 是偶函数。精选学
9、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4 页(先令)(3)证明单调性:22.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二次函数法(配方法) ,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1)(2)(3),2 (4)(5),设,1 23. 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 ,半径为R 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S扇) 2 24. 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T B S O M A x 如:若,则,的大小顺序是又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 精选学习资料 - - -
10、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4 页,如图:,25. 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y x 2 对称点为,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图象的对称点为,对称轴为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图象的对称点为,对称轴为的增区间为,26. 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熟记。或(1)振幅 |A|,周期若,则为对称轴。若,则,为对称点,反之也对。(2)五点作图:令依次为 0,(x,y)作图象。(3)根据图象求解析式。 (求 A、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11、第 8 页,共 34 页值),求出 x 与 y,依点如图列出解条件组求、值正切型函数,27. 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如:(,求 x 值。2,3, x4,)28. 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如:函数的值域是(时,时,)29.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平移公式:,k) (1)点 P(x,y)(x ,y ) ,则平移至(2)曲线f(x,沿向量,k)平移后的方程为,如:函数图象?(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的个单位平移1个单位上左平移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 倍
1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4 页30. 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如:称为 1 的代换。化为的三角函数 “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 奇” 、 “ 偶” 指 k 取奇、偶数。如: cos ,则 y 的值为又如:函数正值或负值D. 正值B. 负值2 C. 非负值(,) 2 31. 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令令2 2 2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4 页2 2
13、,tan 2 2 ba 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具体方法:(1)角的变换:如,(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如:已知,23 ,求的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4 页(由已知得:又2 ,12 2 )32 32. 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余弦定理:222 2bc 222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
14、求角。)正弦定理:12 a bsinC ,C,si C 2 如中, 2sin (1)求角 C;2 (2)若22 c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4 页2 2 ,求os2B 的值。2 ( (1)由已知式得:又,12 或(舍)2 2 又,2 2 (2)由正弦定理及a 2 2 12 2 c 得:2 34 4)33.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反正弦:, ,反余弦:,反正切:34.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1),(2),(3),(4)b,(5),(6),或如: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15、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4 页,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D.a 答案: 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 “a,且“ 等号成立 ” 时的条件,积 (ab)或和其中之一为定值?(一正、二定、三相等)注意如下结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b b 4 如:若,的最大值为x (设23 3 当且仅当x,又,时,)又如:,则的最小值为(,最小值为22)36.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如:证明1 (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
16、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4 页)37.解分式不等式f(x) 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 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 用“ 穿轴法 ” 解高次不等式“ 奇穿,偶切 ” ,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如:39.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如:对数或指数的底分或讨论40.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例如:解不等式)(解集为41.会用不等式证明较简单的不等问题如:设,实数 a 满足求证:证明:又,(按不等号方向放缩)4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
17、转化为最值问题,或“ ” 问题)如:恒成立的最小值恒成立的最大值能成立的最小值例如: 对于一切实数x, 若恒成立,则 a的取值范围是(设,它表示数轴上到两定点和 3 距离之和,即或者:,)43.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定义:为常数 ),等差中项: x,A,y 成等差数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4 页前 n 项和2 d 性质:是等差数列(1)若,则;(2)数列,仍为等差数列;Sn,仍为等差数列;(3)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4)若 an,bn 是等差数列Sn,Tn 为前 n 项和,则ambm ;2 (
18、5)为等差数列(a,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 的二次函数)2 S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或者求出中的正、负分界项,即:当,解不等式组可得 Sn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当,由可得 Sn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如 : 等 差 数 列, 则( 由,又2 ,13 2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4 页)44.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定义:(q 为常数,) ,等比中项: x、G、y 成等比数列,或 G前 n 项和: Sn (要注意 !)性质:是等比数列(1)若,则(2)Sn,仍为等比数列45.由 Sn 求 a
19、n 时应注意什么?(时,时,)46.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例如:(1)求差(商)法如:满足12 2 12 n 解:时,时,12 2 得: 1 2 n 练习数列满足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4 页,求 an (注意到代入得:n 又, n是等比数列,时,(2)叠乘法例如:数列中,a2 3 ,求 an 解:,又,(3)等差型递推公式由,求 an,用迭加法时,两边相加,得:,练习,求 an 数列,()(4)等比型递推公式、d 为常数,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令,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是首项为d 练习数列满足
20、,求 an ()(5)倒数法例如:,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4 页,求 an 由已知得:1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 47. 你熟悉求数列前n 项和的常用方法吗?例如: (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n 如: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求解:由 1 练习求和:(,(2)错位相减法:)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求数列(差比数列)前n 项和,可由求 Sn,其中 q 为的公比。如:时,时,( 3 ) 倒 序 相 加 法 : 把 数 列 的 各 项 顺 序 倒 写 , 再 与 原
21、 来 顺 序 的 数 列 相 加 。相加练习已知,则(由原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4 页2)48. 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若每期存入本金p 元,每期利率为r,n 期后,本利和为:等差问题若按复利, 如贷款问题 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 分期等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若贷款(向银行借款)p 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n 次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r(按复利),那么每期应还x 元,满足p 贷款数, r 利率,
22、n 还款期数49.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1)分类计数原理:(mi 为各类办法中的方法数)分步计数原理:(mi 为各步骤中的方法数)(2)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 不 同 元 素 中 取 出m个 元 素 的 一 个 排 列 , 所 有 排 列 的 个 数 记 为An. m 规定:(3)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所有组合个数记为Cn. m 规定: Cn(4)组合数性质:,50. 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
23、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如:学号为1,2,3,4 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90,91,92, 93,2,3,4)且满足,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4 页A. 24 B. 15 解析:可分成两类:C. 12 D. 10 (1)中间两个分数不相等,4 有(种)(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相同两数分别取90, 91, 92, 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 3, 4, 3
24、种,有 10 种。共有 5 1015(种)情况51. 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n)Cr n 为二项式系数(区别于该项的系数)性质:(1)对称性: Cr ,1, 2,, ,(2)系数和:(3)最值: n 为偶数时, n1 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 n为奇数时,为偶数,中间两项的二项式项,二项式系数为系数最大即第2 项及第项,其二项式系数为如: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小的项系数为表示)(用数字( n11 共有 12 项,中间两项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且为第12 或第 7 项由,取即第 6 项系数为负值为最小:又如:,则(用数字作答)(令,得:令,得:原式)52. 你对随
25、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4 页(2)包含关系:,“A 发生必导致B 发生 ” 称 B 包含 A。A B (3)事件的和(并) :或与 B 至少有一个发生 ” 叫做 A 与 B 的和(并)。(4)事件的积(交) :A B 或与 B 同时发生 ” 叫做 A 与 B 的积。(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 “A 与 B 不能同时发生” 叫做 A、B 互斥。(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A 不发生 ” 叫做 A 发生的对立(逆)事件,A ,(7)独立事件: A 发生
26、与否对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A 与 B 独立, A 与 B,A 与 B,A 与 B 也相互独立。53. 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分清所求的是: (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包含的等可能结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结果的总数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34 页(2)若 A、 B 互斥,则(3)若 A、 B 相互独立,则(4)(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A 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如:设 10 件产品中有4 件次品, 6 件正品,求
27、下列事件的概率。(1)从中任取2 件都是次品;(2)从中任取5 件恰有 2 件次品;(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 件至少有 2 件次品;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 次(每次抽1 件) , n103 而至少有2 件次品为 “ 恰有 2 次品 ” 和 “ 三件都是次品”213 (4)从中依次取5 件恰有 2 件次品。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5223 0,分清( 1) 、 (2)是组合问题, (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 (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54. 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 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
28、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55. 对总体分布的估计 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1)算数据极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直方图。其中,频率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1 n 频率组距样本平均值:样本方差:如:从 10 名女生与5 名男生中选6 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C10C5 C15642)56. 你对
29、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1)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4 页(2)向量的模 有向线段的长度,|a| (3)单位向量,(4)零向量0,长度相等(5)相等的向量方向相同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6)并线向量 (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b存在唯一实数,使(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e1, e2 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a 为该平面任一向量,则存在唯一实数对、,使得,e1、e2 叫做表示这
30、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9)向量的坐标表示i,j 是一对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4 页,称 (x,y)为向量 a 的坐标,记作:,即为向量的坐标表示。设,则,若,则,A、B 两点间距离公式22 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叫做向量a 与 b 的数量积(或为向量a与 b 的夹角,数量积的几何意义:a b 等于 |a|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射影的乘积。(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注意: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3)重要性质: 设,a精选学习资料 - - - -
31、-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34 页a或(,惟一确定), |a b|2 2121 练习a b 2 1 21 |a| |b| 2222 (1)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 1,则答案: 22 (2)若向量,当答案: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34 页时 a 与 b 共线且方向相同(3)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答案:58. 线段的定比分点o 设,分点,设 P1、P2是直线 l 上两点, P 点在l 上且不同于P1、P2,若存在一实数,使,
32、则叫做 P 分有向线段P1P2 所成的比(,P在线段如:,则重心 G 的坐标是,.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aPO;aAO OP 线面垂直:ab,ac,b,a 面面垂直:a面,面面面,a aa面,b面b 面a,面a 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34 页60. 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 90(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0 时, b或(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三垂线定理法:A作或证 AB 于 B,作 BO棱于 O,连 AO ,则 AO棱 l,AOB 为所求。)三类角的求法:找出
33、或作出有关的角。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练习(1)如图, OA 为 的斜线 OB 为其在 证明:A OB D (为线面成角,)(2)如图,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 中对角线 BD1 8,BD1 与侧面 B1BCC1 所成的为 30 。求 BD1 和底面 ABCD 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BD1 和 AD 所成的角;求二面角C1BD1B1 的大小。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34 页C A A B ( arcsin3 4; 60; arcsino6 3)(3
34、)如图 ABCD 为菱形, DAB 60 ,PD面 ABCD ,且 PDAD ,求面 PAB 与面 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P F A E B ( ABDC,P 为面 PAB 与面 PCD 的公共点,作PFAB,则 PF为面 PCD 与面 PAB 的交线 , )61. 空间有几种距离?如何求距离?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间距离。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如:三垂线定理法,或者用等积转化法) 。如:正方形ABCD A1B1C1D1 中,棱长为a,则:(1)点 C 到面 AB1C1 的距离为 _;(2)点 B 到面 ACB1 的距离为 _
35、;(3)直线 A1D1 到面 AB1C1 的距离为 _;(4)面 AB1C 与面 A1DC1 的距离为 _;(5)点 B 到直线 A1C1 的距离为 _。D C 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34 页C1 A1 B1 62. 你是否准确理解正棱柱、正棱锥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正棱柱 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正棱锥 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和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S正棱锥侧V 锥(C 底面周长, h 为斜高)底面积 高63. 球有哪些性质?(1)球心和截面圆
36、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为此,要找球心角!(3)如图, 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4)S 球,V 球(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 与内切球半径r 之比为R:r3:1。如:一正四面体的棱长均为2,四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答案: A 64. 熟记下列公式了吗?(1)l 直线的倾斜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34 页,是 l 上两点,直线l 的方向向量,(2)直线方程:点斜式:(k 存在)斜截式:截
37、距式:一般式:( A、 B 不同时为零)(3) 点,到直线 l:的距离k2 A 2 2 (4)l1 到 l2 的到角公式:l1 与 l2 的夹角公式:65. 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 l2 l2(反之不一定成立)l2 66. 怎样判断直线l 与圆 C 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 垂径定理 ” 。67. 怎样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联立方程组关于 x(或 y)的一元二次方程相交;相切;相离68. 分清圆锥曲线的定义椭圆,第一定义双曲线,抛物线第二定义: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y 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38、 - - - - - - -第 31 页,共 34 页F1 F x 2 x ,69.与双曲线xa 22 22 有相同焦点的双曲线系为xa 22 yb 22 70. 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0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0下进行。)弦长公式2 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34 页2 71. 会用定义求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吗?如:y P(x0,y0) K F1 O F2 x l xa 22 yb 22 PF2PK ,PF2 y AP2 O F
39、x P1 B 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者;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72. 有关中点弦问题可考虑用“ 代点法 ” 。如:椭圆与直线交于 M、N 两点,原点与MN 中点连2 2mn 线的斜率为,则的值为答案: m 2 73. 如何求解 “ 对称 ” 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34 页(1)证明曲线C:F( x,y) 0 关于点 M(a,b)成中心对称,设A(x,y)为曲线 C 上任意一点,设A (x ,y )为 A 关于点 M 的对称点。(由2,)只要证明,也在曲线C 上,即l (2)点 A、A 关于直线l 对称中点在 l 上中点坐标满足l 方程74.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椭圆 x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75.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讨论范围。(直接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76. 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3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