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8页).doc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一、填空题1.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B. 突触前膜上发生“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C.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 剌激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整个反射弧中进行传导【答案】A【解析】反射弧中,突触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因此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A正确;突触后膜上会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B错误;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突触处都单向传递,C错误;刺激主要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整个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另外
2、在突触处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特别要注意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但如果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2.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B.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 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D. 抗体或淋巴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答案】A【解析】病毒侵入机体,需体液免疫阻止扩散,再需细胞免疫进一步将其消灭,这两种免疫的过程
3、中分别经过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阶段,A项正确;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B项错误;记忆细胞被再次入侵的病原体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所以记忆细胞不能与病原体结合抑制它繁殖,C项错误;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促进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D项错误。3.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 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D. 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C【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
4、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人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B正确;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的患者不能阅读,C错误;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各种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后的病症。4.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传递B. 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剌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C.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D. 往突触间隙注入
5、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答案】D【解析】在反射弧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在突触处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突触间隙中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递质将持续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5.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剌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A. 甲不偏转,乙只发生一次偏转 B. 甲只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C.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答案】B【解析】试
6、题分析:据图分析:甲电流表跨两个神经元,乙电流表连接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该突触结构类型是轴突-胞体型,且兴奋只能由乙神经元传向甲神经元,所以刺激A时,A所在的神经元甲会兴奋,而乙神经元不会产生兴奋。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病患者往往会因恶性肿瘤而导致死亡B. 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C. 该病的病原体是HIV,其细胞结构非常简单D.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能被免疫系统摧毁【答案】C【解析】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HIV)引起的。HIV是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最初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的病毒,C错误,D正确;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A正确;艾滋病感染性极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以预防为主,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正确。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7.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人体健康的保障。下列疾病是由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引起的是小腿抽搐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尿毒症 组织水肿A. B. C. D. 【答案】B【解析】小腿抽搐是由于内环境(血浆)中钙离子浓度低造成的,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细胞
8、形态的变化,属于遗传病,错误;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成分如尿素等超标,正确;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的大量增加导致的,正确。综上所述,由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引起的是疾病是,故选B。8. 如图表示甲状腺与垂体之间的一种调控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垂体细胞靠受体接受其剌激B. 激素A定能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 激素B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就是甲状腺D. 垂体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能支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答案】B【解析】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垂体细胞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受其刺激,A项正确;激素A 对垂体
9、的作用为反馈调节,不定是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也可能是抑制分泌激素B,B项错误;激素B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就是甲状腺,C项正确;垂体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能支配多种内分泌腺的活动,D项正确。9. 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用于供能B. 机体在运动中经体温调节降低产热量以防止体温升高C. 运动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 球员的相互配合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调控【答案】B【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运动员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A项正确;在运动中经体温调节增加散热量以防止体
10、温升高,B项错误;起脚射门是神经与肌肉协调的结果,C项正确;运动员的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D项正确。10. 如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细胞能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不同的免疫作用B. 、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 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D. 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过程迅速完成,短时间内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表示吞噬细胞,表示T淋巴细胞,表示B淋巴细胞,表示记忆细胞,表示浆细胞,表示抗体。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处理、呈递抗原,A
11、正确;、过程中呈递抗原及识别抗原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为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细胞为B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C正确;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因为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大量的抗体,D错误。11. 游泳爱好者在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冬泳入水后,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A错误;皮肤毛
12、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B错误;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C错误;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D正确。12. 下列有关免疫及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被破坏骨髓的小鼠的体液免疫丧失,细胞免疫存在B. 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淋巴因子的受体C. T细胞能够识别B细胞呈递的抗原从而增殖分化D. 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细菌、病毒【答案】B【解析】B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所以被破坏骨髓的小
13、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丧失,A错误;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所以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淋巴因子的受体,B正确;B细胞能够识别T细胞呈递的抗原从而增殖分化,C错误;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D错误。13. 据美国中文网7月3日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吸食“笑气”而引发身体机能多方面紊乱“笑气”即N20,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B.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
14、提供能量C. 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D. N20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答案】C【解析】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A项正确;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B项正确;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不是后天形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C项错误;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D项正确。14. 下列关于糖尿病或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多食的原因是患者消耗能量多B.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由于葡萄糖被重吸收减少,因此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 糖尿病
15、患者由于多饮,导致患者的抗利尿激素比正常人浓度高D. 在血糖调节中至少有三种激素参与【答案】D【解析】糖尿病患者多食的原因是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A错误;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不变,B错误;糖尿病患者由于多饮,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患者的抗利尿激素比正常人浓度低,C错误;血糖的调节至少有三种激素参与,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D正确。15.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
16、体感染的原因是其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肿瘤是因为甲疫苗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C. 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D. 甲疫苗和病毒甲的成分都是由相同的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病毒甲可引起动物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因此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A错误;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肿瘤是因为甲疫苗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和和记忆细胞,B错误;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吞噬抗原,会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和淋巴因子,因此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
17、式,C正确;甲疫苗的成分是蛋白质,而病毒甲的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D错误。16. 下列关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B. 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以被反复利用C. 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 只要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能发生【答案】A【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A正确;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一般都会被灭活,B错误;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自身免疫病,C错误;反射的发生除了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足够强的刺激,D错误。1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18、A.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一一饮水量B. T细胞浓度HIV浓度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一一甲状腺激素浓度D. 胰岛素浓度一一血糖浓度【答案】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明确题干的意思是随着后者的增加,前者逐渐降低,再根据各选项分析答题。18. 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错误的是A.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 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D. 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
19、泌进行调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A错误;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与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调节酸碱平衡,C正确;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以提高血糖浓度,维持血糖平衡,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血浆成分稳定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大庆 第一 中学 2017 2018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10 生物试题 解析 18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710586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