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共62页).doc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共6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共62页).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摘 要本文围绕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BLDCM)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位置检测、起动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运行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瞬时状态检测与预测估计相结合的转子位置检测新方法,并通过“三段式”方法实现起动。为了提高系统的调速性能,控制方法采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采用TI公司TMS320LF240x系列的DSP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借助于DSP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整套系统省去了以往复杂的硬件电路,采用结构更加合理的软件,实现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从而提高
2、了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起动快速、稳定,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同时,该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检测;闭环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起动Design of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P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y some pivotal techniquesposition detection , start and control method, which surrounds brushless DC motor (B
3、LDCM) without position sensor control systems design. On base of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run mode of BLDCM, we present a new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which was instantaneous state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state predict , and use three sect start method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peeding per
4、formance, we adopt the two closed-loop control strategy of speed and current. The MCU of system is the TMS320LF2402 DSP chip. In virtue of powerful processing capacity and plenty peripherals of DSP, the system adopt more reasonable software structure instead of the former complicated hardware circui
5、t, and get better dependability.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tor start fast and stable with wider area of speeding. This BLCDM control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dependability, and can be used in many fields.Keywords: Sensor less;Brushless DC motor;Position detec
6、tion;Closed-loop control;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Start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一直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与办公设备,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都大量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机。据资料统计,现在有90%以上的动力源来自于电动机,我国生产的电能大约有60%用于电动机。电动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动机主要分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直流电动机三种类型,其容量小至几瓦,大到上万千瓦
7、。众所周知,直流电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均采用电刷,以机械方法进行换向,因而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由此带来了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以及寿命短等弱点,再加上制造成本高及维修困难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机械换向带来的缺点,以电子换向取代机械换向的无刷电机应运而生。1955年美国D.Harrison等人首次申请了用晶体管换向电路代替机械电刷的专利,标志着现代无刷电动机的诞生,而电子换向的直流无刷电动机真正进入实用阶段,是在1978年的MAC经典直流无刷电动机及其驱动器的推出之后。二十多年以来,随着永磁新材料、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
8、特别是大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直流无刷电动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2直流无刷电动机因其电枢绕组驱动电流形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方波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电枢驱动电流为方波(梯形波),通常被称为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 另一种是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电枢驱动电流为正弦波,常称为无刷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3。与PMSM相比,BLDCM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反馈装置更简单,功率密度更高,输出转矩更大,控制结构更为简单,使电机和逆变器各自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和研究受到了
9、广泛的重视,凭其技术优势在许多场合取代了其它种类的电动机。传统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需要一个附加的位置传感器向驱动电路提供必要的换向信号,它的存在给直流无刷电机的应用带来很多不便。首先,位置传感器会增加电机的体积和成本;其次,连线众多的位置传感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即便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霍尔传感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磁不敏感区;再次,在某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如在密封的空调压缩机中,由于制冷剂的强腐蚀性,常规的位置传感器根本就无法使用。此外,传感器的安装精度还会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增加生产的工艺难度4。针对位置传感器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近一二十年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一直是国内
10、外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无刷直流电动机因其具有节能、低噪声、体积小和调速性能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但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算法复杂、监控软件编写难以及硬件成本偏高等实际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几年国外一些大公司纷纷推出比MCU性能更加优越的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电机控制器,如ADI公司的ADMC3xx系列,TI公司的TMS320C24系列及Motorola公司的DSP56F8xx系列。它们都是将一个将DSP内核配以电机控制所需的外围功能电路集成在单一芯片内,使设计的硬件成本大大降低且体积缩小、使用便捷。DSP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普通的MCU相比,运算及处
11、理能力增强了1050倍,因此在其控制策略中可以使用先进的实时算法,如Kalmar滤波、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元控制等,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性和实时性。DSP构成的运动控制系统可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这将是运动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别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领域及工业变频控制领域,DSP控制器以其结构紧凑、使用便捷、可靠性高、功能强和成本低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我国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活跃。近几年来,基于DSP控制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形成系列产品,主要采用国外成熟的
12、系统。所以,基于DSP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课题研究的控制系统以TI公司的TMS320LF2402A为控制核心,实现了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和精确调速,并将电冰箱专用压缩机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了试验,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2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针对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难点,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转子位置检测技术的研究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是通过驱动桥功率器件随转子的不同位置相应地改变触发组合状态来实现的,因此准确检测转子的位置并根据转子
13、位置准时切换功率器件的触发组合状态是控制无刷直流电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5。如何克服反电动势法中电机起动困难,如何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以及扩大电机调整范围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研究在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如何精确的检测到转子位置,因而研究转子位置检测技术是本文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1.2.2 起动方法的研究对于有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来说,顺利起动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但对于利用反电势进行位置检测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来说,由于静止及低速运行时电机产生的反电动势很微弱,难以正确检测到,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顺利起动成了控制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的重要
14、问题。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的起动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静止启动的问题;二是同步切换的问题6。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起动方法,使电机在静止状态下可以平稳起动,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问题。1.2.3 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在解决了转子位置检测和起动问题后,电机就可以顺利的运行,但这对于 一个控制系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是衡量系统整体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而要使系统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至关重要7。因此,在准确检测到转子位置和顺利起动的前提下,选择一种高效的控制方法是我们要研究的另一个问题。1.3 本人在课题中承担的工作在“基于DSP的无刷
15、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过程中,本人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位置检测、起动和双闭环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所开发的控制系统中。本人主要参与该项目的方案论证、总体设计协调、硬件设计及调试和控制软件的编写调试工作,负责完成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编写调试、部分硬件设计和系统软硬件的联调。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系统总体构成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中,根据功能将系统划分为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驱动电路、驱动桥电路、DSP主控电路、面板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转子位置检测电路和无刷直流电机(BLDCM)几个模块,如图2.1所示。图2.1 系统总体框图系统的核心是D
16、SP主控电路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产生电机驱动波形、与控制面板通信、处理由电流检测电路和转子位置检测电路送来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电机的运动状态。系统前端的整流滤波电路主要是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滤波后给驱动桥电路供电;变压电路是将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变压,整流滤波后为控制板内各芯片供电; 面板控制电路模块主要是通过控制面板与DSP通信,起到控制电机起动、停止、正反转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面板上的键盘设置一些控制参数、电机转速等并显示一些DSP送来的信息; DSP送出的驱动信号则是通过驱动电路输入到驱动桥电路,以达到驱动电机的目的; 转子位置检测电路模块是电机三相反电动势检测电路,其产生的信号送入DSP来确
17、定电机转子位置,从而决定电机下一时刻的驱动方式;电流检测电路是对电流进行采样,为电流环的控制提供当前时刻的电流值,从而实现双闭环控制。2.2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BLDCM 的特征是反电动势为梯形波,这意味着定子和转子间的互感为非正弦的,由于方程适用于气隙磁场为正弦分布的电动机,因此将BLDCM三相方程变换为方程是比较困难的。而直接利用电动机原有的相变量(即a-b-c坐标系)来建立数字模型却比较方便8。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为简化分析,假设:(1)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2)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
18、等的影响;(3)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4)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2.l)式中, 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 、为定子绕组电流,A; 、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 L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 M 为每两相绕组间的互感,H; P为微分算子,=/ 。 A相方波电流和梯形波反电动势如图2.2所示。 图2.2 A相方波电流和梯形波反电动势波形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 (2.2)且 (2.3)将式(2.2)和式(2.3)代入式(2.1),到电压方程为: (2.4)定子绕组产生的电磁转矩万程为: (2.5)运动方程为: (2.6)式中,为电磁
19、转矩,为负载转矩,为阻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为电机的转动惯量。2.3 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的选择所谓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即无机械的位置传感器控制。在电机运转的过程中,作为逆变桥功率器件换向导通时序的转子位置信号仍然是需要的,只不过这种信号不再由位置传感器来提供,而应该由新的位置信号检测措施来代替,即以提高电路和控制的复杂性来降低电机的复杂性。所以,目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架构一个转子位置信号检测线路,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来间接获得可靠的转子位置信号,借以触发导通相应的功率器件,驱动电机运转。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估计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反电势法、电流法
20、、磁链估计法、状态观测器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前四种方法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且已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而采用人工智能方法估计转子位置的研究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介绍。2.3.1 反电势法反电势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检测转子位置信号的方法,它利用电机旋转时各相绕组内反电势(EMF)信号控制换向。反电势检测主要有三种方法:过零点法、积分法和锁相环法91. 过零点法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法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实现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尤其是在家电领域。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无刷直流电机稳态运行时,忽略电机电枢反应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检测“关断相”(逆变桥上下功率器件皆处于关断的那一
21、相)的反电势过零点,依次获得转子的六个关键位置信号,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轮流触发导通六个功率管,驱动电机运转。这种方法用低通滤波器和电压比较器所组成的电子电路取代了传统的机械位置传感器,获得转子位置信号。这种方法也有它自身的弱点起动困难和误差补偿。当电机静止时或转速较低时,反电势为零或很小,很难通过反电势过零点检测来得到正确的位置信号,故这种方法使得电机起动困难,此外,因为反电势过零检测法忽略了电枢反应对气隙合成磁场的影响,所以在原理上就存在一定的误差。显然,当反电势过零点和气隙合成磁场(转子励磁磁场和定子电枢反应磁场的合成)匝链电枢绕组所产生的总感生电势过零点不重合时,就会产生转子位置误差,
22、且反电势系数越小或电机转速越低,误差就越大,所以在反电势法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误差补偿措施。2. 反电势积分法反电势积分法是通过对电机不导通相绕组反电动势的积分信号获得转子位置信息10。当关断相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时开始对其绝对值进行积分,当积分值达到一个设定的阈值时停止积分,此时获得转子位置,对应于定子绕组的换流时刻,高速时为提高电机转矩,改变阈值可以实现换流角超前控制。因为低速时反电动势信号很弱,这种方法也需要采用开环起动方式。逆变桥中功率器件的开关噪声影响这种方法的低速特性11。3. 锁相环法锁相环法是通过每隔一个磁状态,锁定未导通相绕组的反电势波形,以决定
23、逆变器下一个开关的准确导通时刻。数字锁相环(DPLL)技术包含有反电动势检测、环路滤波、可控电压振荡器和分频器,经过数字锁相环的端电压信号降低或消除了各种噪声,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反电动势信号12。2.3.2 电流法针对反电势检测带来的问题,如速度变化、电机换向、低通滤波以及定子电阻电感的存在使得依赖端电压的测量估算转子位置信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电流的影响相对较小,且相电流和霍耳信号理想情况下是同相位的,与之对应出现了根据电机相电流信号来估计转子位置信息,进而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换向方法,如直接电流检测法和续流二级管法等。 1. 直接相电流检测为获得接近精确的转子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DSP 直流电机 控制系统 设计 6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