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1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1.目标: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2.功能: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2、适应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建够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二)社会工作的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1)产生:历史背景:a.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社会工作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博爱;慈善活动和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与新宗教伦理b.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c.制度背景 1601年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简称济贫法) 确立“助人自助”观念 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基础产生:美国首先出现给薪的社会工作者,社工前身;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英美等国出现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慈善组织)(2)形成:专业教育的发展:1893年 英格兰济贫院和慈
3、善组织会社 两年制“慈善训练”学校,开启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1898年 美国纽约慈善组织会社 六个星期的训练课程 训练“友善访问员”;1904年 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 六个星期训练拓展为一年课程;1919年 美国成立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院协会 1952年形成社会工作学院标准专业方法的发展:美国玛丽里士满:1917年社会诊断 “研究-诊断-治疗” 科学助人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从此社会个案工作被接受;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也被纳入训练课程;40年代被接受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1)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以儒家为主 儒释道相融合的文化(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传教士来华开展社会服务 大学授课培养专业人才 自此,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 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和社会服务系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重要标志20世纪40年代 国民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 对发展起推动作用(晏阳初 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知识界具专业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3)194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4)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1979年 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1988年 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开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1991、1994年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 推动发展进程(5)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20
5、06年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社会工作的要素(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类型具体角色主要服务内容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治疗者系统地影响服务对象的人际互动或内心心理功能,控制或减轻问题支持者鼓励服务对象自强自立 “助人自助”使能者使服务对象有能力面对和解决问题倡导者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关系协调者协调关系、缓解和处理矛盾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资源筹措者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社会筹集资
6、源并传递政策影响者提出政策建议,解决社会问题,避免再次发生研究者研究实践经验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也可能包括不同角色相互连带(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一般由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共同进行2.老年社会工作:救助福利、家庭服务、医疗保健、社会适应参与、发展服务等3.妇女社会工作:维护妇女权益 促进女性发展4.残疾人社会工作:物理治疗 精神康复 帮助就业 融入社会5.矫正社会工作:思想教育 心理辅导 行为纠正 修正行为模式6.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优抚医院光荣院、复退军人安置、军休、烈士褒扬、军供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最初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01
7、4年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8.家庭社会工作: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家庭和谐9.学校社会工作:治疗型、变迁型、社区-学校型10.社区社会工作: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11.医务社会工作:连接医疗资源 帮建良好医患关系 调节心理和社会关系等12.企业社会工作:辅导服务和改善劳动关系 工作条件 职业辅导 就业培训等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1.西方:(1)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2)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传播,国家逐步实施有限的社会救助,现代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形成;(3)1601年济贫法 世
8、界上第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 ,促进欧洲乃至其他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4)20世纪40年代福利国家建立之前,价值观保守。随着现代化和福利国家发展进程加快,社会福利制度日益将平等、权利、自由和公正作为推行社会服务和提供福利项目的主要考虑;(5)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和改革,新自由主义等哲学思想影响日益增强,注重效率,强调自由、选择性、成本控制和个人责任等成为主导性的原则,促成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以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2.中国:(1)历史上的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社会支持网络中家庭核心成员是最重要的;(2)儒家伦理和秩序
9、情结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福利观念;(3)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产生影响。城乡二元结构也形成了分割的、有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社会福利服务多元化;(5)21世纪以来,政府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尤其近年来,推出“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强调关注民生,执政为民(二)社会工作价值观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1)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2)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3)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4)促进社会正义;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相关论述:20世纪70年代
10、中期:巴特利: 个人 应受社会关怀;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有共同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是独立而易于他人的个体。 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在使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通过社会参与尽到社会责任。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一定的职责与能力,以使社会中每个人有充分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促进自我能力的实现。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 社会工作者 职业关系建立在他们对个人价值、人类尊严以及更进一步的共同参与、接受、保密、诚实和处理冲突的责任的尊重基础上;尊重人们选择、缩短和参与帮助过程的权利;致力于使社会机构更人道和敏感地对待人类的需要;对不同人口的独特个性表示尊重和接纳。戈登:1965
11、年知识与价值个人 应受社会关怀;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需要既有与他人共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个人的潜能应得以充分实现,同时个人也能通过社会参与尽到社会责任。社会有责任消除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以帮助个人自我实现。比斯台克:1967年个案工作关系 人 潜能是不同的;有责任实现社会功能完成自我实现;有选择的权利完成自我实现;有基本人性需要;社会功能对于个人自我实现非常重要;有自我抉择权;有对社会公益做贡献的职责。社会 有责任建立和维持公正、和平和秩序,创造与自我实现有关的条件和资源;有权利要求每个人各尽其能,社会工作将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泰彻:每个人 有作为
12、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应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应参与影响自身决策;应自由发展自己能力和天赋;应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对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应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提供服务;追求社会公正;注重个人尊严与价值;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保持廉洁公正;具有工作能力。核心一致:围绕人所具有的被尊重性、独特性、成长能力而展开的,充分体现出社会工作关心他人、服务他人,促进公平、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再
13、学习(3)操作原则基本信念: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实践原则:接纳、非评判、个别化、保密、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1)评判专业服务是否恰当;(2)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3)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4)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5)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1)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利益;(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约束和鼓励并重;(4)系统性和权威性。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保密原则;公平合理收费(2)
14、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秉持忠实和忠诚的态度;团队内相互协助(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遵守机构规定;落实机构服务宗旨;负责管理个案(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适当的工作认知;专业能力的表现;提供专业服务;维持服务品质;公正与服务;专业知识拓展(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专业的评估和研究(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整体社会福祉;鼓励公民参与;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1)难题:保密问题;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自我决定问
15、题 (2)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差别平等;自由自主;最小伤害;生命质量;隐私保密;真诚(3)处理步骤: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向同事和适当的专家尽心咨询作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1.基本内容:服务;社会正义;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2.国际惯例:(1)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2)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尊重
16、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使服务对象知情同意;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力;具有文化敏感性;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保密性(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性;合作;利益冲突与争议的处置;咨询;教育与培训;服务转介(4)社会对专业的伦理责任;注重专业的品性;加强专业评估与研究(5)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有责任维护机构的政策与立场;对机构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保密;妥善使用和保存机构的文件、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有责任促进机构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有责任协调服务对象与机构的关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促进公共参与;在公共危机情形下提供介入与救助措施;通过社会与政治行动减
17、少不平等,反对歧视,促进社会正义3.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1994年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第一部专业守则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2013年 民政部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1)制定的原则: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2)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尊重服务对象 全心全意服务信任支持同事 促进共同成长践行专业使命 促进机构发展提升专业能力 维护专业形象勇担社会责任 增进社会福祉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1)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
18、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求理论:基本需要;中介需要(2)类型: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起源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内容划分)生存性和发展性需要(按需要迫切程度划分)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1)类型: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按行为起源划分)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按行为对社会作用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按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划分)划分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人主观体验(2)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3.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1)家庭: 类型:
19、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等 模式: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影响:家庭背景和过去事件对成员行为;家庭成员间互动对个体行为(2)同辈群体: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 影响:对个体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价值标准与社会主流价值标准一致形成积极行为,反之消极影响;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角色多样化的积极意义(3)学校:类型:公办学校;民办学校 影响: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师生关系(4)工作单位:类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组织 影响:促使个人学
20、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指导个人建立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和社会需求(5)社区:类型: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影响: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彼此影响;社区本身的社会规范对成员行为约束作用;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行为(6)文化: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影响: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为目的(7)大众传媒:类型:旧传媒(印刷、电子)和新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影响: 为受众提供支持的情况,增强其固有观念和
21、行为;争议不大且没干扰的情况下,重复传播内容,直接改变受众行为;使受众改变原有立场;提供信息引导行为;为其提供可选择的行为规范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二)人生发展阶段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阶段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婴幼儿阶段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发 展最快的时期,学会独立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2 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由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社
22、会化: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社会性感情廉洁建立阶段;伙伴关系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发生: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出现阶段学龄前阶段脑重接近成人水平,动作的熟练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 语言和思维发展,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转换; 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道德发展;社会交往扩大到全社会学龄阶段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掌握完整动作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发展;注意的稳定性、范围、分配能力、转移能力增强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青少年阶段第二性征基本发育成熟;生理机能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具备发育能力抽象逻辑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 综合 能力 中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