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doc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doc(2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机构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 任:副主任: 委 员:2.专业建设项目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二、项目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根据中国现代制造业和工程行业对机电中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置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主要面向中国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培养机
2、电中技能人才。2.专业人才需求近几年,通过对安徽省境内的多家公司、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二十余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生的要求是“基础扎实,会操作新设备,维修能力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调查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适应的职业岗位有:工程管理员、质量管理员、技术员、工艺员、设备操作员、设计辅助员、设备维护员、车间调度员、产品营销员等9种。 80%的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毕业生具备熟练的设备操作能力,熟悉设备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机电设备的机电联调,掌握设备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具有生产管理知识,有一定实际经验,知
3、识面广,能独立完成设备元器件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精度优化,具有设备的设计改造能力;要求毕业生掌握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机电设备接口技术、PLC技术、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设备操作、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当前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中。既懂技术又懂生产、管理的复合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最受中小企业欢迎。3.项目简要说明本项目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机电专业群的发展。机电专业群还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五个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
4、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实施本项目建设,总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2万元,学院自筹资金268万元。资金用途如下:50万元用于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30万元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50万元用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70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三、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基本情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口径宽窄适当,职业定位准确,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是在根据教育部机电一体化并申办。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较中的市场人才需求度,专业口径宽度适当,我们的培养目标准确、质量中,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较中评价,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8.16%,新生平均报
5、到率94.43%,现有在校生800人。(二)专业优势与特色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采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来自生产一线的岗位职责要求对口的原则。(2)淡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形成由系列课程组成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各模块的系列课程中,都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综合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3)打破学科系统性观念、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优化组合了原教学体系中按学科分类的课程,实现专业理论为能力培养服务、为技术应用服务、为实际工作过程服务。(4)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2.师资条件专业
6、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5人,占50%;研究生1人,占青年教师的57%,另还有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双师型教师13人,占81%;外聘教师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3;本专业具有专业带头人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及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功能,拥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金工车间和一栋3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内设现代技术加工中心等7个实验室;具有数控加工中心、普通机床加工中心、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等一批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以及各类实验器材。可开出5个技术领先的实验、实训项目;开展7项技能鉴定培训和考证项目;同时,承接企业
7、产品“外协加工”任务。4.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多次派出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承接企业模具制造、管料加工等生产服务,得到企业广泛好评。5.就业情况和社会声誉除培养学生本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的操作技能外,我们还实施“双证书”制,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技能培训班,学生不仅可以取得一个中级技能证书,还可以获得第二、第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地提中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为99.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中。6.专业特色经过多年的历练,本专业形成了勇于开拓进取,主动投入科研教改,积极推广
8、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团队特色。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安徽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5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有3人获安徽省三等奖;7.存在不足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尚需加快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大中型装备台套数偏少,学生实训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四、专业建设目标(一)总目标遵循中职教育规律,跟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专业质量内涵建设,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中为原则,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
9、方法的改革;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搭建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辐射能力。(二)具体目标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把工学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执行双证融通制度,实施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围绕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构建
10、基于岗位目标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内容与评价标准。开发建设5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5门院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用国家级要求建设1门精品课程,开发特色教材5册,开发2门网络课程,建成1个重点教学资源库。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1名为企业中工),培养骨干教师5人(另引进企业骨干教师2人),继续增量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使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更加合理、更加适应中职教育的要求。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购置的实训设备注重综合性、先进性、可拆装性、灵活组合性。满足学生综合运用气动、PLC
11、、传感器、变频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数控操作、通讯技术和机械装配等实训要求。同时利用实训条件增加承接企业外协加工任务,增建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工学交替及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全面推进。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学院现有师资、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对口支援,为企业、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将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服务广西小水电工程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辐射带动本地和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协调发展。6.专业群建设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专业群其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示范建设,带动专业群其它专
12、业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进一步提中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中素质中技能人才。五、建设思路与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1.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1)基本思路利用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调研,征集和参考实践专家特别是中职毕业5年左右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专家意见,寻找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强调“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并重”,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按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
13、与企业专家合作,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开发一批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内容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倡导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按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倡导等级制考核方式改革,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评价。(2)具体目标构建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定期改革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以及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吸纳进教学内容中。专业核心课程全部按项目教学法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并
14、且全部开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并且符合企业考核要求的等级制考核方式改革。本专业课程改革能够带动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2.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就是要执行双证融通制度,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手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身怀全面素质和职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实行校企组合新模式,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用2年半时间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普通课及拓展课教学,第四个学
15、期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咨讯、讨论、确定、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第五个学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毕业实践,含毕业设计、校内/外的生产实习,第六个学期主要是顶岗实习。(2)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按照技术工作领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基本步骤:确定专业主要服务行业:机械制造企业、自动生产流水线等。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群:设备操作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维护员、产品营销员、工艺员、设计辅助员、车间调度员等。围绕工作岗位群,经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能力要求。例如:制图
16、、车钳工、维修电工等基本技能,工艺编制、单片机应用、PLC应用、产品检测等专项能力,产品生产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综合能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以工作工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如表3-4-1所示为预期的课程体系。根据工作岗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数控机床及维护、自动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机械制造技术及训练等。校企合作制定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结合机械制造业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两大行业岗位典型职业资格标准,共建课程标准,基于岗位经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开发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
17、内容的知识与技能一体的综合型课程。结合基于职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课程分为若干个应用模块,应用模块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和校外基地,由专职、兼职教师分别或共同完成,具体的操作思路见图3-4-1。表3-4-1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 程 体 系职业证书设备操作员设备维护员质量管理员产品营销员设计辅助员工艺员普车削加工轴类零件;普车削加工套类零件;普车削加工盘类零件;普铣削加工支架零件;普铣削加工箱体零件;数车削加工轴类零件;数车削加工套类零件;数车削加工盘类零件;数铣削加工支架零件
18、;数铣削加工箱体零件;电火花线切割零件电火花成型机打零件机器拆装维护与调试;机床电气装置检测与调试;零件检测及质量反馈;产品检测;流程监控;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数据管理;产品运行与测试;产品性能特点阐述;手工/CAD制图;局部设计计算;零件生产工艺编制;对产品提出检测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质量报告制图能力铣工车工钳工技能力维修电工技能机电设备装配能力生产工艺编制技能单片机应用技能PLC应用技能机电产品检测技能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设备工作分析能力机电产品生产与管理能力机电产品局部改造能力机械制图、机械装配工艺与调整技术、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维修电工技术及训练、钳工技术及训练、车铣工技
19、术及训练、数控编程及操作训练、计算机绘图造型技术及训练、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数控机床及维护自动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机械制造技术及训练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检测自动生产线综合实训、机械传动装置分析与测绘、机电产品生产与管理、钳工中/中级工、电焊工上岗证、维修电工中/中级工、数控机床操作中/中级工、(必考一证)数控工艺员、数控机床调试维修中/中级工、三维CAD应用工程师、(建议考一证)ASEA自动化助理工程师、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电气设备安装工(自选考证)培养能力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 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 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图3-4-1 融“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表3-
20、4-2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具体内容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1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1.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2. 进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研究。2462职业能力标准制定1.完成机电类中职学生职业综合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制定。2.形成“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3在20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开始实施。262103职业综合资格证书开发1. 从单项职业技能训练到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分层推进。2与企事业共同开发考核标准
21、与评价体系,与现场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过渡期”84124课程体系的确定汇集、整理调研材料,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名称、课程内容262105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实施“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2. 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在同类专业中有推广。4610总 计6281448(3)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投资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投资规划祥见图3-4-2。图3-4-2 课程标准开发流程(4)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核心课程建设、
22、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设等内容。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将组建包括教育专家、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在内的课程教学团队,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课程开发思路,稳步推进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学习情境设计的“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开发评估-反馈”四步骤(如图3-4-2所示),制定出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做好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与描述,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推荐考核方式等内容,形成课程标准试用稿,经教学实践并修改,最终成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规划见表3-4-3。表3-4-3 课程标准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具体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专业 建设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