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化学总结.doc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化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化学总结.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化学总结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化学总结环境化学总结如果有错误,大家及时提出,共同改正重要概念1、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2、 优先污染物: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成
2、为优先污染物。3、 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常常相伴而行。4、 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谓之环境效应。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5、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及消失的过程,谓之污染物的迁移。6、 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
3、光化学烟雾。7、 硫酸型烟雾(伦敦烟雾):由于燃煤排放出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8、 酸雨:酸雨指通过降水的湿沉降过程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9、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在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10、 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11、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2、 辛醇-水分配系数:
4、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13、 凝聚:胶体颗粒的聚集亦可称为凝聚或絮凝。由电解质促成的聚集称为凝聚。14、 絮凝: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称为絮凝。15、 决定电位:若单个单位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的多,则此时该单位体系点位几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称为“决定电位”。16、 电动电位:在非活动离子层和液体间的电位差叫做电动电位。(它的大小视扩散层厚度而定,随扩散层厚度增大而增大。)17、 热力电位:决定电位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通常叫做热力电位。(在一定的胶体系统内它是不变的。)18、 生物浓缩因子(BCF或KB):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定义为生物浓缩因子。19、
5、 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和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和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20、 活性酸度(pH):土壤中的活性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为有效酸度。21、 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在酸度,其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演技饱和度有关。22、 锁定: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由于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生物有效性下降,被称为锁定。锁定造成了修复的不完全,总有一部分持久性残留不能清除,是微生物修复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知识点1、 环境效应的分类 源分类: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
6、效应 环境变化性质分类: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生物效应。2、 大气垂直递减率,0,=0,0的判断 =-dT/dz,在对流层中,一般而言,0,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当=0时,为等温气层;当0时,称为逆温气层。3、 大气中NO转化为NO2的途径 (1)O3为氧化剂:NO+O3NO2+O2 (2)在HO与烃反应时,HO可从烃中除去一个H形成烷基自由基,该自由基与大气中的O2结合成RO2,RO2具有氧化性,可将NO氧化成NO2:RH+HOR+H2OR+O2 RO2,RO2+NO NO2+ RO2。生成的RO可进一步与O2反应,O2从RO靠近O的次甲基中摘除两个H,生成HO2和相应的醛
7、:RO+O2 R/CHO+HO2, HO2+NO HO2+NO2 4、 大气层结构及大气层各层的特点 对流层及特点: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 平流层及特点: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在高15到60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臭氧的空间动力学分布主要受其生成和消除的过程所控制。 中间层及特点:空气变得稀薄,同时由于臭氧层的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对流非常激烈。 热层及特点: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占大气总质量0.5%。由
8、于太阳所发出的紫外线绝大部分都被这一层的物质所吸收,使大气温度岁海拔高度的增加迅速增加。5、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按物理状态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化学组成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6、 大气中唯一已知O3的人为来源 NO2吸收小于420nm波长的光可发生解离: NO2+hvNOO ;O+O2+MO3+M7、 自由基反应的类型 分为单分子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分子相互作用以及自由基-自由基相互作用三种。8、 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分别得粒径特征Aitken核膜(Dp0.05m)、积聚膜(0.05mDp2m)9、 什么是粗离子和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科技大学 环境 化学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