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 ,其中最具代表的婉约、豪放两大流派将宋词推向文学高
2、峰。直到今日,宋词仍 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很高的艺术享受。A.别树一帜 层出不穷 熏染 B.别出心裁 不绝如缕 陶冶C.别树一帜 层岀不穷 陶冶D.别出心裁 不绝如缕 熏染别树一帜: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熏染:熏陶与沾染。陶冶:指怡情养性,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1.(3分)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
3、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来完成的。A.句式杂糅,删去“来完成的”。B.在去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活动中,中国科学家对两套深海潜标成功地进行了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B.正确C.为了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环境,应关闭引发恶性案件的“校园贷”平台,取缔贷款利率高、催收手段极端的小公司。C.动宾不搭配“维护”与 “环境”不搭配 整治环境D.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也就是知道你想说而没有说出的那些话。D.不合逻辑。默契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并非是懂你的“欲言又止”
4、2.(3分)B3.某校举办对联大赛,下面是某学生就“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四大名楼拟写的对联。所拟对联与楼名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云鹤俱空横笛在,古今无尽大江流。海市蜃楼仙人境,忠臣孝子紫殿高。眼底乾坤千里月,胸中忧乐万重山。孤鹜落霞生秋水,才人江上送夕阳。A. B. C. D.3.(3分)B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您借走古文观止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C.获悉贵店开张,家父特备薄礼一份,敬请笑纳。D.母校将迎来百年庆典,期待您拨冗光临。4.(3分)A璧还:敬语,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
5、文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 。说话之用譬如衣服,一方面遮掩身体,一方面衬托显露身上某几个部分。我们绝不谴责衣服掩饰真情,歪曲事实。不过,不求甚解,总该懂得大意。听人说话,最好效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责怪人家说话不真实,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若要细加注释,未免琐细。如果自己未得真谛,反一笔抹煞,认为一切说话都是撒谎造谣,那就忘却了说话根本是艺术。A. B. C. D.5.(3分)C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与友人论师书钱大昕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
6、师,仆弗敢闻也。前些日子,您委屈自己来拜访我,我因为事情到其他地方去了,未能相见。不久前我的门客说,您想要以我为老师,我不敢听到这件事。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父兄曰:“汝师之。”吾从而师之。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然甲令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7、。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为师之道废弃很久了。古时候所说的老师,是传授经书的老师,是德行学问为人表率的老师;现在所说的老师,是教童子试的老师,是教乡试与会试的老师,是接受学生投拜的老师。人长到五六岁,才能识字,渐渐长大,就要学习科举考试的知识,父亲兄长都会请老师来教他们。父兄
8、会说,你要跟他学习。我跟从他以他为师。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当老师。巫医百工之类的人都有当老师的(都有老师?),教童子试的老师如同巫医百工的老师,称呼他们为老师,是可以的。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对于读书人,朝廷未曾同意他们被称为老师,而沿涉至今称呼他们为老师三百余年。然而法令又有“京城外的地方官、官职务低的官员回避”的惯例,就很久以来明确用老师的称呼他们了。汉代学子对举荐自己的主考官,有为他服丧的制度,而门生的名称,唐宋以来就有了。谈论他们的辈分,就称他们为前辈;谈论他们的交情友谊,就称是知己。因为他多一天的见识,就把先生长者的称号献给他,称呼他为老师,也是可以的。现在最没有说道的(最没
9、意思的),是那些投拜之师了。表面高雅而内心庸俗,名义为公而实际上为私。老师对学生所求的是利益;传授学问解除疑惑,是没有的。谈到拜师的礼节,早晨到了傍晚就忘了。学生向老师借助的是权势;提出疑问讨论问题,是没有的;今日得志而明日就背离老师了。所以朝廷统一任命的官员,都可以面色庄严地当起了老师;而普通老百姓、小商小贩的儿子,都招来做学生。读书人学习从此苟且敷衍,官方风气从此毁坏,师道由此而坏从此败坏。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
10、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孟子曰:“人的坏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古时喜欢当老师,是为了名声;现在喜欢当老师是为了利益。喜欢名声的想法,我年轻时候不免有,到现在就以喜欢名声为戒了;而只是看中利益,就不是我敢生出的想法。您跟我不是一天好朋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自己思量,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如果想借助我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官臣,我很少
11、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人,朋友们都知道,我本来不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通经史、可以准备草野鄙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以平等的身份往来相处,就足够了。正直、诚信、见识广博,叫做三种有益的朋友,不知道 迂愚刚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希望您裁断审察。注:甲令:法令。硁硁:固执。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兄皆延师教之 延:邀请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 藉:借助C.士习由此而偷 偷:怠惰D.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谅:原谅6.(3分)D(谅:诚信。)又考:偷,作“苟且敷衍”解,似更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12、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不久,钱大昕从他人那里听说这件事,于是写信表达拒绝之意。B.钱大昕认为现在所称的老师与古代所称的老师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提出自己从师的主张,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C.自古以来,都有投师拜师之风,然而不同时代投师者和为师者的动机不尽相同,作者对当时不良的投师之风进行了批判。D.在信的末尾,作者表明了自己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友人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态度,表达了能成为他益友的愿望。7.(3分)B(文中没有“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4分
13、)8.(1)(4分)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做老师,巫医百工这些人都有做老师的。评分建议:“道德”、“师”、“之人”,语句通顺,各1分。(2)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5分)(2)(5分)喜好名声的心里,我年轻时不免也有,到现在才以此为戒,而只看重利益(的想法),我更不敢产生。评分建议:“迄”、“惟利是视”、省略句、“出”,语句通顺,各1分。9.请根据第三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4分)9.(4分)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古诗
14、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酬屈突陕刘长卿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注:屈突陕:人名。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乡:通“向”,窗户。10.请简要说明首联写景的作用。(4分)10.(4分)描写了落叶凋落的萧杀秋景;突出生活处境的艰难;渲染了凄清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的叙写,与“贫”相照应。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11.(6分)借“秋叶纷纷”“萧条环堵”之景表达内心的伤感;“归无路”表达
15、思乡难归的愁苦;“病且贫”表达贫病交加的忧伤;“菊花能醉去官人”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陶醉(或:表达仕途失意的惆怅);“怜君计画谁知者”表达对屈突陕怀才不遇境遇的同情(或:表达对屈突陕无人赏识的忧愤)。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意思对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2)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卫风氓)(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4) ,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5)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
16、难)(7)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12.(8分)(1)发愤忘食 (2)乘彼垝垣 (3)蹴尔而与之 (4)正其义不谋其利 (5)山气日夕佳 (6)猿猱欲度愁攀援 (7)檐牙高啄(8)歌窈窕之章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一条街浓缩了一个时代谢冕一条街,几座坊巷,卷起了一个时代上空的漫天风云,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一个奇迹。这条街是福州的南后街,达些坊巷是福州的三坊七巷。坊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是出将入相的衣冠锦绣之地,是花团锦簇的文化名街。三坊七巷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据统计,这里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届高三 语文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