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共14页).docx
《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共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共14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本报告所使用统计数据是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共同制订的报表制度采集汇总而来,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职能范围内的所有取得建筑业资质的建筑企业(含预拌混凝土、钢结构、门窗等工业企业)数据,不包括省外进入江苏施工的建筑企业数据。第一部分 盘点2010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江苏省建筑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省建筑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
2、目标任务。 一、建筑业各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1.建筑业总产值12930.15亿元,同比增长22.18%;2.企业营业额14281.72亿元,同比增长23.60%;3.年末从业人员572.50万人,同比增长3.80%;4.实现利润507.52亿元,同比增长26.15%;完成税收426.70亿元,同比增长28.30%;5.技术装备率19315元/人,同比增长29.74%;6.动力装备率9千瓦/人,同比增长12.50%;7.劳动生产率元/人,同比增长13.77%;8.人均劳动报酬38463.70元/人,同比增长12.80%;9.建筑业增加值2478.07亿元,同比增长18.34%。 2010年,江苏建
3、筑业以占全国13%左右的产值总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在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江苏建筑业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质量优势、集群优势进一步放大。建筑业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已成为部分县(市、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扩大城乡就业、改善城乡面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约占全省农民纯收入的25%,苏中部分地区达到35%以上。建筑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达到38463.70元/人,高于全省人均劳动收入。 二、区域建筑经济发展迅猛 南通、扬州、泰州、苏州、南京5市继续领跑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均超1000亿元,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以上5市共完成产值866
4、2.02亿元,占到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67%,“千亿方阵”构建了建筑强省的基本框架。从区域建筑业发展情况看,苏中3市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50.75亿元,占到全省产值总量的43.70%;苏南5市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92.18亿元,占到全省产值总量的37.83%,但利润占到全省的47.04%;苏北5市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平均增长幅度达到28%以上,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到全省产值总量的18.57%。其中,宿迁增幅为32.60%,徐州、盐城总量均突破600亿元大关。全省建筑业企业营业额超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09年的29个增加到35个,超200亿元的由2009年的12个增加到18个,超过4
5、00亿元的达到5个,分别是海门、通州、江都、海安、如皋。全省列入统计的68个县(市、区)建筑业利税总额超5亿元的41个,超10亿元的21个,超20亿元的4个。其中,通州41.59亿元,海门39.59亿元,分列全省第一、二名。 三、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年新增建筑企业1096家,总数达16225家。截至年底,全省共有特级企业32家,一级企业826家。一级以上资质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4%,创造的产值占到了61.50%,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共有15家企业营业额超过1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两家;两家企业分别成为全国装饰、钢结构行业排头兵;5家企业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商225强、11家企业进入中国工程
6、承包商60强;4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4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2009年的1940家增加到2269家,超5亿元的企业由180家增加到211家,超10亿元的企业由159家增加到207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专业企业占全省建筑企业总数的56.48%,占全行业产值总量的26.20%。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开始向基础设施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建筑工业化方向拓展。全年共完成建筑工业化产值524亿元,同比增长近5成。部分企业围绕主业纵向延伸或横向拓展,广泛涉足房地产、建材生产、电力能源、教育、服务等诸多领域,多元化营业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350亿元,同比增
7、长38.89%。建筑业与建材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格局基本形成。 四、外埠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共有167万人出省施工,完成省外施工产值5027.87亿元,同比增长29.84%。在沈阳成功举办江苏东北建设合作推进会,为进一步拓展东北市场奠定了基础。境外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高,共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完成营业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86家。全年境外新签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54.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3%;完成营业额49.59亿美元,同比增长30.50%;新派出境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77%。 五、工程质量再创佳绩 江苏省坚持“工程示范、
8、现场管控、科技创新、管理突破”的工作思路,以落实责任为核心,加强工程现场质量管控,积极探索工程质量管理创新措施,各地申报市优、省优、国优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加。全省建筑工程质量继续上新台阶,9项工程获鲁班奖、17项工程获国优奖、18项工程获全国建筑装饰奖;共评选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263项、省优质安装工程奖51项、省建筑装饰优质工程奖341项。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覆盖率和合格率达到100%,工程竣工合格率100%。苏中集团承建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获展馆设计金奖,中江公司承建的沙特馆获创意展示金奖,南京成道建设公司承建的韩国馆获展馆设计银奖,省建设集团承建的俄罗斯馆获展馆主题演绎银奖,苏中集团承建的
9、爱尔兰馆获展馆主题演绎铜奖,常州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气象馆获评委会特别奖。 六、建筑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科技进步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有165项工法被批准为省级工法,129项工程被授予江苏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32家特级企业全部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通过相关部门认定。继续实施“六大人才高峰”建筑业项目和市场急需人才培训工作,全省共有12个项目获得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专项资助。全行业技经人员总数95.46万人,同比增长12.60%。受理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34596人。其中,一级建造师3873人,二级建造师30723人。继
10、续采取送教上门、送考上门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41031人通过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等各类岗位技能考核,合格率达70%。 七、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 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筑市场与工程现场联动管理深入推进。全年共撤回2117家不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注销4家企业资质,1653家企业被责令整改;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2113起,解决拖欠工资4.15亿元,37家有拖欠行为的企业被限制市场准入。全省异地评标地区覆盖面达到95%,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834项。13360个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了公开招标,节约投资278.46亿元。调整了建筑工程预算工资单价,
11、扎实推进招标控制价和竣工结算网上备案管理。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政府投资工程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3443个,整改问题2975个。第二部分 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全省建筑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宏观经济领域种种不确定因素,面对“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救灾重建任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造成的严峻形势,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奋力进取,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全省建筑业发展大步跨越,总量规模率先超万亿元 超额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由2005
12、年底的46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930亿元,连续登上新台阶,是全国第一个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5年间,全省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720亿元,年均增长22.80%;实现增加值9157亿元,年均增长17%,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高出3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10%以上;全省列入统计的68个县(市、区)利税总额均超亿元,上缴税金5年累计超过1380亿元。全省建筑企业总数、高等级企业数量、企业营业额、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和获得的鲁班奖、国优奖数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区域建筑业奋勇争先,建筑强市强县不断涌现 苏中、苏南、苏北建筑业各显所长竞相发展。苏中建筑业发挥
13、综合优势,不断推进跨越发展,总量继续在全省领先,3市建筑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930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5400多亿元,总量占全省的44%;苏南建筑业发挥专业优势,规模效益同步提升,5市建筑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907亿元增加到4600亿元;苏北建筑业发挥后发优势,奋力从洼地崛起,建筑业产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筑强市、强县(市、区)成为全省建筑业发展的火车头。省政府在2007年命名南通市为“建筑强市”的基础上,新增命名扬州、泰州、苏州、南京市为“建筑强市”;在2007年命名通州、海门、海安、启东、如皋、昆山、江都、泰兴、姜堰、宜兴10个县(市、区)为“建筑强县(市、区)”的基础上,
14、新增命名江宁、高淳、如东、武进、邗江、高邮、溧阳、靖江、铜山、阜宁10个县(市、区)为“建筑强县(市、区)”。同时,命名常熟、仪征、江阴、吴中、盐都、楚州、赣榆、沛县、宿豫9个县(市、区)为“建筑之乡”;在建筑强市、强县自我超越、建筑之乡承大启强的拉动下,全省县级建筑经济创历史新高。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建筑企业营业额超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05年的10个增加到35个,超200亿元的由两个增加到18个,超300亿元的从无到有增加到7个。 三、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企业做大做强迈出新步伐。特级企业由“十五”末的11家增加到32家;一级企业由406家增加到826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十一 期间 江苏 建筑业 发展 报告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