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练习提高及其答案解析.doc
-/ 课后练习二 一、填空题 1.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 、 。 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 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3.水平角的定义是 ,观测水平角时,望远 镜的视准轴饶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5.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m)为 6542,其磁偏角()为东偏 320,子午线收敛 角()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坐标方位角为 。 6.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 1KM 有 15 个测站,则 1KM 的 高差中误差为 ,L 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写出计算公 式) 。 7.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 同时进行。 8.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 、 、 。 9.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AB0,YAB0,而 tan=|YAB |/|XAB |,求出 =133624,则 AB= 。 二、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 。 A)公路运营管理 B)测图 C)用图 D)放样 2.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 。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3.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 际值相比(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 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 30.012 米,则其尺 长改正为( ) 。 A)30 米 B)0.012 米 C)30.012 米 D)0.006 米 5.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 。 A) 南偏西 45 B) 南偏东 45 C) 北偏西 45 D) 北偏东 45 -/ 6.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其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第三个角的中误 差为( ) 。 A)4 B)3 C)5 D)6 7.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 A)1/4911 B)1/6548 C)1/3929 D)1/4000 8.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则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 A)1m;2m;5m; B)0.1m;0.2m;0.5m; C)0.01m;0.02m;0.05m; D)0.001m;0.002m;0.005m; 9.在 11000 的地形图上,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0.10m,距离为 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 的坡度为( ) 。 A)1% B)2% C)3% D)4% 10. 如右下图所示,OC=60.500m,(AO C0)1(AOC) =+30,则 CC0的值 为( ) 。 A)+0.009m B)0.009m C)0.0045m D)+0.0045m 三、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 2.竖直角: 3.方位角: 4.导线: 5.碎部测量: 四、问答题 1.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O C C0 A -/ 2.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4.某里程桩号为 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 1/100 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 影响。 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 HBM1=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高差值 测点测站数 观测值 m改正数 mm调整值 m 高程 m 备注 BM1 N1 N2 N3 BM1 h2=1.424m h1=2.134mh3=1.787m h4=-1.714m 11 站 h5=-1.714m 10 站 8 站 8 站 12 站 N1N2 N3 N4 -/ N4 BM1 实测高差h= 已知高差=H终-H始=0 高差闭合差 fh= 容许闭合差 fh 容= n10 =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n fh 3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指标 差 竖盘形式 左 81 18 42 M 右 278 41 30 左 124 03 30 O N 右 235 56 54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4一根名义长为 30 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 30.012 米,用这根钢尺量得 两点间距离为 264.580 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 ,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1=1702430;2)右角:2=1652536; -/ 课后练习三 一、填空题 1. 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 2. 由已知点 A 测量并计算未知点 B 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其计算公式 是 ;二是 ;其计算公式是 。 3. 竖直角的定义是 ,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横 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 、 和 三项改正。 5. 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 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 的水平夹角为 。 6. 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 误差为 ,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 为 。 7.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 8.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 、 、 、 。 9. 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 、 、 等多种形式。 二、选择题 1.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 A) 距离 B) 方位角 C) 角度 D) 高程 2.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 A 的高程为 40.000m,后视读数为 1.125m,前视读数为 2.571m,则前视点 B 的高程应为( )。 A) 43.696m B) 38.554m C) 41.446m D) 36.304m 3. 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他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 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 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 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 A) 2.45mm B) +2.45mm C) 1.45mm D) +1.45mm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北方向的是( )。 A) 真北 B) 象北 C) 磁北 D) 轴北 -/ 6. 设函数 X=L1+2L2,Y=X+L3,Z=X+Y,L1,L2,L3的中误差均为 m, 则 X,Y,Z 的中误差分别为( )。 A) m ,m ,m B) m ,m ,m C) 5m ,6m ,21m D) 5m ,6m ,11m 7.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A) 1/3930 B) 1/3929 C) 1/3000 D) 1/4000 8. 若地形图比例尺为 1:1000,等高距为 1m,要求从 A 至 B 点选择一条坡度不超过 5%的路 线,则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应为多少?图上距离是多少?( )。 A) 20m,1cm B) 10m, 1cm C) 10m, 2cm D) 20m, 2cm 9. 图的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要求在该图上从 A 到 B 以 5%的坡度选定一条 最短的线路,则符合要求的最小平距为( )。 A) 30mm B) 20mm C) 10mm D) 5mm 10. 在归化法测设 40水平角时,对直接观测的水平角进行多测回观测得其值为 40 0030,若 OC0=50 米(参照下图),则实际中应怎样调整 OC0至正确的测设位置 ( )。 A) 外移 0.007m B) 内移 0.007m C) 外移 0.003m D) 内移 0.003m 三、名词解释 1. 铅垂线: 2. 竖盘指标差: 3. 象限角: 4. 图根点: 5. 龙门桩: 四、问答题 1.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 2. 当钢尺的实际长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 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3.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4. 什么是穿线交点法?其主要的测设步骤有哪些? 五、计算题 1 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 126.78 米,返测为 126.68 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 357.23 米和 357.33 米。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 各等于多少? 2 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调整表。 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m) A43.564 16+3.334 1 14-2.418 2 8-0.389 3 B 13-2.053 41.987 辅助计算: 3 计算下图各边的方位角、反方位角和象限角。 -/ 计算结果: 23=32=R23= 34=43=R34= 42=24=R42= 4 完成下表中平测量记录的计算。 水准尺读数(m) 测点 后视中视前视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备注 BM51.426 417.628 K4+980 0.87 K5+000 1.56 +020 4.25 +040 1.62 +060 2.30 ZD10.876 2.402 +080 2.42 +092.4 1.87 +100 0.32 ZD21.286 2.004 +120 3.15 -/ +140 3.04 +160 0.94 +180 1.88 +200 2.00 ZD3 2.186 5 等精度观测某四边形各内角为,每个角的观测中误差均为,设四边 形角度闭合差为,为了消除闭合差,将其平均分配到各角中得改正后的角度为 ,和,求角度闭合差的中 误差和改正后的角度中误差。 -/ 课后练习四 一、填空题 1. 地面点沿 至 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 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 对高程。 2. 写出水准仪上 3 条轴线的定义: 1)视准轴 ; 2)水准管轴 ; 3)圆水准器轴 。 3. 测量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 ;整平的目的是 。 4. 相位式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 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 再按公式计算出 距离的。 5. 如右图中,已知 AB=203,则 12= ,21= 。 6. 在一般的工程测量工作当中,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遵循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 。 7. 所谓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 和 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于图纸 上。 8.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 和 。 9. 里程桩上标明的桩号的意义是 ,里程桩分为 和 两类。 10. 为了施工恢复各交点位置,施工前必须将轴线延至开挖线外的 和 上。 二、选择题 1.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 )。 A) 旋转椭球体 B) 大地体 C) 参考椭球体 D) 都不是 2. 关于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距无关 B) 误差大小与两点间高差成比例,但与距离无关 C)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D)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3. 与右图中竖盘刻划相对应的竖角计算公式为( )。(其中 L 为盘左时的读数) A) 90-L B) L -90 C) 270-L D) L-270 4. 在山区丈量 AB 两点间的距离,往、返值分别为 286.58m 和 286.44m,则该距离的相 对误差为( )。 A) 1/2047 B) 1/2046 C) 1/2045 D) 1/2044 5. 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不能确定唯一直线( )。 A) 方位角为 100 -/ B) 磁方位角为 100 C) 象限角为 100 D) 坐标方位角为 100 6. 某三角网由 10 个三角形构成,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并算出各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 +9、-4、-2、+5、-4、+3、0、+7、+3、+1,则该三角网的测角 中误差为( )。 A) 12 B) 1.2 C) 2.6 D) 2.4 7. 在单三角锁中,观测到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值分别为 582830,42 2956,790146,则在该三角形中,其内角改正数值为( )。 A) +4 B) -4 C) +3 D) -3 8.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 A) 等高距 B) 等高线平距 C) 基本等高距 D) 都不是 9. 在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A) 传递方向 B) 传递高程 C) A 和 B 都可以 D) A 和 B 都不行 10. 已知水准点 A 的高程为 8.500m,要测设高程为 8.350m 的 B 点,若在 A、B 两点间, 架设仪器后视 A 点的读数为 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 B 点的读数应为( ); A) 9.400m ;0.900m B) 9.400m ;1.200m C) 9.550m ;0.900m D) 9.550m ;1.200m 三、名词解释 1. 绝对高程: 2. 照准部偏心差: 3. 子午线收敛角: 4. 导线相对闭合差: -/ 5. 接图表: 四、问答题 1. 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2. 为什么红外测距仪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 3. 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 五、计算题 1. 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l1=528.46m0.21m ;l2=517.25m0.16m 。试比较这 两段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精度。 2. 已知 CB=2905010,如图所示,求 AB 、ED 。 -/ 3. 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如表所示,试求 B、C、D 三点的坐标。(取为至) 增量计算值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点号 坐标方位角 距离 (m) xyxy xy A500.000500.000 1253030 105.22 B 531843 80.18 C 3061915 129.34 D A 2155317 78.16 辅助计算: fx= fy= fD= K= X D A dAB C B -/ 4. 如图,仪器安置在 A 点,要测定 M 点的距离和高程,今测得仰角 =1702,视距 间隔=1.37m,量得仪器高 i=1.32m,目标高 l=2.00m,已知 A 点高程为 HA=80.643m, 试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 M 点高程。 -/ 课后练习五 一、填空题 1. 地面上两点 M、N 之间的高差为 hMN= 。若 hMN0,则点 M 于点 N。 2. 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1) ; 2) ; 3) 。 3. 写出光学经纬仪上几何轴线的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 ; 、 ; 、 ; 、 。 4. 红外测距仪一般有两个以上频率的光波,其目的是为了解决 与 相匹配的问 题。 5. 研究误差的目的主要是对带有 的观测值给予适当的处理,以求得其最可靠值,最 简单的方法就是取 。 6.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 和 ,观测数据是 和 ,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 。 7. 称为图的比例尺,常见的比例尺有 和 。 8. 某图幅的编号为 H-49-69,则其正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东面相邻图幅 的编号为 ,正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西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 9. 线路纵断面测量又称 ,测量分两步进行,先是 其采用 法; 然后是进行 其采用 法。 10. 为了便于桩列定位,沿控制网边每隔几个柱子的间距还要设置控制桩,这种桩称为 。 二、选择题 1. 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 A) 大地水准面 B) 地球椭球面 C) 旋转椭球面 D) 参考椭球面 2. 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 A) 视准轴 B) 横轴 C) 竖轴 D) 水准管轴 3. 水平度盘指标与照准部的转动关系和竖盘与竖盘指标的转动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 A) 无差别 B) 水平度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竖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 C)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竖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 D)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竖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 4. 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 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 A) 29.8540m ;-0.4mm B) 29.8540m ;+0.4mm C) 29.8536m ;-0.4mm D) 29.8536m ;+0.4mm 5.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924536,则其坐标反方位角为( )。 -/ A) 1924536 B) 124536 C) 1671424 D) 121424 6. 测一正方形的周长,只测一边,其中误差为0.02m,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 A) 0.08m B) 0.04m C) 0.06m D) 0.02m 7.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B) 随测绘方法而定 C)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D) 随绘图技巧而定 8.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的是( )。 A) 山脊线 B) 山谷线 C) 山脚线 D) 等高线 9. 已知线路导线的右角为 21042,则其转角为( )。 A) 右转 3042 B) 右转 6042 C) 左转 6042 D) 左转 3042 10. 已知 MN=30004,XM=14.22m,YM=86.71m,要测设坐标为 XA=42.34m,YA=85.00m 的 A 点,则仪器安置在 M 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的测设数 据 MA和 SMA分别为( )。 A) 3563112;28.172m B) 2663112;28.172m C) 1763112;28.172m D) 863112;28.172m 三、名词解释 1. 中央子午线: 2. 照准误差: 3. 轴北方向: 4. 归零差: -/ 5. 三北方向: 四、问答题 1. 水准仪必须满足那些条件? 2. 何谓直线定向? 3. 何谓比例尺?何谓比例尺精度?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4. 测设与测图有什么区别? 五、计算题 1. 设拟测设 AB 的水平距离 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 h=0.115m。精密丈 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 L0=30m,实际长度 L=29.997m,膨胀系数 =1.2510-5,检 定钢尺时的温度 t=20。求在 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 D。 2. 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1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 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水平角 竖直角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 OP0.3251.23691 0665 24 3. 如图,已知 AB=1503042 ,CD=284402 ,试计算附合导线各边的方位角。 (f 容=40) 4. 已知 M、N 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 点为 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 M 点为测站点,N 为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 点, 试:(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 、D;(2)简述测设的步骤; -/ 课后练习六 一、填空题 1. 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 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 带号内, 其自然值是 。 2.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 和 。 3. 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 2) ; 3) 。 4. 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 87.213 米和 87.226 米。则观测结果为 米, 相对误差为 。 5. 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 2) ; 1) ; 3) 。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 、 和 。 6.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 和 。 7.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 、 、 。 8. 某图图幅的编号为 F-48-127,其比例尺为 ,若编号为 J-50-107-(3),则其比 例尺为 ,若其编号为 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 9.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 、 和 。 10. 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和 位置,以确保管道按 和 敷设。 二、选择题 1. 某点的经度为东经 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 6带的第( )带号。 A) 19 B) 20 C) 21 D) 22 2.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 A) 传递高程 B) 传递距离 C) 传递高差 D) A 和 C 3. 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 ) A) 视准轴误差 B) 照准误差 C) 竖轴误差 D) 对中误差 4. 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 72.365m 和 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 A) 1/6030 B) 1/6029 C) 1/6028 D) 1/6027 5.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901852,左角ABC 的值为 805216,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 A) 1911108 B) 911108 C) 2711108 D) 11108 -/ 6. 已知用 DJ6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 为( )。 A) 17 B) 6 C) 12 D) 8.5 7. 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 A) 等高距越大 B) 地面坡度越陡 C) 等高距越小 D) 地面坡度越缓 8.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 K=100,视距间隔为 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 距离的值为( )。 A) 24.77m B) 24.94m C) 25.00m D) 25.06m 9. 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 324000,前视读数 为 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 A) 511433 B) 1022906 C) 1534339 D) 2045812 10. 已知路线的转角为 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 220m,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 素 T,L,E,D 分别为( )。 A) 6.19m;13.57m;150.71m;78.45m B) 13.57m;150.71m;78.45m;6.19m C) 78.45m;150.71m;13.57m;6.19m D) 150.71m;13.57m;78.45m;6.19m 三、名词解释 1. 水准测量: 2. 直线定线: 3. 比例尺精度: 4. 坡度比例尺: 5. 龙门桩: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2. 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 3. 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五、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 测 站 盘 位 目 标 竖 盘 读 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备注 -/ 左 A112 09 54 O 右 A247 50 30 2.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 P、Q 点的高程。 3. 如图所示,三角形的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已知:CB=12415,求 BA和 CA。 -/ 4. 已知交点的里程为 K3+182.76,测得转角 y=2548,圆曲线半径 R=300m,求曲线 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 课后练习七 一、填空题 1.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 和 。 2.三、四等水准路线,必须进行 观测或 观测;目的是消减 的 影响。 3.设盘左读数为 L,盘右读数为 R,指标差为 x,则盘左正确读数为: ,盘右的正确的读数: 。 (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 4.红外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210-6D)mm,则固定误差为 比 例误差为 。 5.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性: 1) ; 2) ; 3) ; 4) 。 其主要消减方法有 、 和 。 6.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 、 和 等测量方法。 7.地形图上的 线和 线就是地性线,它是由一些有关的 地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8.某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21430,北纬为 283617,则该点所在 15 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 。 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在实地标定 、 、 。 10. 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 和 。 二、选择题 11. 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系是( ) 。 A)大地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地心坐标系 D)平面直角坐标系 12. 下列误差中,利用中间法不能消减的是( ) 。 A)对光透镜运行误差 B)标尺零点误差 C)地球曲率影响 D)大气折光影响 13. 水平角测量中,哪项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观测方法消除( ) 。 A)照准部偏心差 B)整平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横轴误差 14.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 AB 的距离为 100.00m,则距离 AB 的尺长改正数为( ) 。 A)0.010m B)0.007m C)+0.005m D)+0.007m 15. 已知直线 AB 间的距离为 29.146m,用钢尺测得其值为 29.134m,则该观测值的真差为 ( ) 。 -/ A)+0.012m B)0.012m C)+0.006m D)0.006m 16. 已知用 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1KM 往返的高差中误差为3mm,则往测 L 公 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 。 A) 23 L B) L3 C) L3 D) L2 17.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 。 A)直接相交通过 B)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C)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D)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18. 对于等高线而言,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19. 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A)高差法;视线高法 B)高差法;高差法 C)视线高法;高差法 D)视线高法;视线高法 20. 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 。 A)两点直线形 B)三点直线形 C)三点直角形 D)四点丁字形 三、名词解释 6.望远镜视准轴: 7.端点尺: 8.系统误差: 9.等高线: -/ 10. 填挖边界线: 四、问答题 5.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6.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可通过计算获 得。试问: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和测定的数据? 7.试述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工作步骤。 五、计算题 完成下列附合水准的内业计算 高差栏 测 点 测站 数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备注 BM156.324 73.564 1 2 9-11.231 -/ 36.589 3 113.254 4 85.247 BM263.785 辅助计算:fh= fh 允=12 N = 精度评定: 完成下列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计算 测 站 盘 位 目 标 水平方向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备 注 AOB A0 01 06 左 B181 09 54 A180 00 54 O 右 B1 10 00 视距测量中, 已知测站点 HO=65.349m,量得仪器高 i=1.457m,测点为 P 点,观测得: 视距读数为 0.492m,中丝读数为 1.214m,竖盘读数为 9506(顺时钟注记) ,竖盘指 标差为+1,计算平距和 P 点的高程。 如图,已知点 1(56.241,31.021)m,点 2(78.149,69.473) m,D23=112.230m,2=1122506 ,3=1092454 ,4=8954
收藏
编号:27160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1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30
17
金币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练习
提高
及其
答案
谜底
解析
- 资源描述:
-
-/ 课后练习二 一、填空题 1.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 、 。 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 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3.水平角的定义是 ,观测水平角时,望远 镜的视准轴饶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5.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m)为 6542′,其磁偏角(δ)为东偏 3′20″,子午线收敛 角(γ)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坐标方位角为 。 6.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 1KM 有 15 个测站,则 1KM 的 高差中误差为 ,L 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写出计算公 式) 。 7.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 同时进行。 8.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 、 、 。 9.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AB<0,△YAB>0,而 tanα=|△YAB |/|△XAB |,求出 α=1336′24″,则 αAB= 。 二、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 。 A)公路运营管理 B)测图 C)用图 D)放样 2.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 。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3.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 际值相比(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 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 30.012 米,则其尺 长改正为( ) 。 A)30 米 B)0.012 米 C)30.012 米 D)0.006 米 5.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 。 A) 南偏西 45 B) 南偏东 45 C) 北偏西 45 D) 北偏东 45 -/ 6.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其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第三个角的中误 差为( ) 。 A)4″ B)3″ C)5″ D)6″ 7.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 A)1/4911 B)1/6548 C)1/3929 D)1/4000 8.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则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 A)1m;2m;5m; B)0.1m;0.2m;0.5m; C)0.01m;0.02m;0.05m; D)0.001m;0.002m;0.005m; 9.在 1︰1000 的地形图上,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0.10m,距离为 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 的坡度为( ) 。 A)1% B)2% C)3% D)4% 10. 如右下图所示,OC=60.500m,β(∠AO C0)-β1(∠AOC) =+30″,则 CC0的值 为( ) 。 A)+0.009m B)–0.009m C)–0.0045m D)+0.0045m 三、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 2.竖直角: 3.方位角: 4.导线: 5.碎部测量: 四、问答题 1.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O C C0 A -/ 2.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4.某里程桩号为 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 1/100 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 影响。 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 HBM1=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高差值 测点测站数 观测值 m改正数 mm调整值 m 高程 m 备注 BM1 N1 N2 N3 BM1 h2=1.424m h1=2.134mh3=1.787m h4=-1.714m 11 站 h5=-1.714m 10 站 8 站 8 站 12 站 N1N2 N3 N4 -/ N4 BM1 ∑ 实测高差∑h= 已知高差=H终-H始=0 高差闭合差 fh= 容许闭合差 fh 容= n10 =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n fh 3.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 半测回角值 ′ ″ 一测回角值 ′ ″ 指标 差 竖盘形式 左 81 18 42 M 右 278 41 30 左 124 03 30 O N 右 235 56 54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4.一根名义长为 30 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 30.012 米,用这根钢尺量得 两点间距离为 264.580 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 α,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β1=17024′30″;2)右角:β2=16525′36″; -/ 课后练习三 一、填空题 1. 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 2. 由已知点 A 测量并计算未知点 B 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其计算公式 是 ;二是 ;其计算公式是 。 3. 竖直角的定义是 ,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横 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 、 和 三项改正。 5. 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 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 的水平夹角为 。 6. 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 误差为 ,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 为 。 7.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 8.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 、 、 、 。 9. 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 、 、 等多种形式。 二、选择题 1.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 A) 距离 B) 方位角 C) 角度 D) 高程 2.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 A 的高程为 40.000m,后视读数为 1.125m,前视读数为 2.571m,则前视点 B 的高程应为( )。 A) 43.696m B) 38.554m C) 41.446m D) 36.304m 3. 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他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 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 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 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 A) –2.45mm B) +2.45mm C) –1.45mm D) +1.45mm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北方向的是( )。 A) 真北 B) 象北 C) 磁北 D) 轴北 -/ 6. 设函数 X=L1+2L2,Y=X+L3,Z=X+Y,L1,L2,L3的中误差均为 m, 则 X,Y,Z 的中误差分别为( )。 A) m ,m ,m B) m ,m ,m C) 5m ,6m ,21m D) 5m ,6m ,11m 7.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A) 1/3930 B) 1/3929 C) 1/3000 D) 1/4000 8. 若地形图比例尺为 1:1000,等高距为 1m,要求从 A 至 B 点选择一条坡度不超过 5%的路 线,则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应为多少?图上距离是多少?( )。 A) 20m,1cm B) 10m, 1cm C) 10m, 2cm D) 20m, 2cm 9. 图的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要求在该图上从 A 到 B 以 5%的坡度选定一条 最短的线路,则符合要求的最小平距为( )。 A) 30mm B) 20mm C) 10mm D) 5mm 10. 在归化法测设 40水平角时,对直接观测的水平角进行多测回观测得其值为 40 00′30″,若 OC0=50 米(参照下图),则实际中应怎样调整 OC0至正确的测设位置 ( )。 A) 外移 0.007m B) 内移 0.007m C) 外移 0.003m D) 内移 0.003m 三、名词解释 1. 铅垂线: 2. 竖盘指标差: 3. 象限角: 4. 图根点: 5. 龙门桩: 四、问答题 1.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 2. 当钢尺的实际长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 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3.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4. 什么是穿线交点法?其主要的测设步骤有哪些? 五、计算题 1. 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 126.78 米,返测为 126.68 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 357.23 米和 357.33 米。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 各等于多少? 2. 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调整表。 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m) A43.564 16+3.334 1 14-2.418 2 8-0.389 3 B 13-2.053 41.987 ∑ 辅助计算: 3. 计算下图各边的方位角、反方位角和象限角。 -/ 计算结果: α23=α32=R23= α34=α43=R34= α42=α24=R42= 4. 完成下表中平测量记录的计算。 水准尺读数(m) 测点 后视中视前视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备注 BM51.426 417.628 K4+980 0.87 K5+000 1.56 +020 4.25 +040 1.62 +060 2.30 ZD10.876 2.402 +080 2.42 +092.4 1.87 +100 0.32 ZD21.286 2.004 +120 3.15 -/ +140 3.04 +160 0.94 +180 1.88 +200 2.00 ZD3 2.186 5. 等精度观测某四边形各内角为,每个角的观测中误差均为,设四边 形角度闭合差为,为了消除闭合差,将其平均分配到各角中得改正后的角度为 ,,和,求角度闭合差的中 误差和改正后的角度中误差。 -/ 课后练习四 一、填空题 1. 地面点沿 至 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 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 对高程。 2. 写出水准仪上 3 条轴线的定义: 1)视准轴 ; 2)水准管轴 ; 3)圆水准器轴 。 3. 测量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 ;整平的目的是 。 4. 相位式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 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 再按公式计算出 距离的。 5. 如右图中,已知 αAB=203,则 α12= ,α21= 。 6. 在一般的工程测量工作当中,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遵循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 。 7. 所谓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 和 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于图纸 上。 8.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 和 。 9. 里程桩上标明的桩号的意义是 ,里程桩分为 和 两类。 10. 为了施工恢复各交点位置,施工前必须将轴线延至开挖线外的 和 上。 二、选择题 1.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 )。 A) 旋转椭球体 B) 大地体 C) 参考椭球体 D) 都不是 2. 关于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距无关 B) 误差大小与两点间高差成比例,但与距离无关 C)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D)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3. 与右图中竖盘刻划相对应的竖角计算公式为( )。(其中 L 为盘左时的读数) A) 90-L B) L -90 C) 270-L D) L-270 4. 在山区丈量 AB 两点间的距离,往、返值分别为 286.58m 和 286.44m,则该距离的相 对误差为( )。 A) 1/2047 B) 1/2046 C) 1/2045 D) 1/2044 5. 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不能确定唯一直线( )。 A) 方位角为 100 -/ B) 磁方位角为 100 C) 象限角为 100 D) 坐标方位角为 100 6. 某三角网由 10 个三角形构成,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并算出各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 +9″、-4″、-2″、+5″、-4″、+3″、0″、+7″、+3″、+1″,则该三角网的测角 中误差为( )。 A) 12″ B) 1.2″ C) 2.6″ D) 2.4″ 7. 在单三角锁中,观测到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值分别为 5828′30″,42 29′56″,7901′46″,则在该三角形中,其内角改正数值为( )。 A) +4″ B) -4″ C) +3″ D) -3″ 8.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 A) 等高距 B) 等高线平距 C) 基本等高距 D) 都不是 9. 在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A) 传递方向 B) 传递高程 C) A 和 B 都可以 D) A 和 B 都不行 10. 已知水准点 A 的高程为 8.500m,要测设高程为 8.350m 的 B 点,若在 A、B 两点间, 架设仪器后视 A 点的读数为 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 B 点的读数应为( ); A) 9.400m ;0.900m B) 9.400m ;1.200m C) 9.550m ;0.900m D) 9.550m ;1.200m 三、名词解释 1. 绝对高程: 2. 照准部偏心差: 3. 子午线收敛角: 4. 导线相对闭合差: -/ 5. 接图表: 四、问答题 1. 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2. 为什么红外测距仪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 3. 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 五、计算题 1. 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l1=528.46m0.21m ;l2=517.25m0.16m 。试比较这 两段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精度。 2. 已知 αCB=29050′10″,如图所示,求 αAB 、αED 。 -/ 3. 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如表所示,试求 B、C、D 三点的坐标。(取为至㎝) 增量计算值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点号 坐标方位角 距离 (m) △x△y△x△y xy A500.000500.000 12530′30″ 105.22 B 5318′43″ 80.18 C 30619′15 ″ 129.34 D A 21553′17 ″ 78.16 ∑ 辅助计算: fx= fy= fD= K= X D A dAB C B -/ 4. 如图,仪器安置在 A 点,要测定 M 点的距离和高程,今测得仰角 α=1702′,视距 间隔=1.37m,量得仪器高 i=1.32m,目标高 l=2.00m,已知 A 点高程为 HA=80.643m, 试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 M 点高程。 -/ 课后练习五 一、填空题 1. 地面上两点 M、N 之间的高差为 hMN= 。若 hMN<0,则点 M 于点 N。 2. 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1) ; 2) ; 3) 。 3. 写出光学经纬仪上几何轴线的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 ; 、 ; 、 ; 、 。 4. 红外测距仪一般有两个以上频率的光波,其目的是为了解决 与 相匹配的问 题。 5. 研究误差的目的主要是对带有 的观测值给予适当的处理,以求得其最可靠值,最 简单的方法就是取 。 6.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 和 ,观测数据是 和 ,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 。 7. 称为图的比例尺,常见的比例尺有 和 。 8. 某图幅的编号为 H-49-69,则其正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东面相邻图幅 的编号为 ,正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西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 9. 线路纵断面测量又称 ,测量分两步进行,先是 其采用 法; 然后是进行 其采用 法。 10. 为了便于桩列定位,沿控制网边每隔几个柱子的间距还要设置控制桩,这种桩称为 。 二、选择题 1. 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 A) 大地水准面 B) 地球椭球面 C) 旋转椭球面 D) 参考椭球面 2. 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 A) 视准轴 B) 横轴 C) 竖轴 D) 水准管轴 3. 水平度盘指标与照准部的转动关系和竖盘与竖盘指标的转动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 A) 无差别 B) 水平度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竖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 C)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竖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 D)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竖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 4. 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 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 A) 29.8540m ;-0.4mm B) 29.8540m ;+0.4mm C) 29.8536m ;-0.4mm D) 29.8536m ;+0.4mm 5.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9245′36″,则其坐标反方位角为( )。 -/ A) 19245′36″ B) 1245′36″ C) 16714′24″ D) 1214′24″ 6. 测一正方形的周长,只测一边,其中误差为0.02m,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 A) 0.08m B) 0.04m C) 0.06m D) 0.02m 7.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B) 随测绘方法而定 C)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D) 随绘图技巧而定 8.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的是( )。 A) 山脊线 B) 山谷线 C) 山脚线 D) 等高线 9. 已知线路导线的右角为 21042′,则其转角为( )。 A) 右转 3042′ B) 右转 6042′ C) 左转 6042′ D) 左转 3042′ 10. 已知 αMN=30004′,XM=14.22m,YM=86.71m,要测设坐标为 XA=42.34m,YA=85.00m 的 A 点,则仪器安置在 M 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的测设数 据 αMA和 SMA分别为( )。 A) 35631′12″;28.172m B) 26631′12″;28.172m C) 17631′12″;28.172m D) 8631′12″;28.172m 三、名词解释 1. 中央子午线: 2. 照准误差: 3. 轴北方向: 4. 归零差: -/ 5. 三北方向: 四、问答题 1. 水准仪必须满足那些条件? 2. 何谓直线定向? 3. 何谓比例尺?何谓比例尺精度?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4. 测设与测图有什么区别? 五、计算题 1. 设拟测设 AB 的水平距离 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 h=0.115m。精密丈 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 L0=30m,实际长度 L=29.997m,膨胀系数 α=1.2510-5,检 定钢尺时的温度 t=20℃。求在 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 D。 2. 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1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 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水平角 竖直角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 OP0.3251.23691 0665 24 3. 如图,已知 αAB=15030′42 ″,αCD=2844′02″ ,试计算附合导线各边的方位角。 (fβ 容=40″) 4. 已知 M、N 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 点为 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 M 点为测站点,N 为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 点, 试:(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 β、D;(2)简述测设的步骤; -/ 课后练习六 一、填空题 1. 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 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 带号内, 其自然值是 。 2.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 和 。 3. 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 2) ; 3) 。 4. 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 87.213 米和 87.226 米。则观测结果为 米, 相对误差为 。 5. 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 2) ; 1) ; 3) 。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 、 和 。 6.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 和 。 7.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 、 、 。 8. 某图图幅的编号为 F-48-127,其比例尺为 ,若编号为 J-50-107-(3),则其比 例尺为 ,若其编号为 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 9.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 、 和 。 10. 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和 位置,以确保管道按 和 敷设。 二、选择题 1. 某点的经度为东经 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 6带的第( )带号。 A) 19 B) 20 C) 21 D) 22 2.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 A) 传递高程 B) 传递距离 C) 传递高差 D) A 和 C 3. 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 ) A) 视准轴误差 B) 照准误差 C) 竖轴误差 D) 对中误差 4. 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 72.365m 和 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 A) 1/6030 B) 1/6029 C) 1/6028 D) 1/6027 5.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9018′52″,左角∠ABC 的值为 8052′16″,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 A) 19111′08″ B) 9111′08″ C) 27111′08″ D) 111′08″ -/ 6. 已知用 DJ6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 为( )。 A) 17″ B) 6″ C) 12″ D) 8.5″ 7. 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 A) 等高距越大 B) 地面坡度越陡 C) 等高距越小 D) 地面坡度越缓 8.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 K=100,视距间隔为 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 距离的值为( )。 A) 24.77m B) 24.94m C) 25.00m D) 25.06m 9. 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 3240′00″,前视读数 为 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 A) 5114′33″ B) 10229′06″ C) 15343′39″ D) 20458′12″ 10. 已知路线的转角为 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 220m,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 素 T,L,E,D 分别为( )。 A) 6.19m;13.57m;150.71m;78.45m B) 13.57m;150.71m;78.45m;6.19m C) 78.45m;150.71m;13.57m;6.19m D) 150.71m;13.57m;78.45m;6.19m 三、名词解释 1. 水准测量: 2. 直线定线: 3. 比例尺精度: 4. 坡度比例尺: 5. 龙门桩: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2. 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 3. 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五、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 测 站 盘 位 目 标 竖 盘 读 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 左 A112 09 54 O 右 A247 50 30 2.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 P、Q 点的高程。 3. 如图所示,三角形的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已知:αCB=12415′,求 αBA和 αCA。 -/ 4. 已知交点的里程为 K3+182.76,测得转角 αy=2548′,圆曲线半径 R=300m,求曲线 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 课后练习七 一、填空题 1.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 和 。 2.三、四等水准路线,必须进行 观测或 观测;目的是消减 的 影响。 3.设盘左读数为 L,盘右读数为 R,指标差为 x,则盘左正确读数为: ,盘右的正确的读数: 。 (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 4.红外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210-6D)mm,则固定误差为 比 例误差为 。 5.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性: 1) ; 2) ; 3) ; 4) 。 其主要消减方法有 、 和 。 6.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 、 和 等测量方法。 7.地形图上的 线和 线就是地性线,它是由一些有关的 地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8.某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214′30″,北纬为 2836′17″,则该点所在 1︰5 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 。 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在实地标定 、 、 。 10. 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 和 。 二、选择题 11. 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系是( ) 。 A)大地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地心坐标系 D)平面直角坐标系 12. 下列误差中,利用中间法不能消减的是( ) 。 A)对光透镜运行误差 B)标尺零点误差 C)地球曲率影响 D)大气折光影响 13. 水平角测量中,哪项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观测方法消除( ) 。 A)照准部偏心差 B)整平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横轴误差 14.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 AB 的距离为 100.00m,则距离 AB 的尺长改正数为( ) 。 A)–0.010m B)–0.007m C)+0.005m D)+0.007m 15. 已知直线 AB 间的距离为 29.146m,用钢尺测得其值为 29.134m,则该观测值的真差为 ( ) 。 -/ A)+0.012m B)–0.012m C)+0.006m D)–0.006m 16. 已知用 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1KM 往返的高差中误差为3mm,则往测 L 公 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 。 A) 23 L B) L3 C) L3 D) L2 17.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 。 A)直接相交通过 B)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C)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D)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18. 对于等高线而言,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19. 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A)高差法;视线高法 B)高差法;高差法 C)视线高法;高差法 D)视线高法;视线高法 20. 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 。 A)两点直线形 B)三点直线形 C)三点直角形 D)四点丁字形 三、名词解释 6.望远镜视准轴: 7.端点尺: 8.系统误差: 9.等高线: -/ 10. 填挖边界线: 四、问答题 5.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6.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可通过计算获 得。试问: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和测定的数据? 7.试述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工作步骤。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的内业计算 高差栏 测 点 测站 数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备注 BM156.324 73.564 1 2 9-11.231 -/ 36.589 3 113.254 4 85.247 BM263.785 Σ 辅助计算:fh= fh 允=12 N = 精度评定: 2.完成下列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计算 测 站 盘 位 目 标 水平方向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 注 ∠AOB A0 01 06 左 B181 09 54 A180 00 54 O 右 B1 10 00 3.视距测量中, 已知测站点 HO=65.349m,量得仪器高 i=1.457m,测点为 P 点,观测得: 视距读数为 0.492m,中丝读数为 1.214m,竖盘读数为 9506(顺时钟注记) ,竖盘指 标差为+1,计算平距和 P 点的高程。 4.如图,已知点 1(56.241,31.021)m,点 2(78.149,69.473) m,D23=112.230m,β2=1122506 ",β3=1092454 ",β4=8954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