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方针论-复习材料资料.doc

收藏

编号:27172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1.5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30
8
金币
关 键 词:
课程 教学 方针 复习 温习 材料 资料
资源描述:
\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培养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道德判断和意识、美感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技术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14、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15、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教育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16、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17、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两类。 18、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19、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20、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课程改革本身的特征、实施改革的地方特征、影响课程改革的外部因素。 21、课程学者霍尔和霍德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结果、合作、再关注。 22、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 和从中间向上。 23、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24、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舍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2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26、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课程专家、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和学生家长。 27、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多本质说和教学过程实践说。 28、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和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29、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生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30、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1、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32、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33、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34、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35、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36、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7、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与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38、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9、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40、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41、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42、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43、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44、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 45、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4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来表达。 47、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48、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特点。 49、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50、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51、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D )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 A )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 4.( D )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5.( B )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 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B )。 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B )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 B ) 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D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 A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1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1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B )。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13.( B )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1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 A )。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1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 C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1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 A ),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 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17.( B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1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A )。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 D ) 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20.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1.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2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23.( A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2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 A.实验法 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25.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26.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27.( C )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 A.重现力 B.表现力 C.接触面 D。参与性 28.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 B ); A.多媒体化 B.实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29.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 D )。 A.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30.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 A.激励式结课 B拓展延伸式结课 C.比较式结课 D.悬念式结课 31.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D )。 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正规性 3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B )。 ‘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的特点的是( B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间接性 D.相对性 34.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 C )。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答: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的、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经,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目标源于课程目标,课程实践在选择和确定目标、编排内容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实践的规律和可操作性。课程的编制过程也是对教学的规划过程,还需要根据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加以调整。课程的评价也必然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的课程,从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答: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主要的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 答:对儿童本性的看法有两种相对的立场:一种是认为儿童期是迈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儿童必然是不完美的、未发展完成的。这种观点导致认为儿童是任性的、易犯错误的,需由成人严格控制、严格训练;另一种是以儿童自身为目的,认为儿童在成长初期就具备潜在的完美的品质,随着儿童的发展,加上适当的环境,美好的品质便会展现出来,教学就应采取启发、疏导、鼓励等方式。现代心理学越来越关注后者。总的来说,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3)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70年代后,罗杰斯继承了他的理论,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他认为: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他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因此教学应该以真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特点:过程模式强调知识与活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知识与活动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无须依赖于外在的什么目标而存在。因此课程的设计不一定要从确定目标开始,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并优化学习的背景或环境,使其在与环境的互动及问题解决中提高认知水平。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假设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做很好的调整,这种预想有些脱离现实。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2)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3)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4)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5)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不足的是:(1)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只重视课程具体方面的改进,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效率、预测和控制,尤其重视实现目标的手段,忽视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2)对课程问题采取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课程内容大多只叙述“如何”的知识,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让给受教育者;(3)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技术性”的过程,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学习者这一人的因素。 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答:功能主要有:(1)导向功能;(2)控制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设计步骤是:目标分解 → 任务分析 → 起点确定 → 目标表述 → 目标的系统化、层次化 。 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答: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0、谈谈你对课程与教学概念的理解。 答: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包括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同时又将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的一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标志着课程实际达到的水平。 广义的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11、目前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哪几种认识? 答:主要有三种:(1)独立论。认为课程、教学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代表人物有布鲁纳、蔡斯、坦纳夫妇等;(2)包含论。分两种:一是课程包括于教学,代表是建国初的中国学者;一种是教学包括于课程,代表是泰勒、比姆等;(3)相互影响论。认为教学决策在课程决策之后,并且在教学决策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可以修正课程决策,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12、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1)课程与教学的哲学(主要研究:价值、信念和特殊的取向问题);(2)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哲学、社会与文化等理论);(3)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主要研究:课程设计的目标确定、内容范围、深度和顺序安排、评价方式等;教学设计的目标确定、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评价与测量等);(4)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主要研究:含义、分类、依据、表述、取向、一般模式等);(5)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主要研究:选择原则与依据、组织原则、组织方式等);(6)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主要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因素、层面与水平、策略、如何实现成功等;教学的过程);(7)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主要研究:评价的意义、类型、功能、模式及其具体的方法等)。 13、简述哲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答:哲学主要从三方面对课程与教学产生影响:(1)教学目的与课程、教学。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在这种理想中隐含着人们对理想的新人的构想,隐含着人们对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理解,而课程与教学就是这种理想具体的、现实的体现。对于“教育是什么”“人是什么”等哲学问题的不同理解,使人们坚信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不同的目的便有不同的课程、教学现实,有不同的学生智能结构。课程、教学的目的论难以统一,这为课程编制、教学过程带来困难。(1)价值观与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就是学生、教师、社会凝结在课程与教学中的教育元素的需要、判断与取舍。由于课程、教学的主体多元化,导致主客体需求关系之间复杂化、多样化。对于这种需求的认识,持不同哲学倾向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哲学观就的不同的课程、教学的观念。(3)知识论与课程、教学。知识论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更为直接,人们对知识的看法明显地反映在课程、教学之中。如:理性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推理的完备;经验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外部实证。重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重视实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实用主义知识观强调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存在主义知识观认为学校不应该为学生规定一成不变的课程,任何学科知识的价值都取决于学生主观上对他们的感受、吸收和利用的程度;后现代课程观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的、在课程中,没有人拥有真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整合的、变革的体系。 14、比较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异同。 答:课程编制,也有人称为课程开发或课程发展。一般认为其在含义上比课程设计要丰富,通常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阶段;面课程设计只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个阶段。课程编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永远不能产生出一个最终的结果,总是处在不断的修订之中。因此,课程编制更多表现为一种由诸多人员参与的工作方式;而课程设计是有了终成果的,譬如一种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完毕,我们可以说完成了一次课程设计,但它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把长期。几经修订的课程建设称为课程编制,而其中每一次阶段性的完成称为课程设计。 15、概括各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主张,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答:(1)目标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高度的重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目标起到了统领和核心的作用。优点是: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合科学的,可以提高目标指引下的活动的效果,是合乎民主需要的,合乎教育的要求的,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不足的是:此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的意图,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自主性的发挥;对目标的分析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而对非预期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行为目标的叙写方式顾及到了可表现行为的学习,而事实上很多学习最终并不一定表现为外显的行为。(2)过程模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难以把握。而且,此模式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预想有些脱离现实。(3)集体审议模式。主张课程探究方式要从“理论”的模式转向“实践”的模式。根据实践的需要对诸多的有关理论进行择宜,指导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组织。优点是: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中达到更有效的结合;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助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足的是:该模式过于强调“各种实践情境的独特性”,对是否能够存在一般的、可靠的理论持怀疑态度,最终会滑入对主义的泥坑里去;其倡导的“择宜”实质上是对各种理论的折中调和,容易造成思路上的混乱;集体审议,由于各人的背景不同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4)自然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中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做了重新的思考,其具体操作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明确设计课程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自然设计模式十分注重课程立场上的不同,课程设计人员由于课程立场的差异,一开始很难达成一致,需要反复地讨论、协调,制定种种变通方案。实际成效,还有待实践检验。 16、你认为理想的课程设计模式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答: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2)构建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点。 17、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 答: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为: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取向三种类型。 18、试论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答: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程序是:(1)目标分解;(2)任务分析;(3)起点确定;(4)目标表述;(5)目标的系统化、层次化 。 19、什么是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三种目标模式? 答:(1)生成性目标是英国著名课程论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他认为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生成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2)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家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3)三种目标模式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不是一定要用生成性、表现性目标替代行为目标,因此,我们应这样处理:首先,课程与教学需要有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其次,任何一种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都不能教条化。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适合。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20、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有三种取向:(1)课程内容即教材。特点是: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特点是: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的经验相联系的、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特点是: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21、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应遵循的原则有:(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及兴趣;(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22、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3)影响的持久性;(4)结果的难量化性。 23、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1)统筹规划,集中管理;(2)转变观念,注重体验;(3)师---师合作,有效指导。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校本课程,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设计,以便综合实践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的,学校必须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对其实行集中管理。(2)转变观念,注重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培养方式、生活存在的方式的角度出发,要求恢复学生们学习过程的体验性,重视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3)师师合作,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教师团队集体的合作,体现在学年内教师、不同学科教师、校内与校外人员的有机合作,不同学年之间教师的有机合作。 24、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答:(1)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2)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3)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4)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 25、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的异同。 答:相同点:(1)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或改变的。不同点:课程实施的互调适是实施前就已经确定课程,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课程的参与制定观则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它是将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 26、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答:(1)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2)认识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4)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5)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的时间;(6)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 27、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1)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2)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更多地通过校长对学校的特定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学校管理特色体现出来;(3)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面向的对象,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与个性特点能增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校本课程的接受与认同,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的支持等;(4)课程专家是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协助者。 28、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答:(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中都要发挥骨干作用。 29、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影响因素主要有:(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需要;(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30、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典型的课程类型主要有:(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关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它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主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或经验课程相对应,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具有知识安排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几个特点。(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它具有强制性的特点。选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其显著特征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具有隐含性。 3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32、简述新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 答:新课程结构调整原则是:(1)综合性原则(以分科课程重新整合);(2)均衡性原则(各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例);(3)选择性原则(选择适宜课程,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与实施,实现课程结构的弹性化)。 33、课程实施研究有哪几种取向?分析各自的特点。 答:(1)课程实施的忠实观。特点:A、这种研究取向假定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课程的评价就是确定课程设计预期的结果是否真正达到。B、这种研究取向是将课程作为现成的、人们已经确定的、固定不变的一套有待实行的材料;C、这种取向指导课程实施的研究,所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以量化为主。(2)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特点:A、这种取向是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互动调适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的过程;B、这种研究取向将课程看成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已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3)课程的参与制定观。特点:A、这种研究取向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结果;B、这种取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制定课程中的作用。 34、课程实施包括哪几个层面的改变? 答:包括五个层面的改变:(1)教材的改变。包括:与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方法、教学方法等改变;(2)组织方式的改变。包括:学生的分班与分组的安排、空间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方针论-复习材料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717296.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