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11--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doc
《部编八上11--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上11--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110短文二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朗读并背诵课文。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3感受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今天我们将伴着陶弘景,一同走进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2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义,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3反复朗读课文
2、,尝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4关注文言现象。【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5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个部分之间有何联系?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从“高峰入云”到“沉鳞竞跃”,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文章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体会感情1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3、?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相互映衬。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大自然的各种色彩相互配合,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2“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明确: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八上 11 短文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