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解析试卷(全国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解析试卷(全国ⅲ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1(2018卷)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解答】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A不符合题意;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B不符合题意;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C不符合题意;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由中国的科学家完成的,D符合题意
2、。故答案为为:D。【分析】本题考查对生物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2(2018卷)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答案】A【解析】【解答】A、细胞增殖的各时期都需要消耗能量,A符合题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膜的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磷脂中含有磷元素,B不符合题意;C、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可以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不
3、符合题意;D、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有关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通过体液的作用。如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子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互相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时间: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
4、大程度。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遍性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意义:个体发育的基础。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3(2018卷)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解析】【解答】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即使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但细胞外K+浓度仍旧低于细胞
5、内,Na+相反。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了神经细胞膜两侧的K+和Na+的分布特征。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引起。而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4(2018卷)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解答】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不符合题意;B、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联会,B符合题意;C、一次有
6、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不符合题意。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发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的次数及时期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一次,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联会、四分体时期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有,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在减数分裂的后期无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有,在减数分裂的后期有,在后期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时期减半,在减数第一次
7、分裂完成时不变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有有二者联系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2 )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关键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前者有形成四分体的变化,后者则不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5(2018卷)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C【解析】【解答】A、植物
8、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光照无关,取决于酶的种类,A不符合题意;B、流经食物链上每一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方式散失,B不符合题意;C、有氧呼吸的反应物是葡萄糖,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有区别的,比如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D、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有氧呼吸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都可以合成ATP,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 1 )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来源去路:( 2 )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
9、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6(2018卷)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答案】B【解析】【解答】A、趋光性昆
10、虫以捕食其它生物为食,属于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B、黑光灯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飞到灯光附近,然后被周围的高压电网击毙,属于物理信息,B符合题意;C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和估测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了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以及生态系统的成分组成,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如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
11、,则判断为化学信息。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行为信息。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信息交流。二、必考题7 (2018卷)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答案】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当叶面积系
12、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答案】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填“高”或“低”)。【答案】低【解析】【解答】(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和红光。(2)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在植物群体光合速率达到饱和前,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增加;由题图可看出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植物群体光合速率达到饱和,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导致群体干物质
13、积累速率降低。(3)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达到光补偿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要低。【分析】本题考查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植物的光补偿点。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8(2018卷) 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
14、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答案】氨基酸|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答案】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解析】【解答】(1)氨基酸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15、,分泌蛋白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才能分泌到细胞外。(2)成熟的蛋白质具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酶破坏肽键的结构,变性的蛋白质使肽键暴露,从而更容易被水解。(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当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后,改变后的密码子仍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分析】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及空间结构,蛋白质的水解,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 1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 2 )从两个关系分析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从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分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分析:由纯合体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
16、体中的隐性基因。9(2018卷)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
17、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答案】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的比例。【答案】1111【解析】【解答】(1)甲组中,F2表现型及比值为:红二:红多:黄二:黄多=9331,说明控制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乙组中,F2表现型及比值为:圆:长
18、=3:1,单:复=3:1,但是圆单:圆复:长单:长复93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控制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结合(1)的结论,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值应为1:1。 【分析】本题考查了通过对表现型比值的分析,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
19、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0(2018卷)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答案】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答案】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
20、)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_运输完成的。【答案】主动【解析】【解答】(1)蚯蚓以及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对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同时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个方面。(3)植物根系对离子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及获得能量的来源。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需要注意哪些原则。离子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方式。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相
21、对含量梯度顺相对含量梯度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影响因素浓度差浓度差、载体载体、能量 举例水、O2等气体、甘油等脂溶性物质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离子进入细胞氨基酸、葡萄糖被上皮细胞吸收三、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2018卷)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_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答案】麦芽汁琼脂|高压蒸汽|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填“菌
22、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答案】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答案】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解析】【解答】(1)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灭菌方式为高压蒸汽灭菌。菌落是指在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当有氧气时进行有氧呼吸,可促进菌体快速增殖。进行无氧呼吸时,可进行酒精发酵,产生乙醇。(3)制作面包时,酵母菌
23、会分解葡萄糖产生CO2,产生的气体使面包松软。【分析】本题考查了酵母菌不同呼吸方式引起的结果不同,及生活中的应用。( 1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大量繁殖;半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记数、保藏菌种。( 2 )常用的灭菌方法:灭菌方法适用对象灼烧灭菌接种的工具、试管口、瓶口干热灭菌耐高温需干燥的物品(玻璃器皿等)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培养皿、实验器材( 3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反应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
24、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四、选考题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2018卷)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_(填“减半”“加倍”或“不变”)【答案】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不变(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
25、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答案】小于|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染色体组合_(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相同|不同【解析】【解答】(1)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另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2)因为胚胎细胞的全能性大于体细胞,所以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3)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的常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性染色体组合雌性个体为XX,雄性个体为XY。【分析】本题考查了核移植的概念,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的区别,染色体组成等。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结果:得到克隆动物原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