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1 总论11.1 项目背景11.2 评价依据21.3 评价目的31.4 评价范围31.5 评价内容31.6 评价方法41.7 评价程序41.8 质量控制62 企业概况82.1 企业基本情况82.2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现状83 工程分析93.1 工程概况93.2 生产过程的原辅料使用量、产品产量113.3 总平面布置113.4 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113.5 建筑物卫生学124 类比企业134.1 类比企业选择134.3 类比企业发放的劳保用品134.4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134.5 类比企业职业健康监护134.6 类比企业应急救援134.7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145 职
2、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175.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7;.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85.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18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196.1 职业病防护设施196.2 配置的个人防护用品196.3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196.4 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196.5 拟设置的辅助卫生用室196.6 职业卫生防治专项经费概算197 职业病危害评价207.1 选址207.2 总体布局207.3 建筑卫生学要求207.4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207.5 职业病危害因素207.6 职业病防护设施217.7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217.8 应急救援217.9 辅助卫生用室217
3、.10 职业卫生管理217.11 职业卫生专项投资218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229 结论与建议239.1 选址239.2 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局239.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239.4 职业病防护措施239.5 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类249.6 职业病危害控制可行性分析241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简介1. 要体现建设项目的先进性,体现建设项目立项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2. 简单介绍项目来龙去脉,如果属于改、扩建项目,与报告书的第二章要有对应关系,不能出现相互矛盾。1.1.2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十六条、十七条规定如下:a)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
4、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b) 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c)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和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d)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1.1.3 评价机构简介
5、简单地介绍下评价机构资质,必要时可介绍下评价机构的从业年限(主要是自我宣传,毕竟报告书是很多人看的,简单的自我宣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1.4 评价过程简介XX 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评价组,确定报告书编写人员,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向建设单位收集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 在充分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依照预评价方案对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介绍下项目完成过程,必要时可增加相关时间段,增加报告的可溯源性。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 6
6、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87第 105 号令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第 352 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2003第 376 号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 49 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 23 号令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 63 号文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 108 号文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 142 号文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 620 号文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国经贸安全2000第 189 号文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主席签发的属于全国性法律;省级人
7、民政府通过的,属于地方性法律。法规: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条例,常以条例形式颁发规章:部级和省级部门颁发的相关制度,称为规章编排时按颁发的先后顺序枚举1.2.2 标准、规范在标准的罗列上,建议参考国际标准编制体系的要求,可以观摩我国其他标准编纂时引用相关标准时的引用罗列1. 首先罗列GBZ(包括GBZ/T)系列的标准2. 然后罗列GB标准3. 再罗列GBJ等其他部门标准4. 同一类标准中按标准号大小,从小到大罗列1.2.3 基础依据1. 委托书2.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项目申请说明等,列举时要标注出版本号、编号、设计机构,设计时间等信息,做到可溯源。1.3 评价目的1.3.1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
8、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3.2 运用科学方法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产生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3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4 评价范围1. 依据可研中设计的东西进行评价,任何可研外的东西应谨慎地纳入到评价范围内来,合同约定的除外2. 评价范围宜细不宜粗,要以工程建设内容为主,不要写成评
9、价内容3. 一定要注明不评价建设期的危害,因为厂房建设等涉及了建筑业, 这方面目前没有法规要求评价。本评价报告主要针对本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不包括本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1.5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1.6 评价方法1.6.1 类比法通过对与本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
10、料的分析,类推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1.6.2 风险评估法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1.6.3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
11、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7 评价程序1.7.1 准备阶段接受委托后,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1.7.2 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1.7.3 完成阶段汇总、分析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所获取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本次评价程序图见图 1-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 收集有关资
12、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 初步调查分析3 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准备阶段拟订预评价方案质控审查确定预评价方案 实施阶段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数据查询、检查表制订 完成阶段汇总、分析资料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编制预评价报告书专家审查提交正式报告图 1-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1.8 质量控制评价报告编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分别按国家标准、检测规范和XXXX 编制的质量手册(注明版次)、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本项目质量控制图见图1-2。依据质量管理要求:质量手册是第一层文
13、件,第二层文件是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第三层文件是作业指导书。因此评价报告仅列明第一层文件的版次,目的也是做到可溯源性。2 企业概况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的规模、大小、隶属关系,简明扼要的说明企业与现有项目的关系,与第一章第一节呼应。2.2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现状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就是一个简单的现状评价,编制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建设单位可以利旧的东西要重点讲解,描述结束后对现有情况要做总结。一般而言,原有的管理制度是重点的重点,是可以直接类推本项目上马后的管理,因此重点要描述现有的管理,并在后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2.2.1 地理位置2.2.2 原辅料、产品、生产工艺2.2.3 主要职
14、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2.2.4 职业病防护设施2.2.5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2.2.6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2.2.6.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2.2.6.2 职业卫生防治规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2.6.3 操作规程2.2.6.4 职业卫生档案、健康监护档案2.2.6.5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2.2.6.6 职业卫生培训2.2.7 应急救援预案与设施2.2.8 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现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地方如下:现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主要的不足之处如下:3 工程分析3.1 工程概况3.1.1 项目名称罗列3.1.2 项目性质罗列3.1.3 自然环境概况3.1.3.1 地形
15、、地貌、地质简单的描述地形、地貌、地质,用途在于评价选址,大部分情况下没有特别的要求,在特殊的情况下,要注意是否适合建厂。比如在沙地建高楼是不太可能的吧?此类数据往往是公开的,可以通过可研、网络进行查找,并要求评价师到实地去考察确认。3.1.3.2 气象条件简单的描述下气象条件,包括温、湿、风、降雨、雪等。XX市全年最小频风向NNE,全年最大频风向SSE,夏季最小频风向W,风玫瑰图见附件三。重点在于温度和风向、风速,这个与后文选址,总平、辅助用室的设计密切相关,一定要注意。当然有地方会列出地震等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个不是我们卫评能考虑的,除非当地确实属于地震多发地区,那么在建筑物结构上可能会有
16、特殊的考虑,我们要接受这种考虑,避免在提建议的时候闹笑话。此类数据可以到当地气象局咨询或查找到相关数据。3.1.3.3 自然疫源地情况这个是评价最难把握和控制的地方,疫源地的宣布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应该是当地人民政府宣布的,其他人和组织没有权利去宣布。这个一般情况下,如果建设地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属于人工地形的区域,可以大胆地写属于非自然疫源地。一定要注意要明确好范围。比如 XX 市的项目,我们不能写成XX 市不属于自然疫源地。要具体化,原则上要具体到乡和镇的行政,如果写成某某地区不属于自然疫源地,评价机构的风险就非常大了。这个要求评价师去现场考察,并要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熟知自然疫源地的大致
17、分布区域。如血吸虫、出血热的分布等,必要时可到当地的CDC 咨询疫情。3.1.4 社会环境条件1. 要体现的是社会保护的敏感点,这个包括,现有项目污染其他区域和其他区域污染本项目2. 如果按产业规划来说,本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规划? 比如说食品生产区规划一个铅冶炼厂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同理食品或药品生产企业规划到冶炼区也是不合适的。因此上述内容需要我们评价师去现场实地考察,并留下周边的照片以备案可查。3.1.5 拟建地点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按可溯源性和唯一性描述拟建地点,如果企业能提供用地红线最好附图在后。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件四。描述方法有:1. 经纬度标识法,这个适用于有GPS 定位
18、,可以给出经纬度的项目2. 街道门牌号法建议评价师一定要去拟建地点看一看,带回必要的数据。3.1.6 生产规模按可研报告进行描述3.1.7 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及劳动定员按可研报告进行描述。但可研报告质量有高优低,很多报告中没有岗位设置,如果没有岗位设置。我们不可能去帮企业设计岗位,因此这里只能不描述岗位设置。3.1.8 项目组成生产装置:列出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辅助装置: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公用工程:包括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燃气工程等,可用文字简要说明。总图运输:包括原料及辅料形态、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可以用列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危害 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