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新人教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新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新人教版 .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 年高考 3 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 B版)新人教版专题十二一、 (2013 安徽 ,4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 4 题。 (19 分)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 名为有口辩士 , 居左右 , 常使诸侯。及高祖时 , 中国初定 , 尉佗平南越 ,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 为南越王。陆生至 , 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 : “足下中国人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 捐冠带 , 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 且夫秦失其政, 诸侯豪杰并起 , 惟汉王先入关 , 据咸阳。项籍倍约, 自立为西楚霸
2、王, 诸侯皆属 , 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 鞭笞天下 , 劫诸侯 , 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 , 海内平定, 此非人力 , 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 不助天下诛暴逆, 将相欲移兵而诛王 ; 天子怜百姓新劳苦 , 且休之 , 遣臣授君王印, 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 , 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 , 掘烧君王先人冢墓, 夷种宗族 , 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 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 , 谢陆生曰 : “居蛮夷中久, 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 曹参、 韩信贤 ?”陆生曰 : “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 ?”陆曰 :
3、“皇帝起丰、沛, 讨暴秦 , 诛强楚 , 为天下兴利除害, 继五帝、三王之业 , 统理中国 , 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 ,居天下之膏腴, 人众车舆, 万物殷富 , 政由一家 , 自天地剖判 , 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 , 皆蛮夷 , 踦区山海之间 , 譬若汉一郡 , 何可乃比于汉王 ! ”尉佗大笑曰 : “吾不起中国, 故王此 ; 使我居中国 , 何遽不若汉 ! ”乃大悦陆生 , 留与饮数月。曰 : “越中无足与语, 至生来, 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 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 ,高祖大悦 , 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 ,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
4、下。 至二世时 , 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 , 行南海尉事。 嚣死 , 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 , 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 ,佗即击并桂林、 象郡 , 自主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 为中国劳苦 , 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 ,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 椎结 :同“椎髻” , 发髻梳成一撮, 形状如椎。踦区: 同“崎岖”。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 : 父母B.如反覆手耳反覆 : 翻转C.人众车舆舆: 众多D.政由一家由: 如同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5、3 分)( ) A. B. C. D.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 代表朝廷出使南越, 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 , 得到高祖的肯定, 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 , 他举止无礼 , 态度轻慢 ; 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 , 且南越君民同心, 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 , 受命于任嚣 , 代任南海尉 , 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 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 接受朝廷封赏, 臣服于汉王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6、-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 , 他从国力、 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今足下弃反天性, 捐冠带 , 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祸且及身矣 ! 译文: (2) 吾不起中国 , 故王此 ; 使我居中国 , 何遽不若汉 ! 译文: (3) 越中无足与语, 至生来 , 令我日闻所不闻。译文: 一、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10 分)(1) 现在您背弃本性, 抛
7、弃汉人的衣帽巾带, 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 , 成为敌对国家, 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2) 我没有从中原起兵, 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 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3) 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 我) 同(他 ) 交谈 , 直到你来 , 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 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 被称为能言善辩之士, 身为近臣 , 常出使诸侯。到高祖登基时,中原刚刚安定 , 尉佗平定了南越, 趁机在南越称王。 高祖派陆贾赐给尉佗官印, 封他为南越王。陆贾到了南越 , 尉佗头梳椎髻 , 腿伸如箕 , 倨傲无礼地接见陆贾。陆贾于是游说尉佗说 : “您是中原人 , 父母兄弟
8、的坟墓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 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 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 成为敌对国家 , 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况且秦朝政治黑暗, 诸侯豪杰一起起兵反秦 , 只有汉王首先入函谷关, 占据咸阳。项籍违背了约定, 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隶属于他 ,可以说最强大了。 然而汉王从巴蜀起兵, 征伐天下 , 约束诸侯 , 终于诛杀项羽灭掉西楚。五年之中 , 海内平定 , 这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而是上天的任命啊。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 却不帮助天下诛灭凶暴叛逆之人,( 因此 ) 将相要调兵来诛灭大王; 天子怜悯百姓刚刚经历艰辛困苦 ,将要让他们休养生息, 派我授予大王官印, 剖符为信
9、 , 互通使者。 大王应该出迎于郊,北面称臣。大王您竟然想凭借刚刚创建尚未安定的南越, 在此不顺从朝廷。大汉天子如果听说了 ,( 一定会 ) 挖掘焚烧大王先人的坟墓, 诛灭大王全族, 然后派一名偏将率领十万之众军队到南越 , 南越人就会杀了大王而归降大汉,( 这就 ) 如同翻转手掌一般容易啊。”于是尉佗就急忙起身 , 向陆贾道歉说 : “我身处蛮夷之中时间久了, 太失礼了。”于是问陆贾说: “我和萧何、曹参、 韩信他们相比 , 谁更贤能 ?”陆贾说 : “大王比他们贤能。”尉佗又问 : “我和皇帝比, 谁更贤能 ?”陆贾说 : “皇帝在丰、沛起兵, 讨伐暴秦 , 诛灭项羽 , 为天下人兴利除害
10、, 接续五帝、三王的功业,统治中原 , 中原的人口数以亿计, 土地方圆万里, 占有天下肥沃的土地, 人众车多 , 万物富足 , 政令出自一家 , 自开天辟地以来, 未曾有过。现今大王的人口不超过几十万,都是蛮夷之人 , 而南越在山海之间, 处境艰危 , 如同大汉的一个郡, 大王又怎能和汉王相比呢! ”尉佗大笑说 : “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 假如我身处中原, 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于是非常喜欢陆贾, 挽留他并和他连饮数月。尉佗说: “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 我) 同( 他)交谈 , 直到你来 , 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陆贾授予尉佗为南越王, 让他称臣并遵从大汉的管理
11、。回朝复命, 高祖非常高兴, 授予陆贾为太中大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 , 是真定人 , 姓赵。秦当时已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 , 南海郡尉任嚣重病垂死,召请龙川县令赵佗。任嚣将文书交付赵佗, 让他代任南海尉。 任嚣死后 , 赵佗于是逐步用手段诛杀了秦所设置的官吏, 让自己的同党代任郡守。秦朝灭亡之后 , 赵佗就攻打吞并了桂林、象郡, 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平定天下之后, 认为中原历经艰辛困苦, 所以放过了赵佗而没有讨伐他。汉十一年, 派陆贾趁势立赵佗为南越
12、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二、 (2013 课标全国 ,4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4 题。 (19 分) 马文升 , 字负图 , 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 , 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 , 风裁甚著。 成化初 , 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 ,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 , 抚安流移 , 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 又败之汤羊岭 , 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 , 总督漕运。淮、徐、和饥, 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 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 悉议行。帝耕藉田 ,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 :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此何为者 ?”即斥去
13、。 明年 ,为兵部尚书 , 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 , 兵政废弛 , 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 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 夜持弓矢伺其门, 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 尽心戎务, 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 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 , 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 , 当早谕教 ,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 保抱扶持 ,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 ,浙江及南畿水灾,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 帝亦推心任之 , 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 倪岳代滽 , 岳卒 ,以文升代。 南京、 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 , 文
14、升请帝减膳撤乐, 修德省愆 , 御经筵 , 绝游宴 , 停不急务 , 止额外织造 , 振饥民 ,捕盗贼。已 , 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 朝政已移于中官, 文升老 , 连疏求去 , 许之。家居 ,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 , 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 , 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 , 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 , 厉廉隅 , 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 大盗至钧州 , 以文升家在 , 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 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
15、.振巩昌、临洮饥民振: 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 铭刻。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 分)( )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即非职守 , 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 , 修德省愆止额外织造 , 振饥民 , 捕盗贼A.B.C.D.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 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 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 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 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
16、,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 奸人怨恨 , 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 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 ,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 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 又有显赫边功 , 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 , 品行端正 , 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 帝亦推心任之, 诸
17、大臣莫敢望也。译文: (2) 家居 ,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译文: 二、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1) 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 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 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2) 在家闲居 , 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译文 马文升 , 字负图 , 外貌美丽出众, 多力气。考中景泰二年进士, 授官御史。先后巡视山西、湖广 , 刚直不阿的品格很显著。成化初年, 召为南京大理卿。平定满四之乱, 记功晋升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 安抚流亡百姓 , 政绩很显著。这期间于黑水口击败贼寇, 又于汤羊岭击败贼寇 , 刻石
18、记功而还。晋升右都御史, 总管漕运。淮、徐、和发生饥荒, 调拨十万石江南的粮食 , 五万两盐价银救济百姓。孝宗即位, 召拜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 马文升上书议论十五件事 , 都经讨论而施行。皇帝在藉田耕作, 教坊用杂戏进献。马文升严正地说: “新天子应当懂得农事艰难, 要这些干什么 ?”皇帝马上责令撤去。第二年, 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像以前一样提督团营。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兵政废弛 , 西北部落时时在边塞窥伺。马文升严格查核众将校 , 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邪之人非常怨恨, 夜里拿着弓箭在马文升门前窥伺, 有的人写诽谤的文书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十三年, 尽心军务 , 对于屯
19、田、马政、 边备、守御 , 多次分条上奏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建议。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 应当说的, 即使不属于自己的职分, 也言无不尽。 曾经认为太子年满四岁, 应当早日教导 , 请求选择醇厚谨慎年高德重熟知书史的人, 抚养扶持 , 所有的言语行动都用正道来教导。山东长久干旱,浙江及南畿发生水灾, 马文升请求命令有关部门赈救抚恤, 训练士兵以防备意外。皇帝都认真地采纳。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 皇帝也诚心诚意任用他, 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 倪岳代替屠滽 , 倪岳去世后 , 用马文升代替。南京、凤阳狂风暴雨毁坏房屋 , 拔起树木 , 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膳食, 撤
20、去音乐 , 培养仁德减少过失, 驾临御前讲席, 杜绝游宴 , 停止不紧急的事情, 停止额外的织造, 赈济饥民 , 搜捕盗贼。不久 , 又上奏吏部职掌十件事。皇帝都褒奖采纳。正德年间,朝政已经转移由宦官把持, 马文升年老 , 接连上疏请求离职 , 皇帝同意了。马文升在家闲居, 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 享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有文武之才, 长于随机应变, 朝廷重要决议往往等他决断。 功劳在边防重镇, 外国都听到他的威名。尤其重视气节 ,为人品行方正, 正道直行。去世后过了一年, 大盗到钧州 , 因为马文升家在这里, 舍之而离去。三、 (2013 课标全国
21、,4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4 题。 (19 分) 李揆 ,字端卿 , 陇西成纪人 , 而家于郑州 , 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 , 善属文。 开元末 , 举进士 ,献书阙下 ,诏中书试文章, 擢拜右拾遗。乾元初, 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 多不考实 , 徒峻其堤防 ,索其书策 , 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 曰: “大国选士 , 但务得才 , 经籍在此 ,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 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 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 有通衢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置沟
22、中者 , 李辅国方恣横, 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 : “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 , 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 遂安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 , 文武区分 , 以相伺察。 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 , 忽有非常之变 , 将何以制之 ?”遂制罢羽林之请。揆在相位 ,决事献替 , 虽甚博辨 , 性锐于名利 , 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 滞于冗官 , 竟不引进。同列吕讠垔,地望虽悬 , 政事在揆之右 ,罢相 , 自宾客为荆南节度, 声问甚美。惧其重入 ,遂密令直省至讠垔管内构求讠垔过失。讠垔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 数日 , 其兄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 揆量移歙州刺史。初,
23、 揆秉政 , 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 , 意甚轻易 , 不纳 , 而谓晋卿曰 : “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 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 及载登相位 , 因揆当徙职 , 遂奏为试秘书监, 江淮养疾。既无禄俸, 家复贫乏 , 孀孤百口 , 丐食取给。萍寄诸州 ,凡十五六年 , 其牧守稍薄 , 则又移居 , 故其迁徙者 , 盖十余州焉。 元载以罪诛 , 除揆睦州刺史 , 入拜国子祭酒、 礼部尚书 , 为卢杞所恶。 德宗在山南 , 令充入蕃会盟使, 加左仆射。 行至凤州 , 以疾卒 , 兴元元年四月也, 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24、,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而家于郑州 , 代为冠族代: 世世。B.少聪敏好学 , 善属文属: 撰写。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 冒犯。D.经籍在此 , 请恣寻检恣: 任意。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 分)( ) 献书阙下 , 诏中书试文章自此颇承恩遇, 遂蒙大用遂制罢羽林之请后累年 ,揆量移歙州刺史奏为试秘书监, 江淮养疾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A.B.C.D.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揆自幼好学, 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 聪明敏捷 , 好学上进 , 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
25、有真实才能的人, 受到广泛好评。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 盗贼杀人 , 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 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 论及大事头头是道, 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讠垔地位超过自己, 密令捏造吕的过失, 最后反而自食其果。D.李揆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贵, 鄙薄元载出身寒微, 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 , 对他报复 , 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其兄自有时名, 滞于冗官 , 竟不引进。译文: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新人教版 2022 年高 语文 专题 复习 十二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