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大气运动和气压带(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大气运动和气压带(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大气运动和气压带(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 大气运动和气压带一、知识点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3.等压线与风4.大气环流二、知识梳理1.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能量来源:根本来源:太阳辐射(A) 直接来源:地面辐射(B)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受热过程环节:“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而,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热量环节:“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
2、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较曲折: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地形(地
3、势髙低);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线延伸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南方正相反);冬季风(大气环流,北方冬季风影响大)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南方太阳高度大,北方白昼时间长) 3.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反射作用突出,且与云层厚度有关。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4.逆温成因及其影响在一定条
4、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范围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使近地面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典型例题】1.2019年2月,我国北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相对于往年整体偏差。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辐射类型,完
5、成下面小题。 (1)污染物累积增多,对图中序号代表含义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变弱B.变弱C.增强D.增强(2)材料中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A.冬季风偏弱B.降雪量偏小C.夏季风偏弱D.取暖燃煤量大2.2019年6月11日早晨,沈阳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一立交桥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
6、,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3)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参考答案】1.答案:(1)A; (2)A解析:(1)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为
7、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因此会减弱;污染物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会减弱,因此减弱、增强;大气中污染物增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则会减弱,即增强、减弱。(2)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主要有垂直扩散和水平扩散两种方式,前者与对流运动强弱有关,后者与风力大小有关;2019年2月属于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冬季风,冬季风偏弱,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冬季风偏弱,选项A符合题意;降雪量的大小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沉降,不会影响污染物的扩
8、散,因此降雪量偏小不是污染物不易扩散的原因;2019年2月为冬季,与夏季风强弱无关;取暖燃煤量大小只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数量多少,不影响污染物的扩散条件。2.答案:(1)C; (2)D; (3)A解析:(1)浓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减弱,使得人们看到的物体变得模糊不清了,C正确。(2)深秋初冬时节,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居多,大气中尘埃物质多,成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晴天时,昼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低,易于水汽的凝结,形成大雾。D正确。(3)空气散射时主要对波长较短的紫色光和蓝色光散射明显,而红绿灯所发出的红色和绿色光,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所以虽然有大雾
9、天气,红绿灯依然醒目。A正确。 2.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垂直方向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2.三个关系(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3.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1)山谷风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 海陆风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3) 热岛效应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 【典型例题】3. 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
10、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小明推断,“穿堂风”的形成过程类似于( )A.热力环流形成B.大气受热过程C.温室效应成因D.热胀冷缩过程(2)小明观察到,白天“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3)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 )A.减轻大气污染B.增加生活用能C.降低室内温度D.提高室内湿度4. 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当流云顺着风向在飘移的过程中遇到山口、悬崖或翻越山岭时,就会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像水一样倾泻而下,形成云瀑。川西地区甘孜州泸定县的牛背山是观赏云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