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南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创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
2、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同时激励陈亮,表现了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壮词”意思是壮怀激烈之词。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诗词较多,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投
3、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 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四书五经”。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
4、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
5、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三、词语注释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八百里”原是指王顗的一头良牛,后人常借八百里指代牛。 4.麾:军旗。麾下:部下 5.炙:烤肉。 6.五十弦:本指瑟,此指军中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7.沙场:战场 8.点兵:检阅军队。 9.的卢( d l):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0.作:像,如。 11.霹雳(p l):惊雷
6、,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了(lio)却:完结,完成。 13.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赢得:博得。 15.身后:死后。 16.可怜:可惜四、译文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五、赏析句子: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一开始,从醉中落笔,”“醉里”,写得是情态。“挑灯”,是把油灯拨亮。“看剑”,即水
7、龙吟中的看吴钩,表明词人渴望杀敌的心情。词人渡江南来是为了抗金报国,然而他的勃勃雄心换来的是排挤和打击,最后竟是罢职闲居。这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就迫使词人只好用就来排遣心中的痛苦积郁了。“梦回”,通常是指梦醒,但这里是指回到梦中。“角”,是军队中的一种吹奏乐。“连营”,一个连着一个的军营。全句是说梦里“我”又回到了军队,军营中到处吹起嘹亮的号角。从“梦回”开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醉中入梦,表达了词人愿意为国效力,梦中都不忘戍边报国的志愿,也表露自己力主抗金的一贯立场。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范围,军营八百里;一是指牛。世说新语?汏侈篇:晋
8、王恺有牛,八百里駮(同驳)常莹其角。一次王凯同别人比箭,以八百里驳做为赌注,结果王凯输了,便杀了这头牛,做了烤牛肉。苏轼在约公择钦是日大风诗中写到:“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苏轼以“八百里”入诗,辛弃疾又以“八百里”入词,可见一“八百里”代牛当时宋代流俗习语。“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意思上说,军营中杀牛烤肉分饷战士,并奏起了雄壮的乐曲。此句子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以工整的对偶句再现了豪迈的
9、军营生活。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3. 沙场秋点兵。为什么军营中号角连天?主帅又为什么杀牛烤肉犒赏三军呢?词人接下来告诉我们,那是“沙场秋点兵”。“沙场”,战场。“秋”,秋天。“点兵”,阅兵。阅兵,就是要出征,“秋点兵”不仅仅点明一个出征的季节,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上阙是写饷军阅兵之雄壮的场面,而下阙写的则是出征和凯旋。4.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作”,作“如”解。“
10、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驰骋,弓弦像打雷一样发出巨鸣。两句从表面上看是写战马和武器,实际上是在描写出征战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再次从视觉听觉角度,以对偶的手法概括出激烈的战斗场面,描绘出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君王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在生前和死后都博得了千载好名声。这两句是对上文的一个收束,是词人对自己报国建功理想的诉说,对自己一生全部追求的概括。6.可怜白发生!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