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docx
《2.3.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力环流教学设计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二)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2.教学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
2、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三教学方法(一).学情分析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
3、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二).学法选择基于以上教材与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 1.实验法 2.合作探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察图片,思考生活当中的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创设情境,让学生激发探究地理知识,思考问题的欲望。探究我们通过实验活动,来感受热力环流的产生。实验演示步骤:(1)将一碗开水和一盒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2)用平整的塑料
4、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盒上方)开一个小洞。(4)将点燃的香放进小洞内。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活动:1.观察烟雾的飘动轨迹并画在纸上。2.烟雾为什么会飘动?并在图中加上表示原因的文字。3.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热力环流的原理1、课件演示、讲解相关概念: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上方空气柱的总重量。气压的变化特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 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点的连线等压面:气压相等点所构成的面2、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热力环流产生的原理。(课件演示、分析)1)地面受热均匀时,等压面与地面平行2)地面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2.3 热力 环流 教学 设计 地理 湘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