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pdf





《2022年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章微型计算机概述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俗称计算机或电脑,是一种具有高速数值运算、自动信息处理、逻辑判断和超强信息存储记忆功能的电子设备,也是一种能按照程序员事先安排的程序来工作,高速地处理各类数据信息的智能化设备。电子计算机是人类现代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它起始于1946 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这是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重达30 吨并能按照事先安排的指令快速完成指定计算任务的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自此,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这期间,计算机的构成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几个发展阶段,对应了电子计算
2、机发展的4 个时代,而微型计算机属于第4 代电子计算机产品,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是集成电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电子计算机按体积、性能、用途和价格指标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5 类。从工作原理上来讲,微型机与其他计算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是直接面向个人用户的,其结构、功能和售价也是全面适应个人用户的。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其性能与微处理器的性能直接相关。微型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1.1 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特征的。微处理器自1971 年问世以来,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3、的不断进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以极快的速度发展。19711973 年,标志着第1 代微机的4 位和 8 位低档微处理器问世了,其代表性产品是 Intel 公司的 4004 和 8008 微处理器, 分别是 4 位和 8 位微处理器。 8008 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种 8 位的微处理器,其集成度约4000 个晶体管 /片,芯片主频仅1MHz 。19741977 年,出现了标志着第2 代微机的8 位中高档微处理器,其代表产品有Intel 8080、M6800 和 Z80 等,集成度有了大幅提高,已具备了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包括中断、 DMA 等控制功能,主频约2MHz 。由于有了较完善的指令系统
4、,软件可采用BASIC 、Fortran 等高级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19781984 年进入了拥有16 位微处理器的第3 代微机时代。这个时代的微处理器代表产品是 Intel 8086 、Intel 8088 、M68000 和 Z8000 等,集成度和运算速度比上一代有了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倍的提高,主频时钟已超越了5MHz 。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也更加丰富和完善,也有了配套的操
5、作系统和多任务处理功能。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979 年, IBM 公司以 8088 作为个人计算机( PC)IBM PC 系统的微处理器,自此开创了PC 时代。 1982 年, Intel 又推出了高性能的 16 位处理器80286,主频达20MHz ,各方面性能指标大幅提高。IBM PC/AT微机就是基于这款处理器的代表机型。19851992年是 32位微处理器时代, 对应第 4代微机。其代表产品是Intel 80386/80486 ,Motorola 的 M69030/68040 等,最为经典的80386 DX 集成度已高达每片27.5 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达33MHz , 而 Intel
6、 于 1989 年推出的 80486 微处理器的集成度和速度要高于80386 DX 4 倍,特别是在其指令系统中首次采用了精简指令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19932005 年是奔腾( 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时代,对应第 5 代微机。 这个时代的微处理器的代表产品是Intel 的奔腾系列芯片。这个系列芯片的集成度、运算速度和性能均大大优于上一代的32 位微处理器, 使微机的发展在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阶。2006 年至今应该属于单片多核或64 位微处理器时代。 通常认为 Intel 多核的酷睿(Core)系列微处理器是第
7、6 代处理器。另一方面,AMD公司于2003 年推出了面向个人机的64位微处理器Athlon 64 和 Athlon 64 FX 被认为开创了又一个新的微机时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处理器的不断更新换代,微型计算机正向着更微型、更高速、更廉价、更低能耗、更强功能和更多用途方向发展。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及其完整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是与整个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的,而这一切又决定了微机系统的基本性能和功能。但就现代一个不算长的历史阶段而言,典型的微机系统的组成有其一致性。1.2.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系统间的关系1微处理器(M
8、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是整个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和总控制单元,决定了微机的基本性能;微处理器就是把运算器、寄存器组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功能部件,是具有计算机系统运算和控制功能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2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MC)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配以一定规模的半导体存储器、系统总线(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9、 - - - - - - 3微型计算机概述第 1 章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及其控制单元、硬盘、输入/输出( Input/Output ,I/O)接口电路和辅助电路构成的装置,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即裸机。3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 System,MCS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设备、电源、机箱以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的系统,简称“微机系统”。单纯的微型计算机总体上只是一个硬件模块的组织结构,本身无法运行;如果在微机中建立起必要的软件,就能独立执行程序,完成运算和逻辑判断功能。但是,微机所运行的程序和所需的数
10、据需要通过外部设备输入,而运算完成后的结果也需要显示器或打印机之类外部设备输出帮助显示或打印出来。显然,微型计算机除了需要软件外,还要配备必要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能投入实际应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系统是3个含义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概念,对应着互为依存的各类软硬件部件,三者的关系可以用如图 1-1 所示的结构来描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服务性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外部存储器(如U盘、移动硬盘)等微处理器( CPU): 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等系统总线: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输入 /
11、输出接口: 各类串行、并行接口电路存储器: RAM 、ROM 、高速缓冲存储器、硬盘等、软件系统应用软件:汇编语言、编译系统、各种软件包、文字处理系统等图 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2 微机系统基本结构图 1-2 给出了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基本电路结构示意图。微机硬件系统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译码控制模块、系统总线控制模块、系统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各类外部设备等部件组成。在如图1-2 所示的微机结构中,CPU 是核心部件,通过系统总线控制模块和译码控制模块,来控制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系统总线,与其他部件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完成指定的计算和控制任务。系统总线控制模块微处理器CPU存储
12、器各类外部设备输入和输出接口电路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系统总线译码控制模块微型计算机主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图 1-2 微机系统的硬件基本结构具体而言, CPU 指挥控制模块, 经由系统总线把需要执行的指令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进入 CPU 后实行执行指令的操作,完成各类运算、逻辑判断,或对外设进行输入或输出的控制操作,从而完成程序员预设的各类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存储器是微机存放和
13、记忆程序、数据的重要部件。通常把位于主机内部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称为内存,也称为主存,由只读存储器(ROM )和随机存储器( RAM )两部分组成,属于主板(焊有所有微机芯片的印刷电路板,即PCB)内的存储器,而主板外或主机外部的用于存放大量信息的存储器则称为外存。外存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硬盘存储器,用于存储微机运行必需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对于现代微机来说,微机的独立运算和控制已完全无法实质性地离开硬盘,因此硬盘存储器应该属于微机主机内部的部件,但属于主板外存储器。另一部分属于主机外部的,可以暂时不介入微机运行和控制的辅助型存储器,包括 U 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大存储量存储器。输
14、入 /输出接口电路是设置在外部设备(简称外设)与系统总线之间的专门电路,又称I/O 接口,用于协调CPU 与外设之间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换。系统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简称三总线。系统总线把CPU、存储器和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有机地连接起来,用来传送微机内部各部件间的信息;数据总线传送各类数据,其中包括指令代码、运算数据、中间数据和结果数据;地址总线上的信息主要是针对存储器具体存储单元或具体外设对象的地址信息,这些地址信息指出了数据的来源或传送的目的地; 控制总线传送CPU 对存储器或I/O 设备的控制命令和I/O 设备对 CPU的请求服务的信号。整个系统总线的工作由系统总线控制模块
15、统一安排和指挥。外部设备,即I/O 设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指直接为计算机本身的顺利运行而服务的,必须与外界及时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器、扫描仪、图形或文字识别仪、条码读入器、模/数和数 /模转换器等;另一部分是暂时不会影响计算机运行的外设,如打印机、外部存储器(如U 盘、光盘等)、开环控制对象(如步进电机)、大屏幕 LED 显示器、 VGA 显示器等。1.2.3 微机硬件系统的典型配置如图 1-2 所示,微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设组成。主机包括PCB 主板、 I/O 接口卡(又称适配器)以及电源、机箱等部件;微机的外设很丰富,典型的外设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
16、印机、光盘驱动器、网卡、摄像头等设备。PC 主机大部分电路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和接插模块,是安装在机箱内的PCB 主机板上的,外部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主机板相连。主板几乎集中了微机系统的全部功能,控制着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指令流和数据流,能够根据系统的要求调度各个子系统并为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提供完整的硬件保证。主板上最常规的部件是CPU、系统支持芯片组、内存芯片、I/O 接口、总线扩展槽、键盘或鼠标接口、可充电电池以及各种开关和跳线等,还集成了显示卡、声效卡、网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022 微型计算机 系统 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