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标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 刁 云 婷【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指导老师】苟 清 明【专业】 小学教育【正文】1. 引言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
2、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的教材本身发生兴趣。在数学
3、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时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大脑对知识进行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会最清晰,思维活动也会最积极最有效,学习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课中,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2.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措施2.1 关心学生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
4、,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厉的印象, 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2.1.1 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
5、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 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1.2 学习上帮助差生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应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 有些差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差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还是可以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这样持之以恒, 差生就会逐步转变。2.1.3 表扬鼓励,树立
6、信心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提高, 所以教师应多采取表扬的措施。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2.2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 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 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7、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 这样,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例 1:讲元、角的进率时,可以这样设计:我假扮成售货员,请一个同学来扮买东西的学生,我把准备好的9 张一角钱给他。老师可以说: “老师这里有一个漂亮的发夹, 有同学愿意要吗 ?”这时小朋友的兴趣就马上能被调动起来。请上一个学生上来后,把钱给他, 然后老师又说:“这个发夹要一元钱, 现在用你手中的钱来买,看能不能把它买走。”学生当着全
8、班一一数到就没有了,老师就发问:“这个发夹要一元钱,他只有角钱,够买这个发夹吗?不够的话还差多少?那么多少个一角钱是一元钱?”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例 2:一年级上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也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先让个同学说出自己的座位,学生回答“我是的一个”。这时老师可以发问:“刚才他是从哪开始数的呀?”然后带着全班一起数一遍。再发问:“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开始数?”学生能回答出还可以从后面数,也可以从门边和从窗户开始数。再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准确位置,如:“我的位置是从门边数第三排,从前面数第三的一个。
9、”老师总结出描述自己的位置要说清楚自己所在的组和排,然后这堂的课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尽量的开口多说,所以这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也会很浓厚,在这里既使学生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2.3 导课新颖,产生兴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成功的导课, 不仅能讯速安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例 3:教学“年、月、日”一课时,
10、首先提出这样“古怪”问题让学生回答:“小英的妈妈 40 周岁的生日,才过第十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听了感到十分奇怪, 从而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能迅速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例 4:在教学能被2、5、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刚开始,老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写了些数,老师说到: “这些数大家能一眼看出哪些能被整除,哪些能被整除, 哪些又能别整除吗?”在学生感到不行的时候老师又说:“老师就能。 ”并马上做出判断,然后让同学们经过笔算验证,都准确无误。 这时同学们都感到奇怪,疑问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由好奇心又转变成学生的求知欲。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地向学生说明,
11、是如何根据数的特征作出判断的。这样通过“开场白”的引趣,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接引用,巧妙设计,引疑激趣,导入新课,使一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并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更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进一歩得到发展。例 5:在教学认识乘法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简单的几个连加的算式,学生能很快地算出答案,然后又写了一个很多个2 相加的算式, 请学生来算一算,这时学生觉得很麻烦, 而老师在这时很快说出答案,于是学生便觉得老师“料事如神”,十分羡慕。学生就会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的算出答案的疑问,从而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迫切想知道这种方法,变“要我学”为“
12、我要学”,这时告诉学生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于是导入新课。2.4. 联系生活实际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2.4.1 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运用生活化、 情趣化、 童真化的语言感染学生。如课题的设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人文化和生活化”的角度去提示。学习“时分的认识”变成“我家的小闹钟”;学习“人民币”变成“我和妈妈逛超市”等等。2.4.1 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数
13、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 富有挑战性的, 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对小学生而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利用现实的内容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 6: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 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在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 米、1 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 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
14、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例 7:教学了“ 2”的认识后,叫学生说出“人”身中有“2”的器官。学生通过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察、议论,纷纷说出人有“2”只手、“ 2”只脚、“ 2”只眼睛、“ 2”只耳朵;如果叫
15、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2”的东西,就只有少数学生能说出:小鸟有“ 2”只脚,鹅有“ 2”只脚等,视野、范围都比较狭窄。根据这一情况,指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有的观察到自行车、摩托车都有“2”个轮子,有的观察到羊的“2”只眼睛、 “2”只角 有的将自己观察到的小鸟有“2”只脚、“2”只眼睛、“ 2”翅膀、 “2”个鼻孔, 一口气说了出来。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知识。通过观察、实践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就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有无穷的乐趣。2.5. 动手操作实践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要解决数学
16、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 新想法, 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例 8: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 有的拼成了长方
17、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例 9: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 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8、,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2.6. 开展游戏竞赛2.6.1 游戏激发兴趣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 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 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2.6.2 竞赛激发兴趣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研究认为,当前人脑的功能只有10% 左右被利用了,还有90% 的潜力有待发挥。 通过竞争可以引起大脑某些部位紧张,使处于 休息 状态的部位进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2 如何 培养 小学生 学习 数学 兴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