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传染病预检分诊精品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传染病预检分诊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传染病预检分诊精品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纲一、传染病的预检分诊一、传染病的预检分诊二、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要求二、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要求三、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三、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四、医疗机构传染病处置四、医疗机构传染病处置可用考评指标可用考评指标(1)设立感染性疾病门诊,工作制度建全;(2)预检分诊场所设置合理,标识明确、通风良好、流程合理,配备个人必要的防护用具(用品)、消毒用品、洗手设施,医疗设施设备齐全。二、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二、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 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 设置原则: 合理安排布局,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基
2、本要求: (1)选址: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离,并有醒目的标志。(2)布局: 呼吸道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应完全分隔,做到空气气流互不相通,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独立设置;分设病人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门通道;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3)消毒: 污水、污物等废弃物的消毒和处置,符合有关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施; 呼吸道发热门诊的具体要求 : (1)设有挂号、收费、取药处(可以指定专人代为挂号、收费、取药)、候诊室
3、、诊室、治疗室、独立卫生间、隔离留观室、化验及X线拍片室(可以指定临近的、能严格防止人流、物流交叉的、且有消毒及防护措施的专门检验室和X线拍片室); (2)严格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3)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包括病人排泄物的消毒及门诊内器械、地面、空气的消毒; (4)临床医生应对每一位就诊的发热病人进行初步的SARS、人禽流感等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 (5)发现SARS或人禽流感可疑病人,应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并由院内专家组进行院内会诊。经院内会诊后仍认定为SARS预警病例、医学观察病例或人禽流感可疑病例,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肠道门诊的具体要求: (1)县以上医疗机构均应按
4、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起止时间开设肠道门诊。遇肠道传染病流行随即开设; (2)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的诊疗室、专用观察室、专用药房、专用卫生间或专用便器等,实行从挂号到发药治疗“一条龙”服务; (3)肠道门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要全员培训,培训后持证上岗;(4)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防止疾病的误、漏诊及交叉感染,并做好月报工作;(5)实行有疑必检。对可疑患者要采样做霍乱弧菌、或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检查;(6)应按全国统一的门诊登记表及采样登记表要求,实行门诊登记。 (7)指定责任部门负责对肠道门诊工作进行经常检查督导,每月至少一次,以确保肠道门诊工作能规范地运行。 考评指标1、门诊选址、布局、通
5、风、排风、消毒隔离措施符合要求;2、门诊登记资料的完整性;3、专科医师、护士专科诊疗护理知识知晓率全员合格;4、肠道门诊开设时间符合要求;5、普通门诊没有呼吸道发热病人和肠道传染病人就诊;6、呼吸道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没有普通病人就诊。 三、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三、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1、医院感染概念医院感染概念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监测监测与与报告报告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
6、和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 可能造成重大
7、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四、医疗传染病处置(一)(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二)传染病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二)传染病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三)医务人员的(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四)重点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四)重点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 (一)(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1、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 医
8、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二)传染病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二)传染病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医学观察和留验的时间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9、。 对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者,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医学观察:即对传染病接触者定期进行访视、问诊和测量体温,接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和日常活动。医学观察适用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 (2)留验:也称隔离观察,是将与甲类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隔离于专门场所,限制其活动,不准与其他人员接触,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对传染病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隔离和早治疗。其中,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它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安置于一定的场所,使其不与健康者或其他病人接触,以减少引起新感染者的机会。隔离期限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传染期来确定。一
10、般在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经23次病原学检查(每次间隔3天)为阴性时,即可停止隔离。 可用考核指标1、传染病病例的隔离率100%;2、传染病疑似病例隔离率100%;3、传染病病例出院时符合传染病出院标准的百分率100%;(六)重点传染病日常监测工作(六)重点传染病日常监测工作 诊断 登记 报告 采样 检测 救治1、霍乱防治工作医疗机构在霍乱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处在发现霍乱病例的最前沿,负责完成门(就)诊和住院病例的腹泻病人的登记和标本采集,疫情报告和腹泻病人检索情况统计报告,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病例个案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监测工作等。(1)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
11、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霍乱确诊病例后,城镇于2 小时内、农村于6 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2)肠道门诊的设立 在霍乱流行季节(4-11月)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设立规范的感染科肠道门诊,包括诊疗室、观察室、药房以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医、护、检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以及采集粪便标本的长棉签和放置标本的碱性蛋白胨增菌液,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及隔离消毒制度。并按要求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逢泻必登。(3)病原学检测 霍乱流行地区,医疗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医疗机构 疾病 控制 传染病 预检 精品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