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市化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城市化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城市化教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城市化第 1 课时 城市化及其进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2)案例教学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教学重点】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课型及课时】新授课(共1 课时)【教学方法】1.运用启发、分析法来讲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2.运用讲练结合法,将课本图、地图册、投影
2、图片与本课活动两方面结合,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来区别、理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城市的外部形态及城市的内部结构,那么, 在它们的变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 用地、数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读第31 页图 2.16 , 看长江三角洲1985 年与 2000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年城市数量、城市规模有哪些变化。 板书 一、城市化学生阅读
3、思考,教师总结。1)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2) 城镇等级升级。 过渡 从上图可以看出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板书 1.城市化的定义 过渡 根据城市化的含义,要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正在城市化,可应用什么标准来判断? 点拨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在三个标志中,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板书 2.城市化的标志 过渡 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 学生 对比 2000 年和 1985 年长
4、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由大城市升级为特大城市,镇江、常州、宁波等城市则由中等城市升级为大城市,嘉兴、湖州、绍兴等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同时增加了许多小城市,如高邮、姜堰、余航、桐乡、奉化等。 教师总结 由于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许多城市等级提高。到2000 年,整个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四个等级的城市组成的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所以说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等级升级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从两个时代的城市分布的对比中,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
5、的城市化进程是相当迅速的,有一些地方在1985 年之前还是县城,到2000 年已经迅速发展为中等城市,比如张家港、海门、靖江、昆山、丹阳、萧山等。 过渡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 板书 3.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 结合图 2.17 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学生回答 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教师总结 1) 拉力,指那些
6、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2) 推力,指那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差;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教师 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 文化等方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生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聚落形态
7、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教师 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市化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如何来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呢? 点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多,说明经济发达。所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城市人口的比重也越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板书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过渡 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在1990 年时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城市化教案 2022 城市化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