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全册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 水沸腾的隐秘 教学目标:通过同学的实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沸腾,沸腾跟什么有关;教学重点难点:沸腾跟大气压力的关系 教学用具:大号烧杯 1 只,盐水瓶 1 只,酒精灯 1 盏,三角架 1 个,石棉网 1 个,1 支;温度计 1 支,带针头的注射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平常烧水,当水温上升到 水烧开了;100时,水沸腾起来,我们称为2、水烧开以后水温仍能上升吗 . 3、水肯定要加热到100才能沸腾吗 . 这节课我们来争论这些问题;二、新授:1、动手做(1)在烧杯里装半杯水,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
2、水的温度变化;名师归纳总结 (3)当水没有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 第 1 页,共 35 页当水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4)水沸腾后,连续加热一会儿,再测一测,水温上升了吗-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5)停止加热待水温下降到90左右时,当心地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盐水瓶中,用橡皮塞塞紧瓶口;用注射器针头刺穿橡皮塞,用力把 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此 时,瓶内的水有什么现象产生 . (哇. 奇迹产生了;刚才仍安静的水一下叉沸腾起来了;)松开手让活塞返回,水仍沸腾吗.再用力拉活塞,水又会怎样. 2、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水的沸
3、点与大气压力有着亲密的关系:大气压力大,沸点高;大气压力小,沸点低;在通常情形下 地面上的大气压力为1 个标准大气压 水的沸点是 100;因此,当水加热到100时,水就沸腾了;用一般的容器烧水 如前面用烧杯加热水 ,水温达到沸点后 100 ,无论你怎么加热,水温只能停留在100,再也不会上升;但是,在试验中,当你用注射器向外拉活塞时,瓶内的空气被抽 掉一部分, 使得瓶内的大气压力减小了, 导致瓶内的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所以,尽管水温低于 三、想一想:100,水仍旧能沸腾起来;登山运动员除了要携带各种登山器材外,仍要带上高压锅等炊名师归纳总结 具;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 第 2 页,共 35 页-
4、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哪一个滚得远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参与探究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 试验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学问和方 法的综合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让同学感受做试验是争论事物的一种方法,培育同学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同学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爱好;教学重点 明白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斜面角度的关系;教学难点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学问和教学预备 平滑的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尺,量角器,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5、、出示教科书第 28 页的情境图,谈话:第一副图是用油桶运输汽油时,利用木板斜坡,让油桐滚 到地面,不用人搬,这样省力;其次副图是木材库如何装卸木材的,面,不用车子运,这样既省力又省钱;2、谁能举一些像上面的例子吗?利用山的斜坡, 木材滚到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谈话:同学们说得不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物体在斜坡上会很快向下滚动;斜坡上有个斜面, 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 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你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远一些吗?让同学说
6、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举一些像上面的例子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吗?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来解决;二、师生合作,示范试验方法1、谈话:请两名同学与老师合作试验,并演示给同学看;试验的步骤和方法:()搭一搭;(2)滚一滚(3)量一量(让同学试验) 用 30-50 厘米的木板在地面上搭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为 30 度(利用三角尺获得这个度数),在用一个圆柱形物体(如胶带圈)轻轻放在斜坡顶上,让它自动地往下滚,从木板底部开头量出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长度;2、让同学记录每次量得的长度;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 30 度第一次 其次次 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那么把哪个数据作为在这个斜面上滚动
7、的长度比较合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同学们相互争论得到: 要求出几次长度的平均数; 这样可以防止数据 的偶然性,使获得的结论更牢靠;二、分组试验,探究沟通 反复做几个这样的试验让同学用木板和地面成45 度和 60 度的斜面依次做试验, 分别得出数据,填照试验报告单上的表格中; 然后让同学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45 度平均数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物体滚动的长度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 60 度第一次 其次次 第三次 平均数 物体滚动的长度每 8 人一组,按刚才师生合作的试验方法
8、和步骤进行;边试验边填试验报告单上的表格;组内相互争论;小组内争论,形成试验方案;让小组代表发表看法;谈话:同学们的看法是再做两次试验,一次让斜面与地面的觉角介于 30 度-45 度之间,另一次让斜面与地面的焦角介于 45 度-60 度之间;你们就利用下面的表格(假如不够用,自己再画几张)连续做试验吧;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度物体滚动的长度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平均数让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发觉; 同学的发觉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找到了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一个滚得更远些的斜面与地面夹角,另一种
9、是45 度仍是滚得最远的斜面与地面夹角; 针对这两种情形提问: 现在能不能确定斜面与地面 夹角是 xx 度(或 45 度)、物体滚得最远呢?仍应当怎样连续试验;完成试验后,分组争论:依据试验得到的数据,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 数,你们又发觉了什么?三、阅读“ 你知道吗?”1、谈话:斜面在生活中引用很广泛,有的斜面很明显,例如我 们开头上课时看到的从汽车上向下滚动油桶的木板;有的斜面不够明 显,例如楼梯;请同学们阅读“ 你知道吗” 明白这方面的学问;2、同学阅读课本后老师用多媒体展现楼梯斜面夹角与占地面积;3、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说一说阅读后知道了什么?三、全课总结 谈话:同学们,今日我们参
10、与了一次科学试验活动,就是探讨斜 虽然我们没 面与地面成多少度夹角时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滚得最远,有得出最终的结论, 但是我们感受了科学试验的方法,明白了数学在 试验工作中的作用; 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 常常会遇到许很多多的数 学问题,只要我们大胆地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去争论,就会获得正确的 结论;期望同学们今后要努力做一个爱试验、爱摸索、爱科学的好学 生;名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怎样滚得远平均数 物体滚得长度第 6 页,共 35 页斜面与地面夹角第一次 其次次 第三次-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 池水是上升仍是下降 教学目标:让同学
11、知道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与物体的浮力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与物体的浮力有关 教学用具:水槽 1 个,碗 1 个,小石子如干;教学过程:一、导入 从前,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途中迷了路,路过一村庄时,见一 老伯坐在池塘边小憩, 便上前问路;老伯见来人是一秀才模样, 笑道:“ 我出一题,如答对了,便为你指路;老伯指着池塘中一满载污泥的船” 秀才笑答:“ 请老伯出题; ”道:“ 如把这船污泥全部泄到池中,池水是上升仍是下降 .” 秀才随口道:“ 确定是上升口罗 . ” 老伯叹道:“ 你仍是找别人问路去吧 . ”老伯为什么不给秀才指路 .你猜猜看,池水究竞是上升仍是下降 . 我们仍是用试验来争
12、论这个问题;二、动手做往水槽里添大半糟水代表池塘,把碗浮在水槽里代表池塘中的船;往碗里装小石子,尽量装满,表示载满船的污泥;用一小纸条蘸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一点水贴在水槽的内壁上,使纸条的下端刚好接触水面作为水位标记;然后,把碗里的小石子全部抛入水槽里;了仍是下降了 .与你的推测相符吗 . 假如连续把碗也沉下去,水位又怎样 . 三、知道吗观看槽里的水位是上升试验的结果是:把小石子抛入水里后,水位下降了;再把碗沉入 水底,结果也一样,水位连续下降;小石子和碗都浸没到水中,水位为什么不升
13、反降呢 . 原先,在装满小石子的碗浮在水上时,要排开一部分水;排开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碗和小石子的重量,也就是碗和小石子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当碗和小石子沉入水底时,也会排开一部分水,可此时排开的水量要比它们浮在水上时排开的水量少,了;于是水槽中的水位便下降现在你明白了老伯为什么不给秀才指路了吗 . ,四、试一试找到几种不同的材料,如泡沫块、木块、塑料块、铁块等;想办法分别得到与这些材料同体积的水,并分别将这些水与它同体积的材名师归纳总结 料比较重量;通过比较,你发觉了什么.把你的发觉写在下面;第 8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
14、备 欢迎下载4 敲不倒的积木塔 教学目标:使同学知道物体具有惯性;教学重点难点: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形下,物体会保持原先的状态不变 教学用具:方形积木如干块,木尺一把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是否看过杂技演员表演“ 鸡蛋入杯” 的节目.表演者把鸡蛋和酒杯叠成如图外形, 一只手举着鸡蛋和酒杯, 另一只手拿一根棍子突然用力横着敲击垫鸡蛋的垫板,当地落在下面的酒杯里;垫板飞出去了; 上面的鸡蛋却稳稳当鸡蛋为什么没有跟着垫板飞出去呢 .我们通过做下面的试验,就 会明白这个道理;二、动手做 把积木叠成积木塔; 手持木尺横着对准最下面一块,用力快速击 去;结果被敲击的这块积木飞出去了,上面的积木却安稳无恙,
15、仍旧 稳稳地立在桌面上; 留意,积木飞出去的方向不要站人,以免被积 木打伤;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然后,再依次用力敲击最下面一块积木,一块积木敲出来而上面的积木不倒 . 三、知道吗看能不能依次把最下面敲击下面的积木,积木飞出去了,上面的积木为什么不倒呢 . 原先,物体具有惯性,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形下,物体会保持原先的状态不变; 积木塔原先是静止立在桌面上,当你用木尺横着敲击最下面一块积木时, 这块积木受到水平冲力飞出去,而其他积木由于惯性仍旧保持原先静止状态不变;杂技演员表演敲鸡
16、蛋节目,也是运用了惯性原理;四、比试比试1把积木编上号,再堆成积木塔;几个同学一组,每人按指定的号码把积木敲出来,看谁按要求敲出的积木最多. 肯定要留意安全 2在杯子上放一块薄塑料板,塑料板上放一枚硬币,然后用手指对准塑料板快速弹击,使硬币正好落在杯子里; 3在桌上放一张纸,找一个塑料杯装一杯水压在纸上;不能移开杯子,看谁能把纸从杯底取出来且纸不被水打湿 . 五、想一想站在公共汽车里, 汽车在启动和突然加速时,人会向后仰;汽车名师归纳总结 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是为什么. 第 10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7、5 自动吸水管 教学目标:让同学通过试验知道什么是虹吸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虹吸现象产生的缘由 教学用具:小水桶 1 个、水盆 1 个、橡胶管或软塑管 l 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见过压水泵吗 .只要反复用力压压水泵的手柄,就能不断地把 地下水抽上;压水泵为什么能把地下水抽上来呢 解这个问题;二、动手做.下面的试验能够帮忙我们理往小水桶里装一些水,把小水桶放在凳子上;把水盆放在凳子旁 的地上;把橡胶管的一端伸入小水桶的水里,手拿橡胶管的另一端,用口含住管口,并用力吸一口气,然后快速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将橡 胶管移向水盆,松开手,你会立刻看到,小水桶中的水会通过橡胶管 爬过桶口,哗哗地流进水盆里,
18、直至把桶中的水流干;三、试一试 假如不用口吸气,你能用别的方法也能使小水桶中的水流进水盆 吗.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你仍可以调整小水桶或水盆的高度,把水从小水桶中抽出来 . 四、知道吗 水为什么会爬过桶口流出来呢 . 用上面的方法, 看是否也能当你用口吸橡胶管时, 橡胶管里吸满了水; 再当你堵住管口将橡 胶管移近水盆时,管口的水面低于小水桶的水面,松开手,管口部分 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了出来; 此时,管内会形成一小段空间且没有空 气,桶外强大的空气压力把水压进管里来填补这一小段空间;
19、管口叉 能流出水, 又使管内形成一小段空间, 空气压力又把水压进来填补空 问 如此反复不断, 于是小水桶中的水就源源不断地爬过桶口流到 了水盆里;以上的这种现象叫做虹吸现象;摇水泵就是利用虹吸现象原理来工作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6 简易弹射“ 火箭”教学目标:让同学学会制作简易的弹射火箭 教学重点难点:怎样使火箭飞得更高 教学用具:铁夹 1 个、20 厘米长的细钢丝 1 根、20 厘米 25 厘米 03 厘米 的小木片 1 块、30 厘米 30 厘米 05 厘米的木板 l 块、薄
20、铁片、卡纸、小螺杆螺帽 1 套、螺丝钉、起子、小刀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国的“ 神舟号” 飞船一次又一次胜利地飞入了太空,你们知道是由谁将它们运输到太空中去的吗 火箭进行发射吧 . 二、动手做 1、制作火箭.它就是火箭;让我们来制作一个 1按图 1 尺寸剪一块卡纸,把它卷在一个直径为3 厘米左右的圆柱形物体上,让卡纸呈圆柱形;然后将卡纸的两个宽边粘好,形成一个圆筒,作为火箭的箭身; 2按图 2 的尺寸剪下一块扇形的卡纸,卷成一个圆锥体,作为火箭的头部;名师归纳总结 3按图 3 尺寸剪下 4 块卡纸做成 4 个尾翼;第 13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年级 下册 科技活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