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高中教师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2年初高中教师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高中教师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判定题:( )1. 化学教学论是一门争论中学化学教材及教法的重要学科,也叫化学教学;2. 化学教科书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由国家训练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制;)3. 化学课程目标突出强调对同学“ 双基” 的培育;( )( 4. 新课程的“ 内容标准” 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5. 化 学 教 学 论 是 化 学 与 教 育 学 、 教 学 论 、 教 育 心 理 学 等 学 科 的 一 门 交 叉 学 科 ;( )6. 化 学 课 程 中 , 科 学 探 究 既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学 习 方 式
2、也 是 化 学 课 程 的 重 要 内 容 ;名师归纳总结 ( )第 1 页,共 38 页7. 化学课程标准采纳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治理模式;()8. 化学教学评判加强对同学化学学习的质性评判,逐步淡化量化评判;()9. 老师是学问的化身,打算着同学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向;()10. 化学教学中的 “ 教为主导”就是教学中同学要按老师的支配和意图进行学习;(11. 争论性学习是一门选修课,各学校依据实际需要开设;()12. 化学教学论是随着化学科学的产生而形成、进展的;()13、 “ 学问支柱” 是学会认知的同义语;( )14、化学课程就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 )15、科学训练的目标就是进展同
3、学关于科学概念的学问;( )16、教材栏目的设置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同学体验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17、化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学问技能目标;( )18、科学探究的活动内容就是进行试验设计与操作;( )19、教学情境是指“ 教学的情感环境”;(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转变学习方式就是重视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 )21. 使同学懂得“ 是什么” 和“ 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22. 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明白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 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3.
4、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同学的认知才能;( )24. 新课程的“ 内容标准” 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25. 化学教学论是训练学的分支学科;( )26. 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说明为化学学习方式;()27. 21 世纪初化学新教材的内容特殊表达化学与社会、科学、 技术和环境的联系; ()28. 从科学训练的功能考察,其广域目标是学问、技能和方法;()29.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有三方面,学问、技能和情感; ()30 化学学习才能是指同学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娴熟程度和精确性;( )31. 化学问题解决就是学习与某一化学命题相关内容的学问;( )32. 化学教
5、学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论述正确选项老师起主导作用;()其次部分 简答题及答案1. 教科书的编写常映射相应的课程编制理论,我国现行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制体系表达的是哪种理论,简洁分析其利弊;答:学科中心课程编制理论;规律性好,有利于同学系统地把握化学学科学问结构,有利于同学规律思维才能的进展;但理论性强,学术性强,难度大,内容抽象、枯燥,同学的认识次序和心理进展次序关注不够,难以激发同学学习爱好,不利于同学的自主建构;2. 从多个角度简述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名师归纳总结 答:化学教学过程是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以试验为基础的特殊熟识过程;以育人为本、促进第 2 页,共 38 页- - - -
6、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同学全面进展的过程;是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主动建构学问意义和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统一的过程;3. 结合详细例子,说明化学概念的两种主要学习形式及相应教学方法;答:上位学习,下位学习;有详细例;比较、归纳,分析、演绎;4. 绘制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尝试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学问说明化学教学中使用学问结构关系图的重要意义;答:画出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图,正确,且涵盖硫的重要化合物;恰当引用相关理论(如学问结构化,建构主义,主体性发挥,遗忘规律等),且说明合理;5. 说说
7、化学教科书编制坚持“ 三序” 结合的意义;答:说出教科书编制“ 三序” 结合原就的内涵(学科学问的规律次序、同学的熟识顺序、同学心理进展次序在教科书编制时的有机结合);每个“ 序” 简要做说明说明;6. “ 发觉学习是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是机械学习” 观点辨析;答:这一表述是不正确的;发觉学习不肯定就是意义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假如是盲目的试误式发觉学习,就有可能是机械的;接受学习不肯定是机械学习,假如老师教授得法,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判定一种同学是意义的仍是机械的学习,关键在于新学学问是否与已有学问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同学表现出意义学习的心向, 即在新学内容
8、与自己已有学问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有潜在意义,既能与同学已有的学问结构联系起来;7. 即将实施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及如此设置的意义;二是学习内容对同学具答案要点:(1)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模块化设置,分必修、 选修两类,必修包括化学1、化学 2 两个模块,选修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机化学基础、试验化学(选修模块不能说出详细名称也可)(2)意义:从表达基础性、挑选性、时代性、主体性、体验性等几个方面绽开阐述;8. 简述观看才能的结构特点;答:挑选
9、力、程序力、敏锐力、精确力,每一要素适当加以绽开说明;92003 年训练部颁布的一般化学高中课程标准(试验),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使“ 不同同学学习不同化学”的目标得以实现;请分析该标准的基本结构与特色;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有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答: 2 个必修模块:化学1(2 学分, 36 课时);化学 2(2 学分, 36 课时); 6 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均为 2 学分, 36 课时)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试验化学 同学在学完必修课时化学 1 和化学 2 后,至少要在 6 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
10、块进行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必修课程较好地表达了初、高中阶段化学学问与技能的连接,不仅为同学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供应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同学提出了详细的要求;选修课程就在提高了同学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功能有所侧重;设置了模块内容的体系有所不同,有的着力反应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有的就充分表达了化学对同学生活和社会进展的主要影响;名师归纳总结 10pH=6.0 的盐酸用水稀释100 倍 pH 值是否会变化为8.0,为什么?试对中同学做出说明;第 4 页,共 38 页答:PH=6.0 的稀盐酸大量用水稀释(100 倍),PH 不会变为 8.0;由于水的大量存在, 谁的
11、电离程度加剧, H2OH+ + OH- 由于产生的H+ 将抑制溶液中 H+的进一步降低,近似溶液的PH 无限接近于7.0,而不会降到8.0;-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1. 这是现行的 A 、B 两本中学化学教材中对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定义;请对这两组化学 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做一评注;相对教材 A 教材 B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基准,其它原原子其它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称为这种原子的相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原子质量;附图 : 答:教材 A 对相对原子质量
12、的表达碳原子碳原子的1/12 氧原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科学性, 但对中同学而言较难懂得,可读性较差;教材 B,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从抽象和复杂中摆脱出来,用图式的方法,使概念详细化,降低了学问学习的难度;12某同学在区九年级的三次化学测验的得分均为85 分,其全区化学测验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 85、5;83、5;80、 5;依据这些数据,你认为该同学的学业成果是否有所进步,为什么?答:(10 分)z 1855850z 28583.045z 3855801T2= +50 =54 10Z2 T1 =10Z1 +50 =50 T3 =10Z3 + 50 =60 T3T2T1 , 说明同
13、学成果进步提高13 2001 年训练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训练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表达了国家对21 世纪初我国义务训练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请分析该标准的基本结构与特色;答:义务训练化学课程标准由4 个部分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课程理念 以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名师归纳总结 课程目标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 5 页,共 3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内容标准 物质构成的秘密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进展14这是现行的A、B 两本中学化学教材中对于元素化合价概念的定义;请对这两组化学
14、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做一评注;教材 A 教材 B 元素 一种元素肯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 化学家在争论大量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的化 肯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 数目比值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表达这合价 元素的化合价;种关系的数值元素化合价;答:、教材 A 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定义表达过份强调科学性,对于中同学的懂得,太抽象;教材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定义从根本上转变中同学的认知水平,既留意科学性,又易同学懂得;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训练财宝隐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 学问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 学问支柱”;答:该书提出的四种学问支柱是: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
15、w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16. 简述 21 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课程:化学 1 化学 2 熟识化学科学 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实践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与可连续进展17.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A)与新制定的义务训练化学课程标准(B)建构的内容体系分别如下:A B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科学探究元素化合物学问 身边的
16、化学物质化学基本运算 物质构成的秘密化学试验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进展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答: A:内容表达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学问,重视化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B:以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提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同学探究物质世界的爱好,揭示化学与社会可连续进展的关系;(评分的标准是以同学的语句含义考虑)18. 以“ 分子” 为例详细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答:在绘制概念图时,第一要抓住核心概念的定义及其直接相关的中心内容,其次要抓住其它的性质特点,然后再抓住它与其它学问的联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3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物质微粒特点 分子 构成 原子 保持小,运动,间隔 化学性质种类转变 种类不变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上图的制作过程: “ 分子” 这个核心概念是与微粒和“ 化学性质” 这两个概念联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然后,再去完善“ 微粒” 和“ 化学性质” 这两个相关概念;“ 微粒的上位概念是” 物质”,“ 化学性质” 的下位概念是“ 化学变化” 和“ 物理变化”此外,也不能忽视“ 分子” 这一核心概念直接表达的性质特点:如“ 质量很小”等;,“ 不断运动” ,“ 有间隔”19.某青年老师依据本校闻名化学特级老师“ 苯的结构和性质” 的课堂教学过程,仿
18、照他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 但实际教学成效并不佳;答:可能性分析:没有明白同学已有的生活体会请你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缘由;对教材的位置和内容不熟识,不会应用教学策略与方法;缺乏教学体会,老师应变才能差;师生互动少,同学主动探究活动少;20. 以“ 电解质” 为例详细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上图的制作过程, “ 电解质” 这个核心概念是与“ 溶液” 和“ 电离” 逐个两个概念形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然后再去完善“ 溶液” 和“ 电离” 相关的概念,“ 溶液” 的上位概念是“
19、分散系”,而溶液仍包括非电解质;电解质依据电离情形的不同分为强弱电解质;此外,也要关注“ 电解质” 的直接的特点,并留意在概念下面加上实例,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图;21. 以钠与水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答: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将试验、观看与思维结合,同学的思维的参与更深刻,更主动, 同学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同学通过亲身经受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使结论的获得与详细的情形、过程有机结合,增进了对学问的记忆和懂得;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2NaOH+H 2 同学第一观看钠与水反应的试验现象, 浮、熔、游、红、嘶 ,尝试依据反应现象说明缘由,
20、并对该反应的产物作出估计,即提出假说, 然后运用已有学问设计试验方案,论;收集证据, 验证假说,从而获得正确的试验结验证明验方案: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收集的气体能被点燃;名师归纳总结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第 9 页,共 3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教学设计 内容:高一化学第六章第三节硫酸 (第一课时即“ 一、硫酸” 部分内容)问题:(1)设计本节的教学目标(2)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并简要说明理由(3)拟定本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挑选的依据及使用于哪些详细学问点(4)依据探究性试验教学一般步骤及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浓演示试
21、验教学过程,如有必要就画出试验装置 草图硫酸强氧化性” 的 探究性(1)“ 教学目标” 参考:明白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通过试验探究浓硫酸的化 学性质,增强观看才能、思维才能;明白浓硫酸的储存和用途;结合浓硫酸的强 氧化性,逐步树立安全意识;通过对比稀、浓硫酸的性质逐步树立内因外因、量 变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的区分 理由(3)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演示法) 、指导阅读法、争论法等;使用的 学问点及依据(4)教学过程:表达试验探究教学过程 表达演示技能构成要素 时间、语言、书写、页面等因素 2材料分析设计题;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高中 教师 化学 教材 教法 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