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隆中对》教案新人教版 .pdf





《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隆中对》教案新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隆中对》教案新人教版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隆中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 和第 38 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 1【导入】导入(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2东汉末
2、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公元184 年的黄巾起义。3公元207 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 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 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二)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然后出示: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3、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 “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2 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
4、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活动 2【讲授】初读课文1、板书课题,解题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 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教师注意正音:活动 3【活动】理清结构第一部分 ( 第 1 段)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第二部分 ( 第 2 段) :徐庶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 ( 第 3、4、5 段) :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第四部分 ( 第 6 段) :刘备对诸葛亮
5、的器重。活动 4【活动】理解文章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特殊句式的翻译,如1、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 2 贤能为之用(被动句)3、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6、请一生翻译全文。注意补充内容7、再次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第二课时活动 1【导入】复习引入试翻译本文活动 2【活动】文章分析一、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隆中对 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隆中对教案新人教版 2022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