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六首》教案语文版 .pdf
《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六首》教案语文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六首》教案语文版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5. 诗词六首第一课时关雎蒹葭【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表现手法。2朗读并默写关雎和蒹葭。( 重点 ) 3理解诗词内容,探究写作特色。( 重难点 )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15 年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江西学子与留学生穿汉服,读诗经,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置身于怡人的校园,巧笑倩兮的“伊人”在桥上齐声读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见,诗经在现代人眼中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里的名篇关雎和蒹葭。二、预习展示1 诗经简介。诗经 是我国的第一部诗词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五六百年间的诗词305 篇。相传孔子曾整理过
2、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三大表现手法:“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和抒情。“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和比拟。“兴”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环境描写,烘托渲染气氛。2读准字音,理解词语雎鸠 (j ) :一种水鸟。窈窕 (y o ti o):美好的样子。参差 (c n c ) :长短不齐。寤(w ) :睡醒。寐(m i) :睡着了。芼(m o) :选择。蒹(ji n) :荻,像芦苇。葭(ji ) :芦苇。名师资
3、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2 溯洄 (s ) :逆流而上。晞(x ) :干。湄(m i) :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跻(j ) :升高。涘(s ) :水边。沚(zh ) :水中小块陆地。3反复朗读关雎和蒹葭,读出意蕴美和情韵美,并背诵诗词。三、合作探究( 一) 关雎。1思读全诗,理解文意。(1) 这首诗讲了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明确:描写一个男子追求一位美丽的女子,但又追求不得,身陷相思之苦
4、,难以自拔的故事。(2) 男主人公的思想变化过程是怎样的?明确:渴望追求忧思烦恼梦中幻想。2这首诗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 (1) 非常生动地运用“兴”的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为中国诗词树立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艺术法则,诗词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方法,还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也是“兴”的表现方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因而不同于后世诗词的景物描写,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2) 重章迭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3) 语言富有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
5、“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既富有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 二) 蒹葭。1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诗中并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致轮廓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就是美丽高洁的?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我们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6、页 - - - - - - - - - 3 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不单伊人的面目是模糊的,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还有,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代,只是反复吟唱“溯游从之”“溯洄从之” ,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距离美再次体现了蒹葭的含蓄朦胧的特点。2小组讨论, 关雎蒹葭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有何异同?明确:相同点: 关雎蒹葭都有一唱三叹的音韵美。不同点:关雎重在“叙事” ,它描写的是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便在幻想中得到她的过程。而蒹葭主要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而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之情。蒹葭比关雎 “兴
7、”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伊人”的形象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蒹葭” “水”和所要描绘的对象“伊人”形成一个迷茫、朦胧的艺术世界,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黄鹤楼钱塘湖春行【学习目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4 1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其创作的影响。2背诵并默写黄鹤楼和钱塘湖春行。3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词特色。( 重难点 )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多
8、媒体展示黄鹤楼图片)2013 年初冬,黄鹤楼迎来首次大修,历经两年多时间,首次大修终于结束。如今,在晴朗的天空下,焕然一新的黄鹤楼重现了“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的景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和钱塘湖春行去体会古代诗人眼中的别样景致。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崔颢 (约 704754) ,唐代诗人,曾从军出塞,诗风清新质朴,有的作品接近民歌。白居易 (772 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 ,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黄鹤楼和钱塘湖春行,背诵诗词。三、合作探究( 一) 黄鹤楼。1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词,体会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六首 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六首教案语文版 2022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诗词 教案 语文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