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 .pdf
《2022年2022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规范和指导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支撑制造强省建设为目标,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按照遵循发展规律、突出市场作用、安全开放发展、统筹谋划推进的原则,着力构
2、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促进行业应用,强化安全保障,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目标。到 2025 年,覆盖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化推广。 形成 12 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体系较为健全,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内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融合迈上
3、新台阶。其中,20182020 年起步阶段,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 体系,形成 35 个各有侧重、 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到 2035 年,建成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实现国内领先。到本
4、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主要任务(一)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宽带安徽”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光纤网络向超高速、超大容量拓展升级,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扩大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建成覆盖城乡的4G 和重点区域的WLAN高速无线宽带网,根据国家部署,推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试商用和商用网络建设。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需求,鼓励电信运营企业不断提升网络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水平。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通高速带宽专线服务,逐步实现智能设备、业务流程、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适
5、应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建设,推进工业企业内网的IP(互联网协议)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推动新型智能网关应用,推进 IPv6(互联网协议第6 版)部署。加大无线电频谱等关键资源保障力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通信管理局等配合)专栏 1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内网、工业企业外网和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升级。支持工业企业以IPv6 、工业无源光网络( PON )、工业无线等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内网,以 IPv6 、软件定义网络( SDN )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对工业企业外网进行升级改造。协同推进5G 在工业企名
6、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 - - - 业的应用部署。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理能力建设,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实现窄带物联网( NB IoT )、工业过程 /工业自动化无线网络(WIA PA/FA )等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到 2025 年,工业无线、 时间敏感网络 (TSN)、IPv6等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广泛部署;面向工业互联网接入的5G 网络、低功耗广域网等基
7、本实现普遍覆盖。(二)打造广覆盖、多层次、强功能的网络平台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协同创新、网络众包、创业孵化等,促进技术产品、组织管理和经营机制创新,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支持制造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联盟等构建协同研发和技术扩散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整合、开放共享产学研资源。支持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企业征信、检验检测、质量品牌等方面服务。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多层次公共平台。
8、(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通信管理局等配合)提升平台运营能力。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有效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软件资源、知识模型等制造资源。开展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应用创新,为用户提供设备健康维护、生产管理优化、协同设计制造、制造资源租用等各类应用服务。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资源出租、服务提供、产融合作等手段,不断拓展平台盈利空间,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营。鼓励企业和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9、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 研院所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标准研制能力,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有所突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科技厅、省质监局等配合)专栏 2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支持我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 钢铁等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 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我省发展业务。 通过企业主导、 市场选择、动态调整的方式,形成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开
10、展工业数据流转、业务资源管理、产业运行监测等服务。支持产业联盟、 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测试验证平台,开展技术验证与测试评估。 推动“皖企登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声谷”、 芜马合机器人等产业集聚区落地,鼓励各地通过财税支持、 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发智慧工业APP,支持软件企业、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到 2020 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形成,支持建设35 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成一批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级平台。推动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
11、,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初步显现。到 2025 年,重点工业行业实现网络化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完善,形成12 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现万家企业上云, 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产业生态。(三)构筑充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制造体系。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支持智能语音和新型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 - - - - - -
12、- - - 和产业化。加强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研发,促进传感器等领域的产业化创新发展。探索发展量子通信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开展 5G、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配合)提升软件服务与电子信息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工业软件,重点支持软件企业面向工业企业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和服务,以及设计标准、零部件库、设计案例等共性资源服务。引导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等积极转型,强化网络运营、标识
13、解析、安全保障等工业互联网运营服务能力,开展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相关金融信息等创新型生产性服务。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联动发展,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计划,夯实电子信息基础领域,拓展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智能硬件、智能传感等智能化产品,加快构建“屏芯终端”主导产业新生态系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等配合)专栏 3 关键技术产业化工程做大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培育一批知名工业软件和互联网品牌,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企业群体结构。鼓励工业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加快升级,支持企业向平台型和生态型企业演进。加快创建合肥“中国软件名城”,搭
14、建产业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重大项目引进和产业聚集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品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新体系。打响“中国声谷”品牌,把智能语音产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语音产业发展示范区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 - - - 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形成 12 个
15、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重点突破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及器件的瓶颈,保持量子通信技术国际领先水平。到 2020 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出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网络设备,活跃智能网联产品创新,推进技术产品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中的应用,初步实现量子通信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到 2025 年,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网络设备,实现智能网联产品和工业大数据分析应用软件的大规模商用,形成较为健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四)构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应用体系。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
16、电等领域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网络化协同制造试点,实现上下游制造企业的信息共享、实时交互,以及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与协同优化。支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大规模定制模式。在工程机械、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试点,开展故障预警、 远程维护、 过程优化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加快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部署应用,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运营优化软件,实现业务
17、系统向云端迁移,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本。引导中小企业开放专业知识、设计创意、制造能力,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技术、设备和服务的共享,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 - - - - - - - - - 形成基于网络、数据驱动的线下资源线上配置的新型生产方式。支持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在制造、营销、物流等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生产流通的高效协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商务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国资委等配合)专栏 4 工
18、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工程智能化生产应用鼓励我省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内部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广泛互联以及相关工业数据的集成互通,在此基础上发展研发升级、质量优化、智能排产、供应链优化等应用。 远程服务应用开展面向高价值智能装备的网络化服务,实现产品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等远程服务应用。 网络协同制造应用面向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开展协同设计、众包众创、云制造等创新型应用,实现各类工业软件与模块化设计制造资源在线调用。智能联网产品应用重点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融合 5G、深度学习、大数据、类脑智能等先进技术,满足高精度定位、 智能人机交互、 安全可信运维等典型需求。到 20
19、20 年,初步形成影响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模式,建立10 个左右应用试点。到 2025 年,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在我省重点领域及行业全面推广,实现企业效益全面显著提升。(五)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技术支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关键安全技术的突破。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态势感知、安全审计、数据安全、可信芯片等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基于数字证书等技术手段的网络信任机制,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公安厅、省网信办、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 2022 年关 深化 互联网 先进 制造业 发展 工业 实施 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