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家庭教育中的平等性原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家庭教育中的平等性原则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庭教育中的平等性原则文章来源:网络发布日期: 2011-05-06 已被 478 人浏览关键词:家庭 教育平等所谓平等性原则,也叫尊重性原则,是指子女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人格主体的身份实施教育和影响。2005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 种做法依次是:信任我(63.5% )、说话算数( 49.2% )、让我平等参与家庭生活(31.7% )、与我一起讨论人生大事(23.2% )、表扬我( 22.7% )、给我辅导功课(16.7% )、对我管得比较松(16.1% )、
2、与我一起锻炼( 15.0% )、和我出去游玩(14.9% )、与我一起玩(11.4% )。其中, 小学生对父母的三大喜欢是信任我(53.9% )、说话算数(43.7% )、给我辅导功课 (33.6% ),中学生对父母的三大喜欢是信任我(69.2% )、说话算数(52.5% )、让我平等参与家庭生活(35.9%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 表明 “ 父亲支持缺失值得关注” , 当被问到 “ 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 ” 时, 仅有 10.0% 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排在母亲(37.4% ) 、同伴( 5.2% )、兄弟姐妹( 10.1%
3、)之后;在被问到“ 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 时,仅有 15.5% 的少年选择了父亲,居母亲(26.5% )、同伴( 21.5% )、老师( 16.7% )之后。这些数据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小学生特别看重父母是否信任自己。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说明孩子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是大部分孩子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更加渴望与父母平等相处,能够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并在参与中实现自身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由此可见,平等地对待孩子,让孩子与家长平等的参与家庭事务,不仅是贯彻平等性原则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
4、进而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落实好这一原则,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教育观。孩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有主观能动作用、有发展潜力的行为主体。在家庭教育中,既是接受来自父母长辈教育的主体,又是发生行为、思想改变,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 因此,家长必须破除把孩子作为父母私有财产的观念和“ 我是老子, 你是孩子, 一切由我说了算 ” 、“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 、“ 棍棒之下出孝子” 、“ 树大自然直 ” 等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孩子与“ 老子 ” 人格平等的理念,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和孩子在家庭
5、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孩子在自身成长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家长的教育行为只有通过孩子内心体验、感悟、认同,并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形成相应的观念和习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不顾孩子的个人感受和个人意愿,采取 “ 强迫性 ” 或者 “ 暴力性 ” 的教育方式,即便是收到了“ 明显的 ” 甚至是 “ 立竿见影 ” 的“ 教育效果 ” ,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是暂时
6、的、表面的。家长不仅要知道“ 养不教,父之过” 的道理,还要知道“ 教之道,贵以专 ” 的道理,更要让孩子知道 “ 子不学,非所宜 ” 的道理。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牢牢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我们的教育。第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学研究表明,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品德的发展;专断的、紧张的、经常有冲突的家庭气氛,必然导致孩子家庭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失,对于他们的成绩和成长来说,势必产生不良的作用和结果;平淡的、
7、不活跃的、关系疏离的家庭气氛,会拉大受教育者和双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势必导致孩子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感和亲近感的疏远,从而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得到削弱。因此,家长要改变“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事无巨细一人做主” 的传统的家长作风,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理解、信任、尊重、自主的氛围中学会理解、信任、尊重、民主,从而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三、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教育, 它能让孩子获得被人尊重的感受,学会怎样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对于家长而言,学会倾听并养成倾听的习惯,对于激发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欲望,拉近亲子间的心理距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提高亲子沟通效果,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
8、性、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一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闭嘴 ” 、“ 不用你解释 ” 、“ 少插嘴 ” 等强硬的语言和粗俗的做法,不仅剥夺了孩子倾诉、申辩、发表见解、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和欲望,而且还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主体,他们的见解,哪怕是幼稚的,也可能对家长的认识起到一些启发、补充作用。二是要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在孩子想发表意见的时候,家长要认真倾听,鼓励其把想说的话全部说完,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在孩子不想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家长应当通过引导,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满和委屈,这对于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
9、以及表达能力和责任意识、自主意识都是十分有益的。三是不要轻易下结论。在孩子遇到挫折、受到委屈、感到困惑时,家长能给予的帮助是引导孩子把心中的委屈、困惑、愤怒、激动等不快顺畅的宣泄出来,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此时,家长要充当的角色是“ 朋友 ” 理解者、尊重者、同情者、倾听者、心理疏导者,而不是“ 法官” ,要充分引导,不要轻易下结论。因为,家长的结论,既不利于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孩子汲取经验教训,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多与孩子交流。很多家长面对孩子闷闷不乐的情绪,认为“ 如今的孩子太不理解父母了”“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学,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其实人的成长不仅有物质上的需
10、要,也有精神的、情感的需要。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可说。长此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就会变得越来越尴尬。因此,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特别是在做出与孩子相关的决策时,一定要注意听取孩子的意见,维护孩子的参与权和人格尊严。通过平等的交流,可以增进理解,促进感情,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第五、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是打开心灵的窗子。” 对于家长而言,教育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是指家长说话要尽量做到“ 留有余地 ” ,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幽默感,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有独立思考、想象、感悟的空间。多用“ 你想想看 ” 、“ 你的意见呢 ” 、“
11、 你一定能行 ” 等鼓励性、引导性的语言,杜绝“ 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真笨 ” 、“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 真是无可救药 ” 等教训性、讽刺性的语言。要学会使用体态语,在特定的情况下,一个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目光 均可以传递父母对孩子无尽的关怀、鼓励、认可、赞赏或禁止、责备等信息,起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教育效果。在家庭教育中讲究语言艺术,不仅是对孩子尊重的需要,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12、学会与人交往的需要。第六、 保护孩子的隐私。 每个人即便是孩子,都有不便公开或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 小秘密 ” 隐私。维护个人隐私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孩子与家长平等享有隐私权。对于孩子来讲,维护个人隐私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于家长来说,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独自与日记对话,在日记里倾诉心声,发泄不良情绪。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孩子进行心理调节。按照法律规定私人日记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可有的家长出于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不顾孩子的个人感受和法律规定,偷看孩子的日记。其实,了解孩子的渠道很
13、多,其关键是相互间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这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还有的家长受 “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 传统思想的影响,习惯于在他人面前教育孩子,却不知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经典案例一位当教师的父亲,一天晚上帮儿子收拾书包时,无意中发现儿子的书包里多了几样不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位父亲立刻明白了什么,连夜给儿子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放在桌子上。儿子读了信后泪流满面,立即表示痛改前非,永远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父亲写给儿子的动容信亲爱的儿子:爸爸在帮你收拾书包时,在你的书包里发现了不属于你的东西,夜里爸爸睡不着觉,我在想,是爸爸妈妈不够爱你吗?是爸爸妈妈不够关心你吗?是爸爸妈妈没有满足你的愿望吗?不是!
14、你是爸爸妈妈生命中的唯一!你是爸爸妈妈生命中的至爱!同龄孩子拥有的,爸爸妈妈都让你拥有了;同龄孩子没有的,爸爸妈妈都在拼命努力为你争取!妈妈天天下班回家口干舌燥地为你补课,爸爸每天里里外外日夜的奔波,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让你过上比别人更好的生活,受到比别人更好的教育!我们开始怀疑你是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了!因为妈妈说,她小时候再馋也从来不吃别人的东西,爸爸小时候再穷也从不拿别人的东西。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奋劳动收获的人,我们都是靠善良与本分生存的人。别人的东西我们不会多看一眼,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从不多摸一下!妈妈一辈子清清白白地做人,爸爸一生堂堂正正地做事,你呢? 亲爱的儿子,一个人不可
15、能拥有一切,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诱惑,你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一个人的欲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世界上不属于你的东西太多,你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品行!人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不能放弃道德!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可以没有人格!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爸爸参观工读学校,看到很多犯了错误的孩子被社会遗弃了,再也抬不起头来生活时,深感同情,爸爸参观监狱看到许多犯了罪的成人失去自由,可怜巴巴劳改赎罪时扼腕叹息,他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16、?因为他们小时候在一些小事上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最终酿成大祸,永远也没有机会了。亲爱的儿子,你也想像他们那样被关起来没有亲人、没有关爱、没有自由、没有快乐的日子吗?亲爱的儿子,你学习成绩好坏,爸爸无所谓;长大了你能干什么,爸爸也不在乎。爸爸只是希望你有健康的身体、正派的人品、健全的人格,能为社会作些贡献,这是爸爸最大的愿望,否则爸爸生不如死!亲爱的儿子,你因为爸妈而生,爸妈因为你而存。爸爸不想因为你一时的糊涂,而毁了个人的名声,更不想因为你贪图蝇头小利,而葬送全家的幸福!孩子,今天你犯了错, 爸爸给了你改正的机会;明天你犯了罪, 人民绝不会宽恕你!想到你的那一天,爸爸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儿子,你
17、要是不改的话,毁掉的不仅是你自己的前程,一辈子被人称作“ 小偷 ” ,生你养你的爸爸妈妈也要背一世的骂名,天天被人指着说:“ 他儿子是个贼! ” 儿子,你是爱爸爸妈妈的,你一定会改的!爸爸完全靠自己刻苦的精神从千军万马中考了出来,爸爸完全凭个人朴实的人品赢得了妈妈的信赖,爸爸完全靠自己辛勤的耕耘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爸爸完全凭个人积极的拼搏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因为爸爸活得有骨气,所以爸爸很要面子,有时甚至会怒不可遏;儿子,因为你是爸爸的心肝,所以爸爸倍加呵护,你小的时候犯了错误,爸爸会骂你揍你。每次,打在你身上,疼在我心里!一回一回,委屈和泪水在你眼里,自责和酸楚在我心头!孩子,爸爸本不想生气,爸爸更不愿打你,可是父亲的职责我不能不履行,教育的使命我不得不承担!儿子,认了不少字,读了不少书,你读懂爸爸了吗?亲爱的儿子!你已经八岁了,懂事的你用不着打了,我也快四十不惑了,打就能解决问题吗?我们父子一场多不容易啊,儿子!知道以后怎么做了吗?亲爱的儿子,爸爸相信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