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练习 1 一填空1. 一般认为,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滥觞于 讲义中国文学史(1904 年);在京师高校堂编写的2. 王国维的、鲁迅的在分体文学史中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著作;3. 东汉班固在刘歆七略基础上撰成,是重要的目录学著作;4.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 ,始创,将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供应了文学进展的线索;5. 记载于礼记 郊特牲中的事祭歌;据说是神农(伊耆氏)时代的农6.卷九所载的弹歌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7. 吕氏春秋 音初篇所载禹时所歌的候人歌是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
2、诗歌的遗文;8.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的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我国古代储存神9. 保留在淮南子中的闻名神话有、等;(任举两篇)10. 出于汲冢竹书的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篇幅较大的具有小说意味的作品,开志怪和神魔小说先河;11.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名,或称“” ,名师归纳总结 共有篇,另有篇(存录于部分)有目无辞;第 1 页,共 16 页12. 史记 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13.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依据是;14. 十五国风中全部是西周作品, 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 大部分是-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东周作品;15. 颂是宗庙祭奠之乐,其中 31篇, 4篇, 5篇;16. 汉代鲁、齐、韩三家诗中鲁诗出自鲁人, 韩诗出自 人韩婴;,齐诗出自齐人17. 毛诗出自鲁人 和赵人;18.诗经中少数作品可知详细作者, 如左传明确记载 赋载驰;大雅 崧高提到“ 吉甫作诵”,作者应为周宣王的卿士;19. 汉人在毛诗的每一篇题下写有一段类似题解的文字,称或,其中系于关雎题下的长序称,余下的称;20. 诗经“ 四始” 指国风的第一篇、小雅的第一篇、大雅的第一篇、周颂的第一篇(说见史记 孔子世家);21. 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生民 、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出自诗经的部分,其中生民写始祖的神异产生和他对农业的
4、奉献;描写了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22. 诗经 商颂 玄鸟记录了商部族始祖 的神异产生;23.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 章 句 字;24.诗经内容丰富,试为以下各举一例:农事祭奠诗;怨刺诗;燕飨诗;征役诗;徭役诗;思妇诗;弃妇诗;新婚诗;悼亡诗;约会诗;失恋诗;25.诗经中有全篇用赋或比的赋体诗、比体诗,前者如;后者如;26. 对赋、比、兴的说明,宋代朱熹之说常为人们所采纳:名师归纳总结 赋者,;比者,;兴第 2 页,共 16 页者,;(诗集传卷一)27. 诗经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是;-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8. 诗
5、经的章法特点是,句式以为主;29.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忱、剧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 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 精神;30. 后世将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合称为手法;和殷商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31. 32. 周代 铭文是现存商周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33. 尚书意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34. 汉代伏胜所传尚书共 28 篇,因用 书写,故称;发觉于孔壁的用 书写,称,共 44 篇;35. 尚书包括、;36. 成语“ 有条不紊” 出自;37. 先秦历史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有、 ;38. 先秦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历史齐鲁等国通称;楚称;晋称;39.
6、 、并称“ 五经” ;40. 、合称“ 春秋三传” ;41. 后人称春秋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措词中表现作者爱憎的手法为;42. 先秦史籍中,春秋、左传为体;、为国别体;43. 春秋和左传原为各自单行,至代著,始将二者合著;44. 左传创立了在叙事中或叙事终止后直接引入谈论,以“” 、“” 等来对大事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判的方式;45. 被誉为先秦散文“ 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46. 国语分别记载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7. 国语已有将某个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向纪
7、传体过渡的趋势,如晋语四专写、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 等;48. 战国策由(时代)编校整理成书并定名;49. 战国策主要表现了 的思想和人生观;50. 战国策已显现将一人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 的成立开创了先例;51. 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有、等;(举四例)52. 发觉于汲冢的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53.、以及中、两篇合称四书;54. 论语的作者是;其文体属;55. 汉代通行的论语有鲁论语 、齐论语、古文论语,至西汉末考订三论,为,流传至今;56. 西汉时期将老子分为上下卷,上卷以讲“” 始,下卷以讲“”始,故又称;57. 先秦说理文体制形成于中;58. 战国末期,、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
8、文体制的定型;名师归纳总结 59. 孟子是孔子以后重要的儒学大师,在元代被尊为;、第 4 页,共 16 页60. 关于人性的本质,孟子主见,荀子主见;61. 东汉所作将孟子七章各分上下;62. 请列出孟子七章的篇名: 、;、62. 现存庄子共篇,分为、三个部分;63. 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64. 唐代尊奉道教,追号庄子为“”,称庄子为65.请列出庄子内篇七篇的篇名:、;-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6. 被鲁迅评为“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的作品是;的;“ 赋67. 最早以“ 赋” 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6
9、8. 先秦文学中 “ 赋” 的含义有二:“ 赋诗言志”之“ 赋” 意为比兴” 之“ 赋” 意为;69. 荀子中的是采纳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政治抒情诗;70. 郭沫如十批判书 荀子的批判中认为“ 孟文的,庄文的,荀文的,韩文的,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71. 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72.韩非子中最具文学意味的是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像、等就是有系统的收集编辑而成的寓言故事集;73. 韩非子中难一 、难二、难三、难四个短篇在文体上属于;74.韩非子 五蠹篇指斥、五种人为社会的蠹虫;75. 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言行录和故事集,也是我国
10、古代第一部以写人为轴心的传记作品;二. 填入诗文名句1.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 小雅 采薇 )2.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王风 黍离)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诗经 秦风 蒹葭)名师归纳总结 4. 手如,肤如,领如,齿如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螓首蛾眉,;(诗经卫风 硕人)5.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6. 子曰:“ 关睢 ,;”(论语 八佾)7. “ 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论语 阳货)8.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论语 为政);9.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第一章)10. 天之道,;人之道,就不然,;(老子七十七章)11. 孟子曰:“,社稷次之,;(孟子 尽心下)12.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滕文公下)13.“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 公孙丑上)14.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不夭斤斧, 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 内篇 逍遥游 )15. ,而不傲倪于万物;(庄子 外篇 天下 )16. , 以 有 涯 随 无 涯 , 殆 矣 . ;(庄子 内篇
12、养生主 )名师归纳总结 17. 日月乎其不淹兮,;第 6 页,共 16 页18. 惟草木之零落兮 , ;19. ,夕餐秋菊之落英;-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 亦余心之所善兮, . 21. ,固前圣之所厚!22. 制芰荷以为衣兮,;23.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循绳墨而不颇;24. 25. 路曼曼其修远兮,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二)- 楚辞、秦汉1. 是战国时代以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制造的一种新诗体;2. 西汉刘向辑录屈、宋的作品及汉人仿照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 这是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3. 东汉 所著是历史上第一
13、个完整的楚辞注本,也是流传至今的唯独汉人楚辞注本;4. 和并称“ 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和 传统;5. 基本可以认定为屈原作品的有 、(11 篇)、(9 篇)、等 23 篇;6. 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 离骚” 的涵义,司马迁认为是;7. 离骚中的“ 美人” 意象,或是比如,如“ 恐美人之迟暮”;或是,如“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8. 离骚中的“ 香草” 意象,一方面指 相对,象征;另一方面和恶草名师归纳总结 9. 离骚中提到的神灵有(日神)、(月神)、第 7 页,共 16 页(风伯)、(云神,一说雷神)等;10.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 中称颂为“ 逸响伟
14、辞, 卓绝一世”的是;11. 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由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其中包括(颂赞至尊之天神)、(祭-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同祭)、(祭)、(祭)、(祭)、(祭)、(祭)、(祭)、(送神曲)共 11 首诗歌;12. 被 明 代 胡 应 麟 推 许 为 “千 古 言 秋 之 祖 ”的 是 中 的;被明代王世贞推许为 “ 千古情语之祖”的是中的;13.九章包括、等篇作品;14. “ 天问” 的意思就是,全诗几乎都由 组成,一共提出了个问题;15. 是宋玉的代表作,诗中刻画了秋景的凄凉孤寂,并和自身惆怅失意之情交错在一起,开
15、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 主题;16.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的楚辞作家,除屈原外,仍有、;17. 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汉书 艺文志把它列为“” ;18.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共 60 篇);(共 64 篇);存篇);(共 36 篇),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今19. 的被称为“ 骈体初祖”;堪 称碑铭之祖;20. 贾谊散文篇,收录于,其是总结秦亡教训的名篇;就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见,从“ 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等九个方面指陈了社会现时危机和潜在隐患;21. 晁错的政论文以为代表 , 上承贾谊,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见;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国文 常识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