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改进实验.docx
《2022年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改进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改进实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对氨分子扩散试验装置的改进一、 试验名称:氨分子的扩散二、试验仪器及试剂试管、玻璃片、镊子、滤纸、剪刀、浓氨水、酚酞溶液;三、试验装置图四、试验操作过程1. 将滤纸剪成稍宽于试管直径的滤纸条 防止滤纸条从试管中掉下来与玻璃片上的浓氨水接触 ,在滤纸条上匀称的滴加 4-5 个酚酞溶液的小圆点,然后用镊子把滤纸条放入试 管的中部;2. 在玻璃片上滴 1-2 滴浓氨水;3. 将试管倒放在滴有浓氨水的玻璃片上,稍静片刻,会观看到滤纸条由下到上依次、逐步显现红色圆点; 4.用镊子取出滤纸条,在空气中放置片刻,会看到滤纸条上的红色圆点逐步消逝;五、试验改进
2、的意义1. 此装置简洁、操作便利,现象明显、用时短; 2.增加了对比试验,充分表达了分子运动的性质; 3.试验药品用量小;“ 氨分子扩散” 探究试验的绿色化设计一、试验目的 1、同学通过对氨分子扩散试验探究得出分子具有运动的性质;2、对该试验改进后,新设计的“ 氨分子扩散” 试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趣味性 强;让同学从宏观现象入手,体验试验探究的特殊方法和乐趣;二、试验用品 一次性透亮塑料水杯,青霉素钠针剂瓶(带塞),白棉布和细铁丝做的“ 小树” ,眼 药水瓶,浓氨水,酚酞试液;三、试验说明 教材中有关“ 氨分子扩散” 的探究试验存在一下不足:1、要把浓氨水倒入小烧杯中,致使在试验时较多的氨气
3、扩散到空气中,严峻污染了 环境,损害了师生的健康;2、农村学校试验室中常见的最小烧杯为50ml 的小烧杯,且要用1000ml 大烧杯才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空间较大;由于大烧杯的数量有限,购买的代价较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试验耗时较长、试剂用量较大;为了改进不足,笔者在教学中对此试验进行了重 新设计(如下图);四、试验操作1、先在一棵“ 小树”上滴蒸馏水, 再滴上酚酞试液, 观看; 此时“ 小树”不变色 (说明酚酞与蒸馏水不变色);然后用眼药水瓶对着“ 小树” 喷浓氨水,此时,“ 小树” 开“ 红花
4、”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表达学习中类比的化学争论方法;2、移走第一棵红色的“ 小树” ,拿出两棵“ 小树” ,分别滴上酚酞试液,用塑料水 杯罩住其中的一棵和装浓氨水试剂瓶(瓶塞已取下) ,观看现象; 此时,看到罩住的 “ 小树”在 1 分钟内渐渐开“ 红花” ,似乎桃花在盛开(说明氨分子在运动);3、盖上盛浓氨水的试剂瓶塞,让“ 小树” 自然干燥(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 动着),整理仪器,供下一个班同学使用;五、试验设计优点 1、本试验设计进一步表达了“ 绿色化学” 新课程理念;试验过程中防止了氨气对学 生的刺激,将污染降低到最低;2、用代用品完成探究试验,试验材料易得,既廉价又可
5、反复使用 ;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用量很少,节约了试验用品,节约了经费,适于农村学校实际;3、试验装置简洁、操作简便、试验现象明显、观看性强、试验用时短,利于试验结 论得出,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该装置可用于同学的“ 活动与探究” (激发同学学习爱好),也可用于老师的演 示试验;对“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试验的改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单元课题 中试验 6-4 ,原教材试验如下: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中二氧化碳的性质【试验 6-4 】 如图 6-12 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渐渐倒入燃烧中,观看现象并分析;经过实践证明, 这个试验胜利率极低,经常会显现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两个蜡烛都不熄灭
6、;二是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三是两个蜡烛同时熄灭;这三种情形都会使我们的试验目的无法实现,有时甚至仍会因此成为同学的笑话;针对以上这三种情形,本人做了以下几个分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情形一: 由于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足;或蜡烛燃烧过旺,二氧化碳气体不足够将其熄灭,往往只是火焰晃动几下就又正常燃烧了;情形二: 由于倾倒的过程中,气体会扩散, 加之正在燃烧的蜡烛,加快了烧杯内的气 流,使大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处于燃杯的上半部,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情形三: 由于倾倒的速度过快,蜡烛熄灭的前后次序不明显,看似同时
7、熄灭;对该情 况,只需在操作时,操作员切记不要倾倒过快就可以;为了更好地解决上面显现的情形一和情形二中的问题,案来提高该试验的胜利率,以供参考;一、试验目的本人设计了以下的试验改进方通过改进试验装置,使得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性质试验的胜利率更高;二、试验原理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三、试验用品CO2 气体(刚制备的),生日小蜡烛(四、试验步骤2 根),梯形铁皮架,烧杯,漏斗;如图,在燃烧杯中放入梯形铁皮架,往两个阶梯上固定两 根生日小蜡烛, 将蜡烛点燃, 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着漏斗往烧杯渐渐地倾倒下去,观看试验现象并分析;(切记要渐渐地倒;)五、试验现象处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连续倾倒
8、二氧化碳气体后,上面的蜡烛也接着熄灭;六、结论 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七、试验改进后的优点 1、使用漏斗,能很好地防止二氧化碳气体刚倒出来就扩散开,而先接触到上面的蜡 烛,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所以能很好地解决了上面情形二中的显现问题;2、将一般蜡烛改成生日小蜡烛:生日小蜡烛燃烧的火焰要比一般蜡烛的火焰小得多,所以要熄灭其火焰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会更少,更简洁熄灭; 所以也能很好地解决了上面情形一中显现的问题;3、生日小蜡烛既美观、又好玩,在肯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同学做该试验的爱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成效;对“ 活性炭净化水试验” 的改进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两次提到木炭、活性
9、炭的净水作用,第一次是水的净化一节,其次次是金刚石、 石墨、 C60一节; 在金刚石、 石墨和 C60一节中有一个用活性炭净水的试验(试验 6-1 );试验内容如下:在盛有半瓶水的锥形瓶中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震荡,观察现象;在试验教学中,假如根据课本上的试验进行,由于木炭、活性炭的颗粒是黑色的固体,不便于观察水中的红色褪去的现象;假如震荡后再过滤,这样虽然能够看到红色褪去,但费时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故此,笔者对此试验做以下改进;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找一大号的注射器针筒,先
10、放进一小团脱脂棉,然后加少许活性炭粉,在活性炭层上面再放脱脂棉;这样一个简易净水器就做好了,试验时往注射器内注入有颜色的水,经过活性炭层吸附后,用小烧杯接住流出的液体,可以观看到明显的褪色现象;为了节约试验时间,可在添加完有颜色的水以后,可挤压活塞,以加快水流速度,节约时间,试验前后对比成效很明显;对“ 二氧化碳溶解性试验” 的改进一、问题的提出人民训练出版社九年义务训练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关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描述为“ 通常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仍会溶解得更多些;”人民训练出版社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
11、六单元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试验 6-13 的“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试验” ,书中描述为“ 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仍会溶解得更多;”如右图所示,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2 体积的水,立刻旋紧瓶盖,振荡;观看现象并分析;其操作过程是: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注入半瓶水,快速盖好瓶盖,震荡瓶子,观看现象;上教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其次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关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也仅仅描述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 1L 水中大约能溶解 1L 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12、同学对这一概念没有明显的直观熟悉,就知道这么一句话,知道汽水等饮料中溶有二氧化碳,我们先用全一册教材,后又用上教版教材,教材都没有相关的试验内容,因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做了系列实验改进,通过试验看,成效良好,从集气瓶到塑料瓶,从注射器再到塑料瓶,随着改进感到了学无止境这一真理;结合本人多年教学体会,我知道试验教学的直观性对同学多么重要,本人从 1996 年开头用集气瓶做试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移开玻璃片(不全开),快速倒入水,再盖好玻璃片,用手拿起集气瓶,同时食指压住玻璃片,振荡集气瓶,然后倒转集气瓶,会发觉玻璃片不掉下来,后来发觉这样比较麻烦,有时不胜利,由于玻璃片厚度、大小和集气瓶口薄
13、厚等假如挑选不好,会使试验失败,于是 1998 年开头用塑料瓶进行试验,和人教版上册中的试验相同;但随着教学的深化,发觉这样仍有不足,由于这样做有部分二氧化碳会逸出瓶外,说服力有些不足,于是开头了新的争论;二、试验改进开头我用注射器进行试验,取两个 50mL注射器,其中一支取 50mL水,另一支先连接胶皮管,然后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然后盖好注射器活塞,打开止水夹, 推动活塞至 50mL处,夹好止水夹,再将胶皮管与另一注射器连接好,推动有水的注射器活塞,拉有二氧化碳注射器活塞,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14、 - - - - - 进入部分水后,振荡注射器,然后再推动有水的注射器活塞,进入部分水后,再振荡注射器,最终用活塞 调整使两支注射器里的水一样多,再振荡注射器,会发觉两只注射器的活塞读数相加不是 100mL了,当把 水吸到一支注射器时,发觉另一支注射器活塞停留在 18mL左右位置, 这一改进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的条件 转变了,使试验处于密闭状态下,但是操作比较麻烦,活塞简洁被拉出注射器,导致试验失败,又怕损坏 了注射器,于是又开头了新的争论;我用塑料瓶来代替注射器,在橡皮塞上打孔,连好玻璃管和胶皮管,收集气体,预备好水,塞好橡 皮塞进行试验,发觉在振荡过程中橡皮塞简洁脱落,玻璃罐简洁划破胶皮管,
15、玻璃管简洁断裂,发生危急,导致试验失败,想法虽好,但是有肯定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琢磨,挑选了现在的自制教具 二氧化碳溶 解性演示器;如图:(一)制作材料喝水用的薄塑料瓶两个 (带盖),废旧的自行车气门 (两个),胶皮管 10cm,止水夹一个(可不用) ;(二)制作方法1、用打孔器在饮料瓶盖上打孔;2、然后固定好气门;3、用胶管连接两个气门;(三)使用方法1、预备一瓶凉一些蒸馏水,盖好瓶盖;2、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盖好瓶盖;3、将有水的瓶子放上面,用手挤压瓶子,水进入另一瓶,然后振荡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再挤压有 水的瓶子,反复几次,可见瓶子变瘪了;4、为了说明问题,可以用空气作对比试验;名师归纳总
16、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四)其他用途1、上述试验的水可用于和石灰水反应、与石蕊试液反应,成效良好,同时可用蒸馏水作对及试验,现象明显;2、该装置可用于其他气体溶解性对比;3、该装置可用于比较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吸取二氧化碳成效;使用时溶液大约用 10mL就可以,成效明显;(五)优点取材便利,制作简洁,易于操作,使用安全,不易损坏,造价低廉,替代品多,可大可小,有利于 环保,可用于演示试验和分组试验;对灭火原理和方法试验的改进江西省宜春中学 温小波 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125 页 试验 7-1 ,点燃三支蜡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九年级 化学 实验 探究 改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