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docx
《2022年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及风险掌握治理制度(试 行)WHNYLM/ZD-063-2022 第一章 总 就第一条 为规范识别公司煤化工板块治理产品、 活动和服务中的危急源,明确危急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急源分级、监测、掌握,预防事故的发生,依据生产过程危急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22 )和集团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预控治理体系 要求、神华集团选煤厂安全风险预控治理体系 定,制定本制度;要求及乌海能源公司相关规其次条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运行、 建设项目、 变更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和掌握措施确定, 重大危害因素辨识、 评
2、判和掌握措施确定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的 HAZOP 分析等内容;第三条 关键名词术语说明(一)危急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缺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缺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危急源在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也被称之为危急因素或危急源;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危急源,也被称为职业病危急源);(二)危害因素辨识旨在事先确定全部由企业活动产生、可能导致人 身损害或健康损害的因素;(三)风险是指发生危急大事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大事或暴露可造成的人身损害或健康损害的严峻性的组合;风险的大小由风险值来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3、 - - - - - 量,风险值等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可能造成的缺失的乘积;(四)风险评判是指对危急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掌握措施 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五)可接受风险是指依据组织法律义务、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已降至组织情愿承担程度的风险;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厂、 部及相关方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及掌握措施确定的治理;其次章 组织与职责第五条 安健环部制定和爱护本制度, 负责危急源识别、 风险评判与 掌握的指导、和谐、监督、检查与落实治理;第六条各部门依据本制度开展主管业务活动中危急源的识别、评判与更新,以及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4、第七条 各厂依据本制度, 组织开展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判和掌握 工作;第三章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和掌握的一般要求第八条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判应掩盖本单位全部的生产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至少包括:(一)常规和特别规的活动;(二)全部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包括相关方人员和外来拜访者)的 活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包括外界供应的设备、设施);(四)企业及其活动、材料、工艺、人员的变更,或方案的变更,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更换包括暂时性变更等,响;(五)生产过程识别活动应包括:
5、及其对运行、 过程和活动的影1.生产预备阶段(人、机、环、管)的各项活动;2.产品选购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化学品、油品以及其它物资的选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活动,包括相关方使用的物资);3.生活区域的各项活动(相关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包括进入作业现 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4.生产过程或所供应服务的阶段的各项活动 行辨识);(宜按作业流程或工序进5.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爱护、报废等全部运行活动(包括相关 方使用的设备、设施);6.产品交工验收或修理服务中的各项活动;7.不同工种和岗位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活动;8.确定的其他方案外的任务;9.项目实施前工作前安全分析;10.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形
6、,包括来自:产品或材料的包装或储存缺陷;结构失效; 天气、地球物理及其它外部自然灾难; 恶意破坏和违反操作规程; 火灾和爆炸;冲击与撞击;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暴露于化学性危急源和物理性危急源的工作环境;人 机工程因素(比如作业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服度、重复性工作等);设备 的腐蚀;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露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1.任何与风险评判和实施必要掌握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第九条 依据各单位的活动范畴、 性质和规模挑选相宜的危害因素辨 识和风险评判方法:(一)生产运行过程、 变更过程、
7、 建设项目的建设施工活动过程及试 生产前采纳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二)生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采纳危急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 );(三)重大危害因素辨识、评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四)建设项目设计前、 设计过程中由设计单位采纳适用的方法开展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五)采纳其它方法;第十条确定掌握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掌握措施时,应按如下次序考虑降低风险:(一)排除;(二)替代;(三)工程掌握措施;(四)标志、警告;(五)治理掌握措施;(六)个体防护装备;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和确定掌握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 第十一条 存,作为后续评审时的依据;第十二条 至少每年对危害辨
8、识和风险评判、 风险掌握过程的有效性 评审一次,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当发生以下情形时,应适时进行:(一)对判定现有风险掌握措施是否有效和充分的需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对新危急源的响应需求;(三)对企业自身所产生变更的响应需求;(四)对监视活动、大事调查、紧急情形或应急程序测试结果的反馈 的响应需求;(五)法律法规的变化;(六)外部因素,如新提出的职业健康问题等;(七)掌握技术的进步;(八)劳动力(包括承包方)多样性的变化;(九)订正和预防措施所提议的变更;第四章 生产运行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
9、和掌握措施确定第十三条 预备工作(一)成立风险治理小组小组的设置应与生产现场的工艺、专业、职能情形对应; 成员应包括相关治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包括工艺、 电气、设备设施等治理人员) 、安全治理人员、直接作业人员代表等;风险治理小组成员必需具备:1相关专业学问,熟识本单位所属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相关法 律法规;2.熟识本单位各工种的全部工作任务及每项工作任务的作业步骤;3.熟识本单位各工作任务及作业步骤中存在的危急源及其后果 ;具备 肯定的组织才能、判定才能及责任感;4.经过危急源识别与风险评判相关学问培训等;(二) 组织培训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1
10、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风险小组应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确保参与人员把握辨识、 评判等的方法;确定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和风险掌握每一个流程的具体要求;(三) 收集资料 危害因素辨识前应收集与危害因素辨识相关的资料,包括事故案例、操作规程、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第十四条 危害因素辨识(一)依据岗位职责, 列出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作 步骤,形成岗位名称及工作任务表;(二)通过现场拜访、观看、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勉励、引 导员工环绕本岗位工作任务及每个步骤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填写危害因 素辨识表;(三)辨识过程应考虑正常、反常、紧急三种状态,过去、现
11、在、将 来三种时态;第十五条 风险评判(一)依据工作程序各个步骤中辨识出的危急源,描述出各种危急源 可能导致的风险及其后果,确定事故类型;(二)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危急源进行分析,确定危急源的风险等级,填写危急源管控表;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风险矩阵表;第十六条 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制定 3“ 风险掌握 各单位依据已识别的危急源及其风险程度大小,按附录 措施优先次序示意图” 规定的优先次序排列,提炼治理对象,确定相应的 主要责任人、 直接治理人员、 主要监管部门和主要监管人员,并针对治理对象制定相应的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风险治理方案;针对重大风险的危急源制定 重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2、 - -第 6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 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的内容要求:1.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承担风险;2.是否产生新的危害;3.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成效正确的解决方案;4.受影响的人员对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评判;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二) 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的实施要求 : 1.各单位组织对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进行岗位分解,并在相关岗位的作业指导卡中予以明确;2.各单位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3.明确项目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失效时所实行的应急措施;4.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的资源支持应满意措施的需要;5.全部的预防措施要充分考虑设施的完整性
13、;第五章 建设项目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和掌握措施确定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讨论阶段,托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判机构、 职业卫生技术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判和职业病危害预评判;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开展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判和掌握措 施确定,应考虑:(一) 建设项目周边重要场所、区域及居民分布情形,建设项目的设施分布和连续生产经营活动情形及其相互影响情形,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 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和安全措施是否科 学、可行;(三
14、) 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设施是否成熟牢靠;(四) 依靠原有生产、储存条件的,其依靠条件是否安全牢靠;第十九条 对于大型和采纳危急化工工艺的装置在初步设计完成后 要进行危急与可操作性(HAZOP )分析;其次十条 各单位应环绕施工活动过程组织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风险 评判工作,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承担施工活动的承包方,对承包方的相应活 动进行督促和检查;其次十一条 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前, 各单位组织设计、 施工、监理和本单位相关人员开展试车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定,具体参照第四章相关内容实施;风险评判和掌握措施确第六章 变更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判和掌握措施确定其次十二条 各单位应在以下情形开展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险 评价 控制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