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发热病理生理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发热病理生理学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六章 发热一、挑选题 1以下有关发热概念的表达哪哪一项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 0.6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D由体温调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上升 E由体温调剂中枢调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上升 2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 )A肺 B皮肤 C尿 D粪 E肌肉 3下述哪一种体温上升属于过热(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猛烈运动后 br / D 先天性无汗腺 E流行性脑膜炎 4体温调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A视前区 - 前下丘脑 B延脑 C桥脑 D中脑 E脊髓 5酷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 )A发汗 B对流
2、 C血流 D传导 E辐射 6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A淋巴因子 B恶性肿瘤 C变态反应 D细菌感染 E病毒感染 7输液反应显现的发热其产生缘由多数是由于()A变态反应 B药物的毒性反应 C外毒素污染 D内毒素污染 E霉菌污染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8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 )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B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 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D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E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9近年来证明白细胞致热原(LP)与下述哪种物质相一样( )A肿瘤坏死因子
3、 B组织胺 C淋巴因子 DIL-1 EIL-2 10发热的发生气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 )A外致热原 B内生致热原 C前列腺素 D5- 羟色胺 E环磷酸腺苷 11下述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的量最多(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肝脏星形细胞 E淋巴细胞 12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 )A增加前列腺素 B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E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肾上腺素 13内毒素是( )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B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D革兰阴
4、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E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 14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 )A产热增多,散热削减 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D中枢发热介质参加作用 E体温调定点上移 15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和散热平稳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障碍 E散热障碍 16发热病人最常显现(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混合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17退热期可导致( )ANa+潴留 BCl-
5、 潴留 C水潴留 D脱水 E出汗削减 18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表达中那项是错误的( )A物质代谢率增高 B糖原分解加强 C脂肪分解加强 D蛋白质代谢显现负氮平稳 E维生素消耗削减 19体温每上升 1 C,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A5 次 B10 次 C15 次 D18 次 E20 次 20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 )A增强磷酸二脂酶活性 B扩张血管 C抑制前列腺素 E 合成 D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 E降低脑内 5- 羟色胺含量 21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 )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剂中枢
6、D激活产 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E加速分解代谢,产热增加22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 )AIL-1 和 TNF BCRH和 NOS C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D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 E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23革兰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 B脂多糖 C肽聚糖 D内毒素 E全菌体和内毒素 24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外毒素 B螺旋毒素 C溶血素 D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 E细胞毒因子 25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
7、A全菌体及植物凝集素 B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 C全病毒体及裂解素 D胞壁肽及血细胞凝集素 E全病毒体及内毒素( )26疟原虫引起发热的物质主要是 A潜隐子 B潜隐子和代谢产物 C裂殖子和疟色素等 D裂殖子和内毒素等 E疟原虫体和外毒素 27内生致热原是( )A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能引起体温上升的内在介质 B由产热器官产生的能引起体温上升的内在介质 C由产热原细胞产生的能引起体温上升的神经激素 D由产 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上升的物质 E由产 EP细胞在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上升的物质;二、问答题 1体温上升包括哪几种情形?2试述 EP引起的发热
8、的基本机制?3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的变化及其机制是怎样的?4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有那些变化?5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有那些变化?6急性期反应有那些主要表现?7体温上升是否就是发热,发热与过热的基本区分在哪里?为什么?8外致热原通过哪些基本环节使机体发热?【参考答案】一、挑选题 9 对发热病人的处理原就是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D 2 B 3 D 4 A 5 A 6 D 7 D 8 E 9 D 10 B11 B 12C 13 B 14B 15C 16A 17D 18E 19 D 20A21 D 22
9、E 23 A 24D 25B 26C 27D二、问答题1体温上升可见于以下情形:生理性体温上升;如月经前期,妊娠期以及猛烈运动等生理条件,体温上升可超过正常体温的0.5 ;病理性体温上升,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发热,是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剂性体温上升;二是过 热,是体温调剂机构失调控或调剂障碍所引起的被动性体温上升,体温上升的水平可超 过体温调定点水平;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产热反常增多,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散 热障碍等;2发热激活物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EP;EP作用于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的体温调剂中枢,通过某些中枢发热介质的参加,使体
10、温调剂中枢的调定 点上移,引起发热;因此,发热发病学的基本机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信息传递;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EP,后者作为“ 信使”,经血流被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剂中枢;中枢调剂;即EP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剂中枢神经细胞,产生中枢发热介质,并相继促使体温调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于是,正常血液温度变为 冷刺激,体温中枢发出冲动,引起调温效应器的反应;效应部分,一方面通过运动神 经引起骨骼肌紧急增高或寒战,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血管 收缩,使散热削减;于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生至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3发热的第一时相是中心体温开头快速或逐步上升,快者
11、几小时或一昼夜就达高峰,有的 需几天才达高峰,称为体温上升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畏寒、皮肤惨白,严峻者寒战和 鸡皮;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削减表现为皮色惨白;因皮肤血流削减,皮温下降刺激冷 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有畏寒感觉;鸡皮是经交感传出的冲动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而 致;寒战就是骨骼肌不随便的周期性收缩,是下丘脑发出的冲动,经脊髓侧索的网状脊 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而引起;此期因体温调定点上移,中 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因此,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削减,体温上升;4体温每上升1,心率增加18 次/ 分;这是血温增高刺激窦房结及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结果;心率加快可增加每
12、分心输出量,是增加组织血液供应的代偿性效应,但对心肌 劳损或有潜在性病灶的病人,就因加重心肌负担而易诱发心力衰竭;寒战期动脉血压可 轻度上升,是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心率加快,使心输出量增加的结果;在高峰期 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轻度下降;但体温骤降可因大汗而失液,严峻者可发生失 低血容量性休克;5发热时,一般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因此,连续高热或长期发热均可使体内物质消耗,特殊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多,使机体处于能量代谢的负平稳; 蛋白质代谢:高热病人蛋白质加强,长期发热使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量削减,尿素氮明 显增高,呈负氮平稳;糖与脂肪代谢:发热时糖原分解增高,血糖增高
13、,糖原的储备 削减;发热患者食欲低下,糖类摄入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也加强,大量脂肪分解且氧化 不全可使血中酮体增加;由于糖分解代谢加强,氧供应相对不足,于是糖酵解增加,血 乳酸增多;水、电解质与维生素代谢:发热病人维生素不足,特殊是维生素 C和 B 族 缺乏;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和高热连续期,由于尿量削减,可致水、钠、氮等在体内储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留;在体温下降期,由于皮肤、呼吸道大量蒸发水分,出汗增多及尿量增多,可引起高 渗性脱水;发热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钾释放入血,血钾增高,肾脏排钾削减,
14、尿钾增高;严峻者因乳酸、酮体增多及高钾血症,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6急性期反应的主要表现包括:发热反应,为急性期最早显现的全身反应之一,属于自 稳性升温反应;代谢反应包括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多,如纤维蛋白原、 2 巨球蛋白等 增多数倍;而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 A 蛋白等可增加近百倍;负急性期反应蛋白,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削减;脂蛋白脂酶、细胞色素P450削减;骨骼骨蛋白合成降解加强, 大量氨基酸入血;免疫激活, 白细胞激活、 T 细胞激活增生, IFN 和 IL-2合成增多;细胞激活大量合成免疫球蛋白,NK细胞活性加强等;血液造血反应表现为循环血中性白细胞增多,造血功能激活;血中各种
15、蛋白质及其产物浓度明显变化;血浆 Fe 2+、Zn 2+浓度下降, Cu 2+浓度上升,表现为低铁血症,低锌血症和高铜血症;内分泌 反应: CRH、ACTH、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血管加压素增多,显现高血糖素血症;7体温上升有两种情形,即生理性体温上升和病理性体温上升,它们共同特点是体温超过 正常水平 0.5 ;病理性体温上升又分为发热和过热;发热时体温调定点上移,为调剂 性体温上升;过热时体温调定点不上移为被动性体温上升;所以体温上升不肯定就是发 热;在发生缘由上,发热多因疾病所致,过热多因环境温度过高或机体产热增加、散热 障碍所致,在发热环节上;发热与致热原有关、过热与致热原无关;在发热机制上,发 热有体温调定点上移,过热无体温调定点上移;在发热程度上,过热时体温较高,可高 达 41,发热时体温一般在 41以下;8外致热原(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EP 通过 血脑屏障后到达下丘脑,通过中枢性发热介质(正负调剂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 起发热;9除对引起发热的原发性疾病积极进行治疗外,如体温不太高,不应任凭退热,特殊是原 因不明的发热病人,以免延误诊治;对于高热或连续发热的病人,应实行解热措施,补 充糖类和维生素,订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稳紊乱;(陆大祥)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