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docx
《2022年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是人教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50-51页的内容;我们所教的这套教材,小数是分两个阶段熟悉的; 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下册, 同学已经初步熟悉 了小数;其次阶段是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确定课题后我第一钻研教材,解读教材,由于分数的产生和意 义是老教材,如何让老教材表达新课程所提倡的数学新理念、新教 法,让“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新方式和“ 让同学亲身经受数学 学问的建构过程” 真正在课堂上得到表达,并能收到良好成效 诸 但当看了教材所出现的内容时,我最 如这样
2、的问题是我摸索最多的;初的感觉是怎么有点像重复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于是我再次找出三年级下册的书认真的对比摸索;通过对比, 我发觉我们所教的教材在三年级教学“ 小数的初步熟悉” 时,就已经把“ 让同学知道1/10米写成小数是 0.1 米,1/100米写成小数是 0.01 米” 作为教学目标了,课本上直接把这些作为结论告知了同学;而这节课,为了概括出“ 分母是 10 、100 、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这句结语,教材又一次象三年级下册那样出现了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的过程,虽然目的是引导同学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但却依旧采纳了“ 告知” 的方法;于是上网
3、查资料,看教学视频,分析名家的课例, 使自己在总体上对教学内容有较高层次上把握;于是在充分考虑到同学已有学问的基础上,我也反复摸索: 是否应当像教材这样直白地 “ 告知” 同学?通过对教材懂得的不断深化我逐步熟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到,同学对数学概念的懂得程度有肤浅与深刻之分;假如仅仅知道“ 分母是 10 、100 、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这句结语,同学的熟悉是肤浅的; 那怎样教学才能让同学深刻懂得小数的意义呢?通过和同教研组的老师们探讨,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 使我更加坚决的熟悉到:同学建构
4、数学概念的过程,绝不能是老师简洁“ 告知” 的过 程,同学的概念学习需要经受一种体会性的活动过程;在小数意义的 建构过程中,老师应当引导同学亲自操作和体验,进行一次再制造,并在这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制造过程中,主动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这样,同学才能深刻懂得小数的意义;那么,应当怎样引导学 生经受再制造的过程呢?经过试讲后,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环节;第一出现一张正方形的纸 (边长正好 10 厘米),告知同学“ 老师规定,这张正方形纸的一个面的大小表示1 元钱” ,然后要求同学自己想方法“ 表示出角钱那样大的一块”;数学体会是从生活体会中提炼得到的,具有肯定的概括性,能帮忙同学更好的建构小数的意
5、义; “ 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角钱那样大的一块”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同学仅凭生活体会很难解决;必需利用“ 货币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小数的初步熟悉(1/10可以写作 0.1 )” 、“ 分数的初步熟悉“ 等原有的数学体会;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会主动的利用原有学问体会去发觉“ 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懂得小数的意义;同学可能显现的情形有:名师归纳总结 A、在这张纸上任意涂一块表示1 角;1 角;第 2 页,共 5 页B、将正方形纸任意分成几份,涂其中的一份表示-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 份,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数 产生 意义 设计 思路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