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pdf





《2022年2022年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他的法治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法学、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给人以很多的借鉴和启迪。一韩非奉行法治的优越性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喜谈道德,忌讳刑法。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下, 韩非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倡导依法治国,韩非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阐明其合理性,为法治思想扫除心理和思想上的障碍。韩非所有的法制思想的理论出发点是法制,他认为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正确选择甚至唯一出路。对于这个思想前提,韩非做了说明。(一)道的无为与依法赏罚蕴含了法治的正当性韩非认为,人要图谋远虑、功成名就,就必须效仿道家的虚静”无为”。
2、(“无为”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 即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 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他告诫君主,携带喜恶之心对待百姓只能引来麻烦而事与愿违,达不到治国的目的;治理国家应不存喜恶之心,推行法治、依法赏罚。(二)人的自私自利推导出了法治的必要性韩非从人性的角度论证说,统治天下、治理国家应遵循人性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情况。那么,什么才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呢?韩非指出:“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韩非子心度)“好利恶害,源于 “ 韩非子与道家”一贴来自国学数典论坛- 国学数典论坛- 数典研究(原创文章、不发布书籍) - 经学诸子研究- 发表于2010-12-29
3、16:50:30 本帖最后由抱真子于 2010-12-31 12:45 编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夫人之所有也。”(韩非子 难二)在韩非看来人不仅好逸恶劳、天生懒惰,而且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对于本性如此的人,若不用法加以惩治,必然发生混乱; 如果依法赏罚,则迎合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三)法的功效性伸张了法治的合理性韩非强调法术的功效性,他指出,实行法治,暂时痛苦却可以长久得利;实
4、行仁道,苟乐而后患无穷。进言之,推崇法治是因为法术具有工具价值,依靠法术治理国家能够事半功倍。在韩非看来,法具有工具性,便于处理各种事物,为了增强它的效果,在立法之时就对功害进行了权衡和取舍。(四)时代变化和道德软弱印证了法治的唯一性在利用道德手段治理国家这个问题上,韩非反驳说,古代资源多,人口少,人民生活不费力就可以吃饱穿暖,所以不必争夺。如今的社会人口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时代变化,治理国家的措施也要相应改变。识时务者应抛弃先王的老条框,针对新情况制定出新方法和对策,韩非呼吁不断变法, 随着时代改变及时更换统治策略。 他强调,法术优于道德, 道德的仁义只能起到纵容娇惯的作用,不能改变人好
5、逸恶劳的本性。总而言之,韩非在这四个方面互相印证了他奉行法治的信心,并为依法治国奠定了理论基础。二韩非奉行法治的理论基础殊途而同归,墨子与韩非子哲学的比较研究作者:魏义霞来源: 齐鲁学刊时间: 2009 年第三期出处:新法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在这方面,韩非的法学思想以法、术、势为核心展开,并在法、术、势三位一体的建构和实施中伸张了自己的法治路线和立法原则。(一)法、术、势三位一体法家学派源远流长,韩
6、非的法学建构离不开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先驱,是对其吸收和借鉴的结果。法、术、势也不是韩非的独创。关于这三派, 有更权威的描述。我且引用。民国时期的史学家张荫麟在他的唯一的一部史学著作中国人史纲中这样写道:“韩非以前的法家有三派,其一重术,以在战国中期相韩昭侯的郑之贱臣申不害为宗。所谓术 ,即人主操纵臣下的阴谋,那些声色不露而辨别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 ”其二重“法” ,以和申不害同时的商鞅为宗。他的特殊政略是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 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其三重“势” ,以和孟子同时的赵人慎到为宗。所谓势即是威权。 这一派要把政府的威权尽量扩大而且集中在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22 年韩非 法治 思想 及其 现实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