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张家港市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docx





《2022年张家港市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张家港市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张家港市医疗质量治理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 1患者到医院就诊,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和转科、转院等 工作负责;2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的患者必需具体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帮助检查和处理,并做好病历记录;经检诊后,如属本科疾病,首诊医 师应负责处理;如诊治困难,应准时请上级医师指导;如不属本科疾病,或者同时存在其他专科疾病,应准时恳求会诊,除参与会诊的专科同 意转科外,首诊医师应负责对患者连续进行处理;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
2、情及需留意的事项交待清晰,并仔细做好交接班记录;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实行积极措施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在抢救的同时,邀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或报告 医院医务科组织会诊;被邀请的医师,应立刻赶到现场;5经检诊或抢救后需要住院治疗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与病房联系支配;如收治有困难时,应向医务科报告,由医务科和谐处理;6凡打算收入院或转院治疗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依据病情以及转院相关规定,支配医护人员护送入病房,或转送他院;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医院实行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
3、和相关人员参与;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 1 次;主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 2 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 24 小时负责制,每日至少查房 1 次;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看病情变化并准时处理,主治医师、主任(副主任)医师应随时查房并有记录;4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主治医师应在 48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看法,主任(副主任)医师应在 72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看法;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如病历、X 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查房人员依据自下而上的
4、原就逐级发表看法;6查房后,住院医师要将查房内容详实记录,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对记录内容进行核实修正并签字确认;7查房内容:( 1)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审查重大手术、特殊检查治疗的适应证及预备情形;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 诊断、诊疗方案;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看法;( 2)主治医师查房: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分型不清、治疗成效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和争论;听取医生、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陈 述;检查病历;明白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看法;核查医嘱执行情形及治疗成效;( 3)住院医师
5、查房:重点巡察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察一般患者;审查各种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制定 初步诊疗方案;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形,赐予必要的暂时医嘱;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看法;指导实习医师做好新入院患者的体格检 查及病历书写工作;三、疑难病例争论制度 1凡入院三天未明确诊断、治疗成效不佳、住院期间相关检查有重要发觉可能导致诊疗方案重大转变、病情复杂疑难或是本院首次发觉、病情 危重或者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等病例,均应组织会诊争论;2病例争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本科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与,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与,特殊情形应邀请职能 部门、医院领导参与
6、或者由医院组织全院性争论;3争论前由经治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与争论人员;争论时由经治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 疗经过;主治医师应具体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争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与争论的人员针对该案例充分发表看法和建议;最 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争论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4争论记录内容包括:争论日期、主持人及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争论目的、参与人员发言、争论看法等,结论性看法记录于 病程记录中;争论记录由主持人审签;四、会诊制度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2科内会诊
7、: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与;3科间会诊:邀请其他科室的医师会诊时,应经过科主任或二线值班医师同意,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填写会诊单,科主任或二线值班医师签名 后,送达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 24 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经治医师应在场伴随,介绍病情,听取会诊看法;会诊后要 填写会诊记录;4急诊会诊:可以书面或电话形式邀请相关科室,应邀科室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 5 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看法时应注明时间(具 体到分钟);节假日或夜间紧急会诊,可由值班医师先行处理,依据实际情形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或由上级医师随后到达现场处理;5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
8、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大事、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主任 提出,由医务科组织;会诊时由医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业务副院长应参与并作总结归纳;经治医师应仔细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看法摘要记入病程记录;6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依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治理暂行规定执行;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制定各专业常见危重病种抢救规范,包括抢救程序、技术措施、所需设备和组织支配等,并加强定期培训考核;2抢救工作应由主治医师资格及以上人员主持;接诊住院医师发觉病员病情危重应立刻进行抢救,同时将情形报告上级医师;各级医务人员不 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9、急救处置;3抢救过程中需请他科会诊或者帮助抢救,应准时邀请相关科室参与,紧急情形可以口头或者电话通知;4各科室接到抢救急会诊通知,应由主治医师资格及以上人员在 5 分钟内到达现场参与抢救工作,因医疗工作需要无法准时到达的,应由值班 医师先行参与抢救,同时将情形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在其他医疗工作终止后应准时到达现场,指导抢救工作;5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敬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严防差错事故 和医疗纠纷的发生;6因紧急抢救实施口头医嘱,护士必需复述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医师应准时补开医嘱;7抢救过程应由责任医师准时、详实、精确记录
10、,抢救过程中来不及记录的,应在抢救终止后 6 小时内补记;8对于不宜搬动的急危重病员应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固后再护送至相应病房进一步处理,对立刻需手术的病员应准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经治医师应向病房医师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需转院治疗的按转院制度执行;9遇重大抢救、突发公共大事应依据相关预案的规定准时报告,组织抢救;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10各科室应做到抢救器材、设备、药品定人治理、定点放置、定品种数量、定期检修保养,准时消毒灭菌,整理补充,班班清点交接,确保 齐全完备,随时可用;11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对抢救病例组织争论,总结体会,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危重病人
11、抢救水平;名师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办公范文 欢迎下载六、手术分级治理制度 1手术分级: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 1)甲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2)乙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 术;( 3)丙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4)丁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洁、风险度较小 的各种手术;7 级;全部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 2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
12、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将手术医师分为 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年以内;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2)主治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年以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4)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5)依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3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
13、应在上级医师指导(本院或外院进修)下至少主持完成 10 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各 专科的具体完成例数由科室依据专科特点、手术复杂、难易程度调整并报医务科批准)(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类手术;(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娴熟把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 可逐步开展丙类手术;(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 乙类手术 , 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甲类手术;(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甲 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类手
14、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依据实际情形可主持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类手术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一般科研项目手术、经主管部门批准主持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4手术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报医务科备案;乙类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审批;丙类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审批;丁类手术由主 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 2)资格准入手术:依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3)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如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或术中发觉手术权限超出值班 医师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按规定报告上级医师处理;紧急抢救生命的
15、情形下,应准时先予处置并同时报告上级医师;( 4)新技术:依据医院新技术准入制度执行;( 5)特殊手术:须经科内争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提交业务副院长或必要时报院长审批;特殊手术包括: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无家属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同一病人 24 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高风险手术或本院新开展的手术;外院医师来院主刀的手术;七、术前争论制度 1凡重大、疑难、新开展及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治理规范(暂行)中的甲、乙类手术和特殊手术,均需进行术前争论;急诊手术时间不允 许进行术前争论的,乙类手术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确定手术方案,甲类手术
16、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科主任确定手术方案;2术前争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本医疗组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参与;凡风险性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诊断未确定的 探查手术或病情危重者手术时,术前争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本科室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有关人员参与,并依据病情 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特殊病例需有院领导参与争论;3术前争论至少要在术前一天完成;经治医师应在争论前做好各项预备工作,负责在争论中汇报病情,供应有关资料,做好争论记录和登记;参与人员应对诊断及其依据、手术指征、手术方案、麻醉方案、手术要点和留意事项、术中可能显现的困难、危急、意外及防范措施、术后观 察和护理要求、
17、患者思想状况和要求等提出针对性看法和建议,充分进行争论,最终由主持人总结并确定手术方案;4术前争论由经治医师记录并签名,主持人审签;八、死亡病例争论制度1死亡病例,一般情形下应在 1 周内组织争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 1 周内进行争论;特殊死亡病例依据实际情形准时争论;2死亡病例争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与,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与;3死亡病例争论由经治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缘由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参与争论人员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诊疗 看法、死亡缘由、抢救措施等进行详尽分析,总结体会教训;4争论由经治医师记录并签名,主持人审签;
18、九、分级护理制度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由医师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级别,分为特殊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一)特殊护理 1指征:病情重危,随时可能显现病情变化需要抢救者;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复合伤等需监护者;昏迷、休克、大面积烧伤 等重危病人;2护理要求:设立专人 24 小时护理,严密观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依据病情配备抢救器材及药品,以便随时急用;制订护理方案,落实护理措施,准时、精确填写各种护理记录;仔细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正确执行医嘱,保证各输液、引流管道通 畅;(二)一级护理 1指征:病情危重肯定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
19、迷、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2护理要求:每 1530 分钟巡察一次,亲密观看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制定护理方案,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准时填写护理记录单;按需准 备抢救药品和器材;仔细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赐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三)二级护理 1指征: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固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2护理要求:( 1)每 1 2 小时巡察一次,留意观看病情;( 2)生活上赐予必要的帮助;( 3)按时做好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准时记录;( 4)针对不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扬训练;(四)三级护理 1指征: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张家港市 医疗 质量管理 核心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