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与地坛》教案 .pdf
《2022年《我与地坛》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与地坛》教案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与地坛教案教师:陆静【教学目标】一、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二、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三、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难点】一、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二、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教学设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008 年 5 12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69227 人遇难,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今年4 20 雅安大地震造成196 人死亡,失踪21 人, 1
2、1470人受伤,这些数据说明此时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当病痛、 残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有一个人, 叫史铁生,他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
3、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二.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我与地坛史铁生(过渡语)简介作者: 史铁生, 1951 年生于北京。 21 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 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 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 、务虚笔记 、散文合欢树 、 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 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简介本文: 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三、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
4、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归纳问题 1: “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板书:颓废、迷惘慰藉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板书:为什么要出生、是否马上去死、怎样活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
5、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指导:“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6、-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四、详读 - 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请学生四个一组交流、 讨论 ,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以及其他景象来谈谈它们是怎样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的? 生各抒己见,师谈自己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板书: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落日灿烂、雨燕高歌、气象万千(6 个譬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蜂儿:(稳停半空,它在思考着什么)蚂蚁 :( “摇头晃脑”、 “捋着触须”,说明它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疾行”
7、,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 ,最后是“升空” 。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象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吧!)露水:(没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万丈金光,人又该如何?也许是即将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一)“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8、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 ”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
9、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 “我” 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三)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 -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
10、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 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
11、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 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师小结: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
12、彩的生命们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五、研读 - 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地坛离我家很近:以 ”我家 ”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 ”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与地坛 2022年我与地坛教案 2022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