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08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三).doc
#+经筋疗法08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三).txt36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三) 23筋性腹痛症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腹部,是指躯体的胸肋以下、耻骨上缘以上的腹腔。腹腔内的实质性器官较多,计有消化系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阑尾、直肠、肝、脾、胰腺、胆囊、胆道,以及后腹腔的肾脏、肾上腺、肾盂、输尿管等。 腹痛,较为常见的致因是由上述的脏器病变所引起,这在现代医学的教科书上已有比较详细的分类阐述。筋性腹痛症所陈述的内涵,乃是指腹部的肌筋病变所致的腹痛症,这是医学上专题论述者尚属罕见的内容。从腹部的皮、肉、筋、脉等的组织构体而言,它虽然不属于一个独立的实质器官,但它无疑是腹部组织结构整体中的组成成分,而且是同脏器具有干丝万缕的生物活性功能。脏器的病变固然对它发生影响,而筋肉本身也同样发生病变,并对脏器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筋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来自腹腔脏器病变,需加识别以外,识别腹部筋性疾病临床表现,乃是本节陈述的主要内容。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一般而言,筋性腹痛的疼痛与典型的脏器病变疼痛性质有区别,同时缺乏脏器功能失常的主要症状表现及有关检查的阳性体征。以腹部受凉的腹痛为例,其主要是腹部肌筋挛缩,虽可伴有肠道的蠕动性增强,但多不呈现急性胃肠炎的典型症状表现及有关检验阳性体征。肌筋性腹痛的基本特点是位置比较恒定,多有定位反复发作病史。以钝痛性质表现为主,与气候骤变、劳动劳累关系密切,而与饮食关系无多大联系。可于疼痛部位,触察到病态肌筋的阳性形征。医者触及筋性结灶时,与病人产生的异常感觉呈同步性反应。运用综合理筋消灶法施治,可把疼痛解除,且疗效巩固。 病灶体征:在医疗常规检查及排除脏器病变有关检查,确认脏器病变可排除后,着重进行经筋查灶法检查,上腹部的经筋查灶,按筋性类胃脘痛的章节所述进行检查。中腹及侧腹部的检查,以腹壁的肌筋结构层次为检查重点,着重检查皮下的筋膜、腹部半月线、腹白线、腹肌的腱划膜性组织,及腹侧三肌的肌筋情况。筋性腹痛症患者,其筋结病灶点,常呈经穴区带型分布形式,但与经穴区带检查图,有显著两点区别:一是筋性穴位,自胸背向腹部斜行的斜线,幅度较大;二是腹部的经筋穴位,于腹部除呈横向性的分布结构方式以外,尚具有以任脉线为中轴、侧线呈弧线形的左右分布,构成脐部为弧心的纵形穴位分布图(详见经筋穴位施治腹部图)。 【治疗方法】 筋性腹痛症的治疗,按腹气街提出的施治方法进行治疗。灵枢卫气云:“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这便说,治疗筋性腹痛,其施治的部位之一,是腰背的腧穴,之二,是腹部的穴位,构成多维性的施治方法。 具体的施治方法:于腰背采用边舒筋边查灶的方式,对背腰华佗夹脊,于舒筋的同时,多于胸12至腰1的竖脊肌,查到结硬性的筋结病灶,遂行局部消灶,使腰背筋结导致气滞及血瘀形成的病灶松解,获得背腰阳气畅通,利于推动腹部筋脉气血之流通。腹部治疗。围绕腹部已经形成筋结病灶的穴位,采用综合理筋法,作舒筋解结治疗。常用的施治穴位,按三线的取穴法,于查到的任脉线、半月线及外三线(相当于腹外斜肌的革质索处)的筋结病灶点,以结灶点为腧穴,施以手法、针刺,拔火罐的治疗。一般施治的穴位数,为3个穴位。施治的间隔期为3天。5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6天。 【病例择举】 患者谭某某,男性, 58岁,农民,腹痛反复发作病史36年。于1958年秋天,在1次进行磨谷的劳动中,突然觉得上腹部正中点处疼痛,紧缩性疼痛性质,经休息,病情自行缓解,随后的日常生活中,虽无消化道的病情症状伴随出现,但腹部于心窝下固定点性疼痛,经常发作,每月发作12次,发作时间,无规律,多与腹部用力,导致腹部肌筋收缩有关。30多年来,腹痛点未见有中止较长的疼痛发作周期,曾进行的消化道及肝胆实质脏器有关检查,未发现阳性病变,被列为腹痛原因待查,对症治疗,控制疼痛,然而,腹痛并未能控制。1994年10月,腹痛发作时,于某县医院进行B超检查,疑诊为胆道结石,送往广西医学院,拟作胆道手术。后经广西医学院复查,排除胆道结石,出院后,经熟人介绍,前来经筋科诊治。 经筋检查,发现腹部脐上4寸处,有一条索样筋性结灶,长2点公分,粗如筷,质地僵硬,触察时,高度敏感,疼痛难忍。诊为筋结性腹痛。予综合理筋消灶法治疗,重点对筋结病灶施以微针消灶,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七天,病灶消散,病情解除。追踪至1995年2月春节,时经两年,未见病情复发。 24缓筋性腹痛的经筋疗法 24缓筋性腹痛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中医所称的缓筋,乃腹腔内的肌筋。张志聪说,“缓筋者,循于腹内之筋也”。腹内循行之筋,属于机体完整肌筋的构成部分,是中医进行内、外、上、中、下三员辨证施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学认为,外邪入侵于机体,是由表而及里,步步深入,并有顺序。腹内之缓筋,由于机体的因素,也可受到外邪的入侵与困扰,从而产生缓筋性的腹部积滞、胀、痛等病症。这些病症表现,同阳明胃经、募原及膂筋受邪所致者,具有相似之处,是常见的腹痛病症之一。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其著于缓筋,似阳明之积。其著于肠胃之募原,痛而外连于缓筋。其著于伏冲之脉,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寒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从引举经文可知,腹部,有阳明经、募原、缓筋、膂筋、伏冲之脉、输之脉等广泛的筋与脉的分布。这些筋脉,附着于腹腔内深层部位,紧贴脊椎,通过肠胃之外的募原,构成腹腔内环境统一的整体。在此基础上,腹腔通过冲任之脉,与躯体的上、下组织,保持联系。如灵枢五音五昧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灵枢动输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腹股内廉,邪(斜)入国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注诸络,温足胫”。综观腹缓筋及膂筋,在结构和病症方面,具有如下表现和特点:位于腹腔深层,附着于脊椎。其病症的肠胃道症状表现,似阳明经之积、胀、痛等。当腹部的病症严重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上向波及至胸、咽及唇口;下向波及至阴股及足胫(下肢)。缓、膂肌筋病症本身的筋痛及筋痹,乃因其深居及医者之勿视,常成为不明原因性腹痛的隐患的致因之一。经筋疗法通过深究腹筋这一特点,揭示出腹部痛症的难治病的筋性致因,有效地解除了这类病患者之疾苦。乃以缓筋性腹痛为题,加以叙述。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对缓筋的检查,采用中医腹诊法行检。常采用三个体位、四个穴位点,即脐旁点、腹股沟点、侧腰点、腰三角点,分别作检查其阳性体征情况。脐旁点检查。病人取半侧右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半曲屈,膝部垫枕。医者站在病人后侧,将右大拇指紧贴于患者左下腹脐下处,四小指置于患者右下腹;左手大拇指置于右手拇指指尖的对向位置,四小指置病人的左髂股部,双手形成对向的检查位置。开始探查时,右手先作拇指于病人腹壁的来回揉抹动作,由浅而渐次向腹部深层探查;左手拇指,起协作右手的检查作用,方向相反,各行交替揉拨,触至深层,病灶的阳性体征呈硬结块样。本穴位点的检查动作,亦同时是点穴消灶动作。腹股沟点检查。病人取仰卧位,医者站在病人右侧,将右手触知冲脉(腹股沟动脉)后,手的检查位置向外移23公分,于腹股沟韧带水平位,作自内向外的切拨探查动作。该处的阳性筋结,一般呈粟样(非腹股沟淋巴腺),明显者若鸡蛋样,质地僵结。腰穴位点检查。病人取倾侧卧位,贴床的下肢伸直,另一肢体半曲屈,膝垫以枕。医者站在病人的面前侧,方便位置,作腰部的两个穴位点检查。腰A点,在腰45间隙,以右手拇指腹,在避开竖脊肌情况下,直垂向脊椎侧面触察,阳性的筋结灶呈块状僵结。腰B点,在腰34横突间隙,检查方法同上。 【治疗方法】 缓筋性腹痛,其临床所表现的胃肠道积滞,阵发性腹胀,及因胀而致的腹痛三大症状,都非病症的根本。因此,要治其本,关键在于识别病症产生之根源,并运用综合理筋的医疗手段,加以消灶解结。 本症的治疗,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于辨明病症,审症求源基础上,特别是对于长期腹痛病因未明的病例,需切实掌握缓筋病态的查筋方法。病灶查明,予综合施治方法治疗。针对前述穴位,运用边查灶边消灶手段,进行初步消灶解结。对腹股沟点及腰部A、B病灶点,施以针刺治疗。对腹腰,施以拔火罐治疗。治疗期间予以必要的辅助治疗。 【病例择举】 谭某,男, 28岁,广西扶绥县岜盘乡岜金村民。主诉左下腹隐性疼痛两年零四个多月,曾于当地及南宁市多家医院诊治,病因未明,治疗效果欠佳。经筋检查,诊为腹缓筋性腹痛。予治两次,病症消除。追踪两年,未见复发。 25溃疡病的经筋疗法 25溃疡病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消化系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常见的病症,被通称为溃疡病,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本病症的病因,未完全阐明,学说颇多。近年来胃镜直视检查普及,对于本病症的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国传统医学,对溃疡病运用辨证施治方法,疗效显著,不失为本病症的治疗有效方法;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对本病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减少药物投入与不良反应,适应时代需求。 【机制释义】 经筋疗法,从调节机体的动态功能平衡为基本指导思想,建立起以舒筋解结来疏通经络的阻滞,使经络运行流通,气机畅流,营卫和调,脏腑居安,发挥其自我修复功能,促使溃疡病灶愈合。经筋科将这一治疗机制,称之为“以通为补”疗法。临床实践证明,疏通经络阻滞的“以通为补”疗法,具有意想不到的特殊功能。其特殊功能的产生,归结于经筋疗法的舒筋解结的治疗手段,能够将导致经络阻滞的“筋结”病灶,进行直接有效地舒解,使经络气血运行正常,充分发挥调和脏腑作用。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在医疗常规检查、消化系有关检查基础上,进行经筋查灶法的系统检查。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全身肌筋的筋结对于整体功能调节的影响,从中分析溃疡病病灶形成恶性循环的主要根源所在,明确促使其病理逆转的理筋方法和步骤。具体检查,可分为腹部检查及全身重点区域检查。 溃疡病的经筋阻滞,多发生于足阳明经,故宜对阳明经循行的腹浅层及深层的肌筋分别检查。腹浅层的经筋结灶,好发于腹壁的腹白线、半月线及右侧腹直肌腰划线的肌筋膜,以索样型的病灶最为常见;少数病例,可于右腹直肌健划间的肌质,触及团块型或颗粒型的肌性挛缩结灶,位置在腹壁层。如疑为深层的恶性变或恶性变腹壁转移者,应作恶性病变的排除有关检查,明辨病变性质。腹部深层病灶的检查,重点对腹后腔的腹缓筋的检查。腹缓筋的检查要点和方法,参见腹缓筋性腹痛一节的检查实施方法施行检查,此乃从略。全身性的检查,依据病例的实际情况,作重点区域查灶,一般应对眶膈筋区、颞筋区、颈肩筋区及腰背筋区行检(上述区域检查,参照经筋查灶法)。 【治疗方法】 治疗法则:早期治疗,以舒筋解结、消除经络阻滞实现“通则不痛”为治疗的目标,获得止痛后,以调整机体功能、提高机体素质为治疗中心。对湿热型病例,宜投入清热解毒及化湿的药物治疗,以加速疗效进程。溃疡合并出血期,暂时停止使用理筋疗法。贯彻局部治疗与整体机能调整相结合疗法。 施治方法:初次施治,只令患者适应疗法,未急于运用较重方法,治疗量从轻从减化入手,以病人获得最舒感为治疗标准。着重从足阳明经及足太阴经的经线循行部位,以边查灶边消灶的理筋方法,对患者的腰背、胸腹及下肢,分别作系列解结与多维解锁治疗。对腹缓筋及足阳明的外侧分支(盖过腓骨、上结于膝外、直上髀、上沿胁、于腹侧斜向腰背(详见足阳明经标本图)的每一节段,皆以点、线、面的全面理筋手法施治(腹缓筋的理筋法,详参照腹缓筋性腹痛章节)。针刺治疗。以腹浅层、腰、腿三个经筋的筋结病灶为治疗胸穴,每一区域,运用固灶行针法刺治12个穴位,穴位轮换使用。于腹、腰、背及下肢的筋结穴位施行拔火罐治疗。教导病人自我点穴按摩。练习“静功”,持之以恒。同时,指导病人执行科学的饮食疗法配合治疗。 经筋疗法对慢性顽固性溃疡病病例,具有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特殊疗效。 【病例择举】 王声荣,男性, 62岁,广西宁明县农业银行会计师。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粘膜脱垂,病史15年。病情反复发作,1989年8月至1991年6月,以胃脘持续性疼痛、严重食纳欠佳及重度失眠住院治疗将近两年。住院期间,症状未能控制,且合伴胃出血三次,体质明显衰弱,体重下降30市斤。 1991年6月5日开始,向经筋投治(断用药物),经过综合理筋法施治一个月,上腹部疼痛消除,食欲递增,入眠转佳。连续治疗65天,食欲达到正常水平,睡眠良好,体质复壮,体重由95市斤回升至125市斤,病情稳定。半年后胃镜直视复查,见十二指肠溃疡病灶已愈合。追踪三年,未见复发。 26、背肌劳损的经筋疗法 26、背肌劳损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背肌劳损之症,是腰背肌劳伤的组成部分,它与腰肌劳损,构成人体躯干肌筋劳伤的总反应。人体以脊椎为轴心,背、腰是人体轴心线中的较长段落,支撑着机体动态活动的全过程。背肌,聚居于人体躯干的后上部,其生理构成位置特殊,上接头颈,下连腰腿,无论躯体的动静态活动,都离不开背部肌筋的参与,担负着不同程度支撑力学负荷。因此,背部的肌筋劳伤,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性病症之一。 【机制释义】 中医古籍记载的经筋学理论,除了以足太阳经筋线为贯穿于人体背侧,与督脉形成人体背向的躯干引力线以外,尚是人体动态活动转换支撑的重要枢纽,标记有经筋线的径力线行程方向。例如,腰部的转侧动态活动,标记足太阳及足阳明的经线分支(详见该两经筋图);在背胸的上部,由于这一区域直接同上肢连接,是支撑上肢动态活动的重要枢纽,在手阳明经筋行程线上,特别从肩禺处,标有其分支力线的引力,来源于肩胛骨间的夹脊(详见手阳经筋标本图示)。从生物力学考究经筋线力作用,不难理解背肌劳损产生的病因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背肌劳损的临床表现症状,可因受损部位、肌筋类别及劳伤轻重程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性,它除了劳损肌筋产生局部性的酸胀、痹痛及功能异常的一般肌筋性隐性损伤所共有的症状以外,比较容易造成临床混淆不清的因素是:产生牵引性的传导症状,例如心胸相引症,症状表现于前胸胸廓,背肌劳伤形成隐蔽性的致病根源,导致临床上的隐筋症而带来不少的麻烦。隐痛症状虽然在背部,但高科技的先进检查工具如 X光、CT、核磁共振等的投照检查难以确认,故缺乏查筋临床经验者,对其诊断多不明朗。背部肌筋结构错综复杂,一般粗略的查筋方法,不易定位确诊。 病灶体征:背胸肌筋劳损,好发于背部菱形区域,即菱角顶部为第七颈椎后棘突为界,向外下两侧为肩胛内缘为界,菱形的底角为第十二胸椎的后棘突为界。该区域分别密布着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竖脊肌的肌性组织及筋膜组织。此外,尚于骨面分布着上、下后锯肌等。经筋检查的任务,便是要求在充分认识背区的生理构成基础上,通过正与异的对比方法查明经筋结灶形成的准确位置,提供施治的确认条件。常见背肌劳伤好发生于下列次序:斜方肌下胸部的斜行肌纤维(即十二胸椎棘突至肩胛间的纤维),以左侧的病变尤为常见。左肩胛内缘附近的胸髂肋肌及肌筋膜。大小菱形肌。胸段棘肌及胸最长肌。背肌结灶形征,与所产生病变部位的原组织结构密切联系,可形成颗粒型、索样、块状等多形态化表现。病灶的触察病人感觉,具有如下特点:医者触及病灶时的异常感与病者产生同步知觉。病情的敏感期、麻痹期在同一病人身上产生不同反应,麻痹期,病人反应迟钝;敏感期患者特别敏感。麻痹期经治疗后,多趋向提高敏感度,可视为病情好转的指征之一。 【治疗方法】 按经筋疗法的诊疗法则及施冶常规方法治疗,但强调如下诸点:理筋手法施治,适宜即可。针刺治疗,要强调执行两点:一是固灶行针的按压固灶,必须确认病灶固定在骨面上方可施针,在深层难以确认骨面的刺治,只可浅刺达结灶的表面为度,避免盲目深计,以防刺入胸腔,二是对上胸可提捏固灶行针的部位,尽量采用握固灶的方法加以针刺治疗。 经筋疗法治疗背肌劳伤之疾,具有诊断简显而明确,治疗部位准确,施治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疗程短,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满意等长处,成为解决当今医坛常见疑难病症的课题之一,显示出古而新兴医术的医疗和经济价值。 【病例择举】 病例一,患者谭某,男性,53岁,广东茂名市水泥厂领导。背上胸自觉以大椎穴为核心样的隐性疼痛难忍病史四年。为解除这一疾苦缠身,曾于当地及广州市多家大医院进行了包括X光、CT、核磁共振等检查,病因未查明,针药及理疗的疗效甚微,已用去医药费壹万贰千多元。1995年3月,向经筋科投诊。经筋检查,查见以菱形肌及竖脊肌上胸段的肌性劳损病灶。运用提掐结合按压固灶行针的针刺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首次施治,患者钦赞施治到达其病所,施毕,自觉病情减轻一半。连续治疗仅足两个疗程,痼疾解除,用去医疗费,不足仟元。 病例二,患者范某,女性, 39岁,广西凭祥市夏石镇那流村民1992年秋季完成过冬割草储备任务之后,渐觉后胸连及两胁发生牵张性的疼痛,先后于县市医院及驻军医院住院检查治疗,历时两个多月。X光、B超、心电图等所进行骨伤科、心肺、血象检查,皆未发现异常所见;针药治疗,病痛不解。通过熟人介绍,前来求治。经筋检查,见背菱形筋区的浅、深层肌筋,形成广泛性的肌筋性劳伤,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及竖脊肌,呈现肌张性亢进,分别触察到索样变及散发性的痛性小结。临床诊为肌筋膜紧张性综合征。予综合理筋法分次施治。隔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3次,前后历时40天,获治愈。追踪一年,未见复发。 27.肩胛提肌劳伤的经筋疗法 26.肩胛提肌劳伤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肩胛提肌是颈部至背肩斜行性的一块肌肉,起于上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缘上角,行程较长。其主要功能是当其收缩时,将肩胛骨向内上方提高;当其伸展时,形成肩胛骨纳降原位。由于劳作的需要,或因上肢突然过度后伸,易造成该肌肉的急性损伤及慢性劳损。该肌的损伤临床上颇为常见,但易被忽视,一般都诊断为颈部损伤、肩胛疼痛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颈侧上部呈酸胀性疲乏因倦,并有重压感觉。肩胛上区不适,多于劳累、外感受凉时症状加重,颈部不适,伸侧颈部,感觉局部僵紧。 病灶体征:可于上颈侧,自乳突后下方起,延颈椎横突外缘,触到贴紧性的索样筋结。肩胛内上角,可触及粗糙状的筋结点,异常敏感,切按则剧痛。下颈肌外侧束,细查可见索样筋结。 【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理筋法治疗,手法及针刺治疗,皆以该肌筋的起始及终止点为治疗重点,即关刺法所称的“左右尽筋上”的施治方法,以固灶行针法刺治,一般以点刺法刺治,施治量视病情、病者接受程度而度,常于左右尽筋上及该肌行程中段,三者各施以刺治一针。理筋方法,单纯局限型者,运用“钳弓手”的指合力,以大拇指的指尖功能,置于颈外侧肩胛提肌起始部形成的索样筋结面上,置呈垂直切角,施以切按、切拨的手法施治;患者往往获得非常舒适之感觉,继之将施治的部位移向下颈外侧,在颈外侧肌群中,运用捏治手法。首先探索到肌群中的结索样物,尔后由内向外,将僵紧的肌腹,作徐缓性的捏治,最后将拇指尖置于肩胛内上角内侧,以弹拨法及切拨法,对肩胛提肌止点附着的筋膜,施行治疗;该点的敏感性非常敏感,宜运用较轻的手法,以免产生严重的后遗感。对于合并其他颈肌劳损者,应同时给予适当的兼治。舒筋增效剂、拔火罐、中草药煎水热熨外洗的辅助疗法,有利促进劳损肌筋的康复,宜配合应用。 经筋疗法对肩胛提肌慢性劳损,具有施治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疗效显著的功效。一般病例施治至次,便获治愈。 28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28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岗上肌综合征,乃是指岗上肌劳损发生后,呈现与该肌功能障碍或病变的系列临床表现,如肩颈疼痛,患肢肩部外展一定弧度时功能受限等。本病症好发于中青年以上年龄的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解放军官兵、运动员、搬运工人等。岗上肌起自肩胛骨的岗上窝,向外肩伸展,终止于肱骨上端的大结节。主要功能,是提肩及使上臂外展,属于手少阳、手阳明及手太阳经筋循行所过范畴,肩袖组织结构的组成部份。当上肢末端受力、肩上举引力及肩部负重时,岗上肌承受牵张拉力作用,如若其蒙受到“超阈限”的承受力,或过长时间的重物挤压,导致其血络的气血濡养失常或肌纤维受牵拉性致伤,该肌筋的病态即可形成。岗上肌因其位于颈臂连接之间,起臂颈桥樑作用。因此,岗上肌综合征,实际上属于颈臂综合征的一部分。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岗上肌的肌筋性组织属机体的软组织组成部份,X光、CT对其检查的分辨力很低,缺乏诊断能力。经筋检查,不失为具有操作简便而实用价值满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查灶,其检查目标之一,是要查明岗上肌本身病变状况;同时,要将检查也施到颈臂部累及性受损伤的肌筋,以便作整体的全方位施治提供依据。岗上肌检查:在肩胛上窝,以单手或双手同时合作,将岗上窝的肌筋提起,然后运用指合力的力学作用从指腹的识别能力,以探索岗上肌劳损后形成筋结状态,通常可在其中段擦出形状如手表链样的索样物,居于岗上窝肌筋的中部并向外端伸延,至岗上缘同锁骨合笼处时难以触及;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岗上肌的抵止点,可触察到局限性的筋结颗粒。累及性损伤肌筋的检查:常见肩胛提肌、岗下肌、三角肌,喙肱肌及胸小肌等,合并累及性受损,出现这些肌筋相应的病理性结筋病。 【治疗方法】 经筋疗法对岗上肌综合征的治疗,以舒筋解结、疏通经络、调节筋内气血畅通为法则。针对岗上肌病态形成筋结而阻滞经络,故以手法、针刺、拔火罐及辅助治疗的综合疗法手段施治。运用理筋手法,将岗上肌及其病损累及的颈、肩、臂、肘肌筋,作广泛性的全面舒筋治疗,令其初步松解,血脉运行畅通,针刺法,以左手将岗上肌的索样结灶从岗上窝与其他的肌筋一并向上稍提起,右手持毫针,针尖自后向前的方向入针,分别于索佯结灶的中段及外侧末段,作针刺消灶法的刺治。针刺的深浅度,以针尖刺达结索样物的筋膜层即可;与此同时。左手以拇与其他四指的指合力,将结索病灶,作旋转式地转动,让针尖完成对圆索物,作圆周性的点刺治疗。这一刺治法,称之为岗上肌病灶两段圆周点刺施治法。对岗上肌的抵止点,以左手大拇指尖,于肱骨大结节的上端作切按固灶;右手持针,作直入直出的刺治。拔火罐治疗,于肩、颈、臂施以拔罐治疗。 经筋疗法对岗上肌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能够消除其已经形成的结灶,累及损伤的病变系列的功效。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解决难治病例。 【病例择举】 黄某某,男性,42岁,广东省茂名市检察院干部,十多年前于部队服役期间,已觉肩上部、右颈部及右上臂经常困倦、酸胀与轻度乏力感。转业后,每遇劳累,气候骤变时病情加重。曾施行针灸、电疗等治疗,疗效甚微。1993年12月,投向经筋科诊治。经筋检查,右上肢外展达60至于120度时,肩部疼痛加重,岗上窝部触及结索样物,诊为岗上肌综合征。运用经筋综合疗法治疗一个疗程,病情消除。追踪年半观察,未见病情复发。 29.岗下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29.岗下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岗下肌,乃肩胛骨后侧的一块肌性组织,其起自岗下窝,向肩胛骨外上侧伸延,抵止于肱骨头的肱骨大结节,与岗上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构成肩袖。该肌的收缩,使上臂内收伴外旋。在上肢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易受损伤。该肌呈斜行性分布,伴有滑液囊。属手太阳经筋循行经过的主要部位,联系头颈与上肢后侧,直达肘、腕及掌小指,成为上肢指掌活动状态时,肢末的引力作用向躯干牵拉的力学支点。故岗下肌劳伤时,除其所在部位疼痛之外,病情常波及侧颈部及头部,常产生电击样疼痛并向小指传感。岗下肌综合征,实际上是颈肩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局部检查,常于肩胛骨后侧,触及劳伤的岗下肌呈现结灶性的病灶形征,其质地坚结,于岗下窝向肩胛外上部伸延;如若合并小圆肌及大圆肌劳损,病变则于肩胛骨内下角内侧伊始查及,呈分叉性向肩胛外上部放散。循经筋线检查,以手太阳经筋为蓝图(详见经筋附图),将检查的方位向上伸延检查岗上窝筋区、颈后侧筋区、常见岗上肌、肩胛提肌合并不同程度劳损阳性体征;向上肢伸延作检查、常见三角肌后侧、肱三头肌及肘外侧的肘肌、尺侧腕伸肌、小指伸肌,呈现累及性劳损。 【治疗方法】 首先作循经手法的理筋舒筋治疗;尔后对岗下肌的筋结病灶点,以固灶行针法,施加针刺治疗。一般针刺至个筋结病灶穴位,直入直出,不留针;刺治的重点目标,是筋结病灶中最结硬的病灶点,即贯彻中医经典所指出的“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的治疗经验。针刺治疗后,于刺治部位的皮表,施以吸拔火罐治疗,以增强治疗效应。 【病例择举】 韦某,某公路段职工。某次于操作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摇动把手引爆时,不慎岗下区疼痛。病史两年,多方求治,病情顽固不解。经过运用经筋综合疗法施治两次,痼疾消除。追踪观察年,远期疗效巩固。 30、颈肩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30、颈肩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颈肩综合征,乃是颈部、肩部,以至臂肘的肌筋并联发生酸软、痹痛、乏力感,及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病症。本症多于肩周炎基础上累及演进形成,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故病程迁延,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之一。 【机制释义】 颈肩综合征的发生,与经筋的生理结构特点,及肩颈的活动关系密切。 肩颈的经筋,皆由起自上肢指爪,循行而上的经线所组成。其中手三阴经筋循至腋下后,呈向胸性分布于胸廓及缺盆(锁骨);手三阳经跨越肩颈,向头部上行,终止于头面,而手阳明自肩部分出向背胸支筋终止于上胸脊椎。上述的经筋走向及分布特性,说明肩颈的经筋具有下列特点: (1)颈至掌指的线力群结构,经筋自指爪远端呈向心性行走,表明自掌、腕、肘、肩达颈,在机体动态活动时,具有向心性的线力群引力作用。这同上肢的活动实际功能吻合。例如指掌的握力,表面的动作在指掌,但实际的最终应力点在颈椎与胸椎。这一连线中的任何环节切断,指掌的功能便完全丧失。因此、颈肩综合征是颈至掌指动力连线的病变,但病情轻重,具有节段性的区别。 (2)颈胸背三角分力线与肩关节集合力线的构成。以颈及胸椎为纵轴,作矢状切面,则胸在前、背在后,形成八字开的三角形两个边的构体;肩袖,在三角形的外下方,构成该三角的底边,这便是颈胸背三角的上身构体(简称颈三角)。颈三角虽然是非等边三角,但无论从肌筋器质的分布及经筋线的结构分布,都客观存在这一构形。例如,从颈向背胸斜行方向行走者,有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从颈向前胸呈斜行走向者,有胸锁乳突肌、上斜角肌、中斜角肌、下斜角肌,分别终止于胸锁关节及l2肋骨表面。前述的手阳明经分支向背(洋见附图)及手三阴经向胸分布,无疑表明,经筋线的分布结构,也构成上述的三角形构体。上胸三角形的结构,是人体的自然结构,具有分力线的作用,这便是颈胸背三角分力线。按照三角形定律,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发生变化,都直接产生对其他两边数值的影响。因此,颈三角的任何活动,都存在互相连带关系,肩关节线力集合,来源于:颈肩线,主要肌筋有斜方肌;胸肩线,主要肌筋有胸大肌、胸小肌及喙肱肌等;背肩线,直接来源于肩袖(由岗上肌、岗下肌、大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间接线来源于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等;远端线,即上肢远端的引力线。由于肩部的线力集中,加上肩关节活动度大,负荷重,受损伤机遇较多等,故肩周炎成为临床的常见疾患,成为颈肩综合的潜伏隐患。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临床以肩关节的周围炎症症状,如肩臂痹痛、功能障碍等表现突出,颈部的症状隐蔽,及臂肘掌指出现多样化症状为本症的特点。即以优势的病灶症状为主要表现,当优势病灶症状减轻或消除时,隐伏的症状上升为主导地位,出现病情的反复及迁延现象。伴随的症状,常见是:颈部肌筋似紧感;强行活动颈部时,肩肘的病情加重;自肩至小指端出现特殊异常感觉;上肢发麻;部分病例可出现上肢的轻度震颤。 病灶体征:常见的主要病灶呈多维性分布:颈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深层,可查到肌筋的结硬病灶,触压疼痛异常。上胸锁骨中线第二肋骨表面查到颗粒型病灶。肩胛提肌起始段(C2至4横突)、沿途及终未附着点(肩胛内上角),多呈硬结块状及索样变化
收藏
编号:27274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9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5-01
8
金币
- 关 键 词:
-
经筋
疗法
08
第六
常见
病症
- 资源描述:
-
#+
经筋疗法——08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三).txt36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三)
23.筋性腹痛症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腹部,是指躯体的胸肋以下、耻骨上缘以上的腹腔。腹腔内的实质性器官较多,计有消化系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阑尾、直肠、肝、脾、胰腺、胆囊、胆道,以及后腹腔的肾脏、肾上腺、肾盂、输尿管等。
腹痛,较为常见的致因是由上述的脏器病变所引起,这在现代医学的教科书上已有比较详细的分类阐述。筋性腹痛症所陈述的内涵,乃是指腹部的肌筋病变所致的腹痛症,这是医学上专题论述者尚属罕见的内容。从腹部的皮、肉、筋、脉等的组织构体而言,它虽然不属于一个独立的实质器官,但它无疑是腹部组织结构整体中的组成成分,而且是同脏器具有干丝万缕的生物活性功能。脏器的病变固然对它发生影响,而筋肉本身也同样发生病变,并对脏器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筋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来自腹腔脏器病变,需加识别以外,识别腹部筋性疾病临床表现,乃是本节陈述的主要内容。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一般而言,筋性腹痛的疼痛与典型的脏器病变疼痛性质有区别,同时缺乏脏器功能失常的主要症状表现及有关检查的阳性体征。以腹部受凉的腹痛为例,其主要是腹部肌筋挛缩,虽可伴有肠道的蠕动性增强,但多不呈现急性胃肠炎的典型症状表现及有关检验阳性体征。肌筋性腹痛的基本特点是①位置比较恒定,多有定位反复发作病史。②以钝痛性质表现为主,与气候骤变、劳动劳累关系密切,而与饮食关系无多大联系。③可于疼痛部位,触察到病态肌筋的阳性形征。医者触及筋性结灶时,与病人产生的异常感觉呈同步性反应。④运用综合理筋消灶法施治,可把疼痛解除,且疗效巩固。
病灶体征:在医疗常规检查及排除脏器病变有关检查,确认脏器病变可排除后,着重进行经筋查灶法检查,①上腹部的经筋查灶,按筋性类胃脘痛的章节所述进行检查。②中腹及侧腹部的检查,以腹壁的肌筋结构层次为检查重点,着重检查皮下的筋膜、腹部半月线、腹白线、腹肌的腱划膜性组织,及腹侧三肌的肌筋情况。筋性腹痛症患者,其筋结病灶点,常呈经穴区带型分布形式,但与经穴区带检查图,有显著两点区别:一是筋性穴位,自胸背向腹部斜行的斜线,幅度较大;二是腹部的经筋穴位,于腹部除呈横向性的分布结构方式以外,尚具有以任脉线为中轴、侧线呈弧线形的左右分布,构成脐部为弧心的纵形穴位分布图(详见经筋穴位施治腹部图)。
【治疗方法】
筋性腹痛症的治疗,按腹气街提出的施治方法进行治疗。《灵枢卫气》云:“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这便说,治疗筋性腹痛,其施治的部位之一,是腰背的腧穴,之二,是腹部的穴位,构成多维性的施治方法。
具体的施治方法:①于腰背采用边舒筋边查灶的方式,对背腰华佗夹脊,于舒筋的同时,多于胸12至腰1的竖脊肌,查到结硬性的筋结病灶,遂行局部消灶,使腰背筋结导致气滞及血瘀形成的病灶松解,获得背腰阳气畅通,利于推动腹部筋脉气血之流通。②腹部治疗。围绕腹部已经形成筋结病灶的穴位,采用综合理筋法,作舒筋解结治疗。常用的施治穴位,按三线的取穴法,于查到的任脉线、半月线及外三线(相当于腹外斜肌的革质索处)的筋结病灶点,以结灶点为腧穴,施以手法、针刺,拔火罐的治疗。一般施治的穴位数,为3个穴位。施治的间隔期为3天。5~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6天。
【病例择举】
患者谭某某,男性,
58岁,农民,腹痛反复发作病史36年。于1958年秋天,在1次进行磨谷的劳动中,突然觉得上腹部正中点处疼痛,紧缩性疼痛性质,经休息,病情自行缓解,随后的日常生活中,虽无消化道的病情症状伴随出现,但腹部于心窝下固定点性疼痛,经常发作,每月发作1~2次,发作时间,无规律,多与腹部用力,导致腹部肌筋收缩有关。30多年来,腹痛点未见有中止较长的疼痛发作周期,曾进行的消化道及肝胆实质脏器有关检查,未发现阳性病变,被列为腹痛原因待查,对症治疗,控制疼痛,然而,腹痛并未能控制。1994年10月,腹痛发作时,于某县医院进行B超检查,疑诊为胆道结石,送往广西医学院,拟作胆道手术。后经广西医学院复查,排除胆道结石,出院后,经熟人介绍,前来经筋科诊治。
经筋检查,发现腹部脐上4寸处,有一条索样筋性结灶,长2点公分,粗如筷,质地僵硬,触察时,高度敏感,疼痛难忍。诊为筋结性腹痛。予综合理筋消灶法治疗,重点对筋结病灶施以微针消灶,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七天,病灶消散,病情解除。追踪至1995年2月春节,时经两年,未见病情复发。
24.缓筋性腹痛的经筋疗法
24.缓筋性腹痛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中医所称的缓筋,乃腹腔内的肌筋。张志聪说,“缓筋者,循于腹内之筋也”。腹内循行之筋,属于机体完整肌筋的构成部分,是中医进行内、外、上、中、下三员辨证施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学认为,外邪入侵于机体,是由表而及里,步步深入,并有顺序。腹内之缓筋,由于机体的因素,也可受到外邪的入侵与困扰,从而产生缓筋性的腹部积滞、胀、痛等病症。这些病症表现,同阳明胃经、募原及膂筋受邪所致者,具有相似之处,是常见的腹痛病症之一。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其著于缓筋,似阳明之积。其著于肠胃之募原,痛而外连于缓筋。其著于伏冲之脉,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寒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从引举经文可知,腹部,有阳明经、募原、缓筋、膂筋、伏冲之脉、输之脉……等广泛的筋与脉的分布。这些筋脉,附着于腹腔内深层部位,紧贴脊椎,通过肠胃之外的募原,构成腹腔内环境统一的整体。在此基础上,腹腔通过冲任之脉,与躯体的上、下组织,保持联系。如《灵枢五音五昧》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灵枢动输》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腹股内廉,邪(斜)入国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注诸络,温足胫……”。综观腹缓筋及膂筋,在结构和病症方面,具有如下表现和特点:①位于腹腔深层,附着于脊椎。②其病症的肠胃道症状表现,似阳明经之积、胀、痛等。③当腹部的病症严重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上向波及至胸、咽及唇口;下向波及至阴股及足胫(下肢)。④缓、膂肌筋病症本身的筋痛及筋痹,乃因其深居及医者之勿视,常成为不明原因性腹痛的隐患的致因之一。经筋疗法通过深究腹筋这一特点,揭示出腹部痛症的难治病的筋性致因,有效地解除了这类病患者之疾苦。乃以缓筋性腹痛为题,加以叙述。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对缓筋的检查,采用中医腹诊法行检。常采用三个体位、四个穴位点,即脐旁点、腹股沟点、侧腰点、腰三角点,分别作检查其阳性体征情况。①脐旁点检查。病人取半侧右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半曲屈,膝部垫枕。医者站在病人后侧,将右大拇指紧贴于患者左下腹脐下处,四小指置于患者右下腹;左手大拇指置于右手拇指指尖的对向位置,四小指置病人的左髂股部,双手形成对向的检查位置。开始探查时,右手先作拇指于病人腹壁的来回揉抹动作,由浅而渐次向腹部深层探查;左手拇指,起协作右手的检查作用,方向相反,各行交替揉拨,触至深层,病灶的阳性体征呈硬结块样。本穴位点的检查动作,亦同时是点穴消灶动作。②腹股沟点检查。病人取仰卧位,医者站在病人右侧,将右手触知冲脉(腹股沟动脉)后,手的检查位置向外移2~3公分,于腹股沟韧带水平位,作自内向外的切拨探查动作。该处的阳性筋结,一般呈粟样(非腹股沟淋巴腺),明显者若鸡蛋样,质地僵结。③腰穴位点检查。病人取倾侧卧位,贴床的下肢伸直,另一肢体半曲屈,膝垫以枕。医者站在病人的面前侧,方便位置,作腰部的两个穴位点检查。腰A点,在腰4~5间隙,以右手拇指腹,在避开竖脊肌情况下,直垂向脊椎侧面触察,阳性的筋结灶呈块状僵结。腰B点,在腰3~4横突间隙,检查方法同上。
【治疗方法】
缓筋性腹痛,其临床所表现的胃肠道积滞,阵发性腹胀,及因胀而致的腹痛三大症状,都非病症的根本。因此,要治其本,关键在于识别病症产生之根源,并运用综合理筋的医疗手段,加以消灶解结。
本症的治疗,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于辨明病症,审症求源基础上,特别是对于长期腹痛病因未明的病例,需切实掌握缓筋病态的查筋方法。病灶查明,予综合施治方法治疗。①针对前述穴位,运用边查灶边消灶手段,进行初步消灶解结。②对腹股沟点及腰部A、B病灶点,施以针刺治疗。③对腹腰,施以拔火罐治疗。④治疗期间予以必要的辅助治疗。
【病例择举】
谭某,男,
28岁,广西扶绥县岜盘乡岜金村民。主诉左下腹隐性疼痛两年零四个多月,曾于当地及南宁市多家医院诊治,病因未明,治疗效果欠佳。经筋检查,诊为腹缓筋性腹痛。予治两次,病症消除。追踪两年,未见复发。
25.溃疡病的经筋疗法
25.溃疡病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消化系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常见的病症,被通称为溃疡病,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本病症的病因,未完全阐明,学说颇多。近年来胃镜直视检查普及,对于本病症的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国传统医学,对溃疡病运用辨证施治方法,疗效显著,不失为本病症的治疗有效方法;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对本病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减少药物投入与不良反应,适应时代需求。
【机制释义】
经筋疗法,从调节机体的动态功能平衡为基本指导思想,建立起以舒筋解结来疏通经络的阻滞,使经络运行流通,气机畅流,营卫和调,脏腑居安,发挥其自我修复功能,促使溃疡病灶愈合。经筋科将这一治疗机制,称之为“以通为补”疗法。临床实践证明,疏通经络阻滞的“以通为补”疗法,具有意想不到的特殊功能。其特殊功能的产生,归结于经筋疗法的舒筋解结的治疗手段,能够将导致经络阻滞的“筋结”病灶,进行直接有效地舒解,使经络气血运行正常,充分发挥调和脏腑作用。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在医疗常规检查、消化系有关检查基础上,进行经筋查灶法的系统检查。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全身肌筋的筋结对于整体功能调节的影响,从中分析溃疡病病灶形成恶性循环的主要根源所在,明确促使其病理逆转的理筋方法和步骤。具体检查,可分为腹部检查及全身重点区域检查。
溃疡病的经筋阻滞,多发生于足阳明经,故宜对阳明经循行的腹浅层及深层的肌筋分别检查。腹浅层的经筋结灶,好发于腹壁的腹白线、半月线及右侧腹直肌腰划线的肌筋膜,以索样型的病灶最为常见;少数病例,可于右腹直肌健划间的肌质,触及团块型或颗粒型的肌性挛缩结灶,位置在腹壁层。如疑为深层的恶性变或恶性变腹壁转移者,应作恶性病变的排除有关检查,明辨病变性质。腹部深层病灶的检查,重点对腹后腔的腹缓筋的检查。腹缓筋的检查要点和方法,参见腹缓筋性腹痛一节的检查实施方法施行检查,此乃从略。全身性的检查,依据病例的实际情况,作重点区域查灶,一般应对眶膈筋区、颞筋区、颈肩筋区及腰背筋区行检(上述区域检查,参照经筋查灶法)。
【治疗方法】
治疗法则:①早期治疗,以舒筋解结、消除经络阻滞实现“通则不痛”为治疗的目标,获得止痛后,以调整机体功能、提高机体素质为治疗中心。②对湿热型病例,宜投入清热解毒及化湿的药物治疗,以加速疗效进程。③溃疡合并出血期,暂时停止使用理筋疗法。④贯彻局部治疗与整体机能调整相结合疗法。
施治方法:①初次施治,只令患者适应疗法,未急于运用较重方法,治疗量从轻从减化入手,以病人获得最舒感为治疗标准。②着重从足阳明经及足太阴经的经线循行部位,以边查灶边消灶的理筋方法,对患者的腰背、胸腹及下肢,分别作系列解结与多维解锁治疗。③对腹缓筋及足阳明的外侧分支(盖过腓骨、上结于膝外、直上髀、上沿胁、于腹侧斜向腰背(详见足阳明经标本图)的每一节段,皆以点、线、面的全面理筋手法施治(腹缓筋的理筋法,详参照腹缓筋性腹痛章节)。④针刺治疗。以腹浅层、腰、腿三个经筋的筋结病灶为治疗胸穴,每一区域,运用固灶行针法刺治1~2个穴位,穴位轮换使用。⑤于腹、腰、背及下肢的筋结穴位施行拔火罐治疗。③教导病人自我点穴按摩。练习“静功”,持之以恒。同时,指导病人执行科学的饮食疗法配合治疗。
经筋疗法对慢性顽固性溃疡病病例,具有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特殊疗效。
【病例择举】
王声荣,男性,
62岁,广西宁明县农业银行会计师。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粘膜脱垂,病史15年。病情反复发作,1989年8月至1991年6月,以胃脘持续性疼痛、严重食纳欠佳及重度失眠住院治疗将近两年。住院期间,症状未能控制,且合伴胃出血三次,体质明显衰弱,体重下降30市斤。
1991年6月5日开始,向经筋投治(断用药物),经过综合理筋法施治一个月,上腹部疼痛消除,食欲递增,入眠转佳。连续治疗65天,食欲达到正常水平,睡眠良好,体质复壮,体重由95市斤回升至125市斤,病情稳定。半年后胃镜直视复查,见十二指肠溃疡病灶已愈合。追踪三年,未见复发。
26、背肌劳损的经筋疗法
26、背肌劳损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背肌劳损之症,是腰背肌劳伤的组成部分,它与腰肌劳损,构成人体躯干肌筋劳伤的总反应。人体以脊椎为轴心,背、腰是人体轴心线中的较长段落,支撑着机体动态活动的全过程。背肌,聚居于人体躯干的后上部,其生理构成位置特殊,上接头颈,下连腰腿,无论躯体的动静态活动,都离不开背部肌筋的参与,担负着不同程度支撑力学负荷。因此,背部的肌筋劳伤,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性病症之一。
【机制释义】
中医古籍记载的经筋学理论,除了以足太阳经筋线为贯穿于人体背侧,与督脉形成人体背向的躯干引力线以外,尚是人体动态活动转换支撑的重要枢纽,标记有经筋线的径力线行程方向。例如,腰部的转侧动态活动,标记足太阳及足阳明的经线分支(详见该两经筋图);在背胸的上部,由于这一区域直接同上肢连接,是支撑上肢动态活动的重要枢纽,在手阳明经筋行程线上,特别从肩禺处,标有其分支力线的引力,来源于肩胛骨间的夹脊(详见手阳经筋标本图示)。从生物力学考究经筋线力作用,不难理解背肌劳损产生的病因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背肌劳损的临床表现症状,可因受损部位、肌筋类别及劳伤轻重程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性,它除了劳损肌筋产生局部性的酸胀、痹痛及功能异常的一般肌筋性隐性损伤所共有的症状以外,比较容易造成临床混淆不清的因素是:①产生牵引性的传导症状,例如心胸相引症,症状表现于前胸胸廓,背肌劳伤形成隐蔽性的致病根源,导致临床上的隐筋症而带来不少的麻烦。②隐痛症状虽然在背部,但高科技的先进检查工具如
X光、CT、核磁共振等的投照检查难以确认,故缺乏查筋临床经验者,对其诊断多不明朗。③背部肌筋结构错综复杂,一般粗略的查筋方法,不易定位确诊。
病灶体征:背胸肌筋劳损,好发于背部菱形区域,即菱角顶部为第七颈椎后棘突为界,向外下两侧为肩胛内缘为界,菱形的底角为第十二胸椎的后棘突为界。该区域分别密布着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竖脊肌的肌性组织及筋膜组织。此外,尚于骨面分布着上、下后锯肌等。经筋检查的任务,便是要求在充分认识背区的生理构成基础上,通过正与异的对比方法.查明经筋结灶形成的准确位置,提供施治的确认条件。常见背肌劳伤好发生于下列次序:①斜方肌下胸部的斜行肌纤维(即十二胸椎棘突至肩胛间的纤维),以左侧的病变尤为常见。②左肩胛内缘附近的胸髂肋肌及肌筋膜。③大小菱形肌。①胸段棘肌及胸最长肌。背肌结灶形征,与所产生病变部位的原组织结构密切联系,可形成颗粒型、索样、块状等多形态化表现。病灶的触察病人感觉,具有如下特点:①医者触及病灶时的异常感与病者产生同步知觉。②病情的敏感期、麻痹期在同一病人身上产生不同反应,麻痹期,病人反应迟钝;敏感期.患者特别敏感。麻痹期经治疗后,多趋向提高敏感度,可视为病情好转的指征之一。
【治疗方法】
按经筋疗法的诊疗法则及施冶常规方法治疗,但强调如下诸点:①理筋手法施治,适宜即可。②针刺治疗,要强调执行两点:一是固灶行针的按压固灶,必须确认病灶固定在骨面上方可施针,在深层难以确认骨面的刺治,只可浅刺达结灶的表面为度,避免盲目深计,以防刺入胸腔,二是对上胸可提捏固灶行针的部位,尽量采用握固灶的方法加以针刺治疗。
经筋疗法治疗背肌劳伤之疾,具有诊断简显而明确,治疗部位准确,施治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疗程短,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满意等长处,成为解决当今医坛常见疑难病症的课题之一,显示出古而新兴医术的医疗和经济价值。
【病例择举】
病例一,患者谭某,男性,53岁,广东茂名市水泥厂领导。背上胸自觉以大椎穴为核心样的隐性疼痛难忍病史四年。为解除这一疾苦缠身,曾于当地及广州市多家大医院进行了包括X光、CT、核磁共振等检查,病因未查明,针药及理疗的疗效甚微,已用去医药费壹万贰千多元。1995年3月,向经筋科投诊。经筋检查,查见以菱形肌及竖脊肌上胸段的肌性劳损病灶。运用提掐结合按压固灶行针的针刺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首次施治,患者钦赞施治到达其病所,施毕,自觉病情减轻一半。连续治疗仅足两个疗程,痼疾解除,用去医疗费,不足仟元。
病例二,患者范某,女性,
39岁,广西凭祥市夏石镇那流村民.1992年秋季完成过冬割草储备任务之后,渐觉后胸连及两胁.发生牵张性的疼痛,先后于县市医院及驻军医院住院检查治疗,历时两个多月。X光、B超、心电图等所进行骨伤科、心肺、血象检查,皆未发现异常所见;针药治疗,病痛不解。通过熟人介绍,前来求治。经筋检查,见背菱形筋区的浅、深层肌筋,形成广泛性的肌筋性劳伤,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及竖脊肌,呈现肌张性亢进,分别触察到索样变及散发性的痛性小结。临床诊为肌筋膜紧张性综合征。予综合理筋法分次施治。隔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3次,前后历时40天,获治愈。追踪一年,未见复发。
27.肩胛提肌劳伤的经筋疗法
26.肩胛提肌劳伤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肩胛提肌是颈部至背肩斜行性的一块肌肉,起于上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缘上角,行程较长。其主要功能是当其收缩时,将肩胛骨向内上方提高;当其伸展时,形成肩胛骨纳降原位。由于劳作的需要,或因上肢突然过度后伸,易造成该肌肉的急性损伤及慢性劳损。该肌的损伤临床上颇为常见,但易被忽视,一般都诊断为颈部损伤、肩胛疼痛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颈侧上部呈酸胀性疲乏因倦,并有重压感觉。肩胛上区不适,多于劳累、外感受凉时症状加重,颈部不适,伸侧颈部,感觉局部僵紧。
病灶体征:可于上颈侧,自乳突后下方起,延颈椎横突外缘,触到贴紧性的索样筋结。肩胛内上角,可触及粗糙状的筋结点,异常敏感,切按则剧痛。下颈肌外侧束,细查可见索样筋结。
【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理筋法治疗,手法及针刺治疗,皆以该肌筋的起始及终止点为治疗重点,即关刺法所称的“左右尽筋上”的施治方法,以固灶行针法刺治,一般以点刺法刺治,施治量视病情、病者接受程度而度,常于左右尽筋上及该肌行程中段,三者各施以刺治一针。理筋方法,单纯局限型者,运用“钳弓手”的指合力,以大拇指的指尖功能,置于颈外侧肩胛提肌起始部形成的索样筋结面上,置呈垂直切角,施以切按、切拨的手法施治;患者往往获得非常舒适之感觉,继之将施治的部位移向下颈外侧,在颈外侧肌群中,运用捏治手法。首先探索到肌群中的结索样物,尔后由内向外,将僵紧的肌腹,作徐缓性的捏治,最后将拇指尖置于肩胛内上角内侧,以弹拨法及切拨法,对肩胛提肌止点附着的筋膜,施行治疗;该点的敏感性非常敏感,宜运用较轻的手法,以免产生严重的后遗感。对于合并其他颈肌劳损者,应同时给予适当的兼治。舒筋增效剂、拔火罐、中草药煎水热熨外洗的辅助疗法,有利促进劳损肌筋的康复,宜配合应用。
经筋疗法对肩胛提肌慢性劳损,具有施治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疗效显著的功效。一般病例施治3至5次,便获治愈。
28.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28.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岗上肌综合征,乃是指岗上肌劳损发生后,呈现与该肌功能障碍或病变的系列临床表现,如肩颈疼痛,患肢肩部外展一定弧度时功能受限等。本病症好发于中青年以上年龄的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解放军官兵、运动员、搬运工人等。岗上肌起自肩胛骨的岗上窝,向外肩伸展,终止于肱骨上端的大结节。主要功能,是提肩及使上臂外展,属于手少阳、手阳明及手太阳经筋循行所过范畴,肩袖组织结构的组成部份。当上肢末端受力、肩上举引力及肩部负重时,岗上肌承受牵张拉力作用,如若其蒙受到“超阈限”的承受力,或过长时间的重物挤压,导致其血络的气血濡养失常或肌纤维受牵拉性致伤,该肌筋的病态即可形成。岗上肌因其位于颈臂连接之间,起臂颈桥樑作用。因此,岗上肌综合征,实际上属于颈臂综合征的一部分。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岗上肌的肌筋性组织属机体的软组织组成部份,X光、CT对其检查的分辨力很低,缺乏诊断能力。经筋检查,不失为具有操作简便而实用价值满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查灶,其检查目标之一,是要查明岗上肌本身病变状况;同时,要将检查也施到颈臂部累及性受损伤的肌筋,以便作整体的全方位施治提供依据。①岗上肌检查:在肩胛上窝,以单手或双手同时合作,将岗上窝的肌筋提起,然后运用指合力的力学作用从指腹的识别能力,以探索岗上肌劳损后形成筋结状态,通常可在其中段擦出形状如手表链样的索样物,居于岗上窝肌筋的中部并向外端伸延,至岗上缘同锁骨合笼处时难以触及;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岗上肌的抵止点,可触察到局限性的筋结颗粒。②累及性损伤肌筋的检查:常见肩胛提肌、岗下肌、三角肌,喙肱肌及胸小肌等,合并累及性受损,出现这些肌筋相应的病理性结筋病。
【治疗方法】
经筋疗法对岗上肌综合征的治疗,以舒筋解结、疏通经络、调节筋内气血畅通为法则。针对岗上肌病态形成筋结而阻滞经络,故以手法、针刺、拔火罐及辅助治疗的综合疗法手段施治。①运用理筋手法,将岗上肌及其病损累及的颈、肩、臂、肘肌筋,作广泛性的全面舒筋治疗,令其初步松解,血脉运行畅通,②针刺法,以左手将岗上肌的索样结灶从岗上窝与其他的肌筋一并向上稍提起,右手持毫针,针尖自后向前的方向入针,分别于索佯结灶的中段及外侧末段,作针刺消灶法的刺治。针刺的深浅度,以针尖刺达结索样物的筋膜层即可;与此同时。左手以拇与其他四指的指合力,将结索病灶,作旋转式地转动,让针尖完成对圆索物,作圆周性的点刺治疗。这一刺治法,称之为岗上肌病灶两段圆周点刺施治法。对岗上肌的抵止点,以左手大拇指尖,于肱骨大结节的上端.作切按固灶;右手持针,作直入直出的刺治。③拔火罐治疗,于肩、颈、臂施以拔罐治疗。
经筋疗法对岗上肌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能够消除其已经形成的结灶,累及损伤的病变系列的功效。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解决难治病例。
【病例择举】
黄某某,男性,42岁,广东省茂名市检察院干部,十多年前于部队服役期间,已觉肩上部、右颈部及右上臂经常困倦、酸胀与轻度乏力感。转业后,每遇劳累,气候骤变时病情加重。曾施行针灸、电疗等治疗,疗效甚微。1993年12月,投向经筋科诊治。经筋检查,右上肢外展达60至于120度时,肩部疼痛加重,岗上窝部触及结索样物,诊为岗上肌综合征。运用经筋综合疗法治疗一个疗程,病情消除。追踪年半观察,未见病情复发。
29.岗下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29.岗下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岗下肌,乃肩胛骨后侧的一块肌性组织,其起自岗下窝,向肩胛骨外上侧伸延,抵止于肱骨头的肱骨大结节,与岗上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构成肩袖。该肌的收缩,使上臂内收伴外旋。在上肢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易受损伤。该肌呈斜行性分布,伴有滑液囊。属手太阳经筋循行经过的主要部位,联系头颈与上肢后侧,直达肘、腕及掌小指,成为上肢指掌活动状态时,肢末的引力作用向躯干牵拉的力学支点。故岗下肌劳伤时,除其所在部位疼痛之外,病情常波及侧颈部及头部,常产生电击样疼痛并向小指传感。岗下肌综合征,实际上是颈肩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局部检查,常于肩胛骨后侧,触及劳伤的岗下肌呈现结灶性的病灶形征,其质地坚结,于岗下窝向肩胛外上部伸延;如若合并小圆肌及大圆肌劳损,病变则于肩胛骨内下角内侧伊始查及,呈分叉性向肩胛外上部放散。循经筋线检查,以手太阳经筋为蓝图(详见经筋附图),将检查的方位向上伸延检查岗上窝筋区、颈后侧筋区、常见岗上肌、肩胛提肌合并不同程度劳损阳性体征;向上肢伸延作检查、常见三角肌后侧、肱三头肌及肘外侧的肘肌、尺侧腕伸肌、小指伸肌,呈现累及性劳损。
【治疗方法】
首先作循经手法的理筋舒筋治疗;尔后对岗下肌的筋结病灶点,以固灶行针法,施加针刺治疗。一般针刺2至3个筋结病灶穴位,直入直出,不留针;刺治的重点目标,是筋结病灶中最结硬的病灶点,即贯彻中医经典所指出的“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的治疗经验。针刺治疗后,于刺治部位的皮表,施以吸拔火罐治疗,以增强治疗效应。
【病例择举】
韦某,某公路段职工。某次于操作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摇动把手引爆时,不慎岗下区疼痛。病史两年,多方求治,病情顽固不解。经过运用经筋综合疗法施治两次,痼疾消除。追踪观察2年,远期疗效巩固。
30、颈肩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30、颈肩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颈肩综合征,乃是颈部、肩部,以至臂肘的肌筋并联发生酸软、痹痛、乏力感,及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病症。本症多于肩周炎基础上累及演进形成,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故病程迁延,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之一。
【机制释义】
颈肩综合征的发生,与经筋的生理结构特点,及肩颈的活动关系密切。
肩颈的经筋,皆由起自上肢指爪,循行而上的经线所组成。其中手三阴经筋循至腋下后,呈向胸性分布于胸廓及缺盆(锁骨);手三阳经跨越肩颈,向头部上行,终止于头面,而手阳明自肩部分出向背胸支筋终止于上胸脊椎。上述的经筋走向及分布特性,说明肩颈的经筋具有下列特点:
(1)颈至掌指的线力群结构,经筋自指爪远端呈向心性行走,表明自掌、腕、肘、肩达颈,在机体动态活动时,具有向心性的线力群引力作用。这同上肢的活动实际功能吻合。例如.指掌的握力,表面的动作在指掌,但实际的最终应力点在颈椎与胸椎。这一连线中的任何环节切断,指掌的功能便完全丧失。因此、颈肩综合征是颈至掌指动力连线的病变,但病情轻重,具有节段性的区别。
(2)颈胸背三角分力线与肩关节集合力线的构成。以颈及胸椎为纵轴,作矢状切面,则胸在前、背在后,形成八字开的三角形两个边的构体;肩袖,在三角形的外下方,构成该三角的底边,这便是颈胸背三角的上身构体(简称颈三角)。颈三角虽然是非等边三角,但无论从肌筋器质的分布及经筋线的结构分布,都客观存在这一构形。例如,从颈向背胸斜行方向行走者,有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从颈向前胸呈斜行走向者,有胸锁乳突肌、上斜角肌、中斜角肌、下斜角肌,分别终止于胸锁关节及l~2肋骨表面。前述的手阳明经分支向背(洋见附图)及手三阴经向胸分布,无疑表明,经筋线的分布结构,也构成上述的三角形构体。上胸三角形的结构,是人体的自然结构,具有分力线的作用,这便是颈胸背三角分力线。按照三角形定律,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发生变化,都直接产生对其他两边数值的影响。因此,颈三角的任何活动,都存在互相连带关系,肩关节线力集合,来源于:①颈肩线,主要肌筋有斜方肌;②胸肩线,主要肌筋有胸大肌、胸小肌及喙肱肌等;③背肩线,直接来源于肩袖(由岗上肌、岗下肌、大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间接线来源于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等;④远端线,即上肢远端的引力线。由于肩部的线力集中,加上肩关节活动度大,负荷重,受损伤机遇较多等,故肩周炎成为临床的常见疾患,成为颈肩综合的潜伏隐患。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临床以肩关节的周围炎症症状,如肩臂痹痛、功能障碍等表现突出,颈部的症状隐蔽,及臂肘掌指出现多样化症状为本症的特点。即以优势的病灶症状为主要表现,当优势病灶症状减轻或消除时,隐伏的症状上升为主导地位,出现病情的反复及迁延现象。伴随的症状,常见是:①颈部肌筋似紧感;②强行活动颈部时,肩肘的病情加重;③自肩至小指端出现特殊异常感觉;④上肢发麻;⑤部分病例可出现上肢的轻度震颤。
病灶体征:常见的主要病灶呈多维性分布:①颈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深层,可查到肌筋的结硬病灶,触压疼痛异常。②上胸锁骨中线第二肋骨表面查到颗粒型病灶。③肩胛提肌起始段(C2至4横突)、沿途及终未附着点(肩胛内上角),多呈硬结块状及索样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