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整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整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永川六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 3 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整合班级 姓名【考点 1】1分子 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分子间有 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最大;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原子 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行再分;3离子 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考点 2】带正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叫阳离子, 带负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数1 原子原子核质子 每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数= 核外电
2、子中子 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2原子中,核电荷数(即该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质子数+ 中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便利地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考点 3】1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符号为 A r);2相对分子质量 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 总和(符号为 M r);【考点 4】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2金属、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等由原子直接构成
3、,如铁、水银、氦气等;3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 4+)的化合物(如盐和碱)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等;【考点 5】1元素 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的种类打算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倾向 化学性质8 个稀有气体元素 不易得失电子、相对稳固 稳固( He 为 2 个)易 失去 最外层电子,达到 8 电金属元素 一般 小于 4 个 不稳固子的稳固结构,形成 阳 离子一般 大于或等于 易
4、得到 电子,使最外层达到 8 电非金属元素 不稳固4 个 子的稳固结构,形成 阴 离子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殊是 最外层的电子数目,跟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亲密的关系;【考点 6】1混合物 在宏观上由 两种 或 多种 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食醋、乙醇汽油等;2纯洁物 在宏观上由 一种 物质组成,在微观上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纯洁物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如 O2、CO2、H 2O 等;【考点 7】1单质 是由 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 N 2、Cl2、Fe;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如 O2;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为混合物,如 O2和 O3;2化合物 是由 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
5、SO2、KMnO4、KClO3;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分子,如 H 2O;【考点 8】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如 Fe2O3、P2O5;而含氧化合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不肯定是氧化物,如 含氧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如 CO;KMnO 4,但两种元素组成的2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 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如 NaCl 、Na 2CO 3、NaHCO 3、CaCO3;3从微观模型图判定物质分类:混合物单质化合物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物质分类
6、易错点总结:水银不是银 水银 Hg,银 Ag 铅芯不是铅 铅芯是石墨,铅 Pb 干冰不是冰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水冰水共存物不是混合物【考点 9】1物理变化 :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不同状态,是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洁物的变化,在物理变化中物质常发生了外形的变化;2化学变化 (又叫做化学反应):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燃烧、 钢铁生锈、 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中常相伴放热、发光、颜色转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考点 10】1物理性质 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
7、发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 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达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 氧化性、 仍原性、 稳固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毒性等;【考点 11】1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猛烈氧化:如可燃物的燃烧;缓慢氧化:如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2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仍原反应 ;O2、CuO、Fe2O3 等;3中学阶段常见的仍原剂:H2、C、CO;常见的氧化剂:【考点 12】1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2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考点 13】1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
8、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活泼金属 +酸 盐+氢气 ;如 Fe + 2HCl = FeCl 2 + H 2发生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次序里,金属的位置要在氢( H)的前面;酸一般用盐酸 或 稀硫酸;3金属 +盐(溶液) 另一金属 +另一种盐 ;如 Fe + CuSO 4= Cu + FeSO4发生的条件: 在金属活动性次序里,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 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考点 14】1催化剂 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转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精选
9、学习资料 - - - - - - - - -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催化作用 ;【考点 15】1【识记 】以下常见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氢( H)、氦( He)、碳( C)、氮( N)、氧( O)、氟( F)、氖( Ne)、钠( Na)、镁( Mg )、铝(Al )、硅(Si)、磷(P);硫(S)、氯( Cl)、氩( Ar)、钾(K)、钙(Ca)、锰(Mn )、铁(Fe)、汞( Hg)、铜( Cu)、锌( Zn);银( Ag )、碘( I)、钡( Ba)、铂( Pt)、金( Au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 表示 一种元素;微观意义: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单原子构成的
10、单质来讲,元素符号仍表示一种单质;【考点 16】1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氢1;氧 2;钠 1;钾 1;银 1;钙 2;镁 2;钡 2;锌 2;铝 3;铜 2;铁 2、 3;氢氧根 OH 1;硫酸根 SO4 2;碳酸根 CO 3 2;硝酸根 NO 31;铵根 NH 4 1;2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考点 17】1化学式 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的意义:3【熟记 】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单氢气氧气氮气碳磷硫铁铜质H 2O2N2C P S Fe Cu 氧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氧化铁四氧化三铁P2O5F
11、e3O4化H2O CO2CO SO2SO3Fe2O3物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锰氧化钙过氧化氢氧化铝氧化汞酸MgO CuO ZnO MnO 2CaO H 2O2Al 2O3HgO 盐酸硫酸硝酸碳酸化HCl H 2SO4HNO 3H 2CO3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合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物NaOH KOH CaOH 2BaOH 2CuOH 2FeOH 3MgOH 2AlOH 3盐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铁氯化钙氯化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亚铁有机NaCl Na2CO 3FeCl3CaCl2KCl CaCO3CuSO4FeCl2高锰酸钾氯化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锌氯酸钾硝酸铜硝酸银KMnO
12、4AlCl 3FeSO4Fe2 SO4 3ZnSO4KClO 3CuNO 3 2AgNO 3甲烷乙醇、酒精物CH4C2H5OH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重点】 化学符号四周数字的意义:数字、符号的位置表示的意义举例2N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2 个氢原子:2H 2 个氮原子: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2 个钠离子:2Na + 2 个氯离子:2Cl化学式(分子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2 个氧分子:2O22 个水分子:2H 2O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 价的镁元素
13、:+2 MgO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2 Mg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表示每个分子 离子 中含有某种原子的数目【考点 18】1质量守恒定律 :参与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的懂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六个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肯定转变两个肯定转变微观:分子的种类肯定转变可能转变:分子总数、元素的化合价可能转变3验证明验: 当有气体参与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恒定律;【考点 19】
14、该反应必需在 密闭容器内 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1化学方程式 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就:必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需相等;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说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粒子: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考点 20】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运算,大约是:氮气
15、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可见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即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试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导致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密闭容器,占据削减的氧气所占的空间,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验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 体积; 试验结论: O2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液面上升小于1/5 的缘由:a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盛红磷的燃烧匙要尽
16、量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保证消耗完集气瓶内的氧气) ;b橡皮塞未塞紧,装置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削减;液面上升大于 1/5 的缘由:a试验前未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气管逸出;b试验时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3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化学性质 不活泼 的气体,常作为 爱护气,如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4稀有气体 (氦、 氖、氩、氪和氙等的总称) 都是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化学性质 很不活泼 的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航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考点 整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