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





《2022年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 1 节、电压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2,带电体:带了电的物体叫带电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Q表示带正电四、电荷量(电荷)1、
2、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2、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3、运算: Q=I/t 原子核五、原子的组成物体物质分子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在通常情形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 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六、元电荷:1、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离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 0 3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七、摩擦起电1、缘由: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e 表示; e=1.60 10-19;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并不是制造了电荷,而是电子 从一
3、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八、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 2 节、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依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水溶液中依靠自由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自由
4、电荷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接上电源后,这些 自由电荷受到推动力, 显现了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 可能是正电荷, 也可能是负电荷, 仍有可能是正、 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 向发生定向移动)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3、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5 ,电流的三种效应:, 这里体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 电流看不见、 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
5、定它的存在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特别直观的现象去熟悉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叫转换法; )这种争论问题的方法二、电路: 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1、电源:供应电能的装置;实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干电 池、蓄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铃、电 风扇、电冰箱等)3、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导线的芯线常用铜或铝制成)4、开关:掌握电路的通断;(有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三、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形的图叫电路
6、图;常用的符号如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画电路图时要留意: 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 导线要横平竖直; 元件不能画在 拐角处;四、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到处连同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又叫开路;(用电器不能工作)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烧坏电源)十二、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3、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
7、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 路仍可为通路;4、常依据电流的流向判定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头,沿电流方向走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圈,回到负极,就为串联,如显现分支就为并联; 5 、串联和并联的比较连接方式串联并联首尾顺次相连首首、尾尾并列相连电流路径只有一条路径至少两条路径用电器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掌握全部用电器干路掌握全部支路掌握支路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其捷、不能显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次序肯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样;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
8、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一找节点,二连干路,三连支路)将开关断开;5、在连接电路前应十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 I 2、单位: 1 、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 A 2 、常用单位:毫安 mA、微安( A)mA 、 3、换算关系: 1A=1000mA 1mA=1000 A I=Q/t 3、电流强度( I )等于 1 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十五、电流的测量:1,仪器:电流表2,符号:3,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量程和分度值 : 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 ” 和“3” 两个接线柱时,量
9、程是 03 V,分度值“0.1 V ” ;使用“- ” 和“15” 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 015 V,分度值“0.5 V” 大量程是小量程的 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 5 倍 , 如指针位置相同,就示数也是 5倍关系4、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 看清” :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需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挑选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当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注:试触法: 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快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如指针摇摆很小 (读数不准) ,需换
10、小量程,如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就需换更大的量程;5、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 0-3A 和 0-0.6A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依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4、留意事项:(1)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假如指针快速偏到最右端(所选量程太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假如指针向左偏转(正负接线柱接反)(3)假如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所选量程太大)5、使用电流表之前假如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应进行调零(调零旋钮);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I=I
11、1=2= In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In )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学问点归纳电压电阻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缘由(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 越亮2电路中获得连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2)二是电路是闭合的(或电路是通路);注:(1)说电压时, 要说“ xxx” 两端的电压, 说电流时, 要说通过“xxx”的电流;(2
12、)在懂得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看水流、水压的模拟试验帮忙 我们熟悉问题, 这里使用了科学争论方法“ 类比法” ;(类比是指 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 的摸索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 电路两端肯定有电压; 但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并不肯定就有电流通过;(4)电路断开处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二)电压的符号和单位 1,电压的符号是“U”国际单位:伏特( V), 简称伏( V)2,电压的单位常用单位:千伏( kV);毫伏( mV);微伏( 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 V 1kV=103V; 1V
13、=103mV=10 6 V; 3, 常见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 1.5V;(2)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2V;(3)人体安全电压值不高于 36V;(4)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220V ;(三)电压测量:1仪器 :电压表2,符号 :3,量程和分度值 : 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 ” 和“3” 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 03 V,分度值“0.1 V ” ;使用“- ” 和“15” 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 015 V,分度值“0.5 V” 大量程是小量程的 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 5 倍 , 指针位置相同,就示数也是 5 倍关系留意:( 1)有些电压表的接线柱是“15” “3” “
14、+” ,表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 +” 接线柱,“ 15” 和“ 3” 就表示两个负接线柱(和我们平常使用的电压表不一样,在连接电路时要特殊留意)(周全2)电压表的使用肯定要考虑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使用规章:(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用电器或电源)的两端(2)电流必需从电压表的“ ” 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 ” 接线柱流 出(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 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 ,否就指针会反偏;(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 不仅测不出
15、电压值, 电压表的指针仍会被打弯甚至烧 坏电压表;)(4)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5)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留意:(1)挑选量程:试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 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 用开关试触, 如被测电压小于 3V 就换用小的量程, 如 被测电压大于 15V就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 挑选电压表的量程,仍可以判定电源的正负极,判定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2)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读数时,要看清量程, 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 电池电压之和, 并联
16、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池的正 极集合正电荷,负极集合负电荷;5如何读数:1 一看量程:依据电压表接线柱的连接情形, 确定电压用的量程;2 二看分度值:选用 03 V量程时 , 对应分度值为 0.1V ,按表盘的下排刻度读取数据;选用 015 V量程时,对应分度值为 0.5 , 按表盘的上排刻度读取数据 . 3 三看指针的偏转情形 : 测量时应等指针稳固后读数 , 读数时应确认指针偏转过的小格数 . 一般情形下指针离哪条刻度线近 , 就按哪条刻度线读数 . 4 运算 :电压表的示数 =对应量程的分度值 指针偏转过的小格数 . 简洁说来:选用 03 V 量程时,示数 =0.1V 小格
17、数大量程是小量程的 5 倍,指针位置相同,就示数也是 5 倍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6、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第 7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符 号A V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直接连不能能接电源异同量程00.6A 和 03A 03V 和 015V 每大格0.2A 1A 1V 5V 每小格0.02A 0.1A 0.1V 0.5V (分度值)内阻很小,几乎为零很大相当于短路或导线相当于断路使用前调零; 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正接线柱流入, 负接线柱 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二、探究串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探究串联
18、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提出问题 :如下列图 , 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 , AB 之 间、 BC之间、 AC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 2 猜想假设 :可能三个电压相等 ; 可能 AB之间的电压最大 ; 可能 AC之间的电压最大 ; 可能 BC之间的电压最大 . 3 设计试验 :分别把电压表连在甲、乙、丙所示电路中的 AB两点、 BC两点、AC两点 , 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如下:通过电压表测出电压值 , 填入下表 . 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 , 再次测量 , 重复上面的 试验步骤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19、分析和论证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用公式表示为:U=U 1+U2. (5)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串压两个分)留意事项 :连接实物图时 , 肯定要对比电路图 , 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动身 , 依次经过开 关、小灯泡 , 最终回到电源的负极 , 电压表要最终并联到所测电路的两端 ; 也可以从负极动身 , 但也要按次序连接 . 连接实物过程中 , 开关肯定要处于断开状态 . 每次连接完电路 , 肯定要检 查无误 , 再闭合开关 , 电压表要按规章连入电路和读数;试验中 , 每次读数后 , 应准时断开开关 . 假如电压表不够用 , 也可只用
20、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各电路两端电压 . 电路连接过程中 , 为何开关要断开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爱护电源和电路, 防止电路连接错误,使电路短路而造成烧坏电源或电路的危害. 假如开关是断开的 , 造成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 )对于需要分析试验数据而得出结论的试验, 可以先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排列出来 , 然后设计一个表格把实硷中测出的数据填入表格, 并试着将,它们分别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来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探究结论的普遍性, 可进行多次试验 . 其目的是为了取多组数据从而分析归纳 , 得出一个普遍规律;如本试验中仍可多转变几次电源电压 和换用不同的小灯泡;(二) . 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九年级 物理 电学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