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docx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 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七单元;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支配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 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就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学问,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 的倍数的特点,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 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一册教材
2、支配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 元;在已有学问和体会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同学获得探究学习的 经受,熟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图形之间的 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 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同学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在统计学问方面 本册教材让同学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问;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 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点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固、牢靠,但易受极 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牢靠性比较差,但不受
3、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相宜挑选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支配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通过观看、推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向同学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 力;本册教材依据同学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体会,支配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 动,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 会探
4、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培育同学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才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三、教学目标 1. 懂得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 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 的倍数的 特点;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懂得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运算 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
5、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 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运算方法,探 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 ;观赏生活中的图案,敏捷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懂得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说明结果的实 际意义;依据详细的问题,能挑选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 8. 熟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需要挑选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
6、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才能;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 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能 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五、各单元教学留意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单元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7、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重难点 教 学 注 意会画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留意点:1. 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的才能,会画对称图形,会画旋转;2. 留意弄清生活中顺时针与逆时针运动(操场跑步、向左转、向右转、电扇运动、车轮前进与后退)3. 留意学问的联系, 与平移学问结合, 如对称后再平移, 旋转后再平移;4. 留意会画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单元其次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学重点: 2、3、5 的倍数的特点,质数合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概念的运用 教学留意点:1加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1)留意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教 学 注 意(2)质数、合数与因数的关系(3)2 的倍数与偶数、奇数的关系2.
8、 留意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才能(本单元学问特点的抽象性)要用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学问推出一般性结论(1)偶数、奇数(2)5 的倍数: 5、10、15、20、25、30个位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 倍数 2 的倍数: 2、4、6、8、10、12、14、16、18、2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质数、合数:写出1 20 各数的因数进行归纳推理3教给同学学习的方法列举法: 18 的因数 6 的倍数:又如:P16一个数既是 42 的因数,又是 7 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4教给同学养
9、成“ 有序学习” 的良好学习习惯5留意学问的联系,与用字母表示数的结合;如:数 A 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数 B 最小的倍数是(),()最大的倍数6留意概念的判定(1)全部自然数 . 不是奇数,就是偶数()(2)全部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3)全部奇数都是质数()(4)全部偶数都是合数()7留意发散思维的培育名师归纳总结 31 是 5 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第 4 页,共 28 页75 0 是 3 的倍数,这个有()种情形,它们是()2 6 是 25 的倍数,也有因数 3,这个有()种情形,它们是()8在学习方法上尽可能让同学利用“ 学案” 进行课前探究,课中探究,从探究中
10、学习和把握学问;如质数与合数-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单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运算 教学难点: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运算,空间思维 教学留意点:1留意所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长(正)方体的熟识,表面积、体 积;粉刷墙面,运算办公室橱子的表面积与体积 2留意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学习,建构新知 长(正)方体的熟识,表面积、体积、容积 3留意空间思维的培育:(1)侧面绽开图 P36第 2 题,侧面积推导,体积推导(2)P44第 1 题求体积,表面积(3)把一本书长为 20 厘米,宽为 10
11、厘米,厚为 3 厘米;怎样包装所用 的包装纸张最少?怎样包装所用的包装纸张最多?教 学 注 意(4)用铁皮做烟窗,需要多少铁皮?4留意学问的联系:(1)与用字母表示数联系一个长方体,长是 积是()a 米,宽是 4 米,高是 3 米,表表面积是()体一个正方体棱长是 示数)b 米,表面积是(),体积是()(用字母表(2)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 一个长方体,长扩大 2 倍,宽扩大 4 倍,高缩小 2 倍,体积()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缩小 3 倍,体积()(3)与方程的联系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10 立方米,长是 7 米、宽是 3 米,高是()米5留意学问的综合运用,培育同学分析思维才能(1)一根铁丝长 4
12、8 厘米,围成一个长方体,求从一个顶点动身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2)一根铁丝长 48 厘米,围成一个长5 厘米、宽是 4 厘米的长方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一根铁丝长 48 厘米,围成一个正方体,求它的体积和表面单元(4)不规划物体的体积运算P51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教学难点: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运用 教学留意点:1. 留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留意直观教学目的是发挥形象思维
13、对抽象思维的支撑作用作用;本单元概念多,而且抽象,教学时加大思维的形象性(比如:图、线段图、集合图)2. 留意揭示学问之间的联系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通分的联系(0 除外)学用字母表示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注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意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单位换算除法分数约分3留意在适当抽象的基础上建构数学概念:如(1)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大小比较 1/3 ()1/2 3/4()3/5 (2)单位“1” 的熟识:一个物体、一条线段、一堆物体、一个集体摸索:一个小组人数的 1/4 ,一个班级人数的 1/4 、全校人数的 1/4 ,结果为什么会不
14、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4留意概念的运用(1)分数的意义: 5/7 表示()分数单位是(),有()个 1/7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 b=a/bb 0, 强调以后两数相除,结果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5 85/8 (3)在数轴中表示分数(4)分数单位是 1/6 的全部真分数;分子是6 的全部假分数(5)A 和 B 是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A 是 B 的倍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6)分
15、数 a/b a b 这个分数是假分数() 5. 留意探究肯定的学习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求最小公倍数(1)列举法(2)排除法: 15 和 20 的最大公因数, 15 的因数有: 1、3、5、15,其中的 1、5 也是 20 的因数,是 15 和 20 的公因数 所以 5 是 15 和 20 的最大公因数(3)短除法 5. 留意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综合运用;P83第 7、8、9 题 P92 第 6、7、8 题 6. 留意训练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方法的把握与运用(2)熟记常 用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 更好地为四就混合运算服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8 页精
16、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单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五单元分数加法与减法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运算与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懂得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教学留意点:1. 留意结合生活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学问算式的来源 2. 留意引导同学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是运算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案学习,通过自主探究,教学中让同学总结概括运算方法 重视对算理的分析 3. 在运算教学中突出“ 算法多样化” 的理念 教 P117 例 1(1)学 P118例 1(2)注 4. 留意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关系 意(1)先独立,再沟通 例 1:1/8+
17、3/8 例 2 3/4 1/4 例 3 的 4/15+1/15+7/15 (2)独立探究沟通 P110例 1:1/4+3/10 5. 留意学问的联系:(1)与简便运算的联系 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2)与分数、小数的互化联系 适度提高,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单元第六单元统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众数的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 教学留意点:1. 加强学问的联系、对比与连接(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联系、对比教(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对比、联系学
18、 2. 加强对统计量的懂得与分析(1)众数注(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与推测P128做一做意3. 留意学问的综合运用(1)看折线统计图求平均数;(2)看折线统计图分析众数;(3)看求中位数(4)看折线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单元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名师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通过观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第 9 页,共 28 页教并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留意点:学1. 加强试验与操作活动:天平、画图解注方法: 操作、试验、争论、争论意2. 重视培育同学推测、推理才能和探究精神-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9、推测推理探究3. 利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P132 打电话4. 为了探究便利,转变教材例题的数据P132打电话:“ 合唱队15 人 ” ,可以改为“ 合唱队8 人六、教学措施1. 争论教材,用好用活教材,千万不能“ 照本宣科” ;2. 运用“ 学案” 培育同学预习的习惯,培育同学阅读教材的习惯;运用“ 学案” 培养同学的探究才能;3. 抓住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突破每个单元的教学难点;4. 抓好概念的形成,突破概念的运用;5. 留意学问的联系与运用6. 日常训练运算,提高运算才能7. 抓好“ 导优辅差” 工作;8留意错题的积存与分析9留意设计练习的开放性、赐予题目肯定的干扰的条件,培育同学的分析
20、才能;10留意培育同学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题目的变式;11留意同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12应试角度:留意出题动向的争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在本册中包含的内容有:1、轴对称 2、旋转 3、观赏与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1)用折纸等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看实例,熟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观赏生活中
21、的图案,敏捷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点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 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熟识图形的旋转,探究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洁 图形旋转 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在探究、实践活动中,观赏图形变换所制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3、教学重点:探究图形成轴对称和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4、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 90 ;三、新旧教材的对比 1、拓展轴对称的内涵,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