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docx
《2022年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传染病学重点学问点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1. 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 隐性感染 (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稍微的组织损耗,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转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觉;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连续存在于体内;3.显性感染( 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
2、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耗,引起病理转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坚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4.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连续时间长短分:埋伏期携带者,复原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5.按携带连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 将病埋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
3、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埋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就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留意 :1)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肯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衍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 2) 隐性感染者(3) 病原携带者( 4) 受感染的动物2. 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 呼吸道传播( 2 消化道传播
4、( 3)接触传播( 4)虫媒传播( 5)血液、体液传播3.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 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肯定水平,如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就很简单发生该传染病流行;传染病的周期性 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肯定水平常,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 . 治疗原就: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就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就 二 . 治
5、疗方法: 1. 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 病原治疗 3. 对症治疗 4. 康复治疗 5. 中医中药治疗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治理的包括哪几种?法定传染病分为 3类38种(甲类 2种、乙类 25种、丙类 11种);甲类 1. 鼠疫、 2. 霍乱 强制治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觉后 2h内,农村不超过 6h上报;乙类 3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4. 艾滋病、 5. 病毒性肝炎、 6. 脊髓灰质炎、 7.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 麻疹、9. 流行性出血热、 10. 狂犬病、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 12. 登革热、 13. 炭疽、 14.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
6、5. 肺结核、 16. 伤寒和副伤寒、 1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 百日咳、 19. 白喉、 20. 新生儿破伤风、 21. 猩红热、 22. 布鲁氏菌病、 23. 淋病、 24. 梅毒、 25. 钩端螺旋体病、 26. 血吸虫病、 27. 疟疾 为严格治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觉后 6h内,农村不超过 12h上报,其中,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掌握措施;丙类 28. 流行性感冒、 29. 流行性腮腺炎、 30. 风疹、 3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 麻风病、 33.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34. 黑热病、 35
7、. 包虫病、 36. 丝虫病, 37.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名师归纳总结 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 手足口病)为监测治理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 目前有 甲型肝炎、第 1 页,共 7 页五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像,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部分病例可有黄疸;甲、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外途径传播 ,大部分患者呈
8、慢性感染,并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DNA 病毒: HBV 缺陷病毒: HDV 大三阳: HBsAg 、 HBcAb 、 HBeAg 小三阳: HBsAg 、 HBcAb 、HBeAb 甲肝预防 :甲肝疫苗、免疫球蛋白 戊肝 :免疫球蛋白无预防作用;只引起急性肝炎的是:甲肝、戊肝 粪口传播: 甲肝、戊肝( HAV:无包膜,基因组为单股 RNA; HBV:含环状双股 DNA、 HBsAg、DNA聚合酶、核心蛋白;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HD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 RNA;HEV:无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慢性乙肝,丙肝的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埋伏期为 6 周至 6 个月,一般
9、为 3 个月左右;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疼痛、肝脾肿大、肝外表现(肝病面容)、肝纤维化;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简单疲惫,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 化验 ALT 反复波动, HCVRNA 连续阳性;有 1/3 的慢性 HCV 感染者肝功能始终正常,抗 HCV 和HCVRNA 连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觉肝硬化;慢性肝病的治疗: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改善和复原肝功能,免疫调剂,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首选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
10、炎(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血清 HBsAg 、HBeAg 、HBcAg 、HBV-DNA 、抗 HBC IgM 当中有一项阳性,肝组织HBeAg 和/或 HBsAg 或 HBV-DNA 阳性,可诊断为现症 HBV 感染,是否为乙型肝炎或何种临床类型乙型肝炎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组织学检查;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HCV-IgM 、抗 HCV-IgG 或 HCV RNA 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黄疸快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 171 mol/L ;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出血倾向
11、,PTA低于 40;腹水、中毒性鼓肠;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运算才能下降,精神反常,烦躁担心,嗜睡等;早期肝昏迷可显现扑翼样震颤;肝肾综合征:显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上升等;六 流行性感冒: 由 流感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RNA 病毒,无交叉免疫;主要表现为 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症状稍微;有三种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甲型流感变异性极强,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次之,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特别稳固;传染源主要为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途径主要在人与人间经 飞沫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流感
12、病毒包膜中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血凝素能引起红细胞凝集,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神经氨酸酶可帮助释放病毒颗粒并促其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和促进病毒颗粒的播散;人禽流感 :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随后显现呼吸急促和明显的肺炎表现;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通过亲密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高致病性禽流感: 是由 H5N1亚型引起的一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窘迫,肺部实变、呼吸衰竭,仍可显
13、现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七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特别的口腔麻疹粘膜斑 kopliks spots 及皮肤斑丘疹;传染源:人为麻疹病毒唯独宿主,急性患者为最重要的传染源(前驱期感染最强)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出疹期(极期) :病程第 3-4 天发热; a 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达高峰,毒血症状加重; b 发疹次序(从上到下) :耳后发际 -前额、面颈 - 胸腹背、四肢 - 手掌足底;名师归纳总结 c 皮疹特点: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1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八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 是由 汉坦病毒 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 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 五期 经过;临床表现 :埋伏期 4-46d7-14d)肾脏损害 Renal damage 重症患者临床特点: 发热, 全身中毒症状, 出血 Fever Hemorrhage 热退后反而加重是本病的特点; 1 、 发热期 Fever Phases ( 1)发热 Fever 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头痛,腰痛,
15、眼眶痛;三肿:球结膜,眼睑,面( 2)全身中毒症状Infectious-toxic Symptom ( 3)毛细血管损害 Capillary Damage 三红:颜面红,颈部红,胸红;部肿; 4 出血 Hemorrhage ( 5)肾损害 Renal damage 2 、 低血压休克期 Hypotension shock phases 低血压 Hypotension 休克 低血压倾向 Hypotension tropesis Shock 难治性休克 Refractory shock 3、少尿期 Oliguric Phases (1)少尿的分度 : 少尿: 24 小时尿量 500 毫升(2)肾衰
16、的分度 : 轻度中度重度无尿: 24 小时尿量 50 毫升(3) 肾衰的类型:少尿型非少尿型二次肾衰慢性肾衰symptom 高 血 容 量 综 合 征( 4 ) 少 尿 期 临 床 表 现 :消 化 道 症 状Digestive tract Hepervolumia Syndrome 电解质、酸碱平稳紊乱 Acid-base imbalance 出血 Hemorrhage 4、多尿期 Polyuric Phases 1 移行期: 500-2000 毫升 2 多尿早期: 2000 毫升 3 多尿后期: 3000 毫升 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5、复原期 Recovery Ph
17、ases 尿量复原 2000 毫升以下 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九流行型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 脑实质损害 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经 蚊虫传播 ,夏秋季流行;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抽风,重者显现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部分有后遗症;临床表现: 埋伏期: 4 21 天,平均 1014 天;典型乙脑的表现:1初期:病程第 13 天病初 13 天,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 2 极期 :病程第 4 10 天3940,头痛、恶心、呕吐、嗜睡;(1)高热 :体温 40以上,平均 7 10 天,热程越长,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 :从嗜睡到昏迷不等,通常 1 周,意识障碍的程度及连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有关;
18、(3)惊厥或抽搐 :程度不同, 可由局部到全身, 多伴有意识障碍, 其缘由为高热, 脑实质损害及脑水肿等;(4)呼吸衰竭 :主要为 中枢性呼吸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缘由;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和幅度不均,脑疝 引起者伴有脑疝表现,重者呼吸停止;少数可因呼吸肌麻痹或痰阻而引起外周性呼吸衰竭;高热、惊厥或 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峻表现;(5)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浅反射:减弱,消逝;深反射:先亢进后消逝;昏迷时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伴肌张力高;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植物神经及颅神经损害;(6)循环衰竭:由心功能不全、脑水肿及消化道出血引发;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19、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3、复原期: 6 个月以内极期过后,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好转,2 周左右复原,重者可有多种复原期症状,低热、多汗、失语、吞咽困难肢体功能障碍、癫痫等,半年后仍未复原者为后遗症期;4、后遗症期: 520%的病人可留后遗症,主要有失语、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临床类型:类型 体温 意识 抽风 脑膜 呼衰 后遗症轻 3839(- )(- )( )(- )中 3940 浅昏迷 偶有( +)( )重 40 C 昏迷 反复(+)( +)( )危重 40 C以上 深 连续(+)(+)( +)十艾滋病(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传染病 重点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