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gc .pdf





《2022年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gc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gc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1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5 May,2009 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于晓梅(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大连 116021 ) 摘 要:中医学认为,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入体内,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吸收药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法: 直肠给药法。 结论: 治疗小儿湿疹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关键词:中 药 灌 肠; 直 肠
2、给 药 法; 给 药途 径中 图分 类 号: R248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1673-842X(2009)05-0153-02 小儿湿疹是现在常见儿童疾病,小儿湿疹起病急, 病程长, 可达 12 年,在治疗上也有很多困难,小儿用药面狭窄,给药途径也不易选择,口服给药,因小儿不能接受,容易引起呛咳,而且效果不佳;外用药,小儿多动上药时需多人参与,而且患儿长时间将皮肤暴露在外容易伤风感冒。中药灌肠法针对小儿湿疹是一有效的、方便的方法。 1 源 流 最早的药物灌肠法见于张仲景( 公元 23 世 纪) 所著伤寒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其中记载: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
3、谷道内,如一食顷,当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后世很多医书也有类似记载。敦煌遗书医学卷P82 卷中记载外治灌肠法是以羊皮制成盛药的囊袋,以竹管作导管,而后灌药人肛门; S5435 卷中记载用苇筒子作插入导管,以羊胆汁灌肠,治疗大便不通。 藏医名著 四部医典中( 公元 8 世纪末 ) 也有类似叙述, 灌肠时病人采取低头屈身体位,先用油润滑肛门口,然后将肛门药筒插入, 筒后连盛药容器,加压挤入药液。 另 外,在备急千金要方 、 证治准绳 、 医宗金鉴 、 世医得效方 、 理瀹骈文等书籍中都有类似记载。从上可知,我国古代医家已经可以很好的使用灌肠法,并且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遗憾的是,后世将这一简便、疗
4、效迅速、安全可靠的疗法束之高阁。时至今日, 随着人们对大肠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通过 肛肠途径滴注中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一既古老、又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方法又焕发了青春。 2 机 理 灌肠,顾名思义,是将药物灌入肠中,这里的“肠”应理解为大肠。大肠居于腹部正中和外周,其上部称为回肠,与小肠相接;下部称为广肠,上接回肠,下端即肛门。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广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乙状结肠和直肠。灌肠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大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学认为,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经过再吸收已通过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粪
5、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入体内,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吸收药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收稿日期: 2008-12-07 医学认为,药物在直肠内被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 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骼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进而进入大循环。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3 应用范围中药灌肠的适用范围较广,临床各科皆有应用。从文献报道来看, 灌肠疗法在内科较多用于结肠炎等肠道疾患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
6、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在外科方面多用于减轻术后并发症;在妇科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另外,在一些中医急证中如中风闭症等也有所应用。近来,灌肠疗法已经开始用于疑难杂病,一些癌症和免疫疾病也采用了灌肠疗法,它在治疗疾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中药灌肠已与新科技相结合。李敏1 采用电子肠镜下黏膜像辨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64 例,并与用SASP 混悬液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2.8
7、,总有效率98.4 ,对照组分别为2.4 和 8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UC ,在改善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I 。 4 改 进 传统灌肠器具和灌肠方法有诸多缺陷,为了让病 人痛苦小,疗效好,人们对其作了一些改进。袁海兰等2 用输液瓶、瓶套、一次性输液器和吸痰管制作灌肠器。先取输液瓶,套瓶套,再打开输液器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在靠近过滤器根部剪除过滤器,最后连接吸痰管而成。该灌肠器制作简单,取材便利,经济实用;具备一次性用品的条件,能有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操作简便,易观察入量,控制滴速;吸痰管较肛管明显
8、细,弹性好,对黏膜刺激性小,患者易接受疗效好。张述玲等3 的输液式中药灌肠法与之类似,不同的是用12 号导尿管充当肛馨。王丽文 4 在结肠炎灌肠治疗护理操作中,对56 例患者肛管插入的深度进行对照观察,肛管插管30cm的 28例中,吸收显效率为 78.5 ,明显优于插管15cm 的对照组。 5 结 语 口服汤剂这一中医传统用药途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不利于中医发展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治疗手段的应用。而且,它还使人们对中医产生了一些误解,片作者简介:于晓梅(1970- ) ,女,辽宁新金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3153 第 1 1 卷 第 5 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gc 2022 年中 灌肠 小儿 湿疹 治疗 护理 g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