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高一高二部分课题提示与研究示例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二高一高二部分课题提示与研究示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高一高二部分课题提示与研究示例 .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高一、高二部分课题提示与研究示例*高一(一)观察与思考研究选题实验一奇妙的上转体提示: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轨道的下端窄而上端宽,进一步观察还能发现上转体放在轨道下端时,卡在轨道里的部分较少,重心较高;而把它放在轨道上端时,卡在轨道里的部分较多,重心较低,如图1 所示。可见,这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上转体向上滚动的条件:如果在某处上转体的重心位置等于或低于它在坡顶时的重心位置,上转体就不能爬坡了。若双圆锥的顶角为2,两轨道间的夹角为2,轨道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为,由图2所示。通过三角函数运算可知:要使上转体上转,应满足:tgtgtg。实验二逆流而上的小试管提示: 探究过程中,可进行如下五个实验,边
2、实验、边思考。长玻璃管倒置后小试管管底朝上,观察小试管上升情况;长玻璃管倒置后小试管管底朝下,观察小试管能否上升;*实验编号同原实验册图 1 图 2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在小试管内装水并加盖塞子,使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观察小试管能否上升;选择较小外径的试管,使它与玻璃管间的间隙比较大,观察小试管能否上升;选择较大外径的试管,使它与玻璃管间的间隙比较小,观察小试管能否上升;附:研究论文示例逆流而上的小
3、试管(学生论文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学生魏威仲明,编者改写)按课题要求,我们进行了实验,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我们探索的兴趣,是什么原因使小试管逆流而上?开始我们认为:小试管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可以支持约10m高的水柱,远比小试管上方的水柱高度大得多,因此大气对小试管向上的压力足以使小试管上升。根据这一解释,可以得出如下的推理:设大气压强为0P,外玻璃管长为L,小试管高为h,横截面积为S,质 量 为m, 小 试 管 所 受 合 力mamgShLgSPF)(0, 由 于ShLgSP)(0, 则mmgSPa/)(0。假设S为 1cm2,小试管的质量m为 0.2kg ,则可估算出上升的加速度为
4、4g ,即重力加速度的4 倍。为检验这一假设,我们再次实验,发现小试管上升的加速度远比重力加速度要小得多。我们再将小试管管底朝下实验,小试管下的压强仍为0P,上方水柱的高度比大气压能支持住的高仍大得多,但实验结果却是小试管不能上升。两个实验的结果都与上述假设不符,因此,我们感到有必要重新审视假设的正确性。仔细分析可提出影响小试管上升的因素如下:图 3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大气压强;小试管的质量(重力
5、);小试管的高度和横截面积;外玻璃管的长度;小试管与外玻璃管间的间隙(包括表面张力);水流动的影响。为使问题简化,暂不考虑第两个因素。假设在将外玻璃管倒置的瞬间,间隙口的水未曾流出,作用在液面上的大气压将传递至液体内部,水作用于小试管底部的压强ghPP0(显然它不等于试管上方水柱产生的 压 强 , 这 就 是 导 致 上 述 错 误 的 原 因 ) 。 从 这 样 的 概 念 出 发 进 行 推 导 , 可 得 小 试 管 所 受 的 合 力mgghSmgSPPF)(0,其中ghS即为小试管排开水的重量,我们用G排来表示,则上式表示为mgGF排。根据这一推论可知,如果mgG排,小试管上升;如果
6、mgG排,小试管则下降。这一形式与物体的沉浮条件相似。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用一只橡皮塞把小试管管口封起来,管内的水量不可以改变,然后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与推论基本相符,即G排等于、小于(甚至略大于)小试管的重力时,它就不能上升。当小试管上升时,我们还可估测它的加速度,可以发现它的加速度很小。进一步的实验就是探讨两个因素的影响。用较粗的外玻璃管使小试管与外玻璃管间的间隙较大(如 78mm) ,则小气泡从间隙处上升,使小试管落下。用较细的外玻璃管使小试管与外玻璃管间的间隙较小(约小于1mm) ,小试管既不上升,又不落下,这是由于表面张力起到了显著作用。在能够上升的情况下,间隙大一些时上升较快,圆
7、头的试管比平头的上升得快一点,这是运动流体阻力的影响。由于涉及的知识限制,我们不再深入研究,在我们选取的条件下流速不大、间隙适中,这些因素可以略去不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 - - - - - - - - - 上面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我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实验四逆风行舟提示: 先分析帆船侧逆风前进的原理。图4 为俯视图,控制航向,使风从帆面MN 的外侧前方吹来,风吹在帆面
8、上的力可以分解为沿帆面的阻力F1和垂直于帆面的力F2,F2又可以分解为沿航向和垂直于航向的力F和 F”,F”主要靠水对船体的横向阻力相平衡,而沿航向的分力F 比船体的纵向阻力(包括F1沿航向的分力)大得多,故船可以沿航向向前航行。由上可知,帆船能侧逆风前进。要使帆船到达顶风的目的地,帆船必须不断改变航向,走“之”字形,并不断改变帆的方位,如图5 所示。实验五海狮戏球提示: 不难发现,当海狮接近小球时,小球绕竖轴旋转起来,并力求避开海狮的追逐。问题是:为什么海狮与小球相互排斥?为什么小球绕竖轴旋转?图 4 图 5 图 6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9、-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容易猜测到小球和海狮内部都有磁铁。由于不论球在什么位置,只要将海狮移近小球都能使球转动,可见球体的磁性是关于其纵轴对称的。而且由于小球有不倒翁的特性,所以磁铁是装在球的底部(设N 极在上方)。至于小球为什么绕竖轴旋转可画图分析,从理论上找出两个磁铁排列的方式,以下两种可能比较容易排除(图6) : (a)两个磁铁呈竖直平行排列; (b) 两个磁铁呈正交排列。余下的可能就是海狮内的磁铁与小球内磁铁呈锐角的关系(图7) 。可用实验来证实这种
10、想法:用一块磁铁来替代海狮,以各种方式接近小球,最终证实这种想法是正确的。设海狮内磁铁的磁轴方向向上偏右(从前面观察) 。当海狮从前面接近小球时,由于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缘故,小球除受到推斥力之外,从前方看还受到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矩(其结果将使球内磁铁的中心升高即球的重心升高,且重力作用线不再通过球与台面的支承点,至重力矩与磁力矩平衡时,小球不再偏转。尽管向一侧偏的角度很小, 观察者是很难察觉的,但它对理解海狮戏球的运动原理却是十分关键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海狮磁场对小球磁铁的影响不只是在图示平面内向一侧偏转,而且还同时受到排斥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对小球向前的摩擦力合起来对竖直轴产
11、生力矩的作用,因此它使小球同时绕竖直轴旋转。(二)小型设计性实验研究选题实验一巧测物质的密度设计方案:1在刻度尺的中央系一根线,把尺悬挂起来,在尺的两端挂上待测物和重物,如图8 所示。平衡时的方程为:201lmml图 8 图 7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 - - - - - - - - - 把待测物浸到水中,调节2l,使杠杆平衡,如图9,又可得到另一个方程:201)(lmlVm水联立这两个方程可得:水222lll2如图 10,在弹簧下端挂重
12、物,用刻度尺量出弹簧伸长量1x,则:1kxmg把重物浸没于水中,伸长量变为2x,则有:2)(kxgVm水由这两个方程可得:水211xxx3在圆柱形水杯内倒入水,然后再放入n 只玻璃弹子,用刻度尺测出水面上升高度h1,由此得一只弹子的体积为nSh/1(S 为水杯的底面积) 。再用牛皮纸折迭一只小船,把n 只玻璃弹子放到小船内,放入水中,如图11,测出水面上升高度h2,其排开水的体积为h2S.由平衡条件得:nmgSgh2水由此得 1 只弹子的质量nShm2水因此,弹子的密度为:图 9 图 10 图 11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13、-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 - - - - - - - - - 水12hhVm4用手提住蜡烛的引线,使蜡烛稳定在水中,如图12。用刻度尺测出蜡烛在水中的长度1l和全长l。以悬挂点为支点, 蜡烛在重力矩和浮力矩的作用下达到平衡。设蜡烛的质量、体积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m、V 和 Q,则:)2(21llQlmglVlgQ1水由此可得:水211)2(llll5.在一只玻璃杯里放满水,使石蜡块漂浮于水中,再小心地取出石蜡块,玻璃杯中溢出的水量就等于石蜡块漂浮时排开的水量。用虹吸的滴水器往这只玻璃杯中滴水,同时计数,直至杯中水滴满时,记下水的滴数n
14、1(如图 13) 。若一滴水的体积为 V0,则石蜡块排开水的体积为011VnV,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石蜡块的质量m 等于它所排开的水的质量,即水01Vnm。然后,使石蜡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取出石蜡块,用同样的方法测出以水滴为单位的石蜡块的体积02VnV。则石蜡块的密度为: 水水210201nnVnVnVm. 图 12 图 13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实验三测细线的抗拉强度提示: 测细线的抗拉强度的方法1.
15、如图 14,把一个已知质量的重物悬挂在细线的中间,逐渐增大两根悬线间的夹角,直至线刚拉断时,记录此夹角,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求出抗拉强度。2.用杠杆的方法,如图15,将悬点 O 逐渐向 A 方向移动,直至线被拉断,由平衡条件可求出抗拉强度。3.如图 16,用线把已知质量的重物拴在小马达的轴端,逐渐增大马达的转速,每次都用停表测出周期、半径,算出向心力:222/4TrmrmF由此推出绳的抗拉强度。4.如图 17,用细线悬挂一只很轻的小盒,小盒的一侧开有孔。将一金属球从轨道上释放,小球从轨道上水平抛出射入小盒内,与小盒一起向右摆动。逐渐提高金属球在轨道上释放处的高度,直至摆动时线被拉断。由平抛
16、运动的水平距离公式tvS0和下落高度公式221gth,可求得初速度0v,再根据向心力的公式lvmmgT20,可求得抗断张力图 17 图 14 图 15 图 16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 - - - - - - - - - )(20lvgmT。5.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再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S,求出电阻率。查表找出这种金属丝的材料, 再查手册找到这种金属线拉伸的极限强度(单位横截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最后由已知面积求出抗拉强
17、度。实验四测定重力加速度提示: 按实验册要求调好后,从某一滴水下落时启动停表,同步地报数“0、1、2、3”直到 n(n=2030)时停止计时,读出tn。再测出滴口到金属盆的高度h,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22222nthnthg实验中运用滴水累积计时,从而减少了计时误差,但由于是否调节好是靠主观感觉来判断的,仍有较大误差。为减少误差,需要多次实验(每次都要重新调节)。(三)实验探索研究选题实验一研究橡皮筋的伸长和拉力的关系1 方案的设计几种实验方案:. . A B G (固定端)(移动端)图 18 O . A B G (固定端)(移动端)图 19 .O . A B G (固定端)(移动端)图
18、 20 . O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 - - - - - - - - - 方案一、如图18 所示,橡皮筋原长AO 不等于橡皮筋原长BO,且 B 点在 AOB 平面内随意移动。方案二、如图19 所示, AO 为橡皮筋、 BO 为绳,且OB 始终与重力G 的方向垂直。方案三、如图18,用绳子代替OB。方案四、如图 20 所示,橡皮筋原长AO 等于橡皮筋原长BO,且 B 点固定在一条经过A 点的水平直线上移动。在以上各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只要在
19、坐标纸上定下不同的B 点和 O 点的位置, 即可提供一组研究数据。同时,在 B 端移动到某点后,应进一步从此点顺着各点返回,并定下此时O点的位置,并对产生的“异常”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2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F 值的测定在数据处理中,力F 是根据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原理求得,但处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下面就实验方案四进行分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21 所示),AOBC 是一个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棱形,因此可以把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形式来求F 值,即 Fcos= G/2 ,cos=ODOA= OD/ ODDA22,只要我们量出OD、OA 的数值,或从坐标纸上读出
20、OD 和 AD 的数值即可求出F 值(如图 22) :GDOADDOGDOAOFiiiiiiiii2222如在作力的图示时,以单位长度表示G/2,如图 23,则 OiEi的长度即表示力F 的大小。如以10mm 长度表示G/2O D F A B C G/2 图 21 图 22 A D1 D2 O O1 O2 图 23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 - - - - - - - - - (10g) ,则力 F 的大小即为OE 长度的毫米数,单位是克
21、力。关于 F-l 图像的得出,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由测得的F,l数据,作出F-l的图线,延长图线交l轴于0l,则0l即为橡皮筋的原长(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量出) ,然后将F轴向左平移0l,即得出F-l 图像,如图24 所示。以0l为半径,以A为圆心,作弧,再直接从记录的图纸上截取各对应的l 值(见图25) ,再作 F-l 图像。3.结果分析:由图可以看出:1)当拉力较小时,曲线接近线性。2)当拉力较大时,曲线向横轴靠近,表现为非线性,对相同的F,F值越大, l 也就越大。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橡皮筋的横截面积变小,其劲度k变小。3)力逐渐加大得到一条图线,再将拉力逐渐减小得到另一条图线,可以发现,这两
22、条图线与l 轴围成的面积不相等。它说明橡皮筋从伸长到返回原状态的两个过程中的作功值不相等,即经过一次循环有一定的能量损耗。这种能量的损耗是由于橡皮筋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其机械能的减小转换为橡皮筋的内能。实验二研究水的射程和出水孔高度的关系1.理论分析从小孔流出的水的动能是它从液面下降(H-h)高度重力势能的减少来补偿的。由221)(mvhHmg可得出口处水流的初速度为: 图 24 图 2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29 页 - - - - - -
23、 - - - )(2hHgv又根据平抛公式vtsgth221可得)(2hHhs即HhhhHhs4444222上式为 h 的一元二次方程,当2Hh时, 有最大值 ,即射程最大。2.实验示例作 s-h 图象如图26 所示 .从 图 可 看出:h=0 和 h=H 时,射程 s=0;2Hh时,射程最大 ;对应于小于最大射程的某一值,都有两个 h 值,即以2H处的孔为中心,上下两侧对称孔的水流的射程是近似相等的。实验三研究铝棒发声的现象提示: 这是声驻波的现象。设手握在棒长的二分之一处,当敲击棒的一端时,振动沿棒的轴向传播(它是一种纵波) ,当波动传到另一端面后部分反射回来,前进波和反射波叠加,满足一定
24、频率的波动就会形成驻波。我们听到的音色单纯的声音是一种基音,由于它的能量衰减比较少,所以延续时间很长。对这种基波,手持的中点是它的波节,端面处就是它的波腹,从中点到端面的距离等于四分之一波长。若以表示波长,l表示棒长,则l 2。当我们判断出基音的频率f 后,就可以测知在铝棒中的声速(fv) 。实验四研究浅槽水波的传播速度与水深的关系提示:水深远小于波长的波是浅水波。对浅水波,波速与水深的平方根成正比(约为gh),而与波长无关。h(cm) 2.5 5.0 7.5 10.0 12.5 15.0 20.0 25.0 S(cm) 11.0 15.0 19.0 22.0 23.0 22.5 17.0 6
25、.5 图 26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29 页 - - - - - - - - - 高二()实验一水面如何变化提示: 手从 A-A 处向瓶内挤压,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水面下降;从B-B 处向瓶内挤压, ,气体体积、压强均不变,水面高度不变。实验二怎样使托板挂的重物的质量最大理论分析: 设量筒为圆柱形,高度为H,水深h,盖上薄板时管内空气柱体积为V,倒置并挂上砝码后,薄板受水的压力将向下稍有突出,即使薄片的形变很小,由于量筒口处水的表面张力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二高一高二部分课题提示与研究示例 2022 年二高一高 二部 课题 提示 研究 示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